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俗

  • 云乡漫录

    作者:邓云乡

    《云乡漫录》收入邓云乡杂文作品47篇,包括:北京俗曲与北京风俗、中国民居清话、合众图书馆、清代中州文士、抄家情节、思旧谈雅、国学琐谈、世纪文化反思等。
  • 事物掌故丛谈

    作者:杨荫深

    "事物掌故丛谈"是中国民俗和文学史专家杨荫深先生代表作。全套书按"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分为九个大类。探究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最初来源和历史演变,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基本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丛谈"的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时,又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现今的状态。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种追溯是以考证典籍的记载为基础撰写而成的。自称有"历史癖"的杨荫深先生遍览群书,通过精心梳理、严谨考证,将各类事物与掌故一一对应,令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全套书杂以趣闻传说、轶事传奇,内容丰富充实、妙趣横生,是关于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市井百态的百科全书。套装版的《事物掌故丛谈》全九册,另附别册一册,函套包装。别册为一印张,包括这套书的出版说明、总序、后记以及总的篇目索引,均采用中英日三国文字文字对照。另附作者介绍等。别册不单独出售,随套装馈赠读者。以便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阅读这套书。
  • 张恨水说重庆

    作者:张恨水

    《张恨水说重庆》中重庆的房子包括川东沿江的码头,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层,而是他的屋顶。张恨水认为重庆“民风颇有异于江河南北”,因而他笔下的重庆,以一位下江人的眼光,以一位长期客居北平的“北人”的眼光,打量重庆的城与人,力图展示别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别样的城市文化性格。
  • 上海闲话

    作者:邵宛澍

    《上海闲话》内容简介:宁波话“阿拉”成了上海话的“全权代表”,足以表明上海话“海纳百川”的气度。上海闲话,既是反映上海这座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移民大都会世态百相的窗口,也是了解“阿拉上海人”生活状态的最佳切入点。
  • 云乡琐记

    作者:邓云乡

    《云乡琐记》: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其著作多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文笔隽永,富有情致,常道人之所未道。邓先生将其书斋命为“水流云在之室”,以云为精神故乡,读邓云乡,手中捧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中华传统文化往昔的历史和衰老垂危的生命。
  • 中国文化里的魂魄密码

    作者:王溢嘉

    先看明清笔记小说里88则离奇、有趣的魂魄传奇故事,再听王溢嘉如何用迥异于传统的视野和方法解读中国人的灵魂观,以及各种鬼怪、僵尸、地狱、附身、转世故事所含的文化与心理信息。
  • 文化古城旧事

    作者:邓云乡

    三十年代,曾经有学术界人士联名发起提议,要求把北京定为“文化城”,永久不许驻兵。虽然此事后来没有下文,但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北京自来人文荟萃,作者却能要言不烦,从不同侧面娓娓道来。他在记述老北京的教育状况时,除了重点介绍一些名校,并列专节详述了费用、考试、教材教法、学生教员、课外活动等方面。有点的精细,也有面的铺陈。又如述学人佚事,选材精当,眼光独到。在叙述旧京之美的同时,作者也不曾忘记追忆抗战前后的生活。也许一个城市的魅力正在于她所经受的苦难。
  •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

    作者:易中天

    书中对九种中国文化现象:饮食、服饰、面子、人情、单位、家庭、婚恋、友谊、闲话,分别做了一番探讨。 全文目录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饮食 第二章 服饰 第三章 面子 第四章 人情 第五章 单位 第六章 家庭 第七章 婚恋 第八章 友谊 第九章 闲话 后记 从请客吃饭说起 被吃的神 厨房内阁 群体意识 母子与兄弟 餐桌上的学问 烟、酒、茶 文化的表征 礼仪、象征、符号 服的意义 饰的功能 时尚问题 命之所系 赔偿与补偿 实力与实惠 面具与角色 戏剧性种种 面子与人情 做人问题 人情法则 世故与势利 良心、义气、人情味 文化机制 安身立命之本 公私不分与内外有别 大锅饭与铁饭碗 窝里斗与墙外香 官本位 家本位 国之本在家 内外、亲疏、长幼、贵贱 泛伦理 血缘与血统 无爱之婚 无性之恋 子女问题 大男大女问题 离婚问题 贞操、淫乱、性神秘 婚外之爱 君子与小人 圈子 交情与交态 任侠与清高 闲话不闲 闲话心理 男人和女人 阴差阳错 职业闲话
  • 灵魂居住的地方

