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版
-
糖、脂肪、鹽
甜滑綿密的冰淇淋是緩解低落情緒的幸福滋味? 奶香濃醇的漢堡起司片是營養豐富的真正乳酪? 酥脆鹹香的洋芋片為何會誘人不禁吃完一整包? 其實,這些美味的加工食品早已經過食品大廠的精密算計, 操控成分組成,目的就是要誘人上癮。 紐約時報年度排行暢銷書,全球18國語言譯本,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揭露國際食品大廠如何操控消費者的驚人報導。 糖、脂肪、鹽——這是加工食品產業的三大支柱,也是業者用以誘引消費者上癮的三大詭計。本書報導中詳列數家在加工食品興起的近半世紀以來,大眾耳熟能詳、而且獲利甚豐的企業——卡夫食品、可口可樂、家樂氏、雀巢、奧利歐、嘉吉等大廠的經營實例,以極具爆炸性的真實報導,揭露跨國廠商如何藉由控制產品成分,進而吸引消費者對其產品上癮。這些大廠的產品——從麥片、餅乾、飲料、起司、冰淇淋,都是你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陷阱」。而業者添加在產品中、但化為無形的糖、鹽、脂肪,更是全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肥胖問題的潛藏肇因。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邁可∙摩斯為求報導真確,大規模實地採訪眾多加工食品產業從業者,進入各大廠實驗室,看大企業如何運用最尖端的科技,計算出甜味飲料的「極樂點」,或是重組脂肪的化學結構,以強化產品「口感」,混淆消費者感官。摩斯發現,這些加工食品業者甚至會刻意避食自家產品。他糾舉出食品大廠如何利用行銷手段,瞄準兒童進行洗腦,誘其上癮;採行學自菸草公司的行銷方式,混淆大眾對加工食品健康風險的顧慮;宣稱產品「低鹽、無脂」,但卻暗中調升其它添加物含量,以及企業如何狡猾操弄營養成分標示單位,降低消費者戒心——這些事實都是你我在超市貨架購物時,從精美包裝上無法得知的真相。 讀過本報導,您對放進購物籃的食品將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警覺;但更重要的,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會知道,面對加工食品企業的煙幕和花招時,又該如何注意、如何反擊。 •「所有敏銳消費者的重要必讀之作。」——《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一部極具威力的震撼之作,書中充滿食品工業的駭人真相、從業者令人詫異的肺腑坦言,以及更重要的、你我該如何擁有更健康、良好的飲食生活。」—— 1995年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朗.徐四金(Ron Suskind) •「本報導實為對抗操控食品成分,以求牟利自肥的企業的震撼宣言。堪稱年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柯克斯書評》 (Kirkus Reviews) •「摩斯生動的報導在具體描繪垃圾食物何以吸引人的同時,也靈活分析食品大廠為求獲利所進行的操弄手法。」——《出版人週刊》 (Publishers Weekly) •「當我們屈從於糖、脂肪、鹽的誘惑,吃下任何食品時,我們不只是「吃」而已,更是在根本上改變了自己的生命以及週遭的世界。邁可.摩斯對此至關重要的事實了解甚深。」——美國名廚、名餐廳Chez Panisse負責人,愛麗絲.華特斯(Alice Walters) -
東京漂流
日本當代攝影大師 藤原新也 以攝影家之眼洞察矯作清新的日本無菌社會 以近乎私家偵探辦案般解謎的挖掘 令我們窺見繁榮背後的巨大空洞 「對藤原新也而言,在恆河親眼目睹的死亡,沒有看不見的暴力可怕。而他筆下喧囂灼熱的東京,在高度科技化、商業化、快速代謝、大量生產、大量製造垃圾之餘,由於所有的汙穢、負面情緒、黑暗都被排除、阻絕,繁榮背後那種看不見的空洞也跟著日益增大。 生活變成從一個密室,移動到另一個密室的過程。十分鐘前在車站前廣場向過往行人募款的愛心家庭,十分鐘後已經在連鎖餐廳排排坐好,用午後三點的下午茶,犒賞自己對非洲飢民的無私付出。習慣電視節目脫口秀表演的小孩,眼神中已經帶有(電視劇中常見)大人的狡詐。失去船的船夫,在商店街沿路殺了幾個幸福家庭的主婦,然後衝進附近的中國餐館,上了樓上強姦老闆娘。重考生拿著可能是以考試成績換來的球棒,打爆有屋階級爸媽的頭。滿臉幸福的新世紀思想導師,侵吞公款插翅高飛。 這本書裡有一張照片,最能顯現出藤原新也對於這個世界與人生的看法:恆河邊兩隻野狗分食一具泡水屍體。他按下快門的當下是否猶豫,我們不得而知。這樣的照片在日本即使是當成藝術作品,裱框掛在藝廊一角,不難想像還是會引發爭議。追求藝術品味優越的買家,寧可去收藏森山大道、荒木經惟或是藝術掮客村上隆認證的數位輸出作品,不會把這樣的照片放在豪宅的客廳。這張照片,以及他的名言『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樣自由』,在《印度放浪》之後,仍然不斷以各種形式出現於其他的文字作品之中。」 -
iPhone:輕觸的浪漫
■台灣第一本關於iPhone攝影自製書,以台灣風景、台灣人使用者的角度,或許沒有國外太過瘋狂的照片,卻有著台灣人深深的拍照內涵。 ■在此精選阿默體驗過的APP,教你如何運用兩種至三種的應用程式,建構出自己特有的風格照片。 只要手指輕輕滑動,就能凝結最美麗的光影,iPhone讓攝影成為舉手隨拍的創作,而你,只要帶著玩樂的心,拍!就對了。 像個孩子般的iPhone攝影 想要LOMO深遂的風格,就用morelomo;想要拍出趣味的模型世界,就使用TiltShift Generator;想要透亮的空氣感,就使用Pudding Camera。App Store上的各式軟體,徹底釋放了你對於攝影的自由想像。 這回,浪漫派攝影詩人──阿默,要用iPhone來訴說對於影像的無限愛戀。 本書期許為iPhone注入了新的攝影生命,讓大家重新熟悉手上的iPhone,並分享實拍心得,以及介紹由阿默所精選的特效App操作技巧,並示範如何使用iPhone拍出大師風格的極致氛圍,如:森山大道的黑白街拍、川內倫子的純淨空間,以及蜷川實花的鮮嫩花朵。 -
Fujifilm X100 兼具机械与数位的摄影魅力
