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死亡

  • 死亡日记

    作者:凯丝.莱克斯

    解开骸骨包含着的重要密码,是为了让生者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一次充满邪恶和恐怖的旅程,它会令你整夜不得安眠,凭借《骨头在说话》一鸣惊人的女法医作家凯丝.莱克斯又一惊悚力作,无论是法医工作的真实性还是作品的文学性,凯西·莱克斯都远胜帕特丽夏·康薇尔,《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榜作品。《周日泰晤士报》畅销书冠军,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语言,根据凯丝.莱克斯的真实生活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识骨寻踪》《Bones》正在美国热播。
  • 死亡美学

    作者:陆扬

    《死亡美学》内容介绍: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怎样才能使我们宛如流星的短暂生命变得灿然生动起来呢? 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死亡美学》以死亡的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充满哲理和诗歌一样的语言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死亡与崇高、悲剧、宗教、灵魂鬼怪世界的审美关系,并解析了死亡的现代意识和种种自杀现象。
  • 移动迷宫:全3册

    作者:詹姆斯·达什纳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根据《移动迷宫》第一部改编电影《找出真相》揽获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票房总冠军,第二部改编电影《烧痕审判》2015年全球盛大上映 欧美当红系列小说,荣登美国《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畅销书榜榜首 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版权转售40余个国家,囊括包括全美青少年最佳图书、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科克斯书评》最佳青少年书籍在内十多项大奖 首次将迷宫和流行跑酷元素结合,同名手游跑酷游戏已经上线,获得玩家肯定 勇做迷宫行者,挑战极限人生 人生就是一座迷宫,只有勇敢的奔跑者才能找到出路 迷宫是惊奇、神秘的意象,掺混着一种徒劳无益的挣扎和生逢绝境的焦灼,但也正是在这种挣扎和焦灼中,产生了冥想、反思和思辨,构成了寻找出路的可能性。在主人公一路逃生的过程中,充满了徒劳无益的挣扎和生逢绝境的焦灼,但正是这种挣扎和焦灼,令人产生了思考,构成了寻找出路的可能性。只有勇敢者才会放弃安逸的现状去质疑规则,以智慧和行动冲出自我迷宫与他人丛林,无论成败,他们都拓展了人类认知边界,都尽己所能地将生命的意志顽强燃烧,并用温暖美好的精神之光照亮他人。 关于本系列 未来世界,天地巨变。太阳耀斑摧残地球,人类受到致命病毒“闪焰”的袭击,生存面临巨大危机。各国政府联合成立“灾难总部”组织,搜寻对此病毒具有免疫抗体的少年,精心设计了一场生存大实验,移动迷宫就是这场实验的实验场。一群毫不知情的年轻人被放置到绝境,身体、心灵、情感、意志都面临巨大挑战,但他们坚守信念,一路出逃,让生命意志顽强燃烧。 迷宫是人类生存境况的象征:人们在群体规则的坚墙中尝试突破,在生命的天平上衡量权重,在挣扎的焦灼中冥想反思,寻找人生出口。人类唯有以智慧和行动冲出外在和内心的迷宫,才能用希望和人性之光照亮世界,到达自由彼岸。 关于本书 《找出真相》 托马斯在黑暗中醒来,除了自己的名字,记忆尽失。他发现自己来到一片林间空地,四周一座巨石迷宫晨开暮合,不断变幻。一群自称“空地人”的男孩俨然组成一个小社会,他试图融入,却屡屡受阻,同时,奇怪梦境不断袭来,巨大的迷宫仿佛磁石吸引着他。 一个名叫特蕾莎的女孩突然到来,手中攥着神秘字条,托马斯觉得与她似曾相识。此后,怪事不断发生:供给中断、迷宫大门不再关闭,鬼火兽开始不断伤人…… 迷宫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托马斯加入了迷宫行者的队伍,开始破解迷宫的秘密…… 《烧痕审判》 托马斯他们逃出了迷宫,但灾难并未结束。 一个叫“灾难总部”的机构设计了迷宫实验,托马斯他们是A组实验对象。一夜醒来,所有人的颈后都出现了神秘文身,特蕾莎不见了,代之以一个来自B组的男孩。众人被告知染上了闪焰症病毒,只有通过第二关考验才有治愈的可能。他们必须在两周内穿越100英里的焦土区,才能到达安全避难所。高温、暴雨、致人死命的水银球,还有横行街头的眩疯病人、B组的劫杀…… 忠诚与背叛,生存与死亡,自护与劫杀……托马斯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死亡解药》 灾难总部宣布:恢复所有实验者的全部记忆,摘除大脑中的控制器。然而,实验并未结束。 托马斯不断做梦,记忆的漏洞慢慢填补。他希望找回家人和进入迷宫之前的美好生活,但又怎能相信脑中植入的记忆? 托马斯拒绝恢复记忆,决定联合大家,抵御这场实验,却发现早已有人先他一步,一群反抗灾难总部的“正义军”已经开始行动。这时,其他实验者却全都消失了……
  • 奇想之年