    作者:盖明生

    这本《灵魂居住的地方》严格说属于纪实性游记,但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散文色彩。它较真实地描绘了以纳西族为核心的横断山脉各文化群体在20世纪末的生活图像。其中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也凸现出现代社会催生的种种变化。活生生的人物,鲜灵灵的事件,一切都真真实实,感人肺腑,毫无雕饰痕迹。 作者在横断山脉穿行整整四个春秋,足迹遍及六江流域,即所谓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的山山岭岭。本书记录了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作者的不凡经历:二郎山遭遇流石、理塘车陷泥淖、汽车抛锚无人区、脚屋乡被藏獒袭击、照相机被人抢夺、马匹受惊于格聂神山、野狼进了帐篷相与博斗,也用大量的纪实图片展示了泸沽湖如画的景色:贡嘎山似梦的奇美、白水台造化的神工鬼斧、梅岭雪山显现于云雾中的神秘,更为重要的是,在与纳西族人相处的过程中,作者寻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人与人的相互关爱,宗教与宗教的友好相处,民族与民族的宽容尊重。
  • 宣南秉烛谭

    作者:邓云乡

    邓云乡是对民国掌故,尤其是对北京的民国掌故很熟悉的一位老先生。《宣南秉烛谭》谈到了当年胡适无奈地跟后来成了汉奸的王克敏、周作民等人去“吃花酒”的事,胡适还被妓女连灌七杯。邓老先生提醒我们说,那时候的文化人即便是“吃花酒”,也“决不像现在电视剧演员凭想像演的那样粗俗”,不了解时代状况,就无法真正理解那个时代的人。 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应该属“学府往事”。邓先生念大学的时候刚好赶上北平沦陷,他进的是伪北师大,读的还是日文系!所以他对那一时期北方学界的气氛是非常了解的。在字里行间,邓先生用细致平实的笔致将那段尴尬岁月种种微妙的关系表述得很清楚,让不知情的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些文字的重要性恰恰体现在它们能帮助后人模拟出那个凭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历史“硬件”无法构建的时代氛围和历史逻辑。
  • 北京三百六十行

    作者:齐如山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他对他的“北平”挚念如斯,为什么?一卷《怀旧》,有馈君惠存的点拨。   卷中包括五本书,都只写北京之“旧”。但不论古都的大气铺陈(《北平》),还是民俗的温婉描述(《北平怀旧》),或者遗闻轶事的不舍俯拾(《北平小掌故》),又都洵属真美——哪怕是月缺之美。   《谈平剧》,《北京百戏图考》,更是对源泉艺术的搜求挽留;留在纸面留给今天的,譬若门锁的钥匙,等待问津渡口的人,也等待志在折桂的你。是怀旧作中的城府之作,也是风土志中的博洽之志。齐如山暮年苦苦怀旧,乃不志则于心不甘;当记北京的风,一漫 举国欢腾,华夏风,当记北京的土,一抔抔,五色土。   那么,即使只想了解一个复原的北京城和一群反璞的北京人,此书亦可读一读。况且有朋自远方来,北京早是东南西北不亦乐乎的“京师”。况复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共列二三十类,七百四十一行,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   北京的实业界,向来号称有三百六十行。余最初听到这句话,以为不过是约略言之,不必实有此数也。后阅宋朝人的笔记,才知道这句话实始自南宋之杭州,因记载杭州有三百六十行的文字颇多,如田汝成《游览志余》中,亦有“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是也。是此语一直由宋朝传到现在的北京,还是这样说法。——齐如山
  • 华北的农村