手拿FUJIFILM X100, 追求的是『慢拍』的攝影態度, 在按下快門前,細細思考構圖與光影, 以定格出當下的美好。 FUJIFILM X100濃縮了經典操作與數位攝像的精華, 淬鍊出影像構圖的頂級品味。 復古外型.裝載數位新靈魂 號稱專業攝影人的隨身機,在經典的外型之下,擁有的是全然DSLR的靈魂:以眼觀看場景、用心構思畫面、手感調整設定。本書詳盡介紹X100其特殊的混合式觀景窗設計、快門與曝光轉盤式、光圈環調整等,全方位解構FUJIFILM X100的操作性能。 攝影,一切從頭開始 使用FUJIFILM X100,就是要讓你重新回歸攝影的本質,做好按下快門前的思考,進而將X100所繼承的優異色調、曝光完美詮釋。不論是寬廣草原的翠綠色彩、夜間人像的高ISO應用、光影的曝光調校等,X100只為了符合每個人心中對畫面的要求而單純存在著。 -加映!專文介紹:FUJIFILM X10隨身的經典快拍- 相機功能:透徹剖析FUJIFILM X100功能,當古典遇上數位,只能『優雅』以對! 攝影技巧:結合FUJIFILM X100的功能,深入淺出講解光圈、快門、曝光等基本攝影概念。 實際應用:了解FUJIFILM X100在拍攝各類題材的重點及拍攝要訣,不論是人像、風景、微距、動物都能得心應手。 感性照片:注入與FUJIFILM X100朝夕生活的攝影想法,談氛圍、構圖、光影及後製。 -
書.設計
你知道一本精裝書是怎樣誕生的嗎? 你心目中最優的書籍設計是哪本書? 世界各地厲害到令人咋舌的大師級書籍設計去哪看? 據說書籍設計已經發展到超專業的日本到底是怎麼演化成功的? 日本Works出版社旗下的『DTP WORLD』雜誌在專業印刷、書籍、平面軟體應用領域上向以專業聞名,每期締造龐大的銷售量,創辦至今數十年,在亞洲是非常有影響力的雜誌。隨著這本雜誌在專業上的倍受肯定,出版社將其中專論書籍設計的部分以及人氣專欄集結出書,推出後廣受好評。 這是台灣第一本全面性介紹書籍設計的專書,內容涵蓋書籍本身相關知識、設計排版印刷技術、成書後的市場效應與讀者反應的討論等…與書籍設計有關的周邊資訊,更收集近500本書籍設計案例,是編輯、美編設計、出版相關行業、愛書達人必備的參考書籍。本書內容豐富而紮實,更因Mook型態靈活的版面編排和精彩單元企畫,以大量的訪談記錄與專欄篇章交錯呈現,讓我們擺脫沈重冗長的知識性閱讀,用翻雜誌的輕鬆心情認識關於書的一切吧!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帶領你對書籍知識全面認識的工具書 2.500本特殊裝幀書籍案例提供設計師及編輯做書的參考資料庫 3.公開日本頂尖書籍設計師的創意設計全歷程 ◎本書內容 1.認識日本裝幀史,管窺書籍設計的發展概況。 介紹日本戰後→60/70年代→80年代→現代的書籍設計演化史。 2.演示經典的重塑與包裝,讓經典活起來。 以夏目漱石《我是貓》為例,介紹了4種版本的書籍裝幀,收錄了設計發想、創作過程與及最後出現的樣貌,如何賦予經典新生命。 3.收羅近500本特殊裝幀的書籍,設計人必備參考。 不獨介紹日本本地、還包括英國、德國、美國、荷蘭等地令人眼睛一亮的書籍,以主題式觀點,帶出這些書籍裝幀的構思討論、材質細節、印刷裝訂技術與設計巧思。(會發光的書、最輕的書、透明的書、觸感良好的書、散發香味的書、多重折頁的書、中間有洞的書) 4.介紹關於書籍的全面性知識,愛書人的入門工具。 本書以圖解清楚說明書籍的部位名稱、裝訂類型的基礎知識,旁及紙張選擇、文圖排版、印刷油墨、上光、開模、裝訂、附件等技巧運用,並直擊精裝書的裝訂現場,告訴你一本精裝書是怎麼做出來的。而書籍偵察隊單元則針對你不曾注意到的細節如條碼及附錄,做一番徹底的探討。 5.日本頂尖書籍設計大師訪談全記錄 收錄日本兩大重量級書籍設計師池田進吾與大久保明子的訪談內容,除了紀錄設計師的對書籍設計理念、創意來源、創作過程、作品介紹外,還邀請書籍作者暢談與設計師的互動與交誼。 6.市場反應與讀者互動 在書籍設計的話題單元,邀請各領域、各種身份的人暢談心目中最喜歡的書籍設計,對象包括設計師、藝術家、書店店長、出版社總編、插畫家、廣告人,甚至是一年級小男生,對書的觀點可謂千奇百怪,精彩有趣。 7.特別企畫單元 「Book Design 2003」探訪記VS「參觀設計師的書架」 「Book Design 2003」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書籍設計展,蒐羅了153位設計師,超過600個作品,以書籍設計與紙為主題,為期三個月,吸引無數觀眾參觀。本書收錄會場照片、展覽側寫、參展藝術家訪談及主張,以及編輯部的後記。 8.書末特別收錄「講談社書籍設計獎全記錄」 -
路上觀察學入門
路上觀察學經典之作 「如果外星人登陸地球的話,做的大概也就是這些事吧!」(咦?) 路上有這些東西,你知道嗎? 只能上下,卻通不到任何地方的階梯 位於二樓的對外門(而且還是可以打開的) 遮不到任何東西的屋簷 「好學生不闖紅燈」(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告示牌?!) 明明是同一區的下水道人孔蓋,卻印著兩種不同的樹、三種不同的魚 從中間被硬生生劈開的老屋廢墟 它們存在於日常生活周遭,只是「正常人」如你我往往不會發現。但有一群人深深為此著迷, 甚至為它取了個「路上觀察學」的名稱,對此大做研究。 所謂「路上觀察」,顧名思義,就是在「路上」進行「觀察」;加個「學」則帶了點鑽研的意味。這群人除了會將觀察結果利用手繪圖、照片或是文字記錄下來,還會設計工作表格、規定記錄準則、為特定物件命名,甚至舉辦社團訓練活動(!?)路上觀察學的前身,可追溯到關東大地震之後興起的「考現學」,在破壞與重建之間,對現時當下的記錄;也可以說是對所謂「現代藝術」的叛逆思考:若拿個小便斗簽名就能稱之為藝術,那觀察各地小便斗有什麼不同,會不會更有意思? 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即是此一領域赫赫有名的人物,三人在二十年前(1985年)合編了《路上觀察學入門》,為路上觀察學經典之作,也讓日本掀起一股「路上觀察」風潮。 這本書從赤瀨川原平以及藤森照信個人現身說法開始:他們是如何對所謂「路上觀察」一門展開興趣(比如到國中還尿床的經驗?!)第二部分則是赤瀨川、藤森以及另一位路上觀察學大將──南伸坊三人的對談,對談內容除了當時熱中此「研究」的幾位名人及有趣例子,也談到了路上觀察與考現學、前衛藝術、自然科學、商業性觀察的不同,以及文字描述及手繪圖的必要性,替所謂「路上觀察學」定調。第三部分是各式各樣的路上觀察報告,以及觀察背後的故事。