    作者:瓊.蒂蒂安(Joan Didion)

    200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非小說類獎得獎作品 2005年《時代雜誌》十大好書 2005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2005年亞馬遜十大好書、編輯選書第一名 本書受書評家推崇為「傷慟文學的經典之作」,是當代深受敬重的小說與散文作家瓊.蒂蒂安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不但囊括2005年各大獎,更躍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2003年聖誕節期間,蒂蒂安的獨生女因不明原因陷入昏迷,幾天後,她的丈夫心臟病猝發死亡。她看似堅強冷靜地安排後事,其實內心已陷入狂亂的異想世界…… 《奇想之年》除了哀傷動人的回憶外,還有許多對於生命的思考,「關於死,關於疾病,關於死亡的機率和運氣,關於幸與不幸,關於婚姻、孩子和記憶,關於悲傷,關於人們願意或不願意面對死亡……」完全顛覆了固有觀念。
  • 死亡之书

    作者:李西闽

    《死亡之书》是一部由二十多个死亡事件构成的,描写中国乡村残酷现实的长篇小说,在李西闽的创作中堪称另类。但它绝对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少年丧父的黑子跟着母亲来到异乡水曲柳村,在那里以他童稚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周围的一起起诡异的,但真正属于中国乡村的死亡。这些死亡像乡村的野草一样显得卑微和不被重视。但在小说中,它们所发生的现实背景又使得这些死亡事件散发出发人深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死亡之书》拥有二十多个死亡故事,它是客家人的死亡谱系,或说是一份客家生命的年表,记载着不同样式的死亡案例……其叙事是彼此断裂的,却又散漫地衔接起来,仿佛是一个自我闭合与循环的村庄式环链,不仅维系着我们对于生命的挂念,而且成为心灵史中最坚硬的部分。 ——朱大可 (学者、批评家)
  • 饭店世界

    作者:阿莉·史密斯

    小说以主人公之一萨拉幽灵的独白开场,将读者引入一个怪异的氛围里。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刚刚坠入爱河,本有着如花似锦的人生旅程,但命运跟她开了最残酷的玩笑,短短几秒便使她跨越过生死之阈。她的幽灵飘忽在阴阳两界,悲叹生与死的尺度是如此之短,无以抒发对人生的无限眷恋。当她最终要远离这个世界时,她最想要的是往鞋里放进块石子,感受一下石子硌脚硌得刚好舒服的感觉;她想假如还有舌头的话,她宁愿舔掉美丽的脏泥,品尝尘土的味道。她对人间的亲情更是难以割舍:她总要到父亲的跟前露面,到妈妈跟前露面,到妹妹跟前露面,虽然他们对她视而不见。她对死抱着极度的厌恶:她抱怨不会终结的人世怎么骤然到了尽头;她抱怨嘴被胶粘住、躯体腐烂、终日躺在盒子般的房间。她要远飞时告诫世人:“记住你必须活着。”这是作者警世的生死观。
  • 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

    作者:蒋峰

    这是一篇家庭和死亡的故事。大多数人都有或曾有过家庭,死亡的确人人无法避免,但这并不是说人人都有必要看这本书,至少在《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出版之前,还依然有很多幸福快乐的人在活着。 或许零三年我太过悲观,写成两部长篇里的人物有很多都不是善终而亡。上半年我在《唯以不永伤》眼睁睁看着八个人相继离去。这本书一家五口人也死了三个,其中的一家之主雷奇,在逃过了《唯以不永伤》的数次劫难之后,很不幸,最终还是死在了《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里。上帝保佑你,雷奇先生,这真不是蒋峰的错。 写这故事的念头产生于九九年的夏天。我在那一年接连见到三位中年男人的自杀。之后我便想借一部小说来探讨一个男人于社会于家庭于尊严的压力。最初的题目叫《我父亲的荣光》,因为起笔时加进了一些“我”姐姐,表姐,以及“我”母亲的故事,所以书名也随之变长了。我的意思是,生活无法因某个人的自杀而改善或停止,大多数情况下,自杀后的阴影会牵引生活向更坏的方向驶去。
  • 最好的告别