    作者:齐如山

    华北的农村,ISBN:9787538279450,作者:齐如山
  • 上海FASHION

    作者:程乃珊

    历史最重要的是细节,这本《上海FASHION》集作家程乃珊30篇文章,视角广泛,时间跨度亦大,忆上海昔日之“FASHION”,衣食住行、人情世故、风俗名物、土洋男女、上上下下、边边角角,莫不涉及,细写深描,像一部镜头无所不至的老片子,带我们巡行百多年来上海滩的种种,从“饭碗”、“肖照”到“弄堂”、“亭子间”,从“茶馆”、“大班”到“女红”、“旗袍”,从“马桶”、“老虎灶”到“小菜”、“大餐”、“冰淇凌”,从“外国阿妈”到“洋泾浜英语”……他人想到的它应有尽有,没有想到的它却令人回首蓦然惊见,“包中”现“乾坤”之大,箱底出“花边”之奇。程乃珊这位“老上海”用形象、具象的史笔写得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有滋有味。 同样作为一个地道的老上海,画家贺友直为该书所配的45幅插图其表现力并不亚于文字,完全是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如上海人对“饭碗”一词的定义,上海时尚女士的“包中乾坤”、“发髻”等等。贺老所作的插图蕴涵着很深厚的人文精神,常常一幅画就可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时代的上海记忆,《上海FASHION》便是这样一个极好的画卷。
  • 中国风俗丛谈

    作者:齐如山

    《中国风俗丛谈》讲述“入境观其风俗”,是说风俗反映文化以及国力:荀子此见写在《强国》。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言词尖刻了些,却不失恳切。过年、盖房、婚娶、送礼……分外风趣,读者可以随意鉴享;《农事的好风俗》、《商家的信用》……却不容你不用心去领略“风俗”何以为“文化”!风俗文化也是《杂著》“寓教于乐”的衷曲。至杂沓中国画、中国剧、中国小姐……则切进民族审美心理,使教化效率化了。《中国馔馐谭》是“以食为天”之大风大俗。由教人下厨而令人亲炙,兴之所至,且有一点超越感。中国旧日风俗之关,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
  • 家住六朝烟水间

    作者:薛冰

    《家住六朝烟水间》内容简介:今天来写一本关于南京这样城市的书,其困难不是材料太少,恰恰相反,而是材料太多——前人关于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已经说过那么多的话,无论学力或文采,作者都很难说比他们更强。作者的优势或许只在于,首先,作者有幸在南京居住的时间更长,无意问成了她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变化的见证人。而这半个世纪,正是南京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半个世纪,尤其是最后10年,南京从一个古风犹存的历史文化名城,急剧蜕变为一个失去个性的所谓现代化大都市。 其次,作者是作为这个城市所不在意的一个普通市民长期生活在其中,各种过客眼中的缤纷和浪漫,对于作者来说是不存在的;作者有幸得以从内部解读这个城市,因而看到了这个城市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底蕴,促使作者去思索这种种变迁背后的深层文化依据。 第三,作者有幸读到了前辈学人和当代文人有关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的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为作者提供了一个个或真或幻的参照系,使作者在解读这个城市的同时,也能解读前人对于这个城市的解读。简单地说,今天重读这些记述和解读,已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前人所想确立和抹去的都是些什么;而他们的努力中,究竟有哪些在历史中站住了脚,哪些已被或正在被历史无情地抹去。由此也可想见,今人对于南京所做所言的一切,究竟能有多少会为历史所接纳。
  • 老滋味

