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地

  • 剑桥早期内亚史

    作者:丹尼斯·塞诺

    本书由国际内亚史权威丹尼斯•塞诺主编,由世界各国著名的内亚史专家集体撰写而成。他们率先对历史记录极少的内亚地区进行了探索,并按时间顺序追溯了不同人群在内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其中包括了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匈奴、匈人和阿瓦尔人,俄罗斯草原民族、突厥帝国、回鹘人、吐蕃帝国、契丹和女真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将内亚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历史的结构之中。

    本书介绍了内亚地区的地理背景,追溯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的内亚史,认为从人类历史的早期开始,内亚就与欧亚大陆各定居文明发生了联系。在前近代时期,内亚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而非地理实体来定义的,它的边界随着力量平衡的变化而改变。与普遍存在的观点相反,该书作者认为这些游牧民族并不单纯是对农耕居民发动攻击的敌人,他们不仅索取,而且也给予邻人许多。由于游牧的机动性,内亚游牧民在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起到了媒介作用,他们是世界历史中发生的许多事件的催化剂。

    《剑桥早期内亚史》是以任何语言讲述蒙古帝国统治之前內亚居民的政治史中最好的一部。没有任何其他集体著作能接近其眼界的综合性;也没有任何一部单一作者的著作能声称掌握了这些集体作者所展示的诸多领域。它聚焦于这个广阔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区历史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个地区是游牧民族、森林猎人和定居的绿洲居民的家园。——《亚洲历史杂志》

    ……一部迫切需要且期盼已久的著作……,我们应该感谢它的主编和作者们。——《亚非研究杂志》

    本书是叙述史和分析史的精彩综合,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权威著作。

    ——《选择》

  • 水经注图

    作者:[清]杨守敬等 编绘

    清代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水经注》的绘图工作,较有影响的有三家,其中董祐诚的《水经注图说》只留下了文字疏释内容,侧重引证相关史籍笺释地理沿革,并多注解今地所在。在董祐诚之后,江苏江宁人汪士铎,又勾稽群籍,编绘出一部内容比较详细的《水经注图》。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期间,湖北宜都人杨守敬,重又编绘出一部篇幅宏大的《水经注图》。这三种书籍的旧刻本,现在查找都很不方便。有鉴于此,现将董祐诚《水经注图说残稿》同汪士铎、杨守敬分别编绘的两部《水经注图》合编在一起,影印出版。
  • 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

    作者:岑仲勉

    岑仲勉先生(1886-1961)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历史学研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面,均卓越有建树,为国内外史学界所推重。欲了解古代地名今在何处,必先求出地名之原来或相的之拼音。西域各地,大致通行拼音语言,同一名之汉译,多者可至二三十个。即就拼音文字而言,亦可有几种不同拼写方法。异译既多,令人很难记忆。
  • 括地志辑校

    作者:(唐)李泰

    《括地志辑校(繁体竖排版)》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地理书。《括地志辑校》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纂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
  • 舆地志辑注

    作者:【陈】顾野王 撰

    顾野王(519——581),南朝梁陈时期著名文字学家、地理学家。他所撰《舆地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开地志完整体系先河后的杰作,影响深远。原书宋代早佚,佚文散见于历代典籍。清代王谟曾据11种古籍辑得佚文335条,收于《汉唐地理书钞》。本书加以重辑,从130余种古籍中辑出佚文707条,除去王谟非误辑重辑的317条,实际增辑390条;辑者又引相关典籍对佚文详加注解,并附按语,系《舆地志》问世1400多年来首次单独印行。
  • 嚴耕望史學論文集(全三冊)

    作者:嚴耕望

    本书为严耕望先生史学著作集之一。著有《两汉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唐代交通图考》等重要著作,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本书分政治制度编、历史地理编和综合编三卷,收录严耕望先生50多年所著史学论文60篇,代表了严先生的主要史学观点和史学成就,如《北魏尚书考》、《隋代总管府考》、《唐代府州僚佐考》、《唐五代时期的成都》、《元和志户籍与实际户数之比堪》、《隋唐五代人文地理》等重要论文。
  • 读史方舆纪要 (精装)

