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君特·格拉斯
-
铁皮鼓
1959年《铁皮鼓》面世,标志着战后德语文学的崛起,鼓手奥斯卡从此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铁皮鼓》是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奥斯卡生于1924年,三岁时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荒诞无聊,决定停止长高。他经历了“二战”带给波兰和德国的苦难,见证了纳粹的罪行。三十岁时,这个将现实敲入鼓声,将玻璃唱碎的人,在精神病院写下自己的生平和家族故事,他试图在其魔幻现实自传中证明,自己是充满假象、谎言和罪恶的世界中的特立独行者。
1979年,由施隆多夫执导的同名电影上映。该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外语故事片奖。
-
Beim Häuten der Zwiebel
The new book by Günter Grass is an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The story he unfolds is set between two of the central historical event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on 1September 1939, for Grass the end of his childhood, and the Book Fair of October 1959, which saw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post-war German literature, his novel The Tin Drum, become a world bestseller. In his quest to discover the young man he was then, Grass exposes his memories like an archaeologist, layer by layer. He brings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to light without reservation – war and captivity, the post- war years as a farm labourer, in the mines, at the Düsseldorf Academy of Art, his first literary successes. A portrait of the author as a young man emerges from the ever new succession of stories revealed by the »onion of memory«. Beim Häuten der Zwiebel is a work of literary research by an author who has never failed to take a stand, raising his voice and bearing witness. -
与乌托邦赛跑
格拉斯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撼世之作《铁皮鼓》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了近500册;根据它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创作的《狗年月》、《猫与鼠》、《相聚在特尔格特》、《母鼠》、《蟹行》等小说,脍炙人口,享誉世界;他获得的桂冠如落英缤纷,除最耀眼的诺贝尔文学奖外,还有四七社奖、不来梅奖、汉堡自由艺术科学院奖章、巴伐利亚艺术科学文学大奖、毕希纳奖、冯塔纳奖、托马斯·曼奖、德国图书和平奖、法国最佳图书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波兰亚历山大—马亚可夫斯基金质奖章、罗马国际安东尼奥—费特利内里小说奖、西班牙希达尔戈奖、捷克卡雷尔—卡佩克奖、丹麦索宁奖等数十种德国和国际有影响的奖项;格拉斯多才多艺,他不仅写小说,还创作了许多诗歌和剧本;他还是一个雕塑家和版画家。鉴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做出的贡献,德国授予他柏林科学艺术院院士,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和荣誉教授的称号。 格拉斯获得如此多的殊荣,除其作品外,其人品也是主要因素。他为普通人立言,他的行为举止也一如普通人,他的人格魅力在于光明磊落,敢于直言,他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弊端,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有机会都要仗义执言,口诛笔伐。为此,我们在出版了他的九部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再从他三大卷浩瀚的《言论随笔集》中选出作者40年来最为精彩的56篇演讲和随笔。这些文章表露了作者对当今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可以说,它们是格拉斯这位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的思想精髓,相信它们也能对我们了解和探索格拉斯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轨迹及其脉络带来帮助。 -