    作者:周简段

    新春话年画,端午拉杂谈;冬日斗蟋蟀,伏天说浮瓜;旗人的吃喝,各地的风俗……作者以乡土怀旧的笔触,回忆北京和东西南北各地的古老淳朴的民情习俗,别具一格的市井小景和时令趣闻,令人回味。 =================== 随便一张嘴,便是故事;信手拈来,全成文章!本书把当年的风土民俗,如实记录下来,颇似老人夏夜纳凉时的漫谈,平实自由。——胡洁青 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碎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全面,让人读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季羡林 周简段早年常住北京,后来来往与北京和香港之间,交游广阔,亲身经历过不少重要的往事,如今追忆往事之际,备感亲切翔实。读者每阅其中一篇,仿佛与周氏把臂京畿,细说从前,令人低回不已!——香港《大公报》 ===================================== 漫话“初五开市” 北京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俗名“破五”。 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封箱不唱戏,各衙门封印不办公,统统要等到初六,最少初五才开市大吉。在这几天中,东四、西单、前门大街、大栅栏、廊房头条等繁华热闹的去处,大大小小的买卖,一律上着板,用大红纸、梅红纸写了贴在门上:“初五开市”。《燕京岁时记》云:“初五日谓之破五……新嫁女子,亦于是回归宁,……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把新嫁女子归宁和商店开市并列,写在一起,喜气洋洋。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新年新月里,在商店渐次开张贸易的时刻,年年总有一些人要愁容满面的,这就是各商号中被辞退出店的伙友。在生意萧条的年月,这些人多些;在生意繁荣的年月,这些人少些,但多少总是有一些的。 旧式商业的会计年度是以农历计算的,人事变动也是按农历计算的。如果一家买卖年初五、初六开不出市来,那就等于告诉人们这家字号“关门大吉”了。腊月底各家字号把账结好,开出总清单送给东家。是赚啦,还是赔啦,赚多少,赔多少,大掌柜、二掌柜以及大小伙计,把钱分好,用红包送到各人手中,多少不等,人人有份。三十晚上吃敬神酒,初一给东家拜年,初二祭财神等等,这些都是欢乐的事,而最最紧张的是年初四或初五晚上开市之前那顿酒席了。这是一顿使人提心吊胆的“便宴”,这顿便宴行话叫“说官话”,俗名“吃滚蛋包子”。这顿晚宴,是比较丰盛的,有菜有酒,酒后吃饭时,照例是吃包子。上席时,东家、掌柜,大小伙及各就座位,小伙计依次把酒斟满,当家的举杯祝贺,然后吃上几口酒菜之后,便要开腔了。如果生意好,便当众宣布人事照旧,大家开怀畅饮;如果生意不好,要辞退人,按老年规矩,也十分注意礼貌。在席上当家的叹完“苦经”之后,等到包子端上来,便亲自夹一只包子放在某人碗中,此人便明白了,饭后自己就收拾行李带着辛酸和热泪告辞走了。“吃滚蛋包子”由此得名。
  • 南北看

    作者:唐鲁孙

    《南北看》作者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 微读节气

    作者:朱伟

    《微读节气》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先生近两年来、在微博中随节气变化而发表的生活随笔。随笔谈天说地,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新解读,又是在现代生活中返朴归真的新经历。 为了完整地把古人随季而变的生活方式展现给读者,朱伟先生不但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把我们中华老祖宗们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更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国人必备的文史知识。这些内容,以每段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体来描述,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上千次的转发和评论的背后,渐渐兴起了随着朱伟过节气的新时尚。 《微读节气》一书配以“网络最美节气图片”摄影师青简的作品,用现代的镜头画面感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妙,使洗练、大气的文字有了水墨似的画面效果,而这些画面其实就在我们每天有滋有味的日子里。 《微读节气》是作者两年来对天气、草木变化的细心观察与亲身经历,集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是一本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生活智慧的百科全书。
  • 江湖丛谈

    作者:连阔如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是目前仅存的一部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初以来江湖上的诸多行当及行规,对当时广泛流行于北平、天津等地的丰富多彩的曲艺艺术,如评书、大鼓、相声、坠子、数来宝、竹板书等,追根溯源、分别流派、介绍演出状况;评介了众多深有影响的曲艺演唱家的艺术造诣、演唱特色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记述和揭露了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此次增订再版,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李滨声先生特为作彩色插图50余幅,书中另配有多幅珍贵人物及历史资料照片。为曲艺史尤其是评书史、相声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这是一部奇人写的奇书,是“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的江湖艺人秉承“拯人济世之心”而创作的一部空前绝后的伟大作品。
  • 说狐

    作者:康笑菲

    乡野杂谈、文人逸事与历史中的狐狸 狐狸是正?是邪? 狐狸精、狐妖、狐怪、狐魅、狐鬼、狐仙,中国历史中的狐狸形象多样,什么才是它的原形? 狐狸在中国历史中的形象是暧昧不明的,在文人笔记、传奇故事与地方志记载中,它有时化作年轻貌美的女子,以色诱人;有时是白发老翁,看似饱学之士;有时为祸害;有时却能施行法术行医助人,让人无法捉摸。老百姓对其又爱又怕,要不敬而远之,要不就小心翼翼地祭拜它…… 作者细致地爬梳了各种文字史料,追溯狐狸形象在中国最早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而谈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全书文笔细腻,但浅显易懂,以优美的笔调形塑了狐狸在历史中的样貌以及这个“多才多艺”的狐仙于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文中所提及引用的资料多为文人笔记或传奇小说,读来轻松有趣、引人入胜,是一本结合了历史研究与乡野传说的人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