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德语文学
-
少年与沉默之海
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齐名
“战后德语文学三大家”之一 | 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
西格弗里德•伦茨成熟时期长篇小说代表作,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热爱大海的少年一去不返,心底藏着比海更深的秘密。
“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民族缩影。谁想要了解德国,就应该读他的书。”——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
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日。——莫言
西格弗里德•伦茨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长期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十二岁的少年阿纳是家族悲剧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来到养父母家,开始与这个家中的三个孩子一同生活。敏感而忧郁的少年与父亲一样深爱着大海,但历经惊涛骇浪的父亲却并不是死于海难,他为何又如何带着一家人走向死亡,这是阿纳心中永远的创痛,也是深藏在少年心底最大的秘密。
往事如梦魇纠缠着阿纳,他反复挣扎着走出痛苦,却在真挚的友情与青涩的爱情中不断遭受着误解与失败。两代人的命运转动到同一个关口,阿纳在暴风雨中独自走上小船……
-
审美教育书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作序推荐,“《审美教育书简》充满了诗与思的奇光异彩”
☆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众多大师一致推崇的必读之书
☆断版多年,经典重现,塑造美学进程的里程碑之作
☆在时代的喧嚣市场上,不是粗野,就是懒散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完整
☆冯至、范大灿经典译本,译者在每封信前增加内容提要,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精美优雅装帧,封面采用手揉纸,内文裸脊索线,体现复古的设计风格
《审美教育书简》是1793—1794年间席勒写给丹麦奥古斯滕堡公爵的27封信。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席勒以康德的原则为依据,深刻分析了人的感性与理性同审美与艺术的关系,认为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从被感性支配的自然人走向精神能控制物质的理性人,只有当两种冲动同时发展,人才有自由,而美能将二者连结、统一起来。席勒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完善和社会改良的途径,照见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席勒十分重视本书,称其为“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事情”。本书是德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发人深省,历久弥新。
自文艺复兴以后,文艺、美术盛行。及十八世纪,经包姆加敦与康德之研究,而美学成立。经席勒详论美育之作用,而美育之标识,始彰明较著矣。
——蔡元培
席勒想从“美的教育”(入手),使堕落的分裂的近代人生重新恢复它的全部与和谐,使近代科学经济的文明,进展入优美自由的艺术文化,如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代。
——宗白华
如果从美学角度看,并不是如下许多人所套用的公式: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而应该是:康德——席勒——马克思。
——李泽厚
席勒的最主要的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是他的美学思想最集中最有系统的表现。……《审美教育书简》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了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转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之间的桥梁。
——朱光潜
《审美教育书简》充满了诗与思的奇光异彩,比那些一味偏于理性思辨的美学专著具有更为明显的可读性,可以让读者开卷即有益,随意浏览,在警句迭出的字里行间获得绵绵不断的启迪。
——丁宁
-
理解人性
☆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传世经典,备受卡耐基、岸见一郎等人推崇
☆ 一本处理日常关系、组织个人生活的实用指南
☆ 我们如何掌控自身的命运?在复杂的世界中看透人性,通向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
☆ 不练习做人的技艺,就无法成长为合格的人。破除自我的藩篱,拥抱他人与社会
---------------
《理解人性》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根据阿德勒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以清晰晓畅、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大众解说人性,帮助他们确立恰当的生活态度。
如阿德勒在序言中所说,本书旨在让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致力于“照亮人类通往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前进道路”。一方面,从理论上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及集体生活的和谐性,教会个体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错误。另一方面,还展示了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即如何用这些原理来处理日常的关系及组织我们的个人生活。
