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版
-
上帝沒什麼了不起
好評如潮,惡評如山!銷售逼近500,000冊,售出23國版權! 宗教早就不是對人類的祝福,而是一種縈繞不去的永恆詛咒!宗教退散! 蘇珊‧桑塔格、愛德華.薩伊德極為推崇的叛逆型知識分子;當代最聰慧的新聞人「克里斯多福.希鈞斯」最大膽的一部作品 被譽為「當代最聰慧的新聞人之一」的克里斯多福.希鈞斯,以本書重新定義有關宗教在公眾生活中的爭論。作者以獨特的博學與機智談到當代最迫切的議題:世界宗教中的邪惡力量。在他與信徒的滔滔雄辯中,希鈞斯靠著對主要宗教經典廣泛且徹底的閱讀,揮出了對宗教(以及對於生命更世俗的一種態度)的終極一擊。 希鈞斯敘述了自己與宗教危險遭遇的種種故事,並且描述他如何以科學及理性為基礎,終而獲得對生命現世觀點的知性之旅,其中天堂被哈伯望遠鏡裡令人敬畏的宇宙景觀取代,而摩西和燃燒的荊棘叢則讓位給美麗及對稱的雙螺旋體。「上帝並未創造我們,」他寫到,「我們創造了上帝。」他解釋,宗教是對我們的起源、本質及宇宙的一種扭曲;宗教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應該切割掉的盲腸!我們向孩童灌輸宗教思想,不但傷害了他們,更傷害了這個世界。 不論你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信徒、虔誠的無神論者,或是對於宗教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無法確定的人,你都會想要思考及參與本書中的辯論。 -
與設計向前行
本書集結了田中一光先生,在日本各報章雜誌媒體等,曾經發表過最精華的文章.全書共分為三大篇章,第一設計的發想,第二設計的方法,第三設計的原點.田中透過生活,工作上敏銳細緻的觀察與感受,用帶點詼諧且優美的文字,在其文章裡隱約闡述了田中一生的設計觀,設計思想以及設計的社會責任. 台灣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 原研哉 設計大師為此書寫序文,並邀集台港陸三地平面設計師寫推薦文以及一篇三位知名華人設計師的對談錄. -
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
文化消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動之一:訴說了我們是怎樣的人,或者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消費可以產生並保持特定的生活風格;在失落的時後,可以給我們安慰,也可以作為功成名就的象徵;為我們的夢想提供素材,維繫社會差異和社會區分。對大多數人來說,消費就是文化的實踐。 本書以文化研究的後學科觀點來探討文化消費。提出一張文化消費的地圖,匯集各種相關的理論和研究,包括文學研究和哲學的接受理論,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消費文化研究,以及媒體研究與社會學的媒體觀眾研究。 本書探討文化消費的歷史研究,簡述理論觀點,評論民俗誌的重要論著,綜覽近年來有關後現代主義、消費和認同的辯論。本書的最後一章,則以批判的角度,重新評估消費在文化研究持續不斷的發展中,所佔有的地位。 第一章 從歷史看消費 第二章 文化消費作為一種操弄 第三章 文化消費作為一種溝通 第四章 閱讀作為一種生產 第五章 文化消費:本文 第六章 日常生活脈絡中的文化消費 第七章 文化消費、後現代與認同 第八章 葛蘭西學派的文化研究、流行文化與文化消費 -
第三種中國想像
本書是作者將近二十年來,深入中國草根社會觀察所提出的,具有台灣觀點的中國論。 -
書畫裝池之美
裱褙,古代又稱作「裝池」,是中國用來美化和保護書畫的一項專門技藝。早在紀元前三世紀的戰國時代,即已略具卷軸形式的雛型,但裝池技術真正發展純熟,則必須晚至唐朝以後。北宋晚期,宮廷裡甚至設置專司裱褙的機構,並訂定書畫裝裱規格,影響所及,到明、清兩代,猶持續被沿用。本「書畫裝池之美」圖錄的設計,圖版均以全幅形式來印刷,有別於只印畫心的編排方式。陳述重點,亦聚焦於解析手卷、立軸、冊頁、成扇等不同裝池形式的特色。書末附錄,並羅列裝裱書畫常用的工具與材料,用供參考。 The mounting, or backing, not only preserves a work of painting or calligraphy, it can also enhance its beauty. As early as the third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e finds an early prototype of the modern scroll form, but it was not later until the T’ang dynasty and afterwards that the art of mounting truly matured. In the lat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imperial court even established a workshop for mounting along with a set method for mount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at would influence this craft for ages, well into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he design of this catalogue features images of the works in their entirety, not just the artworks themselves.