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多丽丝·莱辛
-
老妇与猫
在莱辛那里,女人永远是“另外那个女人”,而猫则是“特别的猫”。与《金色笔记》那样的长篇巨制相比,这本书里的中短篇小说显得更轻盈,更有灵性,更展现出莱辛所独有的魔力:既超然物外地冷酷,但又常常在刹那间,给你意外的温暖一击。 -
金色笔记
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纪录,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 黑、红、黄、蓝四色笔记,一个不安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而金色笔记,则是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它的多彩反映着主人公迷乱失重的灵魂。 通过这部“跨国度的百科全书”,莱辛图解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男女间的爱情,兼具感性与知性。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金色笔记》为“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目 录 : 《金色笔记》 序言 自由女性Ⅰ 笔记 黑色笔记 红色笔记 黄色笔记 蓝色笔记 自由女性Ⅱ 笔记 黑色笔记 红色笔记 黄色笔记 蓝色笔记 自由女性Ⅲ 笔记 黑色笔记 红色笔记 黄色笔记 蓝色笔记 自由女性Ⅳ 笔记 黑色笔记 红色笔记 黄色笔记 蓝色笔记 金色笔记 自由女性Ⅴ -
浮世畸零人
《浮世畸零人》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所著。《浮世畸零人》是《第五个孩子》的续集。莱辛叙述班离家出走后,过着流浪生活的故事。班四处飘泊,时时受人欺负、骗钱和利用。如毒贩詹士顿暗中利用班,在他皮箱内藏了毒品,走私到法国尼斯,以赚取巨款,而美国人亚丁,因班奇形怪状而带他到巴西拍电影。这些人只有将班当成工具,以遂行私利。不过,莱辛弘调人间仍有爱的存在。例如老妇人爱莲、丽妲、妓女德蕾莎都十分善待班。她们并没有将班当成异类,而是将他视同一般人。最后,班在巴西还被研究中心的史蒂芬抓走,以便探讨班这个异类。不过,十分关心他的德蕾莎却把他救出来。在结尾,莱辛以超现实的笔法,让班掉落于山谷中,并在空气中消失,而且暗示班已经回到他的异类族的怀抱中。 -
裂缝
本书内容简介: 近九十岁高龄的多丽丝•莱辛,2007年的最新作品《裂缝》,讲述的是一则关于人类起源的寓言。 在圣经语言般神秘的口述档案中,在远古时代,女人是一群单性繁殖的母兽,定居在一座岛屿的海岸崖壁之间,自称“裂缝族”。 她们偶尔生下一些身上长了“管子”的“怪物”,后来被称为“喷射族”(也就是最初的男人)。 人类的历史就在这两群人的吸引、对抗、谋杀、强奸和各种疑惑之中诞生了…… 封底文字: 莱辛笔下的史前世界生动有趣,在史前世界的最盛时期,她描写了一种伊甸园般的男女平等的状态。……有关时间、家庭、道德的观念,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都被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读这本小说是一种纯粹的享受:你会读到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假设,它们都出自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手。 ——《星期日电讯报》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充满智慧、幽默和神秘的作品。将来,这本小说有可能会被认为是莱辛最好的作品之一。……这本小说寓意深刻,主题严肃,但是也同样充满了仁慈、温暖和机智的光芒。……多丽丝•莱辛,以九十岁的高龄,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样,创作出具有神奇催眠魔力的、有洞察力的、独创性的作品。——《格拉斯哥先驱报》 多丽丝•莱辛生动地描写了人类渴望变化、革命和进化发展的同时,又希望事物保持原样,一成不变。她在作品中传达了一种强烈的信念:人类处境的变化无常和人类之间关系的似非 而是的不变性。 ——《观察者》 -
第五个孩子