阿德勒认为个人在实现自身目的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自卑情结的影响(体现于性格塑造、家庭关系、性别关系等各个方面),如果要摆脱消极心态导致的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自我困境,拥抱他人与社会,就应该重视社会感的建立。如果没有形成对人类同胞深厚的感情,不练习做人的技艺,就无法成长为合格的人。通过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就可以主动把握自身的命运,通向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
-
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格非万字导读
◆ “卡夫卡就是⽂学本⾝,正如莫扎特就是⾳乐本⾝。”
◆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逃离眼前的办公桌,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
◆1920 年至1923 年,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最生动的一线记录,还原一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形象。
◆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写作、艺术的日常思考,也谈论工作、人的自由、家庭、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金句频出,十分精彩。
◆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蜚声国际文坛 与《歌德谈话录》并称为德语双璧。
本书是弗朗茨·卡夫卡的谈话录。
1920年,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围绕文学、艺术、阅读、写作、自由、爱情、孤独等话题,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他用书建起屏障,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
-
别人的动物园
编辑推荐
柏林墙倒塌32周年纪念之作,德亚4.7高分热评,《明镜周刊》等媒体佳评如潮。
作者亲身多年走访、实地考据东西柏林两大档案室,翔实梳理一段隐藏于动物园琐碎日常中的战后德国大历史,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再现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剑拔弩张的大国博弈。
笔法幽默深刻,如数盘点从二战末至冷战结束期间许多有关东西柏林动物园的精彩的奇闻逸事,把严肃的冷战时代化为一个个柏林人生动真实的日常。
精心收录23幅冷战年代东西柏林珍贵历史照片。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分裂的柏林,军备竞赛却以怪诞的形式上演着,动物园就是赛场。
在动物园界,大象是威望的象征。西柏林动物园园长科略斯要求市长维利·勃兰特增加大象数量,唯有这样才能打败东柏林动物园,这事关荣誉!在这种情形下,东柏林动物园园长达特被迫“予以还击”。
自此,一场持续近30年的动物园“军备竞赛”便拉开了帷幕,亦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
铁皮鼓
1959年《铁皮鼓》面世,标志着战后德语文学的崛起,鼓手奥斯卡从此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铁皮鼓》是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奥斯卡生于1924年,三岁时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荒诞无聊,决定停止长高。他经历了“二战”带给波兰和德国的苦难,见证了纳粹的罪行。三十岁时,这个将现实敲入鼓声,将玻璃唱碎的人,在精神病院写下自己的生平和家族故事,他试图在其魔幻现实自传中证明,自己是充满假象、谎言和罪恶的世界中的特立独行者。
1979年,由施隆多夫执导的同名电影上映。该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外语故事片奖。
-
没有个性的人
二十世纪长篇小说巅峰之作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
……
◆ 书中写了什么?今日的整个世界。
……
内容介绍: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和一部富于随笔式思考的文学作品,作家通过小说里的微型世界,勾画了从启蒙理性塑造的上层市民社会到现代大众社会的过渡,展示了其时代人物的蜡像馆,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一四年前的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一九一八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七十周年的活动,而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三十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一九一八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塑造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等等。
……
编辑推荐:
