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书信

  • 狱中书简

    作者:(德) 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本书是朋霍费尔思考与追求的人生当中留下的最后一部名著。作者不仅面对绞刑架,而且背负十字架;不仅身陷单人囚室,而且置身世俗世界。他对人的生存和本质等问题所作的超乎监狱围墙的思考,决定了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监狱文学”或“死囚文学”,它不仅仅是“监狱文学”,也可以说是“监狱哲学”或“监狱神学 ”。 “这是一位卓越的德国神学家最后的遗著,他正视了在20世纪成为一名基督徒的难题,并且在纳粹手中成了一名烈士。” 在备受折磨和凌辱的牢狱生活中,朋霍费尔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死亡,并无比平静地面对死神的到来。他的文字达到了朴实和真实的极致,因为他的心灵也达到了朴实和真实的极致。
  • 政治与友谊

    作者:[法]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

    虽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以其对美国政治的出色洞察力,对1789年革命之前法国社会的分析而广受赞誉,但对大多数读者而言,他仍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之所以为人所知,主要因为他的巨著《民主在美国》,这部对美国社会的分析著作是他在1831-1832年与他的朋友古斯塔夫·德·博蒙一起巡游美国之后写成的,而那次出游的表面目的是要去考察美国的监狱制度。《旧制度与大革命》和他关于1848年革命及其后果的《回忆录》有时出现在大学的阅读书目名单上。不过,作为一个学者,他与任何现代分类范畴都不完全契合。作为一位写下了一部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分析美国政治的著作的政治学家,一位十九世纪法国最富鉴别力的历史学家,一位现代社会学家的先驱,一位曾当选众议员并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的务实的政治人物,托克维尔让每个人都可以有所借鉴。然而,要想把所有这些方面都融为一体却并非易事。 这部书信选集与以前的相比,提供了一幅更为全面的托克维尔的画像。本书是20世纪出版的他的第一部内容广泛的书信选集的英译本。
  • 梁启超家书

    作者:梁启超

    《素质教育经典读本:梁启超家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先生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先生的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的传统,在“规劝”、“励志”之外,树立了“谈心”、“抒怀”和“思念”的新典型。这些书信中,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顽固不化的面孔,有的只是一位慈祥可爱的父亲在和孩子们作亲切的交谈,谈对国家大事和人生的看法,对未来人生的规划。 通过这些家书,读者可以走近梁启超,走近他的家庭,去了解梁启超家庭教育成功的真谛。《素质教育经典读本:梁启超家书》传达出的很多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对今天的父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 陈垣来往书信集

    作者:陈智超 编注

    《陈垣来往书信集》曾于1990年出版,深受研究援庵先生以及关注相关史料的人士的重视。当时收入援庵先生致他人书信375封,他人来信892封。此次增订版,新增援庵先生书信467封,他人来信180封,另有援庵先生批复家书125封,总计收入来往书信2164封。如此规模的书信集,在同类图书中是少见的,为研究援庵先生及其友人和相关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同时,编者对原书中的一些地方进行了补订。
  • 此刻: 保羅.奧斯特與柯慈書信集

    作者: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此刻》Here and Now: Letters 我們說話時,就讓年輕人翻白眼吧! 一個是狂熱激情的小說家,電影導演,沉迷於生命中的重複與巧合; 一個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冷靜挑剔的思想家,不妥協的道德主義者。 這是一場長達三年、史無前例的交鋒! 一個狂熱激情的創作者VS.一個冷靜挑剔的思想家 三年書信,他們到底在談些什麼? ☆為何友誼比熱戀持續得久? ☆收到讀者寫信來罵人,怎麼辦? ☆男女從情人變朋友,是昇華還是墮落? ☆亂倫的吸引力何在? ☆球賽就像類型小說,結局千篇一律,卻讓人趨之若鶩? ☆沉迷於運動比賽就像「犯罪」:明知不對,但卻因肉體軟弱而不能自拔? ☆二○○八金融風暴之後,人們是真的變窮了? ☆小說家不接受訪談,因為那是一種「不是交談的交談」? ☆保羅.奧斯特對法蘭岑的小說觀有何意見? ☆小說家的苦惱:要虛構一個角色?或是有個參照的對象? ☆為什麼人類寧可生活在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悲慘現實? 保羅.奧斯特和柯慈於二○○八年二月第一次碰面,不久,柯慈便寫信給奧斯特,建議互相通信,以「激發彼此的火花」,《此刻》即為他們三年來的書信集結。信中話題廣泛、無所不包,大至世界經濟、人類處境,與小說家的語言策略;小至個人的旅遊見解、對情愛的詮釋,以及讀者來信所造成的困擾……文學家心底的千愁萬緒,在其中表露無遺,句句直接、坦誠,暢所欲言,在作家的自我觀照與來回思辨之間,思想的靈光,俯拾即是。 本書特色 ★當代文學巨擘最發人深省、妙趣橫生的書信集! ★親眼見證保羅.奧斯特與柯慈友誼的起點!
  • 傅雷书简