《第五个孩子》是莱辛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充满哲理意味的“恐怖的好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当一个异于常人的孩子诞生后,和睦家庭随之发生的变化。莱辛将主人公班置放在一个渴望幸福、快乐、安定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在书中,大卫和海蕊一结婚后,渴望多子多福,生了4个孩子后,家庭生活和乐融融。但海蕊怀了第五个孩子班时,身体出现异状。等到班出生后,即具有蛮力,随时要攻击其他孩子,加上他的反应又异于常人。此时,整个家庭便面临重大的转变,家人日益陷入恐慌。父亲大卫终于无法忍受。将班送到了所谓的“疗养院”,在那里班受到监禁,并受到不人道的对待。终日牵肠挂肚的海蕊又将班接回家中,短暂平静之后的家庭再次陷入恐慌和怨恨。莱辛以极其简洁流畅的叙述风格,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第五个孩子》,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和惶惑。 《第五个孩子》的续集《浮世畸零人》则描述了长大成人后的主人公班的遭遇,他对温情的渴望,对寻找同类的希望,无不令人伤感唏嘘。 -
又来了,爱情
早晨她经常呻吟着醒来,又睡着。如果它是一幅忧伤的风景,那么它至少与醒来的这一幅不同。如果是在家,她会睡一下午,几乎不工作,十点又睡着。有时她强迫自己早晨起来,但没到中午就又回到床上。通常她会惬意地入睡,梦里有令人愉悦的东西,还常有一些消息的线索。现在她爬进梦乡,那里既可以逃避又存在威胁,可以摆脱心中的痛苦。她好奇地观察着自己的症状,并没有什么——真的吗?——那只是爱的必不可少的症状吧。 -
我的父亲母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封笔之作 在本书中,莱辛给她的父母送上了一份最非凡的礼物:他们本可以拥有的人生。除却愤怒和不动感情的明晰,还奉上了她作品中不常显露的东西:宽容和慈悲。——《纽约时报》 通过让读者深切体味自传与虚构、形式与内容的关联,她再次肯定了小说的力量和可能性。——《华盛顿邮报》 细致入微的观察,充满嘲弄的机智……虚构和回忆的非凡联姻诞下的迷人、惆怅和悲伤之作。——《书单》 莱辛对于狼狈挫败的真实人生的偏爱一如既往地明显……和她以前的作品一样令人振奋,引人入胜。——《科克斯书评》 耄耋之年的莱辛回望父母,用笔墨为他们编织了一段如意人生。没有一战。父母未相恋,亦未结合。父亲如愿成为一名农场主,在太平富庶中度过了一生。母亲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跑去伦敦当了“给穷人洗屁股”的护士,职场顺遂,后觅得金龟婿,未几成为寡妇,最终重拾年轻时的风采,开创了一番事业。 而在真实的世界里,父亲在一战中失去了一条腿,于伤兵医院结识了做护士的母亲。怀着开创新生活的希望,他们先赴波斯,后又携儿带女到了非洲南部的罗得西亚,在那里度过了生命中的大半时光。没有板球比赛,没有风光的职业生涯,有的只是战后殖民地丛林中的荒蛮窘迫…… -
另外那个女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快到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那段日子,年逾八旬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就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连续几年都是人气最旺的竞争者之一,每次却跟这份殊荣擦肩而过。这事情惹得莱辛苦的爱好者们忿忿不平,也让舆论界大惑不解。其实按文学批评一般标准而言,这位“祖母级”作家早已到了要什么有什么的境界,她的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惊的创新手法,因而总能及时把自己推到前卫行列。 《另外那个女人》收入多丽丝·莱辛以下6个中短篇小说:“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爱的习惯”、“喷泉池中的宝物”、“另外那个女人”、“老妇与猫”、“海底隧洞”。这些小说以当代欧洲特别是英国生活为背景,体现了一个严肃作家在题材、主题和风格上的追求和探索。她的绝大多数中短篇是写实的。如“喷泉池中的宝物”,是相当完美的传统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知识女性的心理状态以及她们面临的当代两性关系格局,笔调节制,暗藏讥讽。“海底隧洞”是反映青少年心理的。“另外那个女人”的女主人公是个插足的第三者,她等待着情人了断和妻子的关系。最后,她不堪忍受这种精神折磨,直接去见那位妻子,于是典型的婚外情纠葛有了出人意料的发展。 莱辛的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惊的创新手法。她不变的基调是对人类历史和现实处境的深切关注,其中包含对人类弱点的透彻理解,这是一份罕见的才情。“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爱的习惯”、“另外那个女人”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营造出两性关系中某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而且看上去还是老派的写实套路,这种大巧若拙的效果可看出作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另外,莱辛把一种微妙而有趣的叙述语式引入了现代小说。她的作品可以说是最具有解读价值的文本。 -
