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俗

  • 老北京杂吧地

    作者:岳永逸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老北京天桥的文化生态,作者对这一“杂吧地”独特的民俗与文化进行了十多年的走访调查,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参考前人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作者访问的对象不局限于曾亲身在天桥撂摊卖艺的老人,还包括当年的观众、老天桥艺人的后人或传人,以及一些有心的资料收集者和研究者。这些资料经过作者整理,不仅有研究价值,而且通俗易读,活现其时的“杂吧地”风貌。在开篇的“绪论”中,作者简单回顾了“北京”和“天桥”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对天桥的阐释及其理念与方法,然后提出了自己研究天桥的独特思路——“眼睛向上看”、“平视”。“上编 养穷人:口述的天桥”是十四个人的口述内容, “下编 杂吧地:学术写作中的天桥”是本书的核心,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其访谈调查的心路历程,接着就提出了其精彩的理论——将天桥象征性地比拟为北京的“下体”,从而提出了颇有启发性的“城市生理学”的概念。作者阐释了这块穷途没落的“下体”所在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文化特质,并分析了天桥人群的来源与构成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认同。进一步,作者通过对相声这一产生于天桥的曲艺形式的追索,建立了旗人——八角鼓——天桥撂地相声的联系,推导出老天桥及其滋生的草根艺术被“污名化”的过程,以及一种由旗人开创的闲适文化灭亡的事实。
  • 丧葬史

    作者:陈华文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人理解死亡本质的书,人们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比较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包括直到今天还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或独特的葬法葬式。这些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的葬法葬式,让每一个阅读这本书的人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是一本语言流畅,让你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书。
  • 成都掌故

    作者:本社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成都的风貌民俗、名人趣闻、古迹名胜等。
  • 过去

    作者:李振盛

    《过去》这套系列丛书中采用的老照片,据信大多是日本职业摄影师岛崎役冶所拍摄的,也有人说其中一些照片为他人所摄,因时日久远,详情已无从考证。对中国广大读者来说,岛崎役治这个名字听上去大约是陌生的;但一旦看到他所折摄的中国题材题片,可能就或多或少会有些熟悉的感觉了。近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老照片书刊相继“面世”,八十年前他在中国所拍摄的照片也陆续再次“曝光”。 为把历史图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予以保护,我们将76年前一本老相册中的200多幅原版照片加以编辑,同时配发该相册中所附日文说明的编译稿,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摄影集”出版。
  • “鬼”之来路

    作者:(日)广田律子

    本书记述了傩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并通过在中国各地的调查报告介绍对这些带有所谓鬼的形象的鬼神的祭祀、信仰、及在文娱表演时出场的形态,寻找日中之鬼神比较研究的线索。她指出,傩祭的中国的鬼(即作为傩祭对象的戴假面的鬼神扮演者以及戴假面的傩戏角色的表演者)不仅单纯表示死者和祖先,并且按其性格而化分为作祟之鬼及作为鬼神为民祓除灾难之鬼。后者作为神被祭祀时,为赋与他们能够战胜灾害的形象而将其风貌表现得狰狞恐怖。
  •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 刺绣卷

    作者:(满)常沙娜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刺绣卷》内容简介:比卷为《中国织绣服饰全集》中的第二卷[刺绣卷],是一部具有发展史意义,迄今为止最全面展示历代刺绣珍品的最为丰富的图集。刺绣工艺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刺绣起源很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地发展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丰富多彩的刺绣品种。西周时期的辫子股刺绣印痕,题示着刺绣工艺的成就;战国秦漠时期楚墓出上的各种纹样丰富的刺绣,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体现出刺绣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西汉马王堆出上的[长寿绣]、[信期绣]、[乘云绣]尤为中外学者重视,代表着刺绣工艺开始进入辉煌时期;唐代刺绣中的宗教艺术品,标志着刺绣针艺技术已是大步创新的时代;宋代并行发展的纯欣赏性画绣和实用性刺绣两大类,表明刺绣技艺已达到历史最高峰;元代精美的异域风格刺绣,展示了设色鲜亮、装饰性强的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更是一个刺绣艺术群芳吐艳、流派纷呈,空前大发展的阶段,而且图案纹样已不局限形式美,还包含着吉祥内容和处世哲理。总之,自古以来,中国刺绣工艺之精巧,品种之众多,内容之丰富,形式之绚丽,艺术风格之多样,举世无双。 本卷搜集了包括商、西周、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各代的刺绣物品四百八十三件。即精选从公元前一千年至二十世纪初,具有美术价值,纹样比较完整的国内考古发掘品和传世品。卷首发表《中国刺绣艺术发展概述》一文,选编的每件藏品都有图版说明。
  •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作者:李之檀 编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是服饰研究者以及从事民族学、民俗学、民艺学、科技史、工艺史、纺织史、印染史、刺绣史、金工史、服装设计、美术创作、影视演艺等各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更是民族服饰爱好者的入们指导书。 中华民族服饰历史渊远流长,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艺术宝藏。为了帮助读者从宏观上了解服饰文化研究工作的整体面貌,了解前人和社会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由李之檀先生经过十几年搜集、整理、研究编写了《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它可以把读者带入服饰文化宝库。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民族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下篇为“古代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民族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所收文献,以反映服饰的民族特征为主题,涉及综合论术、专题研究、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的内容,共收文献2563条,时间上自清初,下迄20世纪末,内容按民族排列。“古代服饰文化参考文目录”分:古代文献举要、综要论述、断代论述、专题论述、麻毛棉丝、织染绣、丝绸之路与服饰文化交流七大类,下分84目,共收文献6501条,收文时间上自先秦,下迄20世纪末,分类排列,查找方便。
  • 中国古代巫术