    作者:(清)顾祖禹

    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 论。穷年累月,矻矻不休。至于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 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子于是书, 可谓好之勤,思之笃矣!后有起者,考求险要,辨别攻寺,远而周知天下之 故,近面都邑之间,非子之书,何所适从焉?” 余曰:“否,否,不然!古人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明于匠石之 任者,或昧于雕镂之细。予也未尝溯江河,登恒岱,南穷岭海,北上燕冀。 间有涉历,或拘于往返之程,或困于羁旅之次,不获放旷优游,博观广询。 间尝按之图画,索之典籍,亦举一而废百耳。又或了了于胸中,而身至其地, 反若聩聩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者,不可胜数也。 余之书,其足据乎?且孙子有言:‘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 如孙子。使信余之书而不取信于乡导,譬之掩耳而求闻,闭目而求见,所误 必多矣! “且夫地利亦何常之有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秦人用函关却六 国而有余,迨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 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土 娄)之邱、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是故九折之坂、 羊肠之径,不在邛崃之道、太行之山;无景之豁、千寻之壑,不在岷江之峡、 洞庭之津。及肩之墙,有时百仞之城不能过也。渐车之浍,有时天堑之险不 能及也。知求地利于祟山深谷、名城大都,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 与言地利哉!善乎,孙子之言曰:“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 战。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 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化于神明不测之心;所谓可以意会, 不可以言传者乎?故曰:方圆奇偶,千秋不易也,伏羲以之画八卦,大禹以 之演九畴。伍两卒旅,千秋不易也,武侯以之列八阵,李靖以之变六花。城 郭山川,千秋不易也,起于西北者可以并东南,而起于东南者又未尝不可以 并西北。故曰: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一定之形,而为无定之准。阴阳 无常位,寒暑无常时,险易无常处。知此义者,而后可与论方舆。使铢铢而 度之,寸寸而比之,所尖必多矣。吾尝考蒙古之用兵,奇变恍惚,其所出之 道,皆师心独往,所向无前。故其武略比往古为最高。彼岂尝求之于山海之 图、里道之志哉?然则求地利于吾书,无乃犹是刻舟之见乎?吾虑举足动步 或将有碍焉者也。客其益广所闻,无过恃吾之书也已。” 或曰:“审如子言,则乡导之于地利重矣。然则子之书其可废乎?” 曰:“何可废也?孙子言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然不得吾书,亦不可 以用乡导。夫南行之不可以北辕也,东泛之不可以西楫也,此易知也。西北多山,而未尝无沮洳之地;东南多水,而未尝无险仄之乡。此易知而不易知 者也,且夫一指蔽前,则泰山不见;十步易辙,则日景不分。使其惘惘焉左 陷大泽而不知,前入深谷而不悟,乃欲执途之人而求其为乡导,乡导其可恃 乎哉?何也?乡导用之于临时者也,地利知之于平日者也。平日未尝于九州 之形胜、四方之险易,一一辨其大纲,识其条贯,而欲取信于临时之乡导, 安在不为敌所愚也?是故先知马陵之险,而后可以定入魏之谋;先知井陉之 狭,而后可以决胜赵之计。不然,曹瞒之智,犹惕息于阳平;武侯之明,尚 迟回于子午。乃谓求地利于临时,而不求地利于平日,岂通论哉!是故途有 所必由,城有所必攻,此知之于平日者也。欲出此途而不径出此途者,乃善 于出此途者也;欲攻此城而不即攻此城者,乃善于攻此城者也。此知之于平 日,而不得不资于临时者也。攻则攻敌之所不能守,守则守敌之所不能攻; 辨要害之处,审缓急之机;奇正断于胸中,死生变于掌上,因地利之所在而 为权衡焉。此固大将之任,而非可问之于乡导者也。凡吾所以用多用少、用 分用合、用实用虚之处,既已灼然知之,而后博求之于乡导,从其可信,缺 其可疑,以善吾地利之用,岂徒寄耳目于仆夫云尔哉!此吾书所以必不可废 也。 “且不独行军之一端也。天子内抚万国,外莅四夷,枝干强弱之分,边 腹重轻之势,不可以不知也。宰相佐天子以经邦,凡边方利病之处,兵戎措 置之宜,皆不可以不知也。百司庶府为天子综理民物,则财赋之所出,军国 之所资,皆不可以不知也。监司守令受天子民社之寄,则疆域之盘错、山泽 之薮慝,与夫畊桑水泉之利、民情风俗之理,皆不可以不知也。四民行役往 来,凡水陆之所经、险夷趋避之实,皆不可以不知也。世乱则由此而佐折冲, 锄强暴;时平则以此而经邦国,理人民:皆将于吾书有取焉耳。” “然则孙子之说固未当乎?” 曰:“非也。孙子之言,国以地利者行军之木,而乡导者地利之助也。 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以地利行军,而复取资于乡导,夫然后可以动无 不胜。凡吾所以为此书者,亦重望夫世之先知之也。不先知之,而以惘然无 所适从者任天下之事,举宗庙社稷之重,一旦束手而畀之他人。此先君子所 为愤痛呼号扼腕,以至于死也。予小子既已奉遗命,采旧闻,旁搜记载,规 之正史,稍成一家之言。合为一十八部,分为百三十卷。藏之家塾,以俟来 者。”
  • 元和郡县图志

