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印度文学

  • 日落俱乐部

    作者:(印) 库什万特·辛格,Khushwan

    《日落俱乐部》是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由印度企鹅出版出版、由印度最知名、最受欢迎的作家库什万特·辛格创作,也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 《日落俱乐部》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在新德里那个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罗迪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微物之神

    作者:阿兰达蒂·洛伊

    本书以一对孪生兄妹牵引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的卑微与愚昧。在那个"应该爱谁,怎样去爱,以及爱到什么程度"的律法里,重新感知了自以为熟悉、不必多加观照的本我,再一次探测心灵的深度。《微物之神》出版于1997年,是一部获得英国布克奖、全美图书奖、全球销售超过600万册的旷世之作。
  • 泰戈尔全集

    作者:泰戈尔

  • 采果集

    作者:泰戈尔

    采果集,ISBN:9787111122845,作者:[印]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著;吴岩译;[圣马利诺]妮可丽塔(Nicoletta Ceccoli)图
  • 园丁集

    作者:[印度] 泰戈尔

    《园丁集》主要内容简介:你是什么人,渎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我不能从春天的财富里送你一朵花,从天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开起门来四望吧。从你的群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在你心的欢乐里,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传辽一百年的时间。
  • 《罗摩衍那》选

    作者:(印度)蚁垤

  • 男向导的奇遇

    作者:(印)R.K.纳拉扬,R. K. Nar

    纳拉扬:神秘国度里流淌的美 印度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很多年前,电影《甘地传》就在黑暗中给我的眼睛留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闪光。然而,对于印度的那些史诗和民间传说,我始终不怎么感兴趣,即便是泰戈尔的小说游记,还有那本著名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我也只是在闲来无事时才偶尔地翻一翻。整个90年代,印度的英语小说异军突起,萨尔曼·拉什迪、维克拉姆·赛德早已名满天下,女作家阿伦德哈蒂·罗易更是凭借一部感人至深的《卑微的神灵》荣膺了1997年的“布克”大奖。在对这些中青年作家刮目相看的同时,让我更加怀念的却是一个险些被人们淡忘的名字,他就是拉·克·纳拉扬(Rasipuram Krishnaswami Narayan,1906—2001)。 纳拉扬在他的代表作《向导》(The Guide)中,采用交叉叙述的办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社会下层众生相,主人公拉朱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通过纳拉扬细腻而动听的讲述,始终是饶有趣味。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通过英国人的文化视野来了解印度,比如吉卜林的《基姆》、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以及保罗·斯科特的《滞留》(又译《眷恋》)。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并不清楚印度人自身的感受,犹太女作家贾布瓦拉的情况要特殊一些,她在1951年嫁给了印度的一位建筑师,并长期侨居印度。对于这个“充满了贫穷、疾病和苦难的国家”,贾布瓦拉体验到了“一种虔诚的宗教感情”。漂泊世界各地的印度人的后裔奈保尔则使用了“受伤了的文明”和“幽黯国度”的名称形容这片沉睡的东方热土。2001年,晚年定居英国的奈保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多次成为诺奖候选人的老作家纳拉扬却惜别了人世。 “人们一直是透过欧洲人的眼光来阅读非欧洲人,”奈保尔在一篇随笔里为纳拉扬打抱不平:“他有创造、温暖、幽默、真实、神奇的轻快笔触。然而,对于图书馆读者,他仍然是相对无人知晓的作家。他没有外国人那种习惯性的眼光。”是的,比起诗哲泰戈尔的声名赫赫,纳拉扬对于中国读者还显得十分陌生。到目前为止,我所见过的纳拉扬已翻译成中文的小说还只有一本《向导》,为了招徕读者,书名被出版社改为《男向导的奇遇》。回想这几年收寻外国文学作品,此种“隐姓埋名”的情况屡屡出现,比如哈珀·李的《杀死一只反舌鸟》被易名为《白与黑》,约翰·欧文的《加普的世界》则被易名为《诱惑》。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约瑟夫·罗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这位奥地利作家在西方经常被与卡夫卡和穆齐尔相提并论),被意译成了《特罗塔家族》,似乎更加吃力不讨好。 《向导》的结尾令人忍俊不禁,那个冒牌的祭司拉朱为了驱赶一场旱灾,不情愿地采用绝食的办法来求雨。此举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整个马尔古蒂(纳拉扬创造的一个“文学地理名词”,相当于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郡或者马尔克斯小说里的马孔多镇,被乘客们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想一睹“斯瓦米”(精神导师)的尊容。一个美国的摄影记者更是长途跋涉而来,对这位绝食的圣人进行了采访: “您将在什么时候结束绝食?” “第十二天。”“您预计那时天会降雨吗?” “为什么不会呢?” “绝食能够消灭一切战争,带来世界和平吗?” “能够。” 很显然,让冒牌的祭司拉朱“绝食”的这一故事情节安排,极容易让人误解为是对圣雄甘地某些事迹的戏仿。而事实上,纳拉扬的小说多半是以宁静的南方小城马尔古蒂为背景的,而这个印度社会传统的象征经常会被一些外来因素干扰,如游客商贩等,或许还可以理解为殖民者的侵占。但是,最终小城又恢复了原有的生活秩序。纳拉扬和我们的沈从文先生在创作上有着某些近似之处,比如说,马尔古蒂和湘西都是相对封闭的落后地域,再比如说,他们的笔下都流淌着古朴美好的人性,不怎么正面地去描写时代变迁,更不涉及重大的政治主题。 张永义/文 (《男向导的奇遇》,纳拉扬著,李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摩诃婆罗多导读