南伸坊如何利用上廁所空檔記錄對面公寓的居民生活;一木努為了「撿拾建築碎片」,連搭公車時也不敢打瞌睡;被喻為「路上觀察之神」的林丈二是如何進行人孔蓋調查記錄;跟在狗後面,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東西?最後一部則是回到所謂「觀察的角度」,荒俣宏、四方田犬彥和杉浦日向子各自從其擅長角度告訴我們可以怎麼「看」,以及我們可以從觀察紀錄裡「看」到什麼。 赤瀨川看到林丈二的記錄時曾經說:「如果外星人登陸地球的話,做的大概也就是這些事吧!?」姑且不論外星人,現在也早就不是地理大發現後博物館式獵奇時代,這些記錄到底有什麼用?所以,記錄的重點應該是看、描述,跟新鮮感吧!身為記錄者(理論上是我們啦),必須隨時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在記錄的當下,我們也必須花更多的時間看,同時認真想該怎麼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記錄這個世界。而且,看看別人記錄早已習以為常、或已不復存在的日常生活,應該也是挺有趣的吧。(?)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阮慶岳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李清志 臺灣大學城鄉所、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畢恆達 睜大眼睛推薦 -
地圖之外
網路如此發達的現代,Google Map、Wikipedia、衛星空照圖等資訊唾手可得, 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地球上已無未知之處。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這些未現身於地圖上的地方,告訴我們地理大發現或許尚未結束…… ★ 現實考據與詩意狂想的完美融合,一本獻給所有地理、歷史、旅行探險愛好者的驚奇之書,一場讓你永生難忘的世界探尋。 ★ 從城市到荒漠,從地底到天空,英國地理學家阿拉史泰爾.邦尼特以富有哲思及幽默的文字,帶你走出地圖,走進47個最迷人、最引人驚奇卻最不為人知的世界角落。 ★ 各地點隨篇附有詳細經緯度座標,可與Google Map搭配閱讀:實際街景、地理現狀及照片,完全滿足探險樂趣。 以美酒聞名遐邇的中亞城市,為何成為一座世上最大的廢墟? 一座曾經是世界第四大的湖泊,怎麼會變成了沙漠? 至今未曾與現代社會接觸過的原住民部落,是什麼樣子? 一名土耳其男子為了裝修房屋,卻意外發現了曾有三萬人生活其中的地下古城! 愛琴海畔的希臘東正教隱修院半島,千百年禁止「雌性」進入,除了……母貓!? 「自有地理學起,人就著迷於奇特不凡之地。」即使進入了數位當道的年代,我們對來自遙遠異地之奇聞軼事的喜愛,從古至今未消。而英國新堡大學地理學教授阿拉史泰爾.邦尼特(Alastair Bonnett)秉持著他對「地方」異於常人的愛好及觀察,在本書中深入探索了7大類別--「失落的空間」、「隱密的地理」、「無主之地」、「死城」、「例外的空間」、「飛地與自立門戶的國家」、「浮島」、「曇花一現之地」,一共47個「地圖之外」的地點,其中包括-- 在許多地圖甚至Google Earth上都有出現,卻被發現其實根本從未存在的「桑迪島」 因發展核武而與外界隔離、不被外人知曉的俄羅斯祕密城鎮「熱列茲諾戈爾斯克」 國與國之間,不屬於任何國家的邊境間地帶 失去政府控制、恢復野性的非洲海盜之城「霍表」 被都市探險隊發現的美國明尼亞波里地下城市 活人與死人共居的「城市」--「馬尼拉北墓地」 既是家,也是交通工具的巨大郵輪「世界號」 …… 他不只從地理、歷史的角度深度探討,更以充滿詩意、哲學而幽默生動的文字描繪,帶領讀者前往這些地球上某些最不尋常卻又最不為人知的地點,拆解我們對「地方」的認知,重新認識你我所生活其中的這個世界。 這本書是當代的《馬可波羅遊記》、真實版的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不論你是喜好世界探索,還是紙上神遊,《地圖之外》都會令你有所啟發、沉醉其中。這些地點,是比傳說故事更虛幻的真實世界,看了此書,你看地圖、看周遭、看世界的方式絕對會大不相同! 【各界推薦】 「透過向我們介紹那些看似不太可能存在的地方,《地圖之外》嘗試重新魅惑這個世界:有些地方確實存在,卻無法在地圖上找到;有些在地圖上存在,實際上卻不存在;還有些島嶼已經消失,或者突然出現;還有那從湖泊變成的沙漠,以及在城市底下的迷宮。邦尼特小心地迴避那些鄉愁與過於樂觀的戀地情結,設法讓我們理解所謂『地方』的概念和地理學仍然重要。」──提姆.克瑞茲威爾(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n Introduction)作者,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歷史學與國際事務學教授。 「這本令人興奮的異國遊記,將帶你探尋這世界的祕密、地下城市、鑽石礦場、情色地景……從此改變你看地圖──或者你家的後院的眼光。」──《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 「邦尼特帶著讀者前往地球的盡頭,以及街道的另一頭,啟發我們為什麼那些地方重要而且需要我們的關注,免得我們失去了身為人最重要的本質。」──《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邦尼特是個棒極了的導遊和文學伴侶。他不強加他的學識和成見,讓讀者自己進入這些地理政治學的場域。他成功的讓奇特的地方變得親切,讓親切的地方變得奇特,並完全佐證了他的結論:『平凡無奇的地方也正是非凡奇特的地方;所謂的異國情調也可能就在下個轉角,或者就在我們腳下。』」──《洛杉機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古怪、詭譎,卻令人愉悅。」──《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極為迷人的一本書……一趟經過透徹研究、引人入勝的紙上旅程。裏頭看來像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平行的宇宙,沒什麼是正常的。邦尼特一定是個最棒的旅伴。」──《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一本你在玩google earth時會覺得精巧有趣的書,但其實更多的是,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地圖的關係。」──《Men’s Journal》雜誌 -
