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俗
-
武山石窟造像艺术
《武山石窟造像艺术》主要从美术鉴赏的角度,对部分石窟造像群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论述。武山石窟造像艺术,以建造于北周时期的拉稍寺“大佛像”为基点展开。它是当地建造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古摩崖石刻艺术。据记载,是拉稍寺大佛像的开凿与修建,带动了武山地区其它石窟寺的兴建与发展。其发展演变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武山石窟造像遗迹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拉梢寺摩崖造像群、千佛洞摩崖造像群、水帘洞石窟敷泥彩绘、显圣池摩崖壁画、以及木梯寺石窟彩塑艺术等。这些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气势雄宏又栩栩如生的艺术真迹,是古代艺术匠师们个性和智慧的集中展现。 -
风俗通义校注(上下)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风俗通义校注(套装上下册)(繁体竖排版)》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学术著作,无论是内容还是见解,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庵上坊
本书以山东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为考察对象,从追溯它的建造缘由入手,讲解它的建筑式样和装饰题材;由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既而分析它的表面与实际功能;以这座牌坊为例,揭示了清代流行起来的建筑样式“贞节牌坊”的隐匿意义:虽然建造的名义是为纪念那些籍籍无名的妇女,但这些牌坊并没有提供表彰对象的真实生平,其真实功用乃是作为地方富豪彰显和增强一己势力的载体。在富贵吉祥的装饰图像和庄正醒目的匾额题词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说的故事…… 作者对这一典型题材进行过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参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历史语境下清晰勾画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种形式的话语及其彼此间复杂的关系;在精心铺叙的种种故事之间,巧妙地穿插着对于许多理论问题新颖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说呈现了丰富灵动的历史文化景观,堪称见微知著。作为艺术史、建筑史的个案分析,本书将历史、建筑、雕刻、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等诸多领域融于一炉,篇幅精短然而颇见功力;配有插图106帧,以亲自测绘和访查拍摄为主。这使本书同时成为一本具有亲切感的图文艺术书和文化旅游读物。 -
黄河十四走
《黄河十四走》是一本以画家的文化考察笔记为线索的整个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美术)图集。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14次率队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是前无古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仅仅十几年,他们记录下大量的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今天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著名的老艺术家已经人亡艺死。我们今天在书里所看到的是一大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最后的绝响。 作者杨先让和杨阳是中央美院和清华美术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黄河流域可以说是最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大区域、大文化圈。这里所产生的一切民间艺术活动又必然与这里的考古史、哲学史、古代史、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学科,在内涵和根源上密切相连。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获得认识和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 本书文字部分根据作者数十万字原始考察笔记整理而成。14次考察的行程综述和100多个极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写组成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永久记录下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凝聚成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一本关于黄河流域传统文化记载的图书,黄永玉在评价此书时写到:《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
锦灰二堆
《二堆》所收除个别篇章及诗词若干首为早年之作外,均在一九九六年选编《锦灰堆》之后写成。时左目已失明,右目白内障又日益严重,写作艰难,故文稿寥寥无几,且多为短篇。视《锦灰堆》更加琐屑芜杂,渐愧,惭愧。今襄已届望九之年,精力日衰,自知已难再有《三堆》矣。 《二堆·附录》收古籍三种,均罕见,在若存若亡之间。其中鹰鹘、烧炉两书,曾蒙同好询及。为广流传又可从速向友好提供研究参考,此实为最简便之方法。古籍收人《附录》、读者倘不以唐突前贤、有违文集体例见责,幸甚,幸甚。 -