    作者:胡新生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将研究对象限定于攻击性的典型巫术,即被直接来改变自然、社会和个人生活发展进程的那类巫术。有些巫术史著作体例不善,内容过于庞杂,与研究范围不够明确大有关系,本书所作的限定或许可以避免这种弊病。本书的研究旨趣是分类整理古代巫术标本,说明每种巫术的形态和源流。围绕这一目的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为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攻击性巫术划分类别和种属,注意揭示同类巫术中不同分支的形态差异及其内在联系;详细考察每种巫术形成、发展、演变和衰落的历史过程;对一种巫术能够盛行的文化背景以及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说明,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案例作尽可能完整的引述和重点剖析。
  • 北平风物

    作者:陈鸿年

    本书是一部回忆老北京风物的专题之作。作者久居燕京之广博见闻与别具风格之妙笔,堪称字字珠玑,妙语天成,深情动人。本书可供今人了解民国时期老北京的生活细节,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业态、民俗、方言、饮食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 编辑推荐: 民国北京城的长篇风俗画卷 《故都风物》简体字本大陆首次出版 了解老北京的一部指南手册 著名学者赵珩先生作序推荐 去趟民国,触摸北平的灵魂 精彩书评: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记录了老北京的风情、业态、市肆、庙会、货声、习俗、游乐、饮食等诸多方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因多为社会中下层,故而内容平实,没有丝毫的考据、雕琢之感。 陈鸿年先生此书的最大特色当属其文字的生动,对事物、人情的描述可称入木三分,如历其境。如果没有长期在北京生活的经历是绝对不可企及的……关于市井生活的描述,应该说是本书的又一特色,陈先生以最平实的白描笔法,写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生活场景;也以动态的摹写叙述了一天从早到晚,雨雪晴阴的四时风光。 ——赵珩
  • Chinese Fashions

    作者:Ming-Ju Sun

    Over 1,000 years of Chinese fashions for men and women are spotlighted in this exquisitely rendered coloring book -- from a strapless high-waisted dress with a transparent outer robe wor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7) to an elegant, knee-length sheath trimmed with a floral applique (late Republic). 43 full-page black-and-white illustrations.
  • 中国服饰史略

    作者:黄士龙 著

    本书主要有以下两点特色:   第一,中国服装史的资料较为庞杂,如《廿四史》中就有专门篇章(即《礼仪志》、《舆服志》)记述服装仪制的,其他著述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手描述(如古典诗词小说等),地下发掘文物中更有较多的遗存。本书限于篇幅,更限于本人的常识,对服装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不可能详加阐述。为此,本书以服饰发展的线索为主,重在讲清各个朝代服饰的概貌,以简御繁;并辅以一定量的插图,使之图文对照,便于阅读。   第二,在讲清某个朝代服饰发展轮廓的同时,本书还尽力探索该服饰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倾向,所寄寓的审美特征、美学价值等,借以说明服饰与社会的关系。我认为,服饰不是孤立的物质形式,而是有着较深广的文化内涵的。一定的服饰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当今的服饰事业,使其真正发挥美化系列化的职能。
  • 治世馀闻/继世纪闻/松窗梦语