成與敗
《經濟學人》讚譽,針對亞洲九國經濟發展,生動結合報導、學術和論證的佳作。 日本、南韓、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以及中國——同屬東亞的九個亞洲國家,在經濟上為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這些國家是否有獨特的發展經驗,或是特殊的政策武器? 斯塔威爾在亞洲地區擔任駐地記者長達二十年,英國《金融時報》譽其為「亞洲商業的迷思破除者」。他在本書中透過對日本、南韓、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以及中國的實地考察和經濟政策研究,首次揭示同屬一區的亞洲九國,何以在有些國家經濟蓬勃起飛的同時,另一些卻萎靡不振,提出的立論完全破除西方對亞洲經濟舊有的錯誤觀念。 斯塔威爾的深度分析聚焦於理解亞洲經濟的三個關鍵領域:土地政策、製造業,以及金融業。土地改革是日本、韓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經濟成功的前提關鍵;而土地改革的失敗,也是東南亞國家現今的政治與經濟困境的肇因。工業化讓國家經濟得以發展,但一國的工業發展單靠製造業並不夠,國家需要「出口規訓」,由政府敦促企業以國際格局跨出國門,在國際間競爭,而有效的金融規範則是一國自立成長的最終關鍵。為了深入探索這些議題,斯塔威爾深入亞洲九國,以歷史縱深和產業政策為座標,進行一場針對亞洲各國經濟的跨國實地調查紀錄。 透過書中廣泛且深入的剖析,讀者將對即將形塑世界未來樣貌的亞洲國家,具備更詳實精闢的新認知。 名人推薦 「簡潔有力,智性十足…… 斯塔威爾的立論堅實,觀點極具說服力,而且風格強悍。高度精彩的重要之作。」—《金融時報》 「令人印象深刻、極富啟發意義,是一部生動結合學術、報導和辦論的佳作。」—《經濟學人》 「引人入勝…… 讀者可從斯塔威爾資訊豐富而且有條不紊的報導中拓展眼界。」—《出版人週刊》 -
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重建有感成長與社會正義的經典著作 國際媒體報導推薦:經濟學人、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衛報、彭博商業周刊、美國公共廣播 版權銷售超過14種語文 工作機會消失,經濟成長停滯,不是全球化必然的結果,是政府管理失能,政策失當! 民主成為一元一票的機制,1%的富人對社會洗腦、綁架政府決策,犧牲99%大眾的生計!從北非、西班牙、到英國、華爾街,全球同時怒吼,是挺身而出,為自己爭取個機會公平的未來的時候了!這是1%所有、1%所治、1%所享的社會! 我們的經濟與政治體系承諾我們要做的事,與他們實際做的事情,兩者天差地別到不容忽視的地步!--史迪格里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是省思全球化與自由市場最清醒的聲音。2008金融危機後,史迪格里茲受法國前總統薩科齊邀請,擔任國際經濟與社會進步評量委員會主席,打破GDP的迷思。 這次,史迪格里茲聚焦全球都面對的世紀難題-分配不均。薪資停滯、工作機會消失,大眾的稅愈來愈重,但是社會福利卻一減再減。根本的原因,就是財團綁架政府、只求自己的財富如滾雪球般膨脹,而政府失能、完全無法矯正市場失靈。受害的不只是中產階級與勞工,更已經傷害了民主政治與司法體系。 我們必須看清楚財團扭曲的邏輯,站出來改變! -
不要命的自負
「社會主義是個錯誤嗎?」一生都在與社會主義搏鬥的博學鴻儒海耶克, 於一九七八年原訂針對此一主題來個大辯論,但因一些現實理由而作罷,最後將 其自由市場這一方的主要論點揮灑成書,名為《不要命的自負》。 本書濃縮了海耶克畢生淬煉的犀利靈見,對社會主義及其在思想與感情上 的來源作了嚴肅的解剖與批駁。對於真正關心「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者, 應可提供寶貴啟示。 -
伊斯蘭國
快速竄起的伊斯蘭國,佔有的領土已逾7個台灣大 它已經不只是個「恐怖組織」 而是一個──真正的「國家」! 《獨立報》駐中東逾35年資深記者 派崔克.柯伯恩(Patrick Cockburn)的第一手資訊 全球搶先發行! 伊斯蘭國(IS/ISIS/ISIL)的前身是伊拉克基地組織。 賓拉登死後,他們迅速發展。現在的伊斯蘭國,殘暴得連基地組織都必須與其劃清界線。而他們的領土,也在短時間內擴張逾7個台灣大,比英國還大,領有六○○萬人,有能力對外銷售石油,每天進帳二○○萬美金,甚至有稅收體系──儼然是個真正的國家。 ◎伊斯蘭國能在2014年立國,要謝謝美國 如果沒有美國送武器給敘利亞所謂反阿塞德組織,ISIS也拿不到美軍最精良的武器。若不是美國與「溫和派」互通聲氣,ISIS也無法掌握美國動向。 在美國的支持下,伊拉克成立了世上少有的腐敗政府,把人民逼去支持ISIS。美國資助伊拉克41.6億美金建立35萬大軍,不但餵飽貪官,還敗於ISIS六○○○人,直接奉送石油大城摩蘇爾!伊斯蘭國之所以成長、茁壯、建國,怎麼能不謝謝美國? ◎送桶瓦斯到巴格達,要1萬美元 過去的伊拉克,給人的印象不外乎海珊、石油與專制政體。而美國從海珊手裡「解放」伊拉克以後,現在的伊拉克,不但政府腐敗,連軍紀也一同敗壞!一位伊拉克退休將領對現在伊國軍隊評語是:「貪腐、貪腐、貪腐!」 貪腐,讓伊拉克人當兵要付錢、升官要付錢,連期滿出獄都要付錢!國家的軍隊變成純粹的投資人,35萬大軍+65萬警察,加上41.6億美金的經費,打不過ISIS的6000人。而伊拉克的墮落,也成為ISIS壯大的溫床,中東國境崩潰的前奏。 ◎沙烏地不是當美國的友邦?怎會是恐怖組織的金主? 空襲敘利亞!警告ISIS!沙烏地阿拉伯這位美國的盟友,並肩作戰的夥伴,其實也與九一一事件有關,而且從未被究責?不只是ISIS,沙烏地阿拉伯還是基地組織的金主,中東諸多激進組織、反抗運動的參與者、指導者! 聖戰、阿拉伯之春、反恐戰爭,沙烏地阿拉伯通通有分!為什麼?而又是什麼原因,讓沙烏地阿拉伯緊急剎車,轉向美國一起「反恐」?而若是──轉向已經太晚,又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 ◎反恐戰爭全面潰敗,伊拉克即將消失? 二○○三年,美國推翻海珊政權。