    作者:黄宝生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汉语全译本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有五百万字,装订成厚重的六册。考虑到许多读者无暇阅读全书,而又渴望了解这部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出版社建议将我为这部译本撰写的前言、各篇导言和后记汇编成《 导读》,作为单行本出版,以适应读者需要。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欣然同意,并趁此机会,另外选译了四篇参考文章,作为这部导读的附录。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全书约有五百万字,装订成厚重的六册,许多读者无暇阅读全书,而又渴望了解这部著作,本书将这部译本撰写的前言、各篇导言和后记汇编成《 导读》,作为单行本出版,以适应读者需要。
  • 微物之神

    作者:[印] 洛伊

    本书以一对孪生兄妹牵引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的卑微与愚昧。在那个"应该爱谁,怎样去爱,以及爱到什么程度"的律法里,重新感知了自以为熟悉、不必多加观照的本我,再一次探测心灵的深度。《微物之神》出版于1997年,是一部获得英国布克奖、全美图书奖、全球销售超过600万册的旷世之作。
  • 薄伽梵歌

    作者:毗耶娑

    《薄伽梵歌》共有十八章,七百颂。十八章这个数字与《摩诃婆罗多》共有十八篇和婆罗多族大战进行了十八天,想必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寓有深意,即史诗作者将《薄伽梵歌》视为《摩诃婆罗多》的思想核心。“薄伽梵”是对黑天的尊称,可以意译为“尊者”或“世尊”。黑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因此,《薄伽梵歌》也可译为《神歌》。
  • 番石榴园的喧闹

    作者:(印)基兰·德赛

    桑帕斯爬上了郊外的一棵番石榴树,决定在上面定居,任谁劝说也不下来。庸庸碌碌活了二十年的他,再也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不愿去当公务员,不愿听父亲的训斥,不愿承受外人异样的目光,不愿卑躬屈膝。天知道当年他随着一声霹雳在久旱后的甘雨中降生时,承载了多少美好的期许。 他的不识好歹触怒了父亲,但没多久父亲就喜笑颜开了,噢,这岂不就是发财良机?
  • 六个嫌疑人

    作者:维卡斯·斯瓦鲁普

    无恶不作的政客之子、青年富商维奇·拉伊,在众目睽睽之下,枪杀了酒吧女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露比·吉尔。审判一再推迟,但结果一如往常,维奇无罪释放。全国哗然、抗议不断,维奇却大搞宴会、以示庆祝。不料死神不请自来,一声枪响,维奇当场毙命。警方紧急出动,找到六个嫌疑人:一号嫌疑人:莫汉·库马尔。退休贪官,贪图享受,但不时被圣雄甘地附身。他要杀掉维奇,以暴力伸张正义;二号嫌疑人:莎布南·萨沙纳。当红性感女星,虽洁身自好,仍被维奇纠缠不休。为了保护家人,她愿不惜一切代价;三号嫌疑人:艾可提。部落土人,非法进入印度本土。他要拿回落入维奇手中的部落圣物;四号嫌疑人:穆纳。英俊手机惯窃,与维奇有杀父之仇,却与他的妹妹坠入爱河。杀掉维奇,他能大仇得报,但爱情令他绝望;五号嫌疑人:拉里·佩吉。实心眼的美国佬,受笔友欺骗来到印度。他想迎娶梦中情人,但维奇也对她觊觎已久;六号嫌疑人:贾格纳:拉伊。权势熏天的内政部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流氓政客。除掉儿子维奇,他才能平息沸腾的舆论,保住权位。究竟是谁,干掉了维奇·拉伊?出于公愤,还是私欲?结局比你能想象的更神秘!
  • 沙恭达罗