    作者:[美]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编辑推荐] 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 离奇死法大百科

    作者:(美)拉尔戈

    这本书经过系统的调查,收录了令人瞠目的历史细节,囊括了安葬习俗、名人遗言,以及超过400幅各个时代的医学和历史插图。《离奇死法大百科》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它还是一幅用文字和数字勾勒的人类命运的画像。它以有趣和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在结构安排上以各种死法排序,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 如果我留下

    作者:蓋兒.芙曼 Forman, Gayle

    ◎聯合推薦 名藝人/豆花妹 名部落客/艾瑪 名作家/郝譽翔 ◎暢銷直逼30萬冊!即將拍成電影,由「暮光之城」電影製作團隊精心打造! ◎入選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2009年度十大青少年小說! ◎榮獲「美國獨立選書獎」2010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說提名! ◎榮獲《出版家週刊》2009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顆半星熱烈好評! 我們都曾17歲,卻不一定會在17歲時,面臨如此艱難的抉擇…… 那一瞬間,過去和未來在我眼前分成了兩條平行線, 過去充滿愛與歡笑,未來卻盡是艱難的挑戰和孤單。 面對從此不再相同的人生,我該留下,還是離開? 現在回想起來,米雅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女孩了。 她擁有超酷的父母,雖然熱愛搖滾樂,卻全力支持米雅的大提琴才華。米雅更參與了弟弟泰迪的出生,親手替他剪下臍帶,彼此有著深深的羈絆。視馬友友為偶像的米雅一直夢想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如今這個夢即將成真,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和在搖滾樂團擔任吉他手的男友亞當分隔兩地,讓米雅感到非常沮喪。 可是現在,米雅才明白這些快樂和煩惱有多麼地珍貴! 因為當她回過神來的時候,一切都已變了樣!原本載著全家人的車子翻覆變形,米雅倒在血泊中,生命垂危,「另一個自己」卻脫離了軀殼,眼睜睜看著她殘破的身軀被送進加護病房,更看見爸、媽和泰迪都死了!她失去爸媽無私的愛,也失去再次擁抱泰迪的權利……失去這一切,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力氣面對未來的孤獨與漫長的復健。 忽然,馬友友的大提琴樂音在她耳邊響起,她想起自己未完成的音樂之路,還有握著她的手、痛苦吶喊的亞當──眼前這個男孩是如此深愛著自己! 米雅心中的絕望和希望交互掙扎著,站在生與死的人生路口,米雅必須決定自己要留下,還是離開?而她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這是一個關於「抉擇」的故事。作者蓋兒用溫柔細膩的筆觸,深刻描寫出愛的牽絆與力量,帶領我們重新省視自己的人生,而整個故事就如同馬友友的大提琴樂音一般深沉、悠揚,餘韻十足!
  • 魂断激流岛

    作者:麦琪(英儿)

    题名/作者: 魂断激流岛 麦 琪著 ISBN号: 7-220-02776-1 出版发行项: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341页 21cm CNY13.80 主题: 长篇小说
  • Life After Life

    作者:Raymond A. Moody

    编自小雷蒙牧迪博士的畅销书《生命不息》(Life After Life),探讨濒临死亡经验之人所经历的过程。
  • 死亡大辞典

    作者:(美)Michael Largo 迈克尔

    《死亡大辞典》(FINAL EXITS)经过系统的调查,收录了令人瞠目的历史细节,囊括了安葬习俗、名人遗言,以及超过400幅各个时代的医学和历史插图。《死亡大辞典》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它还是一幅用文字和数字勾勒的人类命运的画像。它以有趣和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在结构安排上以字母A到Z位排列顺序,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 被遺忘的大屠殺