野草在歌唱
玛丽是南部非洲土生土长的白人,自幼家境贫困使她本能地渴望摆脱这种与土著黑人相似的生存状况。工作后,她的生活一度有所改善,但在迫于社会压力结婚之后,她绝望地发现自己走回了母亲的老路。黑人雇工摩西的闯入打破了她麻木混沌的生活,使她有了新的生存力量。然而种族歧视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南部非洲每一个人的身上,注定了他们所面临的必将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
幸存者回忆录
《幸存者回忆录》内容简介:那时候。城市陷入瘫痪,人们纷纷成群结队四处流走,往北,往西。我,一个单身的中年女人,独居于一幢清冷的公寓,清冷地观察周遭一切。一个陌生男子出现在我的客厅,将一个叫艾米莉的女孩留在我家,女孩身边总跟着一只叫雨果的半猫半狗。阳光照亮了客厅的墙壁,墙上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恍惚之间,墙竟然自动开启,我穿越墙壁,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
特别的猫
故事从莱辛在非洲的童年开始。爱猫成痴的文学大师用优雅的笔调讲述了人与猫之间的动人故事。 猫的世界精彩纷呈。娇美的公主灰咪咪和内省的黑猫咪因为争宠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同为母亲,育儿之道却大相径庭,令观者莞尔;流浪猫鲁夫斯九死一生、大帅猫巴奇奇不幸致……莱辛的情感体验因丰腴而灿烂。 -
天黑前的夏天
【一部最好读的诺贝尔奖杰作】 【一部让女人找回女人感觉的杰作】 【被《纽约时报》誉为“《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 伦敦。夏日花园。午后空气微醺。 二十年来,凯特早已习惯了料理一切。当丈夫儿女忙着计划各自的暑期行程时,她猛然怅惘若失:此后生活如何承载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忐忑不安中,在疑惑惶恐中,凯特“首次”走出家门——一份光鲜体面但充满无聊的工作,一程兴奋激情但暧昧不明的旅行,一段与少女清澈见底但恍若隔世的合居,伴随忽隐忽现的梦境,以及绵延不绝冲动,凯特在这个意乱情迷的夏日气息中,迷失、徘徊、找寻、惶恐,一路走去…… 《天黑前的夏天》以一贯的女性视角观察、体味、想象与表达,刻写了一位中年女子在某个夏日里来临之时,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变化和心理体验。情节枝蔓,用笔绵密,对女性内心关于婚姻、自我、年华与性的困惑与迷乱,令人心有所动又若又所思。 不仅是多丽丝•莱辛最好的小说,也是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纽约时报》 您曾帮助我们应对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您创造了一份记录,让未来可以传承接续我们时代的风味,它的成见,它的生存之道,以及它日常的琐事和欢娱。——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一部杰作……可以说是莱辛最好的作品。——《经济学家》 一部变幻多姿、缜密认真的小说,它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虚幻的想象也可以将丰富的经验展现出来。——《国民观察家》 莱辛作品呈现出的敏锐,些许像D.H.劳伦斯晚期的作品,我们会被其中突如其来的强烈感受所捕获。——《新闻周刊》 一本真诚的书,深具洞察力和严肃性。——《爱尔兰时报》 一次自我发现的夏日之旅,以令人惊异的方式结束,一次自我确认的过程,如此具有穿透力,令人感到震惊、充实,充满敬畏。——《星期日泰晤士报》 她是极少数天才的文学预言家之一。——《隐之书》作者A.S.拜雅特 这本小说几乎没有赘言,没有可省略的段落,它的力量在于它的自制。——《纽约时报》约翰•伦纳德 艺术真正的功能是改变人看自己的角度。——多丽丝•莱辛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