    作者: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是集自然美、朴质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理想女性化身。她在大自然中长大,天生丽质,洁身自好。她与女友一直保持纯洁真挚的感情,与森林中的小动物也始终有着亲密关系。当她要离开净修林时,不但女友难分难舍,就连孔雀也不再跳舞,野鸭也不再吃食,小鹿也长久牵着她的衣裙。她敢于突破种种清规戒律,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跟国王豆扇陀相恋相爱。一旦为爱付出,便全心全意,坚贞不渝。后来沙恭达罗因为思夫心切,无意间得罪过路仙人,仙人发出咒语,使他的丈夫失去记忆,她去找丈夫途中又将作为结婚信物的戒指失落,以致被豆扇陀拒认和遗弃,她不卑不亢,指斥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当豆扇陀恢复记忆,万分追悔时,在天帝的斡旋下,她又能宽恕丈夫,和丈夫言归于好。
  • 云使

    作者:[印度] 迦梨陀娑

    •《云使》是迦梨陀娑最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印度古典诗歌中的瑰宝。诗歌写一个结婚一年的小夜叉被贬谪到偏远的罗摩山上,他不得不与爱妻分离一年。当雨季来临时节,夜叉思念妻子,就托一片缓缓飘向家乡方向的雨云转达自己的遥思。 •他把雨云当作通解人情的知心人,细细向其讲述北去家乡的路线和沿途风光。雨云飘走时,他还想象雨云飘到了他家院子,看到妻子因思念他而神形憔悴。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印度文学想象丰富、构思奇绝、譬喻绮丽、感情真挚的特点。后人仿做不绝,形成了“信使体”诗歌,如《风使》、《月使》等
  • 罂粟海

    作者:(印度)阿米塔夫·高希

    “哦,生命的赐予者,请消除我们的痛苦与悲伤……” “朱鹭号”——这艘即将远航,跨越印度洋的巨大帆船。它注定命运多舛,充满喧哗与骚动,因为它远渡重洋,即将发起邪恶的鸦片战争。这艘船的乘客可谓形形色色:有印度水手、偷渡客、苦力、以及被押运的犯人。 在这样一个充满动乱和恐惧的殖民年代,命运把本地印度人和西方殖民者搅和到了一起:破产的王公尼尔,他温文尔雅,是当地最为亲英的贵族人士,却不幸被鸦片商人陷害而沦为囚徒;失贞的寡妇迪提,新婚之夜被丈夫的家人强奸,却在丈夫逝去后的火葬陪葬时被救,那个他有着黝黑大地般宽广而结实的怀抱,从此让她温暖;船上的大副扎卡尔,是个黑白混血儿,母亲是黑人奴隶,这让他身份可疑,时刻有遭到危险的可能;而他恋上的法国孤女,是田野调查学者、植物学家的后人,被暴发户收养,最终只能逃婚,以偷渡客身份登上朱鹭号。当所有这些人全都失去了家园的照拂,开始相互视为患难的兄弟,一个原本不能想象的家庭就此在颠簸的大洋上诞生,超越人与人之间的敌意、种族的差异以及隔膜的代沟。 如同史诗般宏大的冒险小说,足迹遍及恒河岸边茂盛繁密的罂粟花田、波涛怒吼的莫测海洋以及广东人头攒动的后街小巷,但它更是一副芸芸众生的全景图,把每一个流落异乡者栩栩如生地缩写在这东方殖民地的风景画中。 作者无愧为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耐心缜密,如同蜘蛛结网般细细描摹各条人物线索,天衣无缝地将他们编织到同一条命运之轮上。爱情、阴谋、罪行、无知、贫穷、堙没的理想、无畏的勇气,人类的情感亦汹涌如同莫测的大洋。而作者以其人类学家的知识背景,真实而生动地还原了鸦片战争的大环境与小细节。
  • 继承失落的人

    作者:[印度]基兰·德赛

    我来自远方,不存到达的希望 从不曾拥有,却总在失去 ---------------- 荣获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 美国国家书评奖 / 《出版家周刊》“年度十大小说” 基兰•德赛是一个好作家,我崇拜她!—— 帕慕克 创作7年,从1500页压缩到300页;被译成40多种文字 ------------------ 事情发生在一个迷雾浓得滴水的下午。 印度边陲,喜马拉雅山山脚。一座破败的大宅里,住着法官、他的孙女和一个厨子。有一天,一群打扮得像游击队员的男孩气势汹汹地闯入了宅子,扫荡一番后扬长而去。事后,另两个人都不敢看老法官,因为那就相当于在盯着他的耻辱看。一个骄傲男人的沦落是可怕的,他很可能会杀掉目击者。 事情并没有闹得沸沸扬扬。但不安与失落,兀自钻出破败的大宅,搅得人心惶惶。
  • 请勿打扰