穆齐尔是一位主要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奥地利大家,也是西方日耳曼学中的一大热门。他经历过被遗忘和被追捧,但始终没有经历过超越小圈子的阅读和接受。长篇巨著《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最重要的作品,蕴含厚重的基本主题、人物形象和反讽手法,成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穆齐尔于一九二一年开始创作这部鸿篇巨制,计划出三卷本,直到一九四二年去世也未能最终完成,而是留下一万两千页、十万个注释和出处指南的遗稿,日后的出版者据此想象出小说的后续情况。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其最为艰难困厄的生存时期,主人公乌尔里希试图以旨在了解社会一切领域的实践活动来构建自己的一生。小说围绕“平行行动”塑造了“没有个性的人”和他活动圈里的一系列人物,绘制了一幅奥地利贵族、上层资产者和知识阶层的风俗画,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状态的典型特质。
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由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
名人评论:
在当代德语作品中,我从未如此有把握确信后世的判断。《没有个性的人》毫无疑义是最伟大的……这本书的生命将会超过这几十年,并会在未来获得更崇高的荣誉。
——托马斯•曼
这部奇特、细腻而深合时代的作品,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奥地利国界,正如赫胥黎的小说超出了英国一样。在精神层面上,不仅仅精微细致地体现了奥地利,而且大大超出了奥地利本身。这部作品的创作是越过奥地利、通达欧洲的一个伟大尝试。
——赫尔曼•黑塞
如同尼采将哲学靠近了小说那样,穆齐尔将小说靠近了哲学……从此以后,任何可以被思考的东西都不能从小说艺术中被驱逐出去了。
——米兰•昆德拉
-
我从哪里来
☆ 德国图书奖大奖、艾兴多夫文学奖获奖作品!《明镜周刊》畅销榜首,蝉联畅销榜75周!25国语言火热抢读。
☆ 作者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波黑战争难民成长为德国文坛新星。机智、疯狂、奇妙、幽默的文风,被媒体誉为“德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飞向太空的山羊、龙守护神、初恋、祖辈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行于回忆与现实,在心酸与温暖交织的故事中找回故乡。
☆ 小说叙事的高度革新!最后一章《龙——守护神》是大胆的文学实验,让读者参与到结尾的叙述中,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阅读顺序,展现小说结局的多种可能性。
——————————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
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第一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
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
【评价】
萨沙以丰盈的想象将小说从编年史、现实主义和精确纪事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以极大的幽默感重新呈现了历史的样貌。——德国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我从哪里来》书写了超越民族的、南斯拉夫理想式的、属于全欧洲的故事。萨沙已成为德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明镜》周刊
如果说德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具有移民背景的黄金一代,萨沙·斯坦尼西奇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德国《世界报》
在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撼动欧洲之际,我们能做什么呢?也许是读萨沙·斯坦尼西奇的作品。——《南德意志报》
斯坦尼西奇笔下的每件事都在回答“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这个美妙的故事中,他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机趣而优雅的方式展开他的想象和经验,并探索了生存的本质问题。——《南德意志报》
萨沙·斯坦尼西奇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现代民谣歌手——《我从哪里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滚石》杂志
机智,扣人心弦,疯狂。这本书已经登峰造极,打开看看,绝对值得!——北德广播公司
斯坦尼西奇以浓墨重彩绘出了祖先的肖像画和自己的生平——没有半点陈词滥调,而是以艺术家的绚烂手笔。——北德广播公司
《我从哪里来》塑造了全新的叙述形式:交织漫游的故事、游戏攻略式写法,令人感动、惊叹、目不暇接。——《法兰克福汇报》
-
眩晕
【编辑推荐】
1. 塞巴尔德小说处女作,中文世界首面世:苏珊·桑塔格誉为“心灵的自画像”;既是塞巴尔德不竭的灵感之泉,也是其小说风格的源起,往后的作品都是其分身和改写。
2. 最贴近塞巴尔德本人的“存在之书”:致敬卡夫卡,以卡夫卡笔下的神秘人物贯穿全书;从具体的历史主题抽身,关注个体与记忆的对峙,通过一贯的虚实结合、图文并置,书写存在的冷峻本质。
3. 眩晕与骗局:德语标题 Schwindel 既指眩晕,也指骗局。充满了重复、巧合、异变、断裂的文字让叙述的时间发生扭曲,互相交叉,“我”和读者都被甩入了大脑无法处理的、不可知的四维空间——记忆,这也许就是眩晕感的来源。不可靠的记忆伪装成秩序与规律,让人错觉能通过记忆把握过去、预见未来,而历史从不是整体,时间并不连贯,生命也没有范式与模板可循,人只能被围困在记忆的骗局里,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存在。
4. 叙述的负空间:虽然塞巴尔德细致入微地描写旅途风景、绘画与建筑的专业细节、个体的敏锐情绪,主题却是在反复表达中愈发浓重的沉默——它们是塞巴尔德作品的不变母题,即无法讲述的真相、无法和解的过去和无法理解的记忆。绕着这些不可接近的存在打转,读者将获得一次目眩神迷的阅读体验。
(塞巴尔德的文字有一种“越说越沉默”的特质,细节越详尽、句子越绵长,书的气氛就越凝重、声音越沉寂,这是因为他的文字是为那些无法被讲述的主题服务的:真相、过去与记忆。就像一幅黑白正负画,文字组成了画面中最显眼的白色部分,主题却落在不被讲述的黑影中。)
5. 塞巴尔德小说系列收官之作:
处女作《眩晕》:塞巴尔德书写的发源,融合记忆、历史与神话的存在之书;