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main points as well as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handscroll, hanging scroll, album leaf, and fan mounting formats. In addition, this catalogue also includes a reference appendix of tools and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in mount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侯麥
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 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 全球首譯 在《解放報》的專訪中,當被問道「您為什麼拍電影?」, 侯麥說:「我確信自己在拍電影的時候,能夠捕捉到從事其他藝術創作所無法呈現出來的幸福。」 兩位傑出電影學者描述了他精采的一生, 關於電影,關於法式品味,關於人生, 沒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那個世界的能量是如此巨大。 透過許多首度公諸於世的文獻,本書刻畫出一位偉大電影人的肖像: 侯麥是導演,也是作家、畫家、作曲家、製作人,偶爾還客串演員, 他探索美學形式,介入社會議題,勇於自我反思, 是名副其實的一人樂隊。 想了解法國文化,想深入電影的靈魂,這本傑出的傳記無法略過。 侯麥說:「人生就是電影」 這個小圈子在巴黎過著追逐電影的人生,不過卻有許多人現身說法指出那段口袋空空的日子其實非常黯淡、辛苦。影癡們把時間用在戲院裡看電影、在酒館裡討論電影、在編輯台上寫稿、在小房間裡剪片,工作讓他們毫不得閒,被迫禁絕一切社交活動及咖啡館讀書會,外出只是為了維繫工作上的關係。後來艾力克.侯麥也表示:「對我們來說,沒有所謂的『美好歲月』、『美好時代』,如果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東西,應該就是尼贊所說的那句:『我絕對不許任何人說我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是二十歲。』那些年並沒有什麼不愉快,但的確挺黯淡的:我們只仰賴希望而活,那甚至不能算是活著。只要有人問我們:『那你們靠什麼過活?』我們總愛回答:『我們不過活。』人生就是大銀幕,就是電影。」 除了他十足法式、精緻的電影拍攝手法之外。 我們對艾力克.侯麥了解多少? 《圓月映花都》、《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他拍出了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我們也知道這位電影人十分熱衷拍攝年輕、美麗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侯麥女子」(rohmériennes);當然也不會忘記幾位他提攜過的幾位演員,例如法畢斯.盧奇尼、帕斯卡.葛雷果利……如今他們都在影壇上獨當一面。 但你可曾知道他生前拍攝的二十五部長片,在法國共吸引超過八百萬人次觀影,在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捧場?你是否知道在艾力克.侯麥這個化名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名叫莫利斯.謝赫的男子?他熱衷自創分身,而且總是藏匿在電影作品背後。據說他母親到死前都還以為兒子是個中學老師。 這是一本首次問世的侯麥傳記,描述一位生活嚴謹的唯美主義者、虔誠的天主教徒並愛好各種美的形式、《電影筆記》總編輯與電視人、不參與的公民、法國大革命前舊制度的緬懷者,但最終卻把選票投給了綠黨。侯麥是個充滿矛盾的男子,對藝術的好奇成就他無以倫比的多樣性。 他是艾力克.侯麥 (Eric Rohmer, 1920-2010) 小說家、影評人、國際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在校主修古典文學,一九四二年起擔任文學教授,一九五○年在曇花一現的電影雜誌《Gazette du Cinema》擔任編輯,一九五七─六三年(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堀起的年代)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筆記》雜誌擔任主編。 侯麥拍攝的電影由於製作經費都不高,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即是自己作品的編劇、導演和剪接,可說是新浪潮導演中最貫徹「作者論」的導演,法國電影界稱為「最自由的導演」。