然而,換來得卻不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而是一個分崩離析的伊拉克。ISIS,一個「恐怖組織」,不但已經擊敗美國支持的伊拉克政府,並幾乎已經獨立建國。 美國、沙烏地等6國聯手空襲-─也無法遏止ISIS的腳步! 是什麼樣的誤判,導致美國徒耗人力與財力,最後只能黯然撤離伊拉克?而美國與「盟友」的作為,看似聲勢浩大,卻攔阻不了ISIS──原因又在哪裡?而在反恐戰爭全面潰敗後,我們即將面對的,又是什麼樣的中東新局勢? ◎石油重鎮摩蘇爾四天就淪陷的第一手觀察-出版前緊急追加,全球搶先曝光! 透過公然殺害記者、並將影像透過網路傳布到全世界,ISIS成功打造自己的恐怖形象!以至於在二○一三-二○一四年間,幾乎沒有完整的伊拉克資訊進入西方世界的主要媒體當中。 也因此,石油重鎮摩蘇爾的陷落讓西方世界陷入一片靜寂。大家都嚇壞了──摩蘇爾是怎麼陷落的?這可是伊拉克第二大城,伊拉克的石油命脈!到底發生什麼事? 作者派崔克.柯伯恩(Patrick Cockburn)是英國獨立報的資深記者,駐中東超過35年。本書不但獨家搶先披露的完整紀實,作者並深入紀錄摩蘇爾人對此的反應與想法,由此觀察ISIS的興起,究竟對伊斯蘭世界投下一個甚麼樣的震撼彈。 ◎英國《獨立報》駐中東35年資深記者,中東第一手資訊! 本書作者派崔克.柯伯恩(Patrick Cockburn)目前是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資深記者,駐派在中東已達36年。經歷過海珊崛起、波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到伊拉克後海珊時代的貪腐伊拉克,柯伯恩不但深入險境,也透過各種管道汲取各種消息!根據內文,他知道九一一的國會報告被刪除二十八頁,抹去沙烏地阿拉伯在九一一事件當中的足跡。他從伊拉克的高階將官處探聽消息,確認摩蘇爾戰役為何百萬大軍敵不過6000人。他直接與聖戰士對談,還原中東局勢的真正面貌。 名人推薦 ★前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民進黨祕書長 吳釗燮 ★作家﹑國際政治評論員 陳婉容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趙恩潔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劉必榮 聯合推薦(以上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序) -
反資本主義的心境
緒論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特徵與詆毀資本主義者的心理因素 一、消費者至上 二、經濟改善的要求 三、階級社會與資本主義 四、失敗者的怨氣 五、知識分子的憤慨 六、美國知識分子反資本主義的偏見 七、白領工作者的憎恨 八、「堂兄弟們」的妒恨 九、百老匯與好萊塢的共產主義 第二章 普通人的社會哲學 一、資本主義的本身與普通人眼中的資本主義 二、反資本主義的陣線 第三章 資本主義下的著作與出版 一、作品的市場 二、書籍市場上的成功者 三、關於偵探小說 四、出版自由 五、學者們的偏執 六、社會主義的小說與劇本 第四章 從非經濟的觀點反對資本主義 一、關於幸福問題的理論 二、物質主義 三、不公道 四、自由與社會主義 五、自由與西方文明 第五章 反共與資本主義 附 錄:米塞斯的主要著作 -
民主在退潮
如果民主並不承諾更好的生活,那我們還要追求民主嗎? 為什麼中產階級會反叛?代議政治會衰敗? 一場世界性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這場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巨變,正在等待我們做出選擇。 ․科藍茲克把先前為人們所忽略的東西呈現在讀者眼前,幾乎沒有別的書像此書一般,如此徹底且廣泛地探討這 個主題。──珊曼莎•萊區(Samantha F. Raitch)《Marketization and Democracy: East Asian Experiences》一書作者 ■民主仍然是一種普世價值嗎? 民主曾被認為是普世價值, 但今日的世界, 核心的民主大國經濟普遍缺乏成長,行政缺乏效力, 新興民主國家軍方勢力抬頭,人民也不再認為民主是一種好的選擇; 反之,中國以自身的經驗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一肩扛起世界經濟復甦的責任, 中國的體制,讓許多新興國家眼前為之一亮,被視為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面對世界的變局, 民主是否仍然還是一帖萬靈丹? 又或者,如果民主仍是一種普世價值,那麼民主只有一種方式嗎? ■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70%的新加坡選民2015年大選時再度選擇了一黨專政的人民行動黨, 因為他們害怕國家經濟會因政治更加民主而崩壞。 •當美國在對各國的民主進度指指點點時,他們連在國會通過預算都做不到, 美國人民對體制不滿的人數日趨上漲。 •中國的成長穩定了金融海嘯之後的全球經濟,不經任何政治改革就能引領高成長, 「中國模式」成為許多國家紛紛仿效的對象。 •泰國拋棄專制轉向民主後,原本支持民主的中產階級竟然回頭擁抱專制, 此後政變不斷,國家經濟整體停滯不前。 •阿拉伯之春,曾被認為是民主的勝利,但結果卻使得中東政局不停輪替, 結果是帶向混亂。 ■我們是否還需要民主,或需要什麼樣的民主? 從200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新一波民主退潮,是全球性的, 範圍之大、影響之廣,超越想像。 以美國為唯一強權主導的西方民主體系開始衰退, 被視為是民主中堅的中產階級轉而不再支持民主,甚至開始背叛民主, 民主與經濟成長是否真的互相關聯,則已成為眾人的問號。 被認為是民主推手的互聯網成了民主的兩面刃, 結果是讓民主制度進入在經濟、教育、社會上都尚未準備好的國家, 讓民主更快退潮,讓這些在民主發展中國家的男男女女付出慘痛的代價。 更不用說當新興國家的主權與利益被成熟民主國家以民主與人權為由被侵害的時候, 執政者與人民都不可能覺得必須站在民主的一方。 如果民主仍然是我們長期最好的選擇,那麼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民主? 