成名作《移民》:半虚构传记,四个关于背井离乡的犹太人的故事;
经典作《土星之环》:非典型游记,一座跨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记忆博物馆;
代表作《奥斯特利茨》:塞巴尔德风格的集大成者,内容包罗万象,结合犹太人历史更加深刻地探讨了“记忆”这一贯穿塞巴尔德作品的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以司汤达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讲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讲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我”重返德国故乡,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
四个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孤独的叙述者,他们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见了各种分身、尾随者、历史鬼魂,不断与神秘的猎人格拉胡斯相遇,还隐约与不同时空的司汤达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惊恐和困顿……
【精彩书评】
这是一幅心灵的自画像——关于一颗躁动不安、持续不满的心灵,一颗受尽折磨、轻易落入幻觉的心灵。——苏珊·桑塔格
塞巴尔德是一位激动人心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家。他让叙述成为一种查究的狂喜状态。——《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高度私人化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塞巴尔德写作的发源,并不断为他提供了新的刺激和灵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一个人在日常阅读中,不可能遇到像《眩晕》这样的作品。从书中抽离时,他会被震撼、吸引,且深深打动。——安妮塔·布鲁克纳
塞巴尔德的主题是记忆,以及记忆的韧性和不可靠性……他从记忆的衰退、狂热的想象、富有创造力的荒芜状态入手,对记忆的虚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执着的、看似随意的流浪——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次邂逅到下一次邂逅——有一种疯狂的精确性。他记录微小的对话,仔细描述与他短暂同行的陌生人,给出地图和时间表。他似乎在用写作使自己保持镇定。——A. S. 拜厄特
-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一部
独树一帜的诗意语言讲述独裁国家的破碎生活
三十二个场景里的罗马尼亚往事
♝内容简介
在风雨飘摇中的罗马尼亚,两位好友阿迪娜和克拉拉阿迪娜,她们逐渐从好友发展到友谊破裂。非线性的情节架构方式,诗化的语言,使得小说 略显散漫,不过透过凌乱、散漫和隐晦的文字表层,是作者深沉的况味。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精准的意象,简练的文字,精准刻画了罗马尼亚当时的生活氛围,媲美电影《窃听风暴》。
◎ 在风雨飘摇的罗马尼亚,一对好友阿迪娜和克拉拉,她们的友谊因为后者的男友而陷入危机,阿迪娜每天下班回家后,发现卧室的狐狸皮尾巴短一截……
♝媒体推荐
黑暗的拼贴,充满恐惧和美感……赫塔·米勒的散文诗意又率直,像棱镜一样起作用,粉碎并照亮了一个始终在观望、等待的世界。
——《大西洋月刊》
叙述有电影般的强度……简短的短句不断积累、重叠,整体上形成一部嘈杂的交响乐。
——《泰晤士文学增刊》
赫塔·米勒的语调中包含着忿怒之气,在书页上震颤。
——《波士顿环球报》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代表作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三部
一个普通女工在艰难时期逐渐崩溃的心路历程
“幸福的失败完美无缺地奔跑着,使我们屈服了。”
♝内容简介
一个制衣厂女工想要到一个出口服装能到达的美丽国家去,于是在出口衣服里塞进了通讯纸条,期待有外国男人来接应她。被人告发后,她连续三天被传讯。随后工厂里出现了第二批纸条,她因此被解雇。从此必须定期接受警察的传讯。
小说以某一次被传讯的日子开篇,“我”乘坐有轨电车去秘密警察那里接受审讯,一路上再次想起了不堪回首的过去:如何被人告发直至被解雇,失败的婚姻,身边的小人,亲密好友如何惨死,父亲如何背叛母亲……最后意识到唯一剩下的幸福——与爱人的平静生活也一直被监视、被打扰。
“幸福的失败完美无缺地奔跑着,使我们屈服了。”
♝编辑推荐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练、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以高超的意识流写法,通过一段乘车路程,回溯了一个人十几年的人生经历,现实与回忆交错展开,顺叙、倒叙、插叙逐渐混合,表现出一个普通女工在艰难时期濒临崩溃的心理状态。
“我”越是想要追求幸福,幸福反而离“我”越来越远……
♝媒体推荐
在艺术指导的记忆和情节片段中,米勒展示了年轻叙述者的行动、思想和感觉是如何被即将到来的提问完全控制的。她的生活完全被恐惧所征服。
这部小说呈现出一种卡夫卡式的氛围,来自弥漫的威胁和无处不在的不安全感,但从未忽视罗马尼亚的现实。
——《明镜周刊》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
黑塞童话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黑塞写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集。
★著名德语译者文泽尔全新翻译,字斟句酌,文笔更清新流畅,语感更直接现代,更符合当下读者阅读习惯。
★黑塞用诗意的语言解构童话,如电影脚本般,呈现全世界童话故事的另一面,呈现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在构建童话,也在呈现生活的真相。
★本书收录了黑塞的二十六篇童话作品,涵盖其整个创作生涯,也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
还记得第一次听童话的时刻吗?
是爷爷奶奶在秋日午后的“很久很久以前”,还是爸爸妈妈临睡前为你读的故事?