作品總是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氣味,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等。 侯麥曾形容自己的電影在於「思想而非動作」,處理的「不是人們做些什麼,而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心中的想法」,一九八三年他以《沙灘上的寶琳》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一九八六年以《綠光》一片獲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二○○一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頒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 -
心經隨喜
「對文明謙虛,對祖先謙虛,獻一炷香來念《心經》,是現代人改變情緒的第一步。」 民國才子胡蘭成,不世出的日文著作,中文譯本首度堂堂上市! ★翻譯家劉慕沙親自審定 ★朱天文專文作序 多年來,喜愛胡老師中文著作的讀者,一直渴望能閱讀他的日文撰述。尤其此書《心經隨喜》。──朱天文 這是志士的胡蘭成,以他流亡的生命體會,為我們講述的心經。 1966年胡蘭成亡命日本,應邀在名古屋講述心經,這段期間,流亡如新,生命亦彷彿在蕭條之境中,才更能體會創造的生機。所以胡蘭成說:「比起佛僧,志士更親近般若心經。」 胡蘭成講《心經》,彷彿是在聊生活、談時局、說歷史、觀賞藝術,但談著聊著,卻又印證了佛法不離人生。 .般若心經的「心」亦好比是草的「芯」。現在已是春天,草長出了芽。你看那樣柔弱的東西,卻能破土而出,是因其生命之芯無比堅強。 .只要無心虛懷,就能明白世事所映照出來的文明的肯定。般若心經就是說的這種明白與肯定,也把人世的風景說了出來。 .五蘊皆空的修行就是佛教的「戒」、儒家的「節」、道教的「損」(減少),還像日本神道的「祓」,字雖不同,卻是同一件事。 .若能從因果律中解脫出來,則當下即可以擺脫宿命。人類的智慧與風流的極致,照《易經》所說的,就是要依從和擺脫因果律之事。最後在因果律不可抵達的地方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幸運。 .色即是造形,空依造形而表現。空是被創造之物,非自然界的空間。書法與篆刻不只是因布白(線與線之間)而生空,線條本身即是空。 .寂滅是物之始,是尚未發生喜怒哀樂之前的境地,潛伏著創造性。 .無得亦可說是「大得」。我們文明中的「得」字不同於佔有。無求,則物主動向我而來,因此獲得富貴亦是歡喜之事。我們不是要佔有物,而是與物保持良好關係的共存。 .不知「無」的境地,不能使用正形正色正音,而費盡心思扭曲使之成為一種趣味,只能說是無明的作為。 這本書孕育了胡蘭成之後寫作《禪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 -
論自由
自由,不是個單純的哲學命題,事實上它滑溜溜的滲透在每一個領域、每一門學科、每一處人的實際生活層面之中,它抗拒權威、抗拒一切固態秩序、甚至和所有明白正確答案不共容的流體本質,使它保有永遠的衝撞性和顛覆性,包括對它自身。因此,說自由「完成」就只能是個悖論,自由是永恆的不確定不完成,它要詢問的不是答案,而是關係,和一切成形事物的適當關係,也因此,自由的核心難題總是權力的,在權力的討價還價中消長進退的關係。今天,小彌爾被普遍看成自由主義的承先啟後大師,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談自由這個話題最重要的一個名字,這部當時只是一篇論文或一份小冊子的薄薄《論自由》成為人類歷史自由論述一定得引述的經典,意思是,人們終究看出來了,真正對自由的最有價值、最具歷史續航力的守護者,並不是那些把自由喊得最大聲、不容自由有一分減色一絲限制的殉道式自由信徒,更需要毋庸是耐心、知識學養、以及柔軟但不懈的意志。──唐諾 -
歷史之名
法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洪席耶 顛覆傳統歷史思維,探討歷史敘述為知識的重要著作 ——這是一部簡短,但知識密度高,論證傳統史學研究方法與知識論批判的作品。 洪席耶論歷史之名,挑戰歷史一詞的歧義 無場所的聲音,使得歷史書寫的新革命,成為可能 《歷史之名》標示著洪席耶政治哲學的重要轉折與哲學知識新型態的成形。本書為洪席耶在康乃爾大學「寫作的政治」之講座內容。從當代馬克思主義慢慢向感性批判的理論運動移動,洪席耶透過對歷史知識進行批判的策略,將感性批判的議題顯題化,提供了這種感性批判與詩學批判的政治學談論直接呈現的可能。在本書中,洪席耶批評了自米榭雷(Jules Michelet)以來法國年鑑學派所建立的歷史論述書寫,以詩學方法檢驗各種政治修辭學的美化,以及社會科學的影響,在其中無法取得名字的歷史之間找出斷裂的空隙,破除意義與真實在書寫上的連結。 洪席耶在《歷史之名》中展現的歷史知識詩學是一種對於書寫與歷史事實之關係的哲學史筆批判,探究在語言生產活動中,語言所不能令其在場的非形式主體。如何能在這些方法之外,形成字詞與言說的過度,打開無意義的在場,不僅衝擊了塔西陀斯的修辭學式歷史書寫與其模仿的精確性,也衝擊了米榭雷與年鑑學派在弒君敘事後的科學浪漫式的歷史書寫與其社會學統計式的精確性。洪席耶提供對於historiographie的批判,提醒我們,歷史的事件性並不在於少數聰明的菁英掌握歷史可能潛在發展的規律,歷史事件透過語言的再現,有著喪失同名異義之差異而可以不斷再現的儀式性在場之風險。不在場者的在場,在當下它是以無場所的方式出現。然而這些無場所的聲音,也使得歷史書寫的新革命,成為可能。 -