中国乡土手工艺
本书是中国当下第一部对现实生活中手工艺人个案真实采访的著作。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和朴素的摄影记录了20 多位乡土手工艺人的生存状况,手艺传承等方面的情况。作者的态度既不夸张,也不唯美。作者关注的重点是 和物质生活相关的,如面食、造酒等手工艺和木匠、铁匠、石匠等将要消失的手工艺人。 书中附有相关手工艺 流程及发展格局的背景资讯,而大量丰富的手工艺插图,来自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汇粹。该书由著名收藏家、 民艺家王世襄题写书名,著名诗人、剧作家邹静之以手写稿形式作序。 -
鲁迅与北京风土
《鲁迅与北京风土》:邓云乡先生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记录了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抚昔追今,因人寓景,可谓识小而见大。文笔简洁、真诚,游曳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充满浓郁的风土特色。读之可从书中看到鲁迅先生在琉璃厂访书访碑的形象、气氛,怀想鲁迅先生徜徉于北京城的情景,追思鲁迅先生不同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另一种风采。 -
妆匣遗珍
银饰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最常用的饰物之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民国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激变及女性妆饰的日渐西化,城市妇女不再佩戴传统银饰,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佩戴银饰的旧谷仍然遗存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之中。近年来,随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乡村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传统的习俗日渐淡化,甚至濒临消亡。 本书是写传统银饰的专著,以总结多年的收藏经历,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书中近千张的首饰图片,令人目不暇接。 -
山西面食·绿色健康族
本书是北京“汉声”编辑在山西民间采访11天,从太原到榆次、运城、丁村、碛口,所到之处,无“面”不餐,餐餐不重复,采访面食总计超过百种,从中选出34种适合当代都市家庭的面食品种。照着食谱制作,既无防腐剂,又无添加剂,是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放心食物。 为了方便读者参照本书制作面食,在进入面食谱之前,是有关面食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小麦面粉的各项性质指标,选用标准,发酵及检查方法,面水比例,以及小麦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与各小杂粮的营养万分统计表。 本书对采访到的面食都做了全程的制作手法及步骤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整理、归纳,并在重复试做中加以难证,归结在本册出现的面食制作手法中,并地、成型技法和熟制方法分类。然后进入“面食谱”部分,先是如何使用本册面食谱的图标说明,然后是面食谱内容。书末附四种检索面食的形式,供读者检索方便。 -
山西面食·家庭快乐族
本书是北京“汉声”编辑在山西民间采访11天,从太原到榆次、运城、丁村、碛口,所到之处,无“面”不餐,餐餐不重复,采访面食总计超过百种,从中选出34种适合当代都市家庭的面食品种。照着食谱制作,既无防腐剂,又无添加剂,是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放心食物。 为了方便读者参照本书制作面食,在进入面食谱之前,是有关面食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小麦面粉的各项性质指标,选用标准,发酵及检查方法,面水比例,以及小麦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与各小杂粮的营养万分统计表。 本书对采访到的面食都做了全程的制作手法及步骤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整理、归纳,并在重复试做中加以难证,归结在本册出现的面食制作手法中,并地、成型技法和熟制方法分类。然后进入“面食谱”部分,先是如何使用本册面食谱的图标说明,然后是面食谱内容。书末附四种检索面食的形式,供读者检索方便。 -
山西面食·上班快餐族
为了方便读者参照《山西面食:上班快餐族》制作面食,在进入面食谱之前,是有关面食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小麦面粉的各项性质指标,选用标准,发酵及检查方法,面水比例,以及小麦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与各小杂粮的营养万分统计表。 本书对采访到的面食都做了全程的制作手法及步骤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整理、归纳,并在重复试做中加以难证,归结在本册出现的面食制作手法中,并地、成型技法和熟制方法分类。然后进入“面食谱”部分,先是如何使用本册面食谱的图标说明,然后是面食谱内容。书末附四种检索面食的形式,供读者检索方便。 -
神秘的星象