狗年月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三部,描写主人公从一个共产党员堕落为一个纳粹分子,后又竭力报复纳粹分子等一系列的故事,反映德国那段“狗年月”里人性被扭曲的一面。 磨坊主儿子马特恩和犹太混血儿阿姆泽尔从儿时起便是一对歃血为盟的好朋友,马特恩体魄强壮,为人仗义;阿姆泽尔聪明过人,有艺术天赋。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关照,令人羡慕。可希特勒上台后,马特恩摇身一变,投入了纳粹的坏抱,同阿姆泽尔之间的友谊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在法西斯最猖獗的时候,马特恩甚至还当上了冲锋队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居然对昔日的朋友下毒手。之后他因没能继续得到重用而离开了冲锋队,他反思自己的恶行,失望、懊悔和内疚折磨着他,泯灭的人性又开始复苏。他只好去当兵,可不久又当了英国人的俘虏。法西斯投降后,他从战俘营回到德国,开始到处寻找过去的仇人,对他们进行报复;他勾引他们的妻子、女儿,可最终却事与愿违,落得个人所不齿的下场。 小说围绕阿姆泽尔、图拉和燕妮三个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同样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
我的世纪
本书是199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拉斯99年推出的新作,也是作者继《铁皮鼓》之后又一部震撼世界文坛的巨著。小说体裁独特,内容包罗万象,从1900到1999年,每年一个故事,作者让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视角叙述一百年来有关德国以及德国同世界各国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既有独立成篇的,又有互相牵连的;全书穿越不同时空,使现实和历史互相交织,如1900年德国皇帝派兵出征中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弗兰登战役;1933年希特勒上台 ;1936年柏林奥运会;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入侵波兰;1944年德军溃退;1970年的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墓前下跪;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海湾战争;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等,气势磅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世纪的历史画面。目前此书已被译成世界上近30种文字。 -
辽阔的原野
“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描绘历史被遗忘的一面”,这是20世纪最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在小说创作上的一大特色。本书中,作者仍沿用了他这一惯用的写作技巧。 二战时期冯提作为战地记者去前线采访,认识了法国姑娘玛尔塔,在姑娘的影响下参加了抵抗运动的电台工作。战后冯提在苏占区任小学教师,协助政府做思想教育工作,多次受到表彰,但后来因鼓吹自由的越轨行为,尤其在其三个儿子“叛逃西方”后,在党内受到清洗,并被辞退。两德统一后他又受到重用,被托管局聘为顾问;此时他不由发出了一声“我们的共和国完了”的叹息,表达了他对工农政权的恋恋不舍之情。在国会大厦前庆祝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的欢呼声中,人们又听到了冯提“满月好,可是残月更好”的不和谐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流逝,冯提对重新统一的德国的失望也与日俱增。来自西部的财阀们打着“清理”的旗号,大肆巧取豪夺,还让冯提任职的托管局将成千上万的东部公民推上街头,迫使他们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在人们心中“清理”成了“谋杀”的代名词。此时冯提又接受了一项新任务:去寻找一种新的名词来替代臭名昭著的“清理”一词。冯提这才有所醒悟:人们追求的自由、民主,原来就是这样的!之后,他同法国的外孙女一起悄然逃出柏林,驾车向一个辽阔的原野疾驶而去。 -
母鼠
《母鼠》1986年一面世,评论界对它就褒贬不一,赞之者称它开创了一种“未来型的叙述方式”,集作者所有作品之大成,贬之者认为它不啻为一场“灾难”。格拉斯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然,在斯德哥尔摩颁奖仪式上提及《母鼠》时说:“是它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以“我”想要一只老鼠作圣诞礼物并如愿以偿开始,这老鼠能说会道,不断与“我”唇枪舌剑,使“我”先是在家里,后孤悬太空与地球断绝联系,在梦境中目睹了世界发生的悲剧,体验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过程。情节之二的主角是奥斯卡,这个《铁皮鼓》的主人公摇身一变成了传媒大亨,踏上归途, 回到阔别多年的但泽,他对媒体的潜能极感兴趣,懂得如何用图像展现未来,以或实或幻、真伪难辨的画面来控制公众。另两条情节是以两部影片的形式展开的,其中《格林兄弟的森林》反映童话人物在濒死森林的背景下的逃亡和反抗;另一部《造假的50年代》叙述的是以修复艺术品为业的马尔斯卡特的故事,影射当年两个德国的领导人阿登纳、乌布利希50年代的造假史。第五条情节则叙述五个女人登上考察船出海考察水母密度,研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历经艰险,但最后也未能逃脱灭顶之灾。 -