吃的美德: 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當代最暢銷的天才型哲普作家。飲食哲學的第一本書 人是一種會吃、會思考、會享樂的動物, 而餐桌正是我們可以同時做這三件事的地方。 怎麼吃是一門有深度又有趣的思考;懂得吃才能帶來身心靈最大的滿足。 這是一本非常迷人的食譜書,喔,不,是哲普書! 作者深入飲食傳統和文化,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哲學思考: 有機就是良心?在地生產比國外進口環保? 吃素比吃肉慈悲?吃得越清淡越好? 跨國大企業等於萬惡資本家? 純手工製作比機器量產好?傳統古法勝過創新料理? 而關於吃的行為,作者也指出許多值得深思的道德問題: 把食物吃完才不算浪費?吃到飽可以吃但不能帶走?減重關乎意志力? 實際體重和理想體重之間的差距,就是肚子餓和嘴饞之間的距離? 針對這些反思,本書將一一加以辯證與釐清。 我們處於飲食文化的黃金年代,無論是美食、食品營業和衛生都發展到巔峰。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像萬國博覽會一樣,可以吃到各國美食。可是我們沒有認真思考一些重要的議題:為什麼食物那麼重要?我們和它的關係是什麼?我們選擇要吃什麼,其實涉及人性的本質層面:動物性、感官、社會、文化;創造性、情緒性和知性。對飲食的認真思考,需要考慮到和自然的關係,和其他動物的關係,和其他人的關係,以及我們自己。所以說,關於飲食的思考,其實也涉及如何做個有德行的人,以及決定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本書所提出的「吃的美德」,並不是傳統的德行,而是更能因應世界的變化的飲食觀念。書中每一章都會提到關於飲食的某個面向以及和它對應的美德。第一部討論當今有關飲食倫理的熱門議題,包括有機食物、永續發展和動物權。第二部著重於我們如何建立自己的好壞、對錯判斷。第三部和第四部則強調如何養成好的飲食性格和習慣。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個既深且廣的飲食哲學,一種如何吃、如何思考、如何生活的論述,藉此為目前的飲食大雜燴理出一些脈絡。懂得如何吃,你就懂得如何生活。 -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一九七○年代的夏日,「我」與11歲的兒子克理斯從明尼蘇達的家中出發,騎機車橫越半個美國,打算一路飽覽景色至加州海邊。在這趟為期17天的旅程裡,「我」發現,過往鑽研於哲學導致精神分裂的回憶不停影隨形,而11歲的愛子克理斯也被醫生診斷出有精神疾病的前兆。為了安撫過往的靈魂,「我」決定好好面對過去,重拾對於哲學的追求,並再度完成早已遺忘的哲學理論。 波西格在本書中討論的,正是心靈與科技的距離。故事可區分為兩條線,一條是「我」,與11歲大的兒子克里斯一同騎車橫越半個美洲;另一條則是「斐卓斯」,波西格假藉柏拉圖《對話錄》中出現的人物代表過去的自己、那個曾經因為走不出追求真理困境而精神崩潰的人。隨著父子間的交集越多、面對大自然的時間越長、以及探討科技理性社會的思考不斷,「我」發現「斐卓斯」也如影隨形的跟隨著他。 本書可說是由這兩種極端的敘事裡交織起來的,一方面是人性與科技的再深入、一方面「我」也不停地審視自己的心靈。最終,這兩條敘事合而為一,「我」終於理解讓自己精神分崩離析的原因,正是來自這種理性社會,人們過度依賴科技卻未曾追求科技的本質,缺乏心靈上的追尋。也透過這趟旅程,「我」重新找到了與世界的妥協之道(以及與「斐卓斯」的相處之道),還有活下來的原因。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以優美流暢的文筆,闡述一場關於心靈與科技的辯證,尋求在現代生活一種追尋自我的旅程,並以簡單的語言,將哲學思考化為簡易的故事流洩至讀者心裡。 -
背離親緣(上)
「生命因困苦而豐富,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 「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因姦成孕生下的孩子……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父母毫不相像,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性向及價值觀,因此也無法從父母傳下的「垂直身分」獲得身分認同。他們必須從狀況相同的同伴間得到「水平身分」,才不致覺得自己是世上孤獨的異類。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而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往往得用肉身造橋,才能橫渡這條深淵般的惡水。 這些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養之間痛苦地掙扎,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從來就沒有複製這回事。」