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石刻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

    作者:徐志学

    徐志学等编著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形式的来源、变体形式、意义等;初步探讨了石刻用典形式变体的构成方式、特点以及变体组研究方法的全面系统性;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分析了用典形式的意义层次,简要揭示了石刻用典形式意义的文化内涵;增补了若干用典形式,提前了相关辞书的书证时代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的相关研究,对石刻语料的释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古词汇发展事实和规律的揭示作出了一定贡献,亦有助于相关工具书的完善。
  •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

    作者:朱偰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有图片一0六张,这些图片的底片或照片。经过战争、“文革”之后,损毁不少。此次再版,找到有底片的图版共九十张。其馀图版,只能以原书扫描,原书纸张老化、图片模糊,影响了部分图片和效果,敬乞读者见谅。朱偰先生一直心系南京地区的文物出土和保护工作,关注六朝陵墓有关情况的进展,在本书出版后,又陆续撰写这方面的文章多篇。此次再版,我们除了改正原本刊误处,特别将朱偰先生五十年代写的《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和《修复南京六朝墓古迹中重要的发现》两篇重要文章,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本书出版,得到朱偰先生家人的鼎力支持,谨致谢忱。
  • 秦始皇石刻

    作者:[美]柯马丁

    秦始皇石刻是中华帝国史上第一个十年间留下来的最为实在的官方文件。本书的研究以译注这七篇石刻文为发端。作者试图将石刻文所使用的表述纳入周代的文学传统之中,同时致力于这些石刻文的宗教仪式语境,在此基础上试图详论周代宗教仪式传统的方方面面,这一传统恰恰融于立刻石于高山之巅的行动之中。
  • 中国石碑

    作者:王静芬

    艺术和宗教在人类的表达中是不同的范畴,各自以独立的方式存在并发展——但是它们也互相影响。宗教需求在哪一点上、怎样开始影响艺术实践?艺术形式在何时、怎样变成宗教实践的重要手段?审美因素——工艺的精美、材质的精良、比例的协调——在何时、怎样获得宗教意义?艺人或是工匠如何表达深奥的宗教理念?诠释这类问题在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的过程中普遍适用,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王静芬的《中国石碑》一书为探究这类问题建立了坚实的平台。例如,她指出中国竖立纪念性石碑的习俗远早于佛教的传入。她追踪了佛教思想上的变化,从集中于个人禅修转移到怜悯一切众生,这使得宗教图像、象征符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证明了这一思想体系从外来到中国如何逐渐适应本土习俗。最重要的是,她描述了心灵手巧的艺人的创造性,他们大大地丰富了佛教艺术的外来风格,帮助这一信仰如此深刻地渗透进入这个庞大国家的群体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