    作者:[明]陈洪谟 撰,[明]张瀚 撰

    松窗梦语,ISBN:9787101017212,作者:(明)张翰著;盛冬铃点校
  • 事林广记

    作者:陈元靓

    《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类型的中国古代民间类书。作者署名为陈元靓。据清季著名藏书家陆心源考证,陈氏为南宋末年福建崇安人。此书原本失传,现存元、明两朝和日本刻本多种,都是经过增广和删改的。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了元至顺间(一三三0二二一二二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香港某出版社和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均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影印本再行影印。一九七六年,日本东京汲古书院又影印了日本元禄十二年(一六九九年,清康熙三十八年)京都今井七郎兵卫等人的刻本,编入《和刻本类书集成》第一卷。这是当代常见的两种本子,特别是中华书局影印本,更为学术界经常引用。 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本载有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所写的《前言》。这篇《前言》,可以说是自《事林广记》问世以来头一篇对此书进行总结性的深入研究的优秀论文。文中对陈元靓的生平及其著作,对《事林广记》的内涵、版本,均作了明晰的分析论断,其中创见极多。至今,此文仍然是研究《事林广记》的起点站。因此,我们这次影印元后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和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本时仍然将胡先生此文作为附录后,有许多问题,胡先生文中已经解决了的,我们就不再辞费了。    日本的学者森田宪司先生用了许多年时间,以个人之力,继胡先生之后,对于《事林广记》的版本进行过深入的调查。他所写的论文《关于在日本的 诸本》(载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对《事林广记》的诸多中日版本逐一进行描述,是有关此书版本等问题的第二篇重要论文,亦为研究《事林广记》者所必读。    一九六三年的中华书局影印本,系据抗战前商务印书馆以故宫博物完藏本摄影所制的底版印行。胡先生文中有两点说明.这个本子的摄影原版保存已历数十年,部分版面有模糊缺损之处,由于原书现存台湾无法对证,故未加描修;前集第五卷缺,前集卷一一两仪图说『、』两曜图说『及卷二第十六页亦缺,悉仍原样不补一。斤都是先天性的缺陷。此外,由于当时只是「利用原版」,除了胡先生利用出版之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外,其它出版前的进一步的直接版本调查和出版时可以作的补苴滹屚工作,概未进行,这都给这个影印本带来缺憾。    胡先生和森田先生都提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元后至元六年三四)氏积诚堂刻本,但当时他们都无缘得见。森田先生见到过与北大藏本属司一版本内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据森田先生文中所记,在日本佐贺系武雄市教育委员会还藏有同版本的零本一册。    我们用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元至顺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后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比对,发现其中异同之处甚多,约举之,如:    目次编排不同。北大藏本分十集二十二卷,细目五十二项,其前后编排与故宫博物院藏本大为不同,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比对,不赘述。    北大藏本的甲集上卷天文类中第二幅两仪两曜之图,可补故宫博物院藏本之缺。历候类、节序类文图俱全,可补故宫博物院所缺卷二第十六页。当然,这两个本子的文字、内容、行格等并不完全一致。又据森田先生记述,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是同一系统但非一版的版本,且系*精印,保存状况良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北大藏本的关系要近得多,也许此藏本能直接补足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缺欠。限于我们的条件,没有见过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只可寄希望于将来。    内容与字句方面,两个本子不一致之处颇多,这也影飨到行格的安排,明显的例子,如「儒教类」、「文房类」、「禅教类」、「官制门」等门类中,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书中插图也有多幅不同,也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比对,亦不赘述。    北大藏本有抄补,如“幼学类”最后一页,“文房类”第一页,均系抄补。    总之,这两个本子的内容可称大同小异,编排则很不相同。    此次新印,我们考虑到,由于故宫博物院藏本依然无法取得新的摄影底版,原底版也存在可能越印越模糊的问题,且已有三种影印本行世,而北大藏本近在咫尺,制作底版比较容易,学术界过去见到过这个本子的人也不多,因而决定影印北大藏本。据国内各种书目反映,我国内地各大图书馆,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大连、南京、湖北各省市图书馆,均存有完整或残缺的《事林广记》日本影印本,大体上都是日本元禄十二年(一、六九九年)翻刻本。关于此本,森田先生文中有较详细的描述,亦请参看,不赘述。森田先生文中有云。这部书在卷数的构成、个别记事的内容,比较他种《事林广记》的中国刊本基本上不一样。这个日本翻印本,是现知《事林广记》刻本中最晚的一种。我们觉得将此本一并影印,俾使读者能就我们的新旧两种影印本参稽比对,不但可以互相补充,更能就此研究两种现存的最早刻本和一种最晚刻本,从这三种海内外版本之异同,进而初步探讨《事林广记》一书的增广删改过程,不是没有意义的事。
  •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