所有的生育都是一種製造,沒有子代會完全複製親代。在訪查過程中,他也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這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而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作者身為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作者自述:「展開這項研究時,我滿腹委曲;結束時,我學會寬容。一開始我想了解的是自己,到最後我了解的是父母。在這一頁頁的書寫中,幸福激發了寬恕。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我,而我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願所有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愛所需要的勇氣,並在釋卷後,以全新的眼光去評判個人價值及生命價值。 本書特色 封面的黑影,以及周身的水紋,第一眼讓人聯想到的,是在胎兒在母腹中的超音波影像。父母在看到超音波影像時的心情,是興奮、期待,充滿對未來的想像。那必定是一幅很美好的景象,縱使知道其中會包含很多辛苦和勞碌,仍舊在看到影像的第一眼就注入了滿滿的感情。 但他的真實面目,不是儀器可以看得出來的,未來必定有太多「意外」以及無限「驚訝」等著。那就是為何孩子的影像會是個黑影,也一定要是個黑影。 「在《背離親緣》一書中,安德魯.所羅門在在提醒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愛更有力量。」──前美國總統柯林頓 「在《背離親緣》一書中,安德魯.所羅門在在提醒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愛更有力量。」──前美國總統柯林頓 「安德魯.所羅門充滿原創力,他的寫作能為21世紀人類的權利宣言,打下一段充滿智性的基礎。人類不論種族和宗教,皆具有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往後,這項權利還要擴充,人類不論具備何種身分認同,都具有心理上獲得接受的絕對權利。」──Eric Kandel,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u 2012年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u 2013年美好人生書獎──心理學類(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 u 2013年安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非小說類(Anisfield-Wolf Book Award) u 25屆浪達同志文學獎提名──跨性別組非小說類(Lambda Literary Award) u 2013年戴頓文學和平獎(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u 2013年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 u 2013年耶魯大學研究倡導獎(Yale University Research Advocacy Award) u 2013年GRASP捐贈與贊助者獎(GRASP Friend and Benefactor Award) u 2013年獎噴泉之家人道主義者獎(Fountain House Humanitarian Award) u 2013年密西根大學麥可華勒斯獎(Mike Wallace Award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 2013年哥倫比亞大腦灰質獎(Columbia Gray Matters Award) u 2013年全國犯罪和違法事務協會傑出成就獎(Distinguished Achievemenet Award in Nonfiction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Crime and Delinquency) u 2013年紐約市精神疾病全國聯盟「希望種子」獎(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of New York City’s 2013 “Seeds of Hope” Award) u 2013年新大西洋獨立書商協會年度圖書獎(NAIBA Book of the Year Award) u 2013年綠康乃馨同志文學獎(Green Carnation Prize) u 2013年山繆強森獎入圍(Samuel Johnson Prize) u 名列2013年《展望》雜誌全球頂尖思想家(One of Prospect Magazine’s Top World Thinkers of 2013) u 名列2013年《倡權者》雜誌去年漏網之魚的二十本年度必讀好書(The Advocate’s 20 Must-Read Books We Missed Last Year) u 2012年《柯克斯書評》非文學類最佳圖書(Kirkus Reviews Best