    作者:李吉甫

    《元和郡孙图志(上下)》主要内容:元和郡图志,李吉甫撰,是唐朝地理名著,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写成于唐宁宗元和八年(公元八二一一年》,因以当代年号为称,并非是元和时实际控制的疆域地志。它的体例,和初唐魏王李泰地志相同,是正史地理志的扩充,但较为简括,在某些方面又超越于括地志的内容形式,为后来的太平寰宇记等书开创了先例。元和郡县围志,原有图和志共四十卷,又旧录二卷,总四十二卷。它以贞观十三年《公元六三九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图的部分,在北宋时就亡佚了,志的部分,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限隘仲首刻此书时亦有缺佚,大体上还保持四十二卷之数,宋以后目录亡佚,又缺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一十五三一十六卷,今天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四卷了。因为图已亡佚,故宋陈振孙直主齐绿懈题称为元和郡县志,现传各本仍用[图志]旧称,今仍题为元和郡县图志。
  •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二册)

    作者:严耕望

    本文取材,颇多唐五代笔记小说家言。此类记事或不无失实之处;然本文主旨不在考证个别事项之准确性,而在阐明当时社会之一般风尚。稗官所记容有失实,然仍足反映当时社会风气,此无可否认者,故取之不疑。
  • 中西交通史(两册)

    作者:方豪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最为完整的中西交通史著作。该书共分四大篇章,详尽地论述了史前至近代包括南洋区域在内的中西交往史迹及历史过程,阐明民族、宗教、文化、交通、政治和贸易等诸般关系,尤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为主。
  • 绝域与绝学

    作者:郭丽萍

    该书从学者个人际遇、学术交游、师友传承等方面入手,了解学术作品从酝酿到成品的过程,并深入学人心灵深处,体味他们献身学术研究的执着与艰辛,从人物命运入手来谈西北史地学。并且,区别于以往赞颂歌曲式的研究,本书侧重于对于学术发展内在动力的探讨,静然地感受这一学派学术辉煌灿烂的另一面。
  • 唐代交通图考

    作者:严耕望

    本书为严耕望先生史学著作的代表作,颇受国内外史学界的推崇。本书考订唐代的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按京都关内区、河陇碛西区、秦岭仇池区、山剑滇黔区、河东河北区、河南淮南区分为6卷,以路线为篇,如长安洛阳驿道、长安太原驿道等路线,考论沿途所经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并及古迹诗篇,引证史料繁富,考订详核,每篇考论结果,皆绘制地图,颇便读者了解和应用。 序言 凡例 第一卷 京都关内区 第二卷 河陇积西区 第三卷 秦岭仇池区 第四卷 山剑滇黔区 第五卷 河东河北区 第六卷 河南淮南区 第七卷 江南岭南区(存目) 第八卷 河运与海运(存目) 第九卷 交通制度(存目) 第十卷 综结(存目) 附录一 地望无考馆驿录(存目) 附录二 唐代对外交通路线中文资料辑要(存目) 附录三 引用书目 附录四 成书后记(存目) 附录五 纲文古地名引得
  • 西南夷風土記 真臘風土記 溪蠻叢記

    作者:(明)朱孟震,(元)周達觀

    呵呵,溪蠻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