名家推薦 苑舉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專文推薦 朱雲漢(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林中斌(前國防部副部長)、錢永祥(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思想》總編輯)聯合推薦 這本書為過去十年來的政治發展提供了有理有據且全球的探討,特別著重於民主國家。科藍茲克用一種獨特、具原創性、且令人信服的方式將一切組織在一起。──布萊恩•喬瑟夫(Brian Joseph)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亞洲與全球計畫主任 媒體讚譽 《華爾街日報》最佳書籍•《商業周刊》最佳書籍 這本書可能會讓你對發展中國家的自由市場和政體的一些幻想破滅──柯克斯評論 美國國會任何拒絕妥協預算的成員,都應該強制閱讀這本《民主在退潮:中產階級的反叛和代議制政府的世界性衰退》──特魯迪•魯賓/費城詢問者報 -
日本新中產階級
深入探討日本中產階級的第一流著作 一本抓住時間脈搏的書 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 傅高義Ezra F. Vogel 出版50周年紀念版(2013年) 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William W. Kelly :回顧一本前瞻的經典 傅高義之妻Suzanne Hall Vogel:重返真町(Mamachi) 日本新中產階級是如何誕生的! 美國中日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深入探討日本中產階級的第一流經典,觀點獨到,深具見地。作者曾於日本千葉縣市川市真間町長駐,透過其詳盡的踏查與研究,為日本上班族及其家人的生活描繪了一幅既豐富又複雜的畫面,旨在顯示當代日本的變與不變。 日本社會歷經戰爭、戰敗、佔領及工業成長的巨大衝擊後,新中產階級誕生,成為戰後快速崛起、經濟高度發展的領頭羊,帶動了家庭、產業與文化的變革,不僅為社會快速變動時期的重要穩定力量,更建構了延續迄今的日本社會運作基本模式。 做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於九○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陷入「平成大蕭條」的長期景氣低迷,繼這「失去的十年」之後,二○○八年,金融海嘯再度重創日本經濟,二○一一年又發生「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一波接一波的經濟衝擊近乎動搖國本,將亟欲自衰退桎梏中解放的日本再次推入谷底,社會朝極端化發展,中產階級受到擠壓,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刻,日本社會正面臨重大的轉型陣痛,亦是檢視社會體質優劣的關鍵時刻。全世界都在關注日本震災後的重建與發展,究竟安倍經濟學是猛藥還是毒藥?古老而堅毅的大和魂安在?透過本書的歷史縱深,爬梳日本現代社會發展的軌跡,放眼未來,且看日本如何踏上重返榮耀的征途。 媒體推薦: 一本有見地的好書……一個礦藏,充滿有見地的觀察、評論與詮釋。 ──《美國社會學評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本書旨在顯示歷經戰爭、戰敗、佔領及之後工業成長的巨大衝擊,當代日本的變與不變……對亟思以俗民誌著手描繪現代都市生活的人類學家、想要講授當代日本生活正在尋找一本好教科書的教師,以及任何關心現代社會之文化及社會變遷的人,本書值得強力推薦。 ──《美國人類學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 深入研究一個迅速崛起、充實了日本公司階層組織並關心自己家庭及個人生活的『新中產階級』……本書值得廣為閱讀。 ──The Annals -
民困愁城
本書的知識-政治主旨可表達如下:本書揭示公共世界與私人生活的互相關連,因此談論經濟、政治、資本等議題時不能不論及性、情緒、個性(自戀)文化等等之作用,反之亦然。然而本書同時也指出:公與私無法彼此完全相通──本書在探討憂鬱症時很清楚地顯示:社會壓迫與客觀的現代動力固然是憂鬱症的成因條件,但是仍有個人身體、家庭關係與生命史的偶然因素。這些不能被納入公共的偶然,雖然屬於私密領域,不能被社會完全建構或被政治方案改造,但是卻又有十足的政治蘊涵,可以用來說明那些企圖「透過公共集體努力來改造偶然私密」的政治路線之不可行,例如保守的傳統主義者、女性主義、禁慾左派的路線等(不論是反變態、反色情、反不文明)。同樣的,因為這些無法被社會建構與公共努力所掌握的偶然因素作祟,(壞)情緒無法完全納入社會的理性管理,相反的,社會控制與情感理性化的企圖反而持續產生不適當或沒來由的情緒,易言之,某些情緒管理反而帶來無法管理的情緒。 一言以敝之,本書指出:「情感的理性化」與「獸性的文明化」均有其限度,故而「道德進步」亦有其限度。 本書是處理情感現代性與情緒疾病的學術論著,對流行的進步觀念與批判成見提出質疑。本書同時也解釋了當代思潮與批判理論的許多基本觀念與學術常識,部份章節可供對社會運動有研究興趣的學生閱讀,還有部份章節也適合對情緒哲學有興趣的哲學學生。 本書從批判理論與情緒哲學這兩種取向探究心理疾病與社會的關連,延續著性政治對公∕私區分的辯證,主張被視為私密的情感情緒應該是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核心範疇,而且公共無法窮盡私密的意義,社會與心理之間存在著斷裂縫隙。本書指出了(西方)現代性的黑暗面,認為高舉文明現代、政治正確的道德進步主義,看似與道德保守主義對立,其實兩者所構成的新道德主義是當代新自由主義的側翼。 -
階級世代