    作者: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博物馆

    本书是广州博物馆与中山大学历史系在2001年9月至12月合办的一次与本书同名的展览的图录。本书收录的绘画,以英国友人伊凡·威廉斯捐赠给广州市的六十幅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为主体。此外,为丰富展览内容,威廉斯先生另借出了二十一幅自己的珍藏,英国马丁·格雷戈里画廊也借出四幅珍藏;同时,在接受了威廉斯先生捐赠之后,广州博物馆在澳门收购了二十幅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也一并编入了本书。 本书收录的绘画本无标题,为编排方便,我们根据画的内容粗略拟了一个标题,并大致地根据绘画内容编排;除新呱画册外,大部分的作者均不详,创作年代也只能根据这些绘画盛行的年代,大致推定为19世纪。 威廉斯先生根据他访查的结果,拟出了一份欧美各地藏中国外销通草纸水彩画部分机构的名录,我们将其附于书末,供读者参考。
  • 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

    作者:马西沙,韩秉方

    民间宗教属于下层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但又与上层统治思想关联丝丝入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也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发挥过重大影响。本书它上起汉代,下止清代。涉及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数十种民间教派,举其要者如弥勒、摩尼教、白莲教、罗教、三一教、斋教、闻香教、八卦教、槐轩道等等。对其源流、组织嬗变、教义、教规,以及各教与社会政治之关系,皆一一指划钩沉。全书引证史料3000余条,其中多为从前或同代中外研究者未见之档案与宝卷。书中引证的官书、笔记、杂录以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达300部。作者为写此书,前往四川、福建、河南、河北、山西诸省,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取证工作,倾注了10年的心血。这部书采用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一个个地下宗教王国的真实面目。
  • 酒牌

    作者:陈洪绶

    酒牌,又称叶子,起源于唐代的叶子戏,至明清而大盛,是古人饮酒行令以助兴的佳品。本书选《博古叶子》、《列仙酒牌》、《酣酣斋酒牌》,为现存酒牌中代表作品,与酒牌常用的《水浒》、《西厢》题材不同,其中名贤神仙故事或有生僻,故逐一解说,并将其中题铭与行酒约令一一辨明。且图文并茂,有深邃的文化内容,给饮宴融入了浓浓的文化意趣。
  • 青楼

    作者:刘钧瀚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娼妓社会问题进行介绍,结合多幅插图,介绍其现象的起源、形式,在各个朝代的特点,以及古代的名妓等。
  • 古代中国札记

    作者:伊永文

    这本小书,记录了我自1989年以来正式开始学术研究之余,所进行的一些“业余性”的探讨的庞杂的?慵#浞冻氚ǎ褐泄诺浔始切∷笛芯俊⑺卧髑逡呈贰⒈狈矫褡逦幕ㄌ狻⒅泄蒲Ъ际蹩贾ぁ⑺未鞘猩睢⒓恳昭芯俊R蛏婕敖峡恚嗨浦行偷难跷恼碌幕慵式耸槎豆糯泄恰贰? 书中文字,大多数发表于中央级报纸杂志,或海外报刊和国际会议上,如《中国科技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作者:赵荣光

    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从而开始了历时268年之久的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朝爱新觉罗清帝国时期。为了避免女真族随着自己建立的金政权一同消失的命运,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们研究创行了许多旨在永久保存本民族固有文化并不断提升其他地位的制度,康熙二十三年颁行的“满席一汉席”礼食制度即是其一。满席分制六等,并做为国宴制度一直维系到帝国的末期。随着朝迁礼席制度的确立,官场酬酢筵式也因之而形成。但官场筵式却不受朝延礼食制度的约束,自由、张大、奢侈是其本特征和演化走向,并且成为整个社会都向往染指的最尊贵的宴席。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满席—汉席”、“满汉席”“满汉全席”这样三个不同历史形态和阶段的满流全席文化现象。这一过程,伴随了清帝国由兴盛到衰微直到倾覆的历史,同时也映射了满族文化自十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历时三百途余年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满族与汉族,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不断深融博洽的历呀大势。本书从大历史空间审视满汉全席文化现象,以二十余年埋头故纸之功钩沉梳理出大量翔实珍贵史料再现了这一历史文化的轨迹。同时也对满汉全席文化清代以后的演变做了深入探讨。
  • 养吉斋丛录

    作者:吴振棫

    本书是一部清代史料笔记。全书三十六卷,内容专涉清朝掌故。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清吴振棫所撰。吴振棫(1792-1870)字仲云,号宜甫,浙江钱塘人。室名花养吉斋。嘉庆十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实录馆纂修、提调兼校勘。所著有花宜馆诗录词录文略、黔语、黔行纪程、国朝杭郡诗绩辑等。养吉斋丛录是他最体面心血的一部力著。 本书以典章制度为主,兼及宫内殿阁苑囿、奇事趣闻、科举武备、饮食服饰、藏编刊、游娱庆典等,较全面的勾勒出一幅清宫图画。余录十卷,除增补宫内典故外,还记载了蜀滇风情、各地名胜、文坛佳话、士林美谈等。全书对于了解与研究清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方面颇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