Nonfiction) u 2012年美國亞馬遜網站非文學類最佳圖書(Amazon.com Best Nonfiction Book) u 2012年美國巴諾書店非文學類最佳圖書(A Barnes & Noble Best Nonfiction Book) u 2012年《經濟學人》最佳圖書(Economist Best Books of 2012) u 2012年《紐約時報》最佳圖書( New York Times Best Books of 2012) u 2012年《時代雜誌》十大非文學類最佳圖書(TIME magazine Top 10 Nonfiction Books) u 2012年《克里夫蘭實話報》非文學類最佳圖書(Cleveland Plain-Dealer Best Nonfiction Book) u 2012年BuzzFeed.com 最佳圖書 u 2012年《波士頓全球報》非文學類最佳圖書(Boston Globe Best Nonfiction Book) u 2012年《舊金山紀事報》十大最佳圖書(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0 Best Books) u 2012年Salon.com「蘿拉.米勒」專欄(Laura Miller)年度最佳圖書 「背離親緣是個里程碑,是本革命性的著作。我們許多人都經歷過『親子差異』,卻從未將之視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研究。作者對這個主題討論得十分透澈,並以充滿人性的眼光待之,文字充滿魔力,令人讀來欲罷不能。」──珍妮弗.伊根,普立茲小說獎得主,著有《時間裡的癡人》 「安德魯.所羅門這部勇敢且深具野心的作品,把科學、文化以及充滿力量的同理心熔於一爐。他讓我們知道,即便是那些看起來極度不正常的人,他們和我們的相通之處,也遠多於相異之處。」──Malcolm Gladwell,加拿大資深記者、暢銷書作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這是一本研究透徹、筆觸細膩的書,讓我們發現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如何影響父母的人生、希望和感知。我原先是為了自己,想得知其他家庭如何面對孩子自閉症的診斷,最後卻學到,其他家庭是如何面對各式各樣無法預期的孩子,而這些父母又是如何鍛鍊出足夠的韌性去面對這些艱難,以及這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又能多深厚。我自己身為父母,完全能了解要在對孩子的期望與他們真實的樣子之間取得平衡,是永無止息的掙扎。」──美國亞馬遜讀者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賴孟泉/精神科醫師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系教授 吳嘉苓/台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李茂生/台大法律學院教授 陳妙芬/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召集人 番紅花/作家 駱以軍/小說家 馬家輝/香港作家 蘇美智/香港作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朱亞君/出版人 顏擇雅/出版人 羅文嘉/水牛文化社長 ──各界人士推薦 作者安德魯‧索羅門 TED演講:「愛,沒有條件」http://goo.gl/gJuINX -
精神病院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的寫作以公眾為對象,而不局限於學院人士。《精神病院》這本富含人性關懷的扛鼎之作,不僅蘊藏豐富的洞察力及深具啟發性的概念,更具體詮釋何謂「公共社會學」的力量——掀起全美去機構化的風潮,說服政府官僚們同意讓社區重新擁抱「精神病患」。《精神病院》出版迄今超過五十年,早已經跨出了社會學而進入其他各個領域,可說是歷久彌新。環視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各式各樣的全控機構不減反增,高夫曼的睿智揭露,將再次引領我們透視各種被遮蔽的隱藏世界。 本書由四篇論文組成。第一章〈論全控機構的特質〉,針對機構中的社會生活進行總體考察,大幅引用了兩個例子——精神病院和監獄。本章說明其餘章節將仔細發展的課題,也指出這些課題在整體討論中的位置。第二章〈精神病患的道德生涯〉,針對尚未成為被收容者的人,考察「機構化」對於他們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產生了哪些初步影響。第三章〈公共機構的地下生活〉,關注人們期待被收容者對一個銅牆鐵壁的「家」表現出什麼樣的依戀,也考察了被收容者透過什麼方式讓自己和這些期待保持某些距離。第四章〈醫療模式與精神收容〉,則回到機構人員身上,以精神病院為例,來考察醫療觀點在向被收容者呈現其處境時所扮演的角色。 -
法式誘惑