    作者:張純如

    Iris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寫作《南京大屠殺》一書時,由於每天接觸到大量的日軍殘暴屠殺中國人民的具體史料,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撼。該書出版之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受到學術界和讀書界的好評,連續十個月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洛陽紙貴,並被《紐約時報》列為優良讀物,讀書人書評(Bookman Review syndicate)稱讚它是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本書從三個不同度—日本人、中國受難者與當時在場的歐美人士的敘事觀,點,全方位地呈現整個大屠殺事件;另一方面,抽絲剝繭地檢視這長達五十多年的黑暗勢力,探討日本政府如何處心積慮地抹煞世界對大屠殺的記憶。 寫這本書毫無疑問需要無比的勇氣,面對無法想像、不忍卒睹的殘忍暴行,絕大部分的人反應是別過臉去,只有最勇敢、最有正義感和最義憤填膺(sense of moral outrage)的人才會對這些暴行加以正視、凝視,甚至審視。 作者蒐集海峽兩岸、歐美、日本許多第一手資料並且整合大屠殺倖存者的訪談紀錄,重新呈現南京大屠殺的完整面貌。過流利、細緻的文字,讀者可以完整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始未,同時省思歷史事件留予世人的寶貴教訓。 教訓要記取,仇恨要遺忘;只有在見證了人性的醜惡之後,仍能保持寬容、保留對人類的熱愛,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者。 - 長久以來,日本政府一直想盡辦法抹滅大屠殺的罪行,更企圖讓侵略中國的行為合理化,更可悲的是:西方各國甚至中國自己竟然也同等壓抑這段南京悲歌。身為美籍華人的作者,憑著幼時雙親敘述大屠殺慘烈故事的記憶,抽絲剝繭找出南京浩劫的真相,寫成第一本討論南京大屠殺的專書。作者蒐集大量檔案資料,親自走訪南京、日本等地,訪問倖存者、受難家屬、目擊者、施虐者並親見當年留在淪陷區的外籍商人、傳教士、醫生、記者等留下的日記和影片,同時與歷史學家深入討論,完整呈現一段不容歷史遺忘的悲慘事件。
  • 名人死亡词典

    作者:[法] 伊莎贝尔·布利卡 编著

    《名人死亡词典》记载了世界上近千位名人的死亡资料: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埋葬地点,以及他们死亡时的情景。他们生命终结的形式亦多种多样:有寿终正寝的、被疾病夺去生命的、效死疆场的,还有红颜薄命、死于非命、被害和自杀的。他们死亡的形式与他们平时的为人、品行相像或相左,因此他们的死亡和他们的生命同样受到世人的关注。 在记叙这些人物情况的间隙,作者穿插了一百多个饶有趣味的关于一些名人临终前种种奇特的、形形色色表现的小故事,以及近百条名人对死亡富于哲理的总结。这些内容与这些名人死亡的过程相互映衬,再一次说明死亡的形式是生命内容的再现,而人们对死亡形式的好奇和探究,本质上反映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进而从中获取到对生命的启迪。
  • 我的脑中有个洞

    作者:(英)诺伯

    三十个月,与脑癌同在,2002年8月,当BBC记者伊万・诺伯(Ivan Noble)走出医院的时候,他眼前的世界一片灰暗,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确诊为脑癌的论断书。 起初,将自己的治疗经历和生活状况以网络日志的形式在BBC网站公布,诺伯只是为了给最后一程人生留下些痕迹。然而,当成千上万网友的心弦被他的遭遇牵动,当无数素昧平生的电子邮件送来无声的祈祷,摇曳在朔风中的生命之烛,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他诺伯一个人。 女友不改“执子之手”的初衷,洁白的婚纱在死亡的阴霾中熠熠闪光。生活在继续,爱情在燃烧,一双儿女在希望中出生、成长、微笑……诺伯的乐观通达,让人无法相信,他在近三年时光里先后经历了两次脑部大手术,化疗,以及无数实验性治疗。 在写完最后一篇日志后的第四天――2005年1月31日,伊万・诺伯在一家小医院里谢世,平静而无憾。 日志有涯,勇气无边。
  • 人之将死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Christo