貧富差距如何影響窮小孩與富小孩的選擇機會? 從所得不平等到機會不平等 二十八個向上流動與無法翻身的生命故事 ★美國社會研究經典名著《獨自打保齡球》作者、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家,最新力作 ★藍佩嘉 專文推薦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證實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不只反映了所得與財富的分配不均,更嚴重的是,它造成了下一代的機會不平等,阻礙窮人的翻身機會。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不管出身為何,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成功,黑手也能變頭家。但隨著經濟發展趨緩,家世背景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有錢人家的孩子就算資質平庸,也能在大量資源挹注下,贏過窮人家的聰明小孩。 為了理解貧富差距如何影響富人與窮人的生命機會,哈佛大學教授普特南組成研究團隊訪問一〇七位年輕人與他們的父母,呈現一九五〇年代至今,美國富裕家庭與貧窮家庭的生命故事。 作者發現,相較於一九五〇年代,現在窮人與富人的隔離日益嚴重,富人集中在豪宅區,窮人集中在貧民窟,日常生活中人們愈來愈難接觸到與自己不同階級的人。此外,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年齡不斷下修,在學齡前就呈現巨大落差,中上階級的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給予刺激,培養孩子的認知與非認知技巧,窮人家的孩子則時常面臨家庭的崩解,或在隔代教養的環境中長大。 不同於一般貧富差距研究多呈現數據資料,本書側重許多個人的成長歷程,以此訴說家庭環境、教養方式、學校、社區、社會資本的差異,如何影響不同階級孩子的流動機會。 最後,針對貧窮孩子的困境,作者也提出解決方案,他認為我們應該將所有孩子都視為「我們的孩子」,以集體的力量來養育,否則機會不平等將同時危及經濟的成長與民主的效能,導致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社會成本收拾後果。 名人推薦 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得獎與推薦記錄 從專業上來看,普特南是哈佛大學的社會科學家,但如果說他是歌頌市民社會的詩人或許更為恰當。普特南在這本書將個人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探討一個很急迫的問題。凡是閱讀過這本書的人,絕對不會再滿足於所謂的機會均等。──狄帕雷(Jason DeParle),《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英國小說家狄更思透過自身的文學天賦,強迫同時代的人面對維多利亞時期折磨英格蘭窮人的貧窮和暴力,而普特南也在自己最新的著作中重複此項工作。「美國夢陷入危機」並不是社會科學的專業術語,而是一群美國年輕人深陷貧窮與暴力的生活經驗。《階級世代》說明我們活在一個雙軌的社會與經濟世界,富人透過教育與經濟機會邁向成功,而窮人費盡心力想要翻身卻徒勞無功。我們無法迴避普特南書中扣人心弦的研究結果。請閱讀這本書,看看一個全新的美國。──康維(Jill Ker Conway),作家 目前對於不平等的辯論實在非常空洞,主要關注前一%的人太過富裕,卻完全忽略美國中產階級在過去兩個世代的實際情況。普特南跨入這塊無人的領域,帶著這本傑出的作品,絕對可以震撼每一位美國人,讓他們面對美國社會所發生事。──福山(Francis Fukuyama),《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普特南精準捕捉到美國的變遷,亦即年輕人階級之間不斷拉開的機會鴻溝。作者在《階級世代》一書中,清楚呈現下層階級小孩生命機會的流失以及上層階級小孩手上資源擴張的對比,並且提出急迫的建議,說明美國應該如何應付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對於每一位關心小孩子未來的美國人來說,普特南的新書都是必讀之作。──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哈佛大學講座講授(Lewis P. and Linda L. Geyser University Professor, Harvard University) 普特南結合學術研究及說故事的方式,繪出美國現在與未來一幅惱人的真實畫面。《階級世代》說得已經非常清楚,我們必須摒除政治口水,調整這個國家提供機會給數百萬名貧窮小孩的方式。如果不是所有美國人該看,至少也應該是每位決策者都必讀的一本書。──卡納達(Geoffrey Canada),哈來姆兒童社區主席(President, the Harlem Children’s Zone) 普特南又帶來一本探索美國社會面貌變遷的開創之作,作者深入頗析所得差距擴大如何影響我們的小孩。全書的結論令人不寒而慄,社會流動「在可見的未來似乎會不斷下滑,粉碎所謂的美國夢」,不論是白宮或是一般人都必須看看這本書。──葛根(David Gergen),美國知名政治評論家) 作者帶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提出論述,普特南訴說的故事代表我們這個時代巨大的社會議題,有錢人家與貧窮人家小孩之間的生活差距不斷擴大,而生在弱勢之家的小孩未來卻是愈來愈黯淡。這是一本極有深度且重要的作品,清楚提醒我們必須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塔夫(Paul Tough),《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作者 -
漢人的社會邏輯
丁仁傑先生翻譯美國籍桑高仁教授(P. Steven Sangren)這本《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對台灣人類學的漢人研究貢獻很大,主要原因有幾方面:第一,這是本艱澀難讀的書,桑高仁的論述,並非立基於傳統民族誌個案之上,即非根據第一手 田野材料所衍生出來的理論討論,而是對台灣人類學漢人社會研究理論發展的一個整體評估。其次,為了讓讀者深入瞭解桑高仁的多重複雜論點,丁仁傑先生不畏艱難,投入更多心力,不但深入淺出地翻譯原文,更細讀原書中所涉及的各派論點,詳細比較其與桑高仁觀點的異同,以「譯按」的方式,附加在譯文中,協助讀者理解文本的意義。 -
進擊的社會學家