《神秘的星象(最新修订本)分为绪论篇、源流篇、人物篇、典籍篇、术语篇、方法篇、阐释篇七部分。神秘的色彩最怕事实冲涤,迷信的积垢需要科学清扫。思想的雾霭不能靠利斧驱散,历史的现象需要从历史角度解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神秘文化,是光怪陆离的复杂共同体,是精华与糟粕交融的意识形态。它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有无孔不入的市场,有衰荣再生的能力。 -
民俗学概论
《民俗学概论》是由钟敬文主编、32位学者共同参与编写的民俗学重要著作,提出了完整的中国民俗学体系,不仅纵述民俗历史、民俗事象,而且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海外民俗学发展状况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为我国民俗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范本。《民俗学概论》多年来作为民俗学入门教材受到各大高校欢迎。《民俗学概论》使用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本。 -
中国童话 汉声
讓我們的孩子, 聽自己的故事─中國童話 年初三、早點睡,別打擾老鼠嫁女兒; 鶯歌、劍潭、龜山島,這些地名原來都跟鄭成功有關係; 周處除三害、目蓮救母、兄弟樹和姊妹潭、吳剛伐桂…… ……還有好多好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過的床邊故事,你還記得嗎? 漢聲編輯群耗時多年,廣泛採集中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民間故事,將之整理、歸類、改寫、編輯出這套適合現代兒童閱讀的故事──「中國童話」 內容包括神話、歷史、歲時節令、科技…… 「中國童話」全套12冊,以每天一個故事為原則,共收錄361個精采故事。「中國童話」內容編排上是以中國農曆的節氣為引,一路發展出節令掌故、歷史及偉人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甚至包括科學、地理、宗教等故事,利用各類故事交替穿插的手法,期望孩子們在逐日讀完一年份的故事之後,不僅紮下傳統文化的根基,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寬廣的胸襟與奮發上進的人生態度,同時激發無窮的想像和創造力。 故事易讀又不失文字的韻味,插畫形式豐富多樣 中國童話裡每一個故事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料篩選,在不失去原有主題和趣味的狀態下,改寫成為完整、符合現代價值觀的故事。在編寫的過程中,漢聲編輯會先互相以口述方式研究故事的語氣、結構,寫出初稿;再經過兩、三次的修改和潤色,最後才完成定稿。所以中國童話裡的每一個故事都非常的口語易讀,卻又不失文字的韻味。 良好的圖像,能更快地引領孩子進入故事殿堂。漢聲從收藏多年的民俗美術材料中取經,運用傳統年畫、皮影、刺繡、剪紙、壁畫、雕塑石刻等技法,以毛筆、宣紙細細描繪,將故事中最精采的部分化為一幅幅鮮活靈動,具有傳統風味的圖畫,希望孩子能在閱讀精采故事之際,同時體會傳統、非西方式的美感。 12冊詳細介紹 ◎一月的故事 ◎二月的故事 ◎三月的故事 ◎四月的故事 ◎五月的故事 ◎六月的故事 ◎七月的故事 ◎八月的故事 ◎九月的故事 ◎十月的故事 ◎十一月的故事 ◎十二月的故事 親子交流平台──給媽媽的話 中國童話每一篇故事後都附有「給媽媽的話」,內容包括故事的詮釋、背景知識,甚至是插畫風格的介紹,讓家長在和孩子分享故事的同時,進一步帶出故事的教育意義;並藉由陪孩子聽故事、聊故事的過程,分享溝通彼此的想法感受,讓這段「故事時間」成為親子之間最親密溫馨的時光。 得獎記錄 1982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71年度「優良圖書金鼎獎」 1983年,「中國童話」新加坡版榮獲新加坡1982年度「最佳圖書金牌獎」。發行人黃永松因此書的插圖和美術設計,榮獲新加坡1982年度「最佳圖書美術設計首獎」 1985年,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大家選好書」活動,榮獲小朋友票選「百名好書排行榜」兒童類第一名。 1987年,永豐餘「知新藝術生活廣場」開幕,榮獲兒童票選「最愛的書」第二名。 1988年,獲國語日報票選十大熱門兒童書籍第二名。 1989年,台北市長春、成功、福星小學舉辦「校園好書排行榜」,「中國童話」獲語文類排行榜第一名。 -
金枝
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上.下册),ISBN:9787100088961,作者:弗雷泽 -
老古董
《唐鲁孙系列:老古董》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
说东道西
《唐鲁孙系列:说东道西》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
京华忆往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即游艺、饮食、文物、忆往。以作者对旧时京城生活的回忆为主线,真实再现了许多已经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乐趣、老北京人讲究地道的性格特征。书中配有的大量手绘线图、照片图片,将众多业已失传的工艺和旧时的玩意儿再现出来,可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因此,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过去的岁月,了解祖辈的生活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书。 -
天下味
唐鲁孙出身贵胄,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奇珍,又遍尝各省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北方味、山珍海味、烟酒味,百味不离其宗,那就是作者对往昔的人与事的无尽回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