    作者:傅雷

    辑录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傅雷先生致友朋辈三十余家的书信,凡二三九通,上起三十年代,下迄,下迄去世之日(1966),历时三十余年。在这些书简中,作者或畅谈文学,或探讨艺术,或评论翻译,间及国事、家事、天下事、备见堪作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代表的傅雷先生耿介性格和人间情怀。如与《傅雷家书》参照阅读,当可更全面地理解其艺术、生活和精神世界。
  • 冰茧庵论学书札(下)

    作者:缪钺,缪元朗 整理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缪钺与百馀位学者亲友的论学书札,经过精心整理,绝大部分为首次出版,极为珍贵。论学友朋中多为文史学界名家,如吴宓、刘永济、陈槃、劳榦、杨联陞等先生,内容广涉史籍考订、诗词品评及学界之书人书事,深具价值。其中与郑天挺、唐长孺、叶嘉莹诸先生学术合作期间的通函,尤见前辈学人治学的谨严风范。
  • 故人书简

    作者:黄裳

    本书系海豚出版社“海豚简装”中一种。系海豚社精品人文社科书中广受欢迎的几种图书的简装大众普及型读本。 这本《故人书简》,是我国著名作家黄裳先生的有关名人书信的散文集,集中收录了作者与我国近现代名人书信往来的原文及相关的回忆和解释的文章。文笔自然流畅,回忆情节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

    作者:(挪)易卜生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为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易卜生书信演讲的著作,涵括了易卜生从青少年时代到老年的近三百封书信和十余篇演讲。其内容体现了易卜生的人生哲学、政治思想、艺术美学、戏剧诗学、创作经验等等,涉及易卜生与比昂松、乔治•勃兰兑斯、乔纳斯•李、卡米拉•科莱特、爱德华•格里格、威廉•阿契尔、埃德蒙•葛斯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交流情况,也包含了易卜生与家人、情人、朋友交流的大量信息。《易卜生书信演讲集》对于深入了解易卜生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精神个性、核心思想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易卜生与古希腊戏剧、易卜生与莎士比亚、易卜生与德国思想、易卜生之于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启示意义等重要问题。
  • 天下事,猶未晚

    作者:薛仁明編,杜至偉(箋注),顧文豪(箋注)

    唐君毅是百年大儒,胡蘭成則為當世志士。兩位高人結識後近三十年情誼,皆呈現於「胡蘭成致唐君毅書八十七封」之中。不管是歡喜,亦或是悽涼,胡蘭成這一封封信函,大抵似帕米爾高原,峰峰相連,隨處皆高。
  •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作者:李敖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著述丰富多彩,作品独树一帜,豪放兼婉约,风趣而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海内外读者所注目。 这些发自牢狱的信件,集知识性、趣味性于慈爱之中,表现出伟大的父亲对女儿的最大恩德与关怀。虽这些信件可算是不成格局中的一些破格出局的例外。一世之有感于父女之情,忧患之书著,必将啼笑以视斯文。
  • 亲爱的贝尔纳

    作者:(荷兰)梵·高

    梵·高写给法国艺术家埃米尔·贝尔纳22封信在现存梵·高一生800多封信中占有特别的位置。它是两个艺术家交换艺术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关于艺术家的真实生活。这些信件包含了从1888年到1889年梵·高思想的精华,这一时期,他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工作,这是他到达创造力顶峰的时期。这些年的杰作包括《向日葵》,《卧室》和《星月夜》。这些信件证明了他对普罗旺斯光线和色彩的热爱、对伦勃朗和米勒的赞赏、他对自然画法的偏爱以及与同时代艺术家进行合作的愿望。
  • 存牍辑览