    ●生命,就是坚持信念,奋战到底! ●当代最狷狂的知识分子与作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记者、评论员,“全球百大公知”排名第五的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与癌共舞的生命读本。 ●2012年美国十大好书之一,全美杂志专栏及评论奖!数月盘 踞全球畅销书排行榜,引 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众多媒体关注。 ●到底是妙笔生花、大快人心,还是魔鬼诅咒、该下地狱?英语世界最好的随笔作家的“死亡随笔”。 ●许知远、周濂、贝小戎倾力推荐。 ●希钦斯在书中直面死亡,用最真实、甚至是残酷的笔触,生动地记录了自被诊断罹患晚期食道癌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拒绝了宗教的慰藉,一面积极顽强地尝试各种治疗,一面又不得不直面和思考终将会到来的死亡,并将自己在这“垂死活着”的一年中的许多个人思考转化为哲学洞察,讲述一个人如何拒绝在未知面前畏缩,并以洞察的目光审视人类的困境,犀利的智慧贯穿始终。 ☆这最后的文字,没有一丝伤感或自怜,是希钦斯最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格里登•卡特,《名利场》杂志主编 ☆来世不存在的证据是,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没有从他的来世给我们送来他写的专栏、随笔、书籍,他的观感和论辩。最为接近希钦斯来世的文字的,就是《人之将死》。 ——普利策奖得主、记者、评论家亨利•艾伦(Henry Allen) ☆那行云流水有如神助的文字从未弃他而去,他从未放弃写作这门手艺,他的执着充满热情。他是最完美的作家,最了不起的朋友。借用沃尔特•佩特那个著名的说法,他燃烧自己,“闪烁着宝石般灿烂而刚硬的光华”。直到最后。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本书一反《最后的演讲》,不沉溺于感伤,希钦斯对于自己罹癌的探讨,就像探讨其他主题一样,深入追寻,几近冷酷的真实、幽默、睿智、直接,却又如此动人。最后未完成的手稿读来令人心碎,展现他奋战到底的决心。 ──英国作家尼尔•汤普森(Neal Thompson) ☆无神论者如何面对死亡?希钦斯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他拒绝展览,拒绝做戏,拒绝显得很庄重。他把自己当做描写死亡的工具,而不是把死亡当做描写自己的工具……在记录自己生命最后的日子时,希钦斯没有诉诸他的英式幽默来回避这一艰难的主题,他没有让反讽或幽默盖过实事求是的风头。他没有用他的喜剧天才来躲避直面、省察、描述死亡。他获得精彩,死得从容。 ——《三联生活周刊》贝小戎 ☆希钦斯的文章不可不读。他是一位多方取材的知识分子,不论你喜欢他或讨厌他,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聪明才智。 ——《人物》杂志(People) ☆本书带有一种忧郁的讽刺,它让我们这时代最棒的评论家得以亲触最难以驾驭的主题:和死神搏斗,可偏偏那是一场我们所有人终究会输掉的战役。 ——《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 ☆希钦斯就是希钦斯,好战、有胆量、自始至终都带批判思考……本书最卓越的部分,是希钦斯记载下生命消逝的特质。 ——《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 ☆本书前七章就像希钦斯其他作品一般优异,其心坚定,才气高超。而最后一章则是他生前未完成的写作片段,是他在临终阶段于加护病房所写,生动又触动人心,令人难忘。 ——《纽约时报》周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Book Review) ☆这是一本独特的小书,既非完全的回忆录,也不是对疾病的深思……更像是一种真实的讽刺。它是如此慷慨、如此人性,仿佛是一个垂死的男人说了一个故事,开了一个玩笑。 ——图书论坛网站(www.bookforum.com) 2010年6月8日,在巡回推介畅销回忆录《希奇22:回忆录》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在纽约的酒店房间里感到胸部剧痛。就像他在《名利场》杂志的专栏中写道的:他突然发现自己被护送着“从健康人的国度穿越蛮荒的边界,到达病患之地”。他写了关于自己患病的系列专栏,获奖无数,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后来的19个月,直至他2011年12月15日在休斯敦逝世,希钦斯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精彩的政论文章和文化评述,他在极端情况下仍然出产上乘作品的能力令读者震惊。 在与食道癌作战的苦难历程中,希钦斯坚决勇敢地拒绝宗教的慰藉,宁愿直视死亡。他以锐利生动的笔触描述疼痛,讨论种种禁忌,探索疾病如何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经历和我们与周遭世界的关系。他的讲述引人入胜。当癌症侵略他的身体,逼迫他努力去理解死亡之谜,他把个人的境遇转化为哲学的沉思,并拥抱一切的人类情感。 《人之将死》是一个榜样,它讲述一个人如何拒绝在未知面前畏缩,并以洞察的目光审视人类的困境。希钦斯的自白简洁生动,犀利的智慧贯穿始终。这是一部英勇而清醒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
  • 追逐日光

