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欧洲文学
-
欧洲文学史(第2卷)
《欧洲文学史(第2卷):十九世纪欧洲文学》是一部既能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欧洲文明诞生以来文学嬗变的全过程,又有强烈的时代感的新的欧洲文学史。旨在帮助读者和学生既能获得有关欧洲文学传统的基本知识,又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社会做出贡献。全书共分三卷,内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20世纪80年代。 -
欧洲文学史
周作人《欧洲文学》史之目标.不在‘客观描述“欧洲文学之来龙去脉.而在开启中国自身之“人的启蒙” 其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是所 谓“希腊情结” 欧洲千年文学进程,被作者描绘为‘希措精神“之丧失与回归的历史.丧失期尽述其内涵之潜在生命.回归期则尽列筻发扬光 大之所在,所以本书被定’性为”六经注我“之作开启”中国启蒙文学“之作.“典型的以文学形式出现的自然人性论的教科书”……被定性为“进入周作人思想世界的金钥匙”…… -
欧洲文学史
要了解西方文化,必先从它的文学史开始。本书通过对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各国的文学史的述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观察西方文化的视角,使读者透过作者自己的见解和他那个年代的独特视角,对西方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3卷)
本套书选自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4年的校勘本《卡夫卡全集》,包括作者创作的(生前发表和未发表的)全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之所以选取这个负有盛名的校勘本,是因为它忠实地根据卡夫卡的手稿,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原原本本地再现了作者手稿的风貌。 -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是布鲁诺·舒尔茨两本传世的小说集之一,共收录13篇小说,相对独立又自成一体,构成一个浩瀚宏大的叙事框架,充分展现了舒尔茨绚烂、奇特的写作风格。 -
ANNA KARENINA安娜卡列琳娜
分上下两册 -
名人死亡词典
《名人死亡词典》记载了世界上近千位名人的死亡资料: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埋葬地点,以及他们死亡时的情景。他们生命终结的形式亦多种多样:有寿终正寝的、被疾病夺去生命的、效死疆场的,还有红颜薄命、死于非命、被害和自杀的。他们死亡的形式与他们平时的为人、品行相像或相左,因此他们的死亡和他们的生命同样受到世人的关注。 在记叙这些人物情况的间隙,作者穿插了一百多个饶有趣味的关于一些名人临终前种种奇特的、形形色色表现的小故事,以及近百条名人对死亡富于哲理的总结。这些内容与这些名人死亡的过程相互映衬,再一次说明死亡的形式是生命内容的再现,而人们对死亡形式的好奇和探究,本质上反映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进而从中获取到对生命的启迪。 -
十日谈
《十日谈》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小说家乔万尼.卜伽丘(1313-1375年)。作品描述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斯流传瘟疫病时, 十个青年男女逃到郊外别墅居住,他们除了唱歌跳舞之外, 每人每天还要讲一个故事,住了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 因此得名《十日谈》。卜伽丘把这一百个故事镶嵌在一起, 使其既各自独立成篇,又互相联贯,组成一个整体, 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服从于统一的主题。 这部作品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凶残和完宗教会的虚伪, 在中世纪欧洲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权威的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 这里选登其中一则故事,译文略作了删节。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故事,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马可·波罗游记》等),传奇轶闻和街谈巷议兼收并蓄,熔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十日谈》的一百个故事塑造了大量人物,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欧洲文学史中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如此广阔的生活画卷,薄伽丘可以说是第一人。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斯(1817—1883)评论薄伽丘的《十日谈》时,把它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里的人物林林总总,情节多姿多彩,但贯穿全书 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是十三至十六世纪欧洲希腊、罗马古典文艺和学术的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文艺复兴以前的一千多年中,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对它称之为“异教”文化的古典文化进行残酷的摧残。古典文化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现世主义,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权衡,现世的幸福生活是“至善”;基督教文化的基本内容则是神权中心和来世天国,主张人在尘世应禁 欲苦行。 资本主义生产在意大利发展较早,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阻碍它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宗教信条和中世纪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重视现世生活,宣传以“人”为本,文艺复兴运动便应运而生。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三位意大利文学奠基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在《神曲》里把许多天主教的教皇和大主教打入地狱,让他喜爱的罗马“异教”诗人维吉尔引导他游历地狱和净界,让他青年时代钟情的贝雅特里齐引导他游历天堂,这充分表明他对天主教会的憎恨,对禁欲主义的反对,以及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肯定。彼特拉克在他最优秀的作品《歌集》里冲破中世纪禁欲主义和神学思想的束缚,表达了以人与现实生活为中心的新世界观和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薄伽丘的思想比彼特拉克更进一步,他在《十日谈》的许多故事里批判了天主教会,讽刺教会的罪恶和黑暗,抨击僧侣的奸诈和伪善,表达了当时平民阶级挣脱教会和宗教枷锁的要求;对封建贵族的腐化堕落也予以无情的暴露和鞭挞。 《十日谈》用不少篇幅描绘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谴责禁欲主义,赞美爱情是聪明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赞赏平民、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机智,宣扬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但薄伽丘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不可能完全摆脱中世纪思想意识的影响,作品中也有一些糟粕,有些故事渲染情欲,格调不高,反映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生观;另一些故事则宣扬宽容顺 从,进行封建说教,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中世纪道德观念的让步和作家世界观的矛盾和动摇。 