從「誘惑」這面透鏡望去,所有對法國文化的刻版印象, 都將逐一轉變為理解這個國家何以能不斷讓世人心神蕩漾的透徹洞見。 法國是一個講究誘惑的國家,她的優雅,她的美麗,她的感官之情、生活之樂,無不浸透著誘惑的因子。但誘惑對法國人而言絕非只是逢場作戲,它根本就是理解何謂法國的關鍵所在。雖然性愛的追逐與征服向來是誘惑力施展的核心領域,但對法國人而言,誘惑早已進一步成為民族生活哲學,甚至是一種意識形態。 誘惑是法國文化與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底蘊,涉及的不只是浪漫的情愛關係,法國人無論在職場應對、生意往來、享受美饌醇酒、定義風尚、進行學術辯論、選舉民意代表,甚至在全球權力角逐場中,時時刻刻無不努力上演誘惑的遊戲。法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譜寫誘惑的魔力,形式變化萬千。唯有掌握「誘惑」這個幽微精髓,才能了解法國文化真正的核心底蘊。 紐約時報資深駐法記者秀黎諾從內部觀察者的角度,細膩詳盡地解密法式誘惑的運作方式,分析這個國家的權力意涵與侷限所在。她以幽默風趣、充滿個人風格的筆法檢視法式文化及生活,出神入化地引領我們從巴黎街巷的庶民小店遊走到國家機器的華麗殿堂,復而從既宏偉秀麗的凡爾賽皇家花園,忽又置身農產富饒、鬱鬱蔥蔥的法蘭西鄉間,跨度含括政治、美饌、歷史、情慾,行文幽默機智,趣味與知識兼具。 值得所有享樂主義者細細品味的好書,理解當代法國文化與生活的必讀指南。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我们每天的选择,真的是自己决定的吗?谁才是大脑真正的主宰? 《大脑、演化、人》作者葛詹尼加,将用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来解答! 我们常烦恼午餐要吃什麽,左思右想才做出决定。但是我们每天的选择,真的是自己决定的吗?如果这个世界遵循着物理法则而运转,我们的脑自然也不例外,那麽我们还有可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吗?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葛詹尼加,在《大脑、演化、人》中问了「是什麽关键,造就如此奇妙的人类?」之後,再次提出关於人类生命本质的大哉问。他在这本发人深省的书里,透过尖端的科学研究,深入浅出地探讨各种和自由意志有关的问题: 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吗?我有可能叫大脑别再胡思乱想了吗? 我们的脑分成左右两半,会不会有两个自由意志呢?左右脑不会打架吗? 我们如何做出选择?是我们的灵魂在主导一切吗? 这些关於意识和心智的问题,过去一直藏在大脑的黑盒子里,神秘而深不可测;自由意志和决定论者之间的争战,也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延烧,无可定论。如今,我们终於有了实际的脑神经研究证据,能够解释自由意志与大脑之间的关系。葛詹尼加巧妙地整合了多年来的科学研究结果,清楚说明关於大脑和心智的最新发现。他用汽车和交通来比喻我们的大脑和意识:大脑就像汽车一样,由各种零件组成,有它固定的运作模式;而当这许许多多的汽车奔跑在道路上,就形成了交通——就像我们的神经传导形成了意识一样! 这是一本非比寻常的书,涵盖神经科学、心理学,甚至探讨了脑科学所涉及的道德与法律层面,涵意深远。跟着大师的思考脉络,你会惊叹於人类大脑的奥妙,更将真正理解「自由意志」所代表的意义! -
近代日本漢學家
本書集結林慶彰教授翻譯近代日本漢學家學術成就的系列之一。譯者長期關注日本漢學,書中介紹多位國內讀者耳熟能詳且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日本漢學家,如:內藤湖南、狩野直喜、諸橋轍次等學者,文章深入淺出的描述,使讀者從中了解近代日本漢學家的研究成果,並凸顯日本漢學家在東亞地區的研究狀況與特色,以及如何影響日本學術的發展。本書是研究近代日本漢學的重要參考書籍。 -
歐洲醫療五百年
疾病的意義往往超越生物學層面, 500年來, 權力、商業、國家治理, 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醫療? ◎十五世紀歐洲人便知道採取隔離方式因應瘟疫的大流行,為何考量到貿易與經濟因素,隔離的措施便無法徹底落實? ◎當代性別研究者常認為以男性為主的醫師侵入婦女生產過程,拔除助產士的地位,但新的研究告訴我們一幅完全不同的圖像,在這圖像裡,婦女如何主動邀請男性醫師的參與,藉以標榜身分地位? 過去,醫學總是和「進步」劃上等號。醫界發展出精密的外科手術,輔以各式高科技儀器;研發新型疫苗,逐一攻剋威脅人類生命的傳染病;十九世紀,歐美的船堅炮利,搭配熱帶醫學,躍升為全球主導力量。 不過,自一九六○年代以來,歷史學界挑戰了這樣的看法。醫學並非以線性的方式向前進展,後來看似造福人群的醫學成就,也並非在一推出時,便獲得各界接受。當展開醫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圖時,發現醫學並非拉動歷史的唯一引擎,疾病形態、常民觀念、實作、個人行動、醫療人員、機構、社會、文化與政治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波持續四、五十年的研究潮流也帶來人類社會過度「醫療化」的省思,例如:精神疾病的版圖持續擴大、婦女生產過程的醫療介入。但是,作者提醒我們,「醫療化」的批判角度簡化了我們和醫學的關係。我們該如何正視醫療對我們的衝擊,持平地評估醫療的貢獻和轉變? 全套書分成三卷([卷一]醫療與常民、[卷二]醫學與分化、[卷三]醫療與國家),以重要的議題為經,以大量的歷史研究成果為緯,試圖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將常見的理論、概念與史學潮流檢驗、琢磨與修正。