運用社會學之眼,發揮社會學的想像, 成為民主社會中有效能且積極參與的公民! 「社會學之眼」讓我們以獨特的視角觀看社會,察覺常遭忽略的現象,辨識出日常事件中各種運作模式的關聯。而當我們把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連結起來,讓個人生活銜接上周遭社會發生之事,便是在使用「社會學的想像」。 社會學的兩個核心承諾貫穿了全書的寫作:了解社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運用這知識使社會變得更好。本書特別著重實作訓練,即將課堂上習得的社會學知識(族群、階級、性別、文化、制度等),與實際的公民參與行動接合起來,以期真正發揮「公共社會學」的理念與精神。 本書特色 ★有趣的實作練習題:如調查系服與血汗工廠的關聯、分析中學歷史教科書裡隱藏的價值觀、探討公平貿易產品是否值得較高的價格、觀察玩具店針對不同性別孩童的行銷手法等。 ★行動中的社會學家:如致力教導女性受刑人社會學和女性研究的Johanna Foster、帶領修課同學投身解決貧窮問題的Scott Myers-Lipton、運用社會學專業向勞動政策發聲的Mary Gatta、推動「房客也是人」住屋運動的社會系學生Anthony Moran和Mike Richter等。 ★腦力激盪問題討論:「假設餘生都從事低薪的時薪工作,生活將是何種樣貌?」、「若告訴父母自己將與異族結婚,他們會說些什麼?」、「男性總統或女性總統讓你感到比較安心?為什麼?」、「如果沒有家庭這種基本制度,社會將有何不同?」等。 ★嘗試特定行動建議:訪談校內五位國際學生,瞭解他們入學的經歷步驟是否有差異;尋找自己關注的社會議題,加入為此議題努力的學生組織或社會團體;寫信給地方民代及國會議員,表達自己對公共政策的看法;研究正在倡議某項公共主張的宗教組織,分析他們行動的動機與方法等。 -
這就是當代攝影
特色 ◎談論當代攝影的重量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熱度不減(中文版譯自2009年最新修訂版) ◎以八大類別剖析每幅影像的意義與攝影家的創作動機,照片的價值不再模糊難辨 一次大戰後,匈牙利藝術家納吉(Laszlo Moholy-Nagy)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但他那時卻無法預見,幾十年後數位相機將如何席捲全球,更無法預見,80年代之後的攝影創作,將掀起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 影像的語言不斷推新,攝影的疆界不斷拓寬,攝影家集體推動的當代攝影像一具越滾越大的巨輪,悍然挖掘我們的共同意識、個人心靈。冷冰冰的肖像、亦真亦假的場景、直率到難以直視的裸照、如同業餘攝影的拙劣照片、吃剩的食物、吵架的家人……這些影像都堂堂出現在攝影集、美術館中,引起熱烈討論。我們或懾服於攝影家無懈可擊的美學手法,但也常對著某些影像大惑不解,懷疑這些照片的價值。當攝影變得越來越難定義時,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策展人夏洛蒂?柯頓一改傳統分類,改由攝影家的創作動機及理念出發,將攝影分為八大類別,精闢的見解讓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變得無比明朗。在「親密生活」中,看起來像是以傻瓜相機拍出的真誠照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密友的關係。「建構式攝影」展現攝影家驚人的場面調度,將一則則都市寓言濃縮在一幅影像上。「冷面美學」力求超越人類肉眼的侷限,展現恢宏的史詩格局。「紀實攝影」已走出媒體,在藝術界找到新的表現舞台。攝影集與傳統底片沖印的文藝復興、網路的力量,更一再為攝影注入新生命…… 當代攝影家展現驚人的創作能量,但這件事的意義,卻不是建造出一座座供人膜拜的藝術神殿。攝影的可貴,除了美學價值,還有內容意義。攝影家以他們的視角和手法,刻畫出生活中各種統馭著我們的無形力量,那是我們和身邊人事物的情感羈絆,是我們難以破除的恐懼和偏見,是社會、政治力量龐大的手……這些力量交織成密密麻麻的網,無時無刻牽動著我們,而我們卻難以看清。攝影家的意圖,無非就是把這些無形的網化為影像,讓我們以肉眼目擊。於是,當我們隨著作者的敘述,看清每張照片的意義和手法時,也等於換上攝影家的眼睛,對自己的生命,對身邊的一切,有了全新的洞察。 -
銀鹽熱
*本書封面以感溫油墨印刷,用手觸摸即變色,溫度將決定你所看到的。 當人們開始使用數位相機,也就是拋棄了底片、暗房等主導傳統攝影的銀鹽系統。這時候其實有一個巨大的認識論斷裂在背後產生。對本書作者來說,傳統相機的光學暗房腹腔被取消,數位相機作得輕薄短小,這過程如同失去子宮,如同聖母瑪麗亞般的無孕生子;但弔詭地是,生產過程從我們眼前消失,竟然反而是讓圖像的神聖性消逝。 在這個轉換變遷的時刻,四週滿佈銀鹽的焦慮。作者要轉身面對這些焦慮,追溯影像在台灣歷史中所呈現出來的意義,更要深究銀鹽系統的深度意涵。因為,雖然銀鹽系統支配了攝影歷史近百年,但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攝影史,專門討論底片的關鍵意義。底片一直都頂多是屬於攝影科技史的細節,無法對影像思維或攝影美學有任何影響。 作者這幾年的努力便是挖出這些攝影的深度面向。不單是純粹符號學的解讀,而是將攝影機具、底片發展與歷史、政治與經濟放在一起討論,除了找出底片造成的認識論斷裂,更利用豐富精彩的台灣攝影資料,將之擴展成台灣主體的全面問題。 於是在本書中可以看到民政廳長楊肇嘉當年登新高山(今玉山)的攝影相片、相簿,以及他使用的各種高級攝影相機,也能看到美麗島事件期間,藏匿在X光片盤中的各式珍貴底片。從這些細節的分析,讓我們一睹曾未見過的台灣歷史面貌。 本書作者曾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負責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不但讓該書持續再版,也在中國大陸發行,引起熱烈迴響。在其上一本著作《憂鬱文件》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理解羅蘭‧巴特的經典文獻。 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年出版的攝影評論,延續跨越美學、社會史的書寫風格,為台灣讀者帶來最震撼的影像思考。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