《十日谈》故事结构紧凑,文笔简练,语言谈谐,在心理刻画和性格塑造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为意大利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该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很大影响。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马格里特·德·纳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之作。拉封丹、洛佩·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都曾在作品中引用过《十日谈》中的故事。 -
为了一夜的爱
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为了一夜的爱》、《陪衬人》、《南塔斯》、《磨坊之役》等21篇佳作。这些佳作体现了左拉中短篇小说的取材广泛性,涵盖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反映了者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主张。其中,《森普利斯》、《血》和《穷人的妹妹》选自左拉生平第一部单行本《给尼依的故事》;《陪衬人》和《广告的受害者》是对资产阶级的“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的力透纸背的揭露;《比尔勒上尉》通过一个军官的沉沦表明军队中荣誉观念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丧失;《为了一夜的爱》和《娜伊丝·米科莱》的题材是自然主义者所十分偏爱的“隋欲之研究”;《洪水》则通过一个农家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洪水搏斗而几乎全家丧命的故事,作品真实地记录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灾害对人民的危害…… -
欧洲文学史(第3卷)
《欧洲文学史·第3卷(套装全2册)》包括《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前欧洲文学》、《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后欧洲文学》。提供有关欧洲文学发展的基本知识,供高等学校文科使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这本文学史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文学现象,重视文本分析和美学探讨,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希望通过寓教于乐使优秀、健康的文学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
欧洲文学史(下卷)
《欧洲文学史》(下)全书分为八章,每章叙述一个时期欧洲文学的轮廓,并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与思潮:每章又分别叙述这一时期若干国家的文学发展,着重论述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从而构成本书作为文学史的特色。 -
欧洲文学史(上)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欧洲文学史(上)》概括地叙述了从古希腊开始到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为止的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向广大读者,尤其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全书分为八章,每章叙述一个时期欧洲文学的轮廓,并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与思潮:每章又分别叙述这一时期若干国家的文学发展,着重论述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从而构成《欧洲文学史(上)》作为文学史的特色。 -
欧洲文学史(第1卷)
《欧洲文学史(第1卷):古代至十八世纪欧洲文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目录简介:古希腊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希腊诗歌和伊索寓言、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散文、新喜剧及田园诗等、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戏剧、古罗马散文、古罗马史诗等。 -
斯特林堡文集(全五册)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是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与今天相差一个多世纪,但是瑞典驻华大使仍然用了“令人惊异地现代和当代”来形容斯特林堡作品之于当今的意义。因为作品屡屡犯禁,斯特林堡也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是瑞典皇家文学院却至今还承受着舆论的谴责。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则公开坦言:“第一次激起我对现代戏剧观念的,是斯特林堡的作品。” 斯特林堡生前被人描绘成“怪人”和“疯子”,但在后世,瑞典人却将他视为一个扰人灵魂的朋友。“如果你是瑞典人的话,斯特林堡就生活在你的内心,并且时不时激怒你。他的极端,实际上是在追问人生的本质问题。一旦你被他的病毒感染,他就会一辈子跟着你,缠绕着你。”不仅瑞典驻华大使,就连来华演出斯特林堡话剧的演员都有同样的感受,瑞内・布莱诺夫森,这位《斯特林堡的独白》的主演,更因为有过两个月在图书馆阅读斯特林堡的经历,而把他形容成一位这样的朋友:“他绝对不让你如沐春风,但他会告诉你真实的想法,我觉得他一直在我身边。” 斯特林堡的名字在中国也不算完全陌生。据介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的作品《谁是父亲》就被译成中文,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出版过他的代表作《红房间》以及相关传记。但以前的这些作品均非瑞典文翻译而来,出版规模也属零敲碎打。此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这套文集,据出版者介绍,依据的是瑞典文,版本则是从瑞典文国家版《全集》翻译而成。瑞典国家版全集是迄今为止瑞典最大的人文科学项目,从198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今,计划出版七十余卷,涵盖斯特林堡全部创作和批注。中译本《斯特林堡文集》收入斯特林堡的小说、戏剧、散文、书信等150万字,篇目都由参与国家版编纂的瑞典斯特林堡研究专家选定,中文版索引与注释,也直接沿用瑞典国家版。由于斯特林堡的作品中有一些宗教背景的内容以及瑞典历史上的事件,这些注释与索引对于初步接触斯特林堡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
背德者・窄门
背德者 窄门,ISBN:9787540213220,作者:(法)纪德著;李玉民译 -
萧伯纳戏剧选
图书目录 前 言 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 匹克梅梁(1912) 圣女贞德(1923) 苹果车(1929) 附录1: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附录2:萧伯纳生平及创作年表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