铃蟾的叫声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一部重要作品。亚历山大教授是个鳏夫,他回故乡但泽省亲,在一个花市上认识了波兰女艺术家亚历山德拉,他们谈的很投机,亚历山德拉也守寡多年,两人坠入情网,很快缔结了良缘。婚后他俩突发奇想,成立了一家德国-波兰公墓公司,让少小离家的人能叶落归根。迁葬者日益增多,不仅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但泽“千里迢迢从德国回到但泽,进周围的养老院颐想天年,连那些“被迁者”的孙子和曾孙也从德国蜂拥而至。他们在昔日德国人的地盘上大兴土木,一时间,在波兰这片国土上,德国人的别墅和高尔夫球场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而生。这时,波兰国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发出了“德国人在用殖民方式占领土地”,“德国人卷土重来了”,“金钱能支配一切”等声音。亚历山大夫妇为躲避各方面的压力,驾车去那不勒斯旅行,在路上他们听到了铃蟾的叫声,当地人认为铃蟾的叫是一种不祥之兆。 -
与乌托邦赛跑
格拉斯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撼世之作《铁皮鼓》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了近500册;根据它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创作的《狗年月》、《猫与鼠》、《相聚在特尔格特》、《母鼠》、《蟹行》等小说,脍炙人口,享誉世界;他获得的桂冠如落英缤纷,除最耀眼的诺贝尔文学奖外,还有四七社奖、不来梅奖、汉堡自由艺术科学院奖章、巴伐利亚艺术科学文学大奖、毕希纳奖、冯塔纳奖、托马斯·曼奖、德国图书和平奖、法国最佳图书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波兰亚历山大—马亚可夫斯基金质奖章、罗马国际安东尼奥—费特利内里小说奖、西班牙希达尔戈奖、捷克卡雷尔—卡佩克奖、丹麦索宁奖等数十种德国和国际有影响的奖项;格拉斯多才多艺,他不仅写小说,还创作了许多诗歌和剧本;他还是一个雕塑家和版画家。鉴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做出的贡献,德国授予他柏林科学艺术院院士,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和荣誉教授的称号。 格拉斯获得如此多的殊荣,除其作品外,其人品也是主要因素。他为普通人立言,他的行为举止也一如普通人,他的人格魅力在于光明磊落,敢于直言,他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弊端,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有机会都要仗义执言,口诛笔伐。为此,我们在出版了他的九部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再从他三大卷浩瀚的《言论随笔集》中选出作者40年来最为精彩的56篇演讲和随笔。这些文章表露了作者对当今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可以说,它们是格拉斯这位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的思想精髓,相信它们也能对我们了解和探索格拉斯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轨迹及其脉络带来帮助。 -
蟹行
本书是格拉斯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推出的新作,一面世就好评如潮,连续数月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两周内售出25万册。 小说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1945年1月30日,德国豪华游轮“古斯特洛夫号”满载一万多名难民和士兵在古滕港启航,朝西方驶去,不料当天夜里就在波罗的海上被苏联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船上近万名逃亡者葬身海底,其中儿童占四千多! 小说以这一故事为背景,用写实和虚构相结合的方法,披露了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在给别国带去沉重灾难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这是一场比“泰坦尼克号”还要让人刻骨铭心的海难。而书中虚构的故事也是惨烈的:身怀六甲、年仅17岁的图拉上了“古斯特洛夫号”。夜间九时许,一阵剧烈的摇晃和几声猛烈的爆炸把她从睡梦中惊醒。所幸她被救上了德军舰艇。伴随着游轮下沉以及成千上万名儿童妇女的尸身在冰冷的海面上载沉载浮,儿子保尔降临人世。获救后她怀抱襁褓中的儿子继续逃亡,辗转来到东德什末林,并当了一名工人。保尔长大后当了记者,逃到了西德,在经历了结婚生子、家庭离异后,又与儿子康拉德长期分居。两德统一后康拉德才见到奶奶。奶奶十分宠爱他,还经常对他讲过去的经历,结果使他产生了偏激的观念,创办了新纳粹网页,最后竟然开枪杀害了网友犹太青年大卫。 -
铁皮鼓
本书是格拉斯的惊世之作《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一部现代流浪汉的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格拉斯的时事讽刺辛辣刁钻,让你不由得想起诗人海涅。1980年,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辽阔的原野