    作者:(印)马尼·山卡尔·穆克吉

    ★ 跨越半个世纪的印度文坛经典之作。 ★ 孟加拉文学史上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小说。 ★ 你会希望这本书永远没有尽头,它充满了生命,创造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原著作者,维卡斯•斯瓦鲁普 本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孟加拉文坛上最受欢迎的小说,也是印度文学的经典之作。该书于1962年在孟加拉首次出版,讲述了在加尔各答最大的饭店之一——沙贾汗饭店里的经历、员工以及客人之间的传奇故事。 该书是由七八个单元小故事组成在一起的系列小说,作者以单元剧的写作方式,并以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讲述了发生在沙贾汗饭店角角落落的故事,为读者揭开了一台充斥着世间悲喜的人生大戏。 此外,作品还充斥着浓郁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因此,《请勿打扰》讲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故事,也是一座失落都市的辉煌编年史。 《请勿打扰》具有一部优秀小说所应有的一切。你如饥似渴地一页页翻看着,又希望它永远没有尽头。动人的词句创造了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尽管这是一部四十年前的作品,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可读性。这无疑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卫报》 作者有一种能令人沉醉的魔力。这些店员和顾客的传奇故事,就像藤蔓一样围绕在读者身边,使其完全地融入到沙贾汗饭店的世界中。——《爱尔兰观察报》 真是一部能激发人无限阅读兴趣的杰出作品。——《格拉斯哥先驱报》 尽管山卡尔处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成日做着机械式的工作,但他依然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见证着加尔各答这座城市的各种变迁。——《印度斯坦时报》 上世纪六十年代,《请勿打扰》是孟加拉文坛上最受欢迎的书。它用独特的方式描绘出了一个城市的缩影,读来十分扣人心弦。——《印度教徒报》 这部小说打破了时代、地域、种族的障碍,在这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里,谎言、背叛、爱、欲望、挫折、嫉妒……一切人类的本性都被折射而出。——《论坛报》(新德里)
  • 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全译本(1-6卷)

    作者:[印]毗耶娑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 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已由季羡林先生翻译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摩诃婆罗多》的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四倍。全书共分十八篇,核心故事是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这部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迄今世界上仅有印度梵文学者历时半个世纪完成的《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和此前的英译本,而法国、美国等学者的译本皆中途夭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金克木先生的支持带领下,中文版《摩诃婆罗多》翻译工程开始启动,经过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历时十七年,在黄宝生先生支持下完成了此项传世工程,也成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种文本之一。 《摩诃婆罗多》核心故事梗概 《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般度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婚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意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还要在第十三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十二年,并在第十三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十三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还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十八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员大将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摩诃婆罗多》总目 (一)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译本序 / 金克木 前言 / 黄宝生 《摩诃婆罗多》内容提要 主要人物表 婆罗多族谱系 导言 / 黄宝生 第一 初篇 第二 大会篇 (二) 导言 / 黄宝生 第三 森林篇 (三) 导言 / 黄宝生 第四 毗罗吒篇 第五 斡旋篇 第六 毗湿摩篇 (四) 导言 / 黄宝生 第七 德罗纳篇 第八 迦尔纳篇 第九 沙利耶篇 第十 夜袭篇 第十一 妇女篇 (五) 导言 / 黄宝生 《和平篇》内容提要 第十二 和平篇 (六) 导言 / 黄宝生 《教诫篇》内容提要 第十三 教诫篇 第十四 马祭篇 第十五 林居篇 第十六 杵战篇 第十七 远行篇 第十八 升天篇 译后记 / 黄宝生 作者简介 主译者简介: 黄宝生,1942年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1965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和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199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成果有著作《印度古代文学》和《印度古典诗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论文《印度古代神话发达的原因》、《佛经翻译文质论》、《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禅和韵——中印诗学比较之一》和《书写材料和中印文学传统》等,译著《印度哲学》、《惊梦记》、《佛本生故事选》(合译)和《故事海选》(合译)等。
  • 沙恭达罗

    作者:迦梨陀娑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著名作家迦梨陀娑先生的戏剧文学《沙恭达罗》。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