    作者:(美)尤金·奥凯利//安德鲁·波兹曼|译

    《追逐日光(珍藏版)》正是尤金·奥凯利人生最后旅程的告白。从得到确诊的消息到他辞世中间只有不到4个月,但是其中所记述的心路历程却让人久久难忘。时年53岁的尤金·奥凯利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他担任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也是全美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他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美满,妻子、孩子、家庭和好友都让他感到欢欣愉悦。他也在脑中企划更美好的未来:准备下一次商务旅行,永续公司的长青基业,安排和妻子在一起的周末活动,参加女儿初二的开学仪式。 然而,仿似晴天霹雳,在2005年5月,尤金·奥凯利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还能活上3到6个月。命运就是这般无常。 他原本想象中的光明未来一下子就蒙上了阴影。他必须当机立断、改弦易辙,修改他原来的人生计划,拿出在高尔夫球场上为有多一点的打球时间而不时追逐日光的精神,好好把握住所剩无几的有生之日。 《追逐日光》饱含深情,记录下了尤金·奥凯利步向新生的每一天,写满了他幡然醒悟之后,对宿命不断深入的理解。中间记载了他与病魔抗争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生与死、爱与成功、精神与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思。 奥凯利生命最后时光的深刻感悟对所有职场人士不啻于是一记当头棒喝,人生不可以重来,不可以跳过,我们只能选择以一种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活在当下,追逐日光!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追逐日光(新版)
  • 時光隊伍