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描绘历史被遗忘的一面”,这是20世纪最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在小说创作上的一大特色。本书中,作者仍沿用了他这一惯用的写作技巧。 二战时期冯提作为战地记者去前线采访,认识了法国姑娘玛尔塔,在姑娘的影响下参加了抵抗运动的电台工作。战后冯提在苏占区任小学教师,协助政府做思想教育工作,多次受到表彰,但后来因鼓吹自由的越轨行为,尤其在其三个儿子“叛逃西方”后,在党内受到清洗,并被辞退。两德统一后他又受到重用,被托管局聘为顾问;此时他不由发出了一声“我们的共和国完了”的叹息,表达了他对工农政权恋恋不舍之情。在国会大厦前庆祝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的欢呼声中,人们又听到了冯提“满月好,可是残月更好”的不和谐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流逝,冯提对重新统一的德国的失望也与日俱增。来自西部的财阀们打着“清理”的旗号,大肆巧取豪夺,还让冯提任职的托管局将成千上万的东部公民推上街头,迫使他们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在人们心中“清理”成了“谋杀”的代名词。此时冯提又接受了一项新任务:去寻找一种新的名词来替代臭名昭著的“清理”一词。冯提这才有所醒悟:人们追求的自由、民主,原来就是这样的!之后,他同法国的外孙女一起悄然逃出柏林,驾车向一个辽阔的原野疾驶而去。 -
局部麻醉
埃伯哈特·施塔鲁施,昔日《铁皮鼓》中闹事帮的头头,如今西柏林一所中学“教授德语还有历史的正式教师”,在1967年搜集原纳粹军队一个将军的材料,此人企图在战后用沙盘去打赢已经失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现实的一件事对施塔鲁施来讲却是十分的紧迫: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决定在柏林最繁华的大街库旦大街上焚烧自己的宠物狗,以抗议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凝固汽油弹。施塔鲁施试图用自以为是的忧伤来劝阻这个举动。让牙医给自己治牙成了唯一能有所进展的象征:抵御人世间的痛苦只能靠局部麻醉。 “格拉斯是温良的卫道士,他温良,如同别人极端。他对理智的痴迷,可以说到了一往情深的地步。”《时代》 -
狗年月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狗年月》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一部颇堪玩味、值得仔细阅读的书。这部发表于一九六三年的作品所描绘的维斯瓦河入海口是作者的诞生地但泽-朗富尔地区。但泽在二战前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隶属德国。作者在故乡的文科中学接受教育。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他曾任防空助手,以后当兵上了前线,一九四五年受伤,被俘后关进了战俘营。一九四六年五月获释后,格拉斯曾做过农业工,下过钾盐矿,当过爵士乐手,后来又在美术学院深造,研习雕刻艺术。这些经历为作者创作《狗年月》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
相聚在特尔格特
十七世纪上半叶,德国各宗教派别、德意志皇帝和各诸侯之间的矛盾深重,冲突连绵不断,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一批文人志士相聚在小城特尔格特,他们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在探讨诗歌、戏剧等严肃的学术问题的同时,还痛心疾首哀叹自身和祖国的命运;他们借助诗文,共谋祖国统一大业,可在高谈阔论的同时,又插科打诨,粗话连篇,荤话迭出,还“不拘小节”同女仆利女店主苟合;最后他们甚至还共同草拟了一份“和平呼吁”,但一场意外的大火将聚会场所和“呼吁书”化为灰烬,文人志士们所有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烟消云散。 小说中描述的那些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等,德国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背后分别隐藏德国当今文坛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小说中的主人公西蒙·达赫和格仁豪森分别是德国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团体“四七”社的负责人汉斯·维尔纳·里希特利作者格拉斯本人的化身。作者以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写了 “四七”社在上世纪60年代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书是作者最成功的小说之一,1979年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德国的畅销书。 -