那將促使我們思索「進步」的意義,對「專業權威」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豐富我們對於醫學史的認識,也讓讀者意識到醫學的權威並非不證自明,醫學的改革反映了每個時代。 過去五百年來,把身體失衡和社會失序連結起來,向來是疾病的政治、文化與社會表徵的一部分,不論瘟疫或愛滋病都是如此;疾病的意義常超越其生物學層面。權力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及商業考量等因素,也都一直影響到醫療。——克爾‧瓦丁頓(本書作者) 作者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整理、綜合了近四十年來,對歐洲十六到二十世紀醫療社會史大量、多樣而豐富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精彩可讀的介紹性著作,讓讀者一方面能對現代西方醫療的歷史有宏觀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掌握醫療社會史研究的發展、議題、爭論、面臨的挑戰與前景。——李尚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名人推薦 李尚仁 -
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
世界比你想像得,更廣大! 恭喜你,這應該是全世界最便宜划算的旅行! 打開這本書,跟著英國皇家地理學家兼BBC旅遊作家米德頓先生的導覽, 歷遊五十個不存在地圖上,但真實存在這世界上的國家, 挑戰你所認知的「國家」,重新描繪你所看見的「世界」!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世界地圖吧,甚至可以清楚用手指出五大洲許多國家的名字。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的是,世界地圖畫出來的是一回事,它沒畫出來的又是另一回事;這世上,許多不在地圖上的國家確實存在著,而他們的存在,正挑戰著我們對「國家」的定義,也勾勒出你所不知道的世界! 說到「國家」的定義,比較沒有爭議的是,一九三○年代的「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第一條條文就揭櫫了國家的四個基本要件是:固定的居民、明確的領土、有效的政府、和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就算具備這四個沒有爭議的要件,仍有不少「眉角」讓你消失在世界地圖上,例如: ●聯合國的席位是一個指標,但就算拿到了席位卻也不是國家地位的保證,因為位子馬上 就可以換人坐(要坐好坐滿很難),像臺灣就是一例。 ●某些「非國家」則是以「部分自治」的形式委身於其他受承認的國家裡。如卡賓達(Cabinda) 在安哥拉、拉科塔(Lakotah)在美國、西藏(Tibet)在中國,格陵蘭(Greenland)在丹 麥。 ●有些領土則是由個人或小團體宣告獨立的「微國家」,如面積渺小外加人丁稀少(只有 四個人!)的龐蒂尼亞(Pontinha)。佛維克(Forvik)則是建國者為了個人因素,而硬 要搞出一個國家。 ●更有不少國家案例是島嶼,而這絕不是巧合。島之所以為島的地理孤立性,讓「天然獨」 變得輕鬆容易,甚至不少微國家還會特地跑去新誕生的島嶼成立,如彌涅爾瓦 (Minerva)、西蘭公國(Sealand)。 總之,書中收錄的這些不存在地圖上的國家,最後都因為各種匪夷所思的原因,而被排除在正常國家的圈圈以外。但是,只要有機會,你都可以扎扎實實踏上這些國家的土地。本書整合了五十個精彩的建國/亡國故事,並在地圖上標出他們的地理位置。每個國家的形狀,都在頁面上以鏤空方式呈現,讓我們從洞中窺見這些國家們的故事,讓這些不存在的國家重新開展你的世界觀。 -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在獨裁者與民主陣營的戰爭中,阿拉伯.之春令人為之一振。埃及、突尼西亞與葉門的暴君都被趕下台。但阿拉伯世界只是第一戰線。從委內瑞拉到中國,從蘇聯到馬來西亞,從到緬甸到伊朗,這麼多國家的極權政權還是極力鞏固權力,並設法面對最難預料與最大的威脅──人民。 今日的極權政權領導者與二十世紀的獨裁者不同,不像北韓那樣完全凍結在時光裡,還繼續用勞改營、暴力、洗腦的手段控制人民。新興的極權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它不會變成警察國家,反而給人民許多表面與程序上的自由,並滲透這些自由。在經濟上,新的獨裁者更聰明,不再封閉守貧,切斷與世界的聯繫。他懂得從全球體系獲得資源,卻不會失去自己的統治權。 雖然獨裁者越來越靈活,反抗者的花招也越來越多。獨裁者現在要對付的人可多了:慈善家、學者、部落客、NGO與學生團體。這些人現在都有能力在片刻間透過網路將訊息傳出,比如伊朗的綠色革命甚至被稱為「Twitter革命」。 在世界各地,獨裁者與反抗者的戰爭正要開打。這是貓與老鼠的戰爭,兩邊都展現高超的鬥志,都在磨練戰力。它是我們這時代的戰爭。道布森以他最具創見的報導、最聰慧的分析,為我們揭開今日獨裁政權的內部運作,帶我們前往自由之戰的前線。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