    作者:蘇偉貞

    你陪我走過你的夢境 且告訴我光何時歸返 ──聶魯達 在短篇小說集《魔術時刻》之後,蘇偉貞許久沒有出版小說作品,在她知名的《沉默之島》十一年後,本書是她醞釀多年對於「時間」命題進行觀察與思考的最新力作,在書寫過程中,小說家且須承受她至親之人由罹病到離世這段跋涉路程中的痛苦與恐懼…… 死亡宛如一個目的既清楚又神祕的旅程。書中人物,流浪者張德模,天地間一個旅人。半生經歷,所遇人事,病痛怖懼,顛倒夢想,皆彷彿他的旅伴……他一個逝者,小說家的至親,以小說虛構人物的形象與本質返魂,倒數計時,重活一回,且再赴死一回。「在追憶之瞬才啟動流光似水。」為下一輪太平盛世的亡者與未亡者們所寫的告別備忘錄。 張德模,「當你死了」,其實並不容易。你住院病房外及火化櫃識別名牌,我都取了回來插在靠書桌窗櫺上,與牆上掛著的遺照(跟才辦半年的新護照同張照片相同眼光)越過書桌前的我永恆的望出去。這次,是真正規格不同的兩種容器了,分別裝載你與我。我將信守約定,只要活著都會等待你回來報信:「究竟有沒有另一個世界?如果可能用任何方式回來告訴我!」(不斷進入載浮載沉淺夢地帶,無路線透明溫暖檀香氣息如光線掩映整個房間,如是我聞,每晚給出無言回答,檀香氣息直到送你進了國軍公墓當天即消失,毫無眷戀不拾。再清楚沒有了,所謂獨活,是連氣息都切斷。)──摘自〈時差〉 在悼亡中尋找出口(中時開卷週報專訪) 蘇偉貞很輕,整個身體水縮在寬大的衣衫裡,一張臉彷如冰凍在一種遺世的專心致志中,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以致經常被突如其來的干擾所驚嚇。 「妳到底在嚇什麼?」有一次張德模問專心致志於胡思亂想的蘇偉貞,當時她正在炒菜。 「我不是嚇到--」蘇偉貞努力解釋她的「關閉」狀態,最後總是在夾纏不清中棄守,退回她周圍天生一層透明防護罩,以致世故、瑣碎皆無法入侵的封閉人生,在封閉的人生中以小說的形式不斷與自我交談。 張德模,她2004年2月26日離開人世的丈夫,「以及另一個面向的我」,2003年8月20日因為驗出食道癌四期緊急住院。 「只有堅持一種風格,才不致因被疾病貶抑、變形,而失去對自己的愛」罹患攝護腺癌的故「紐約時報」書評版主編卜若雅寫道。張德模和蘇偉貞不需要向卜若雅學習,他倆的風格渾然天成,醫院視之為「一對怪異的夫妻」,還有惡毒的評語上身如「怨恨二人組」,其實不然,面對張德模這樣強悍的病人,從頭到尾不掉一滴淚、不喊一聲痛、不說一句感傷話的,蘇偉貞不過認為他需要的是一位強悍的醫生,所以她不能不挺身「攻擊」醫生的軟弱與想像力貧乏,挑釁他們膽敢以對「身體」的認識覆蓋了對「生命」的認知。 張德模,蘇偉貞不知道這個名字將成為一本小說(或說「偽小說」)的主角,不知道她將以張德模的食道癌和六個月的光榮戰役為坏體,釉燒窯變出一本《時光隊伍》。生命列車逸出正軌的一百八十天,蘇偉貞夜夜靜伏在癌症病房的一盞小燈下,於一張小桌上筆記,紀錄張德模的流浪史跡,《時光隊伍》的坏體逐漸成形,等到2005年四月書稿完成,創作即昇華,疾病誌爬升到了文學的高度。 「只有書寫才有出路」,蘇偉貞一直不能理解這話,雖然她的身份為小說家,更加是評論家欽點的台灣當代重量級作家,但是對於寫作,蘇偉貞的態度一如其作品的「酷寂幽森」,「我對寫作沒有熱情」她說。但《時光隊伍》終於向她證明「只有書寫才有出路」為真,經由書寫的流動狀態,她慢慢確立了一種「夷然」的態度,並且找到一個注視的角度,用它們看待生命的崩落過程,從而篩濾出隱喻的部分。 也所以她一直找不到容器來裝填的「相同的石子」如一九四九年的漂流、故宮國寶之流浪、「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出土、斯文.赫定樓蘭挖寶、高句麗王朝,還有那些反覆閱讀的書籍《哈札爾辭典》、《滅頂與生還》、《病人狂想曲》、《疾病的隱喻》、《臺靜農先生紀念集》,終於都一一置入了「張德模」這個人物,置入了他的人生所拉開的皺褶裡,過去二十多年的寫作,「原來只是在等待這一個故事」。 她的香港大學博士論文也在此時完成。 張德模離開那一天,蘇偉貞安靜的到公司請假,第二天也沒忘記向照護過丈夫的醫護人員一一致謝,一位護理長在她面前放聲大哭,她卻沒有讓悲哀淹沒,對死亡亦無太多世俗的附加,「張德模,就在這裡結束了」,但只難過的反覆想著,對,神不存在,所以這世界失去了一個像張德模這樣的「純種男人」,她曾經多麼嚴厲的「警告」過老天爺不可以帶走他的----。 之後,還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無法觸碰張德模的一切,蘇偉貞就把先論文丟出去,到香港通過口試,再回來面對待整修的書稿。兩年後的春天,蘇偉貞在舊金山轉機,上一次來她和張德模一起,於是以旁觀者的好奇看著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憤怒或哀怨?「落寞而已」她說「原來死亡也不是那麼大的創傷」。 九月起蘇偉貞將有新的身份,她應聘到文化大學中文系擔任專職教師,記憶皆已封存在《時光隊伍》裡,不能攪動,不必攪動,她要暫時拋棄「小說家」角色的像丟掉一把開啟時光的鑰匙,一直到願意再和自己交談為止。(文/蘇惠昭)
  • 死刑判决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布朗肖是出了名地晦涩难懂,然而这部可以被笼统地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作品,却很可能是布朗肖十余部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最容易进入的一部。它有可辨的情节线索,有主要人物,甚至非常奢侈地,还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二战开始前后,法国巴黎。更诱人的是,它有一个自传体框架,包含着一个爱情故事、悬疑故事、神秘故事,或许也可以说是一个带有哥特气息的恐怖故事。如果认真起来,你还能从中读出政治寓言和圣经叙事的痕迹。那些喜欢接受挑战的读者也不会失望,因为这篇叙事仍然具有很强的先锋性。作为布朗肖的第一部“récit”作品,它开启了布朗肖对这一独特文学体裁的实验,继续着他对于“纯小说”梦想的探索。事实上,在布朗肖的所有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死刑判决》或许是迄今吸引到最多评论与研究的一部,足见作品的魅力和它在布朗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每当坟墓向我敞开双臂,一个强大的念头都会在我心中升起,把我带回到生命这一边,是什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是我的死亡发出的冷笑。但要知道,我即将前往之地,既无劳作,也无智慧、欲望与争斗;我将进入之所,无人进入。这就是最后一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