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建筑美学

  • 走进世界最美的家

    作者:[日]中村好文

    《走进世界最美的家》是作家兼建筑家中村好文的随笔集。中村好文曾获多项建筑大奖,并为村上春树设计住宅。 感受伟大建筑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那里醒来,所以中村好文带领我们走遍世界最美的家: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菲利普·约翰逊的“玻璃之家”……这是8栋20世纪建筑史上的住宅杰作,8个世界最美的家。我们在那里倾听海浪,沐浴月光,沉入梦乡。 一栋伟大的建筑,就像一匹能被人的智慧和包容驯服的烈马,经历长年累月的居住后,才成长为理想的家。这样的家,绝非住宅展览馆,而是温暖的人生归宿。
  • 微建筑

    作者:[美] 卢斯·斯拉维德

    房间里有很多内文图片http://site.douban.com/108324/room/584467/ 本书共收录53则微建筑的设计案例,并将微建筑分为公共领域、社区空间、移动式建筑、精简生活、增建空间五大类型。建筑师或艺术家们突破了空间与成本的种种限制,将天马行空的创意,付诸于实际的建筑形体上。这些设计案都十分简单,部分设计甚至尚在概念的阶段。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事先建构到某种程度,再搬运到现场组合起来,讲求轻巧、短暂与实用等特性。 到底什么是“微建筑”呢?卢斯•斯拉维德不愿以特定的地板面积来定义,他认为微建筑就是十分迷你的建筑物,可能提供单一用途,也可能在出奇狭隘的空间中执行复杂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单纯”,因为唯有避开繁复的设计,建筑师才能全面掌控,进而提高完美无憾的可能性。 微建筑是位于狭隘空间中,更像艺术品的建筑。往往不含隔间,易于从整体角度切入设计,从草图到实物,不会出现严重的意外。它们以小搏大,形成影响力,创造出远超过其规模所能表现的意趣与风格,重要性也与规模呈反比。狭小的都市空间、不起眼的公厕与候车亭、森林里的小屋,甚至是荒漠里的驿站,处处都能看到令人拍案叫好的绝妙创意。
  • 建筑美学

    作者:罗杰·斯克鲁顿

    《建筑美学》基本上是侧重于建筑美学的本质的讨论,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审美对象、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评价、建筑艺术语言的特征、建筑美学的抽象与表达、建筑细部的意义等,作者对这些内容都作了精辟的分析,因此它可以启发建筑工作者不仅能从感性的角度来对待建筑,而且感到应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美学的意义,从而使建筑创作能够得到美学趣味的升华。
  • 过客

    作者:刘细良

    《过客》是香港文化人刘细良先生的一本游记集子。艺术与政治是他最专注的领域,带着个人化的学识、审美与意见去旅行是他在行走中炼成过客的初衷。他所尝试的,是要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个人体验结合起来,以飨读者。 《过客》从莫斯科、柏林……一路写到阿姆斯特丹,看取的都是老场景的前世今生。在过客的地图上,城市、街道、建筑矗立如斯,历经意义的赋予与消逝,它们自身所承载的绵延风景,也是政治隐喻与历史变迁共同构建的隐形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