猫与鼠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二部,出版时在德国引起一场“艺术与色情”的争论,有人指责书中的“军队里男女淫乱”情节,其中的“色情描写对青少年有毒害”,它“应该被列入禁书名单”等,但大多数意见认为,它“属于艺术作品,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艺术享受”。现被列入德国中学的选修课本。 中学生马尔克生理上有缺陷,不断遭到同学们的讥笑和嘲弄,这使他产生了自卑感,可他又是一个好强的人,为了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他刻苦锻炼,在体操、游泳和潜水方面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这又使他虚荣心膨胀起来,以致偷了回校作报告的海军军官的勋章挂在身上,事发后被学校开除。之后他去服役,在军队里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受到一位军官太太的赏识,并在这个女人的引诱下和她发生了关系,事情败露后遭到处分。不过他机灵过人,不久在一个水塘里发现了敌方的一个地下仓库,因立功又受到了表彰。后来他加入了坦克部队,在作战中击毁了许多苏军坦克,获得了真正的勋章。为了给自己恢复名誉,他要求回母校做“英雄事迹”报告,不料被校长拒绝。衣锦还乡的梦想破灭后,他便在人们的视线里永远消失了。 -
母鼠
格拉斯被称为当代德语文学的招牌,从五十年代奠定其文学地位的《铁皮鼓》到九十年代末震惊世界文坛的《我的世纪》,其作品常常会掀起轩然大波,堪称德国文坛一大景观。《母鼠》1986年一面世,评论界全球电信褒贬不一,赞之者称他开创了一种“未来型的叙述方式”,集其所有作品之大成,贬之者认为它不啻为一场“灾难”。格拉斯本人对此不以为然,在斯德哥尔摩颁奖仪式上他提及《母鼠》时说:“是它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以“我”想要一只老鼠作圣诞礼物并如愿以偿开始,这老鼠能说会道,不断与“我”唇枪舌剑,使“我”先是在家里,后孤悬太空,与地球断绝联系,却在梦境中目睹了世界发生的悲剧,体验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过程。情节之二的主角是奥斯卡,这个《铁皮鼓》的主人公摇身一变成了传媒大亨,踏上归途,回到阔别多年的但泽,他对媒体的潜能极感兴趣,懂得如何用图像展现未来,以或实或幻、真伪难辨的画面来控制公众。另两条情节是以两部影片的形式展开的,其中《格林兄弟的森林》反映童话人物在濒临死亡的背景下的逃亡和反抗。另一部《造假的50年代》叙述的是以修复艺术品为业的马尔斯卡特的故事,影射当年两个德国的领导人阿登纳、乌布利50年代造假史。 -
盒式相机
盒式相机,一个能留住人生瞬间影像的爱克发老相机,就像童话里的“魔盒”,闪现在各个场景,呈现格拉斯不同阶段的历史图片。“玛丽,咔嚓一下”,《盒式相机》中的父亲总是这样说,对准柏林战后被炸飞一半的房子,对准家庭聚会啃光的骨头,对准橡皮擦过的碎屑…2008年在德国出版的《盒式相机》是格拉斯对自己1960年代以后生活的梳理和回忆,与《剥洋葱》和《格林的词语》构成自己完整的自传性作品系列。在《盒式相机》中,格拉斯借助局外人的视角,将相机作为回忆辅助手段,记叙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在意识到自己的年迈后,召唤出自不同婚姻、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活的八位子女,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让他们各自讲述自己对童年和成长的记忆,描述他们眼中的父亲,回顾自己在这个“拼凑起来的家庭里”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格拉斯从六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末的生活轨迹、个人情感与家庭生活,可以看作是一本用文字组成的格拉斯的“家庭相册”。 -
铁皮鼓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父亲或是老师惹了他,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还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给纳粹分子集会造成麻烦。尽管他个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面对他的洞察力,母亲羞愧忧郁去世,父亲成了纳粹军官,表舅在战乱中毙命。邻居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两个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特。奥斯卡随侏儒杂志团赴前线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身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之消失…… -
铁皮鼓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父亲或老师惹了他,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还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给纳粹分子集会造成麻烦。尽管他个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面对他的洞察力,母亲羞愧忧郁去世,父亲成了纳粹军官,表舅在战乱中毙命。邻居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两人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特。奥斯卡随侏儒杂技团赴前线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身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此消失……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获得了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