长大之后才发现,对待生活的方式中蕴含着这些童话的影子:
勇敢、坚韧、善良、坦诚……
黑塞的童话,同样具有这些特质,同时,又有很多不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用诗意的语言解构童话,
如电影脚本般,呈现全世界童话故事的另一面,呈现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在构建童话,也在呈现生活的真相。
勇敢的成年人,请翻开这本《黑塞童话》。
-
茨威格小说集
中短篇小说十六篇 灼人的秘密 夏天的故事 桎梏 恐惧 热带癫狂症患者 奇妙之夜 巫山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月光巷 看不见的收藏 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雷泼莱拉 旧书商门德尔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颗心的沦亡 一对酷似而又迥异的孪生姐妹 象棋的故事 -
德语中篇小说经典
德语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权威译本带来最“好看”的德语文学 ● 《双影人》《冷酷的心》《圣多明各的婚约》《台伯河畔》…… 歌德、凯勒、施托姆、迈耶尔、海泽…… ● 这些德语名家写就的经典中篇故事以一时一事为题材,像生命力旺盛的山花野草一般,在德语国家的土地上生长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 杨武能执译,陆智昌设计,适于收藏与馈赠。 本书收集了众多德语名家的经典中篇作品,如海泽的《台伯河畔》、克莱斯特的《圣多明各的婚约》、凯勒的《被滥用的情书》、施托姆的《双影人》等。这些中篇小说篇篇精彩“好看”,其富于浪漫传奇色彩和戏剧性的故事要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要么妙趣横生、幽默风趣,读来十分过瘾。 -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经典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颗心的沦亡》《象棋的故事》…… ● 茨威格的故事着力对隐秘的情感描写,直抵读者心灵,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 高中甫主译,陆智昌设计,适于收藏与馈赠 ◇ 关于『新陆文库』◇ 也许阅读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内容丰盛,载体日趋便利且多样。但对于真正的读者和图书珍藏者来说,一个新的时代才刚要启程。我们相信,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时代里,只有该时代最好的文字和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才被印在纸上;而这些付印的纸张,在装帧设计和印制上,会充分地尊重我们的阅读体验和审美要求,尤为值得收藏。 “新陆文库”看到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帷幕正被拉开,并试图成为其中最早的先行者之一。 ★首推德语六本: 《德语中篇小说经典》《德语短篇小说经典》《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经典》《保尔·海泽中短篇小说经典》《施托姆中短篇小说经典》 本书选录了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十一篇,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代表了茨威格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茨威格以细腻的笔调展现了人物复杂幽暗的内心世界,凸显了情欲力量和无意识驱动力对人物的影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了一个女人自十三岁就对一个登徒子一往情深、痴心不改;《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写了一个出身名门的富有孀妇,竟对一个年轻赌徒神魂颠倒,以身相许,竟至预备与他私奔;《情感的迷惘》则写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由于受同性恋情欲的牵引,出没于肮脏下流的龌龊场所,欲罢不能。 -
里尔克诗全集(第四卷)
★汉语世界首部《里尔克诗全集》 ★首次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 ★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 ★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收录了里尔克全部法文诗(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第四卷《法文诗全集》收录了里尔克全部法文诗,附六首俄语诗、两首俄语诗草稿和两首意大利语诗,展现了里尔克用非母语创作诗歌的才华。 -
冯至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冯至是优秀的抒情诗人,也是杰出的日耳曼学学者,德语文学翻译大家,他一生著述宏富。本书拟精选冯至先生最优秀的翻译作品,包括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游记《哈尔次山游记》,歌德、尼采、荷尔德林等的诗作,以期较全面地反映冯至先生的翻译成就。 -
七年
彼得·施塔姆,一位如北欧家具般简洁冷峻而又流畅舒适的瑞士作家。《纽约客》这样描述他:如果加缪生活在一个遥远的挪威小渔村也有e—mail的时代,那么他很可能会写出像彼得·施塔姆这样的小说。我们也可以把加缪换成雷蒙德·卡佛。我们也可以这样描述他的代表作《经七年》:如果雷蒙德·卡佛写一部长篇小说,那么很可能就会像这部《经七年》。美好脆弱的爱情,激流暗涌的婚姻,人生的两难与抉择。一幅幅清晰锋利的场景,不动声色的句子散发出寒意,正如小说的题词:光与阴影,使事物成形,《七年》告诉我们:爱与恨,使生命成形。 -
斯居戴里小姐
斯居戴里小姐,ISBN:9787805678689,作者:(德)E.T.A.霍夫曼(E.T.A.Hoffmann)著;韩世钟等译;杨武能选编 -
流亡曲
本书主要讲述了犹太人寇恩在国外流亡的生活,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辛酸的旅程,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爱情故事。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