    作者:范用 编著

    本书由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生前编订,所选胡愈之、叶圣陶、巴金、夏衍、萧乾、唐弢、黄裳、陈白尘、黄永玉、董桥等数十人的数百封信件,均与书有关,时间跨度达五十余年,涉及一些重要出版物如《傅雷家书》、《读书》杂志、《随想录》《懒寻旧梦录》《干校六记》等等编辑出版背后的故事,还雪泥鸿爪般呈现出通信人对学问和社会的真知灼见。 书信的特点是直接、朴素、率性,所言书事,都是当事者的自述,堪称信史;而且由于其私密性,文字表述更具个人色彩,从另一角度展示了写信者的性情和学养。 “相交无他事,唯有书与文”,这部书信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信集,过去很少,将来恐怕也不会再有了。
  • 弘一法师书信

    作者:林子青 编

    最初搜集弘一法师书信的,是法师的挚友夏丐尊先生,他于1944年出版了《晚晴山房书简》第一辑,共收入三百七十余通;其次是1958年,远处异国的道侣性愿法师把弘一写给他和几个人的一部分书信真迹编辑出版,共约一百通,书名仍为《晚晴山房书简》;其三是1961年,由新加坡广洽法师施资,丰子恺先生编辑出版的《弘一大师遗墨》,收入书信数十通。本书汇集了以上的各版本内容,并编者林子青先生数十年搜集的弘一法师书信,共七百余通。为通俗起见,书名定为《弘一法师书信》,于1990年法师逝世四十八周年时出版。1990年版早已售罄,此次为第二次印刷。 夏丐尊先生在《晚晴山房书简》第一辑的序文中说:“师为一代僧宝,梵行卓绝,以身体道,不为戏论。书简即生活之实录。举凡师之风格及待人接物之状况,可于此仿佛得之。故有见必录,虽事涉琐屑者,亦不忍割爱焉。”这是夏丐尊先生编辑《晚晴山房书简》的初衷,也是林子青先生编辑《弘一法师书信》的用心。
  • 欲愛書:寫給Ly’s M

    作者:蔣勳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首無題詩,難以言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愛欲書,無法描繪,不可道破。 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裝載不知去向氾濫情感的合適容器: 岩井俊二《情書》、王家衛《花樣年華》; 《少年維特的煩惱》、《戀人絮語》、《愛情的盡頭》…… 上個世紀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Ly’s M」, 「Ly’s M」不知高矮胖瘦,更不知何許人也。 「Ly’s M」像一個裝不滿的水瓶, 每個人都可以填入他∕她獨一無二的口口。 始於一只握不住的玻璃杯,一雙掙脫離去的手; 終於天崩地裂的世紀災難,無望的深情凝視。 八里、威尼斯、羅馬、翡冷翠、阿姆斯特丹…… 島嶼、平原、廢墟、河海交會處、三萬英尺以上的高空…… 匯聚成一座座傷城,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放逐漫走的吟遊詩人, 譜出世紀末的最後十二封懺情書。
  • 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

    作者:舒芜

    《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是作者写给胡风先生的信札142封(编者注:实为145封),兹据复印件编注发表,提供一种新文学史料。1997年,梅志先生复印了作者这些信,由《新文学史料》编辑部转交给作者,原件仍存胡风先生家。同年,作者也将胡风先生给自己的信的复印件由《新文学史料》编辑部转交梅志先生,原件仍存作者处。 作者给胡风先生的这些信札(包括明信片),写作时间是自1943年10月起,至1952年12月止。现在看来,可能有个别散失而外,这142封是现 存的全部。作者得到的复印件除有个别脱页、模糊外,都还清楚。 编注原则是按时间编排,标明写信人和受信人 地址,加简要注释。所有文字、格式、称呼、署名等等,全照原来。复印件个别脱页、模糊处,都已注明。
  • 洛克菲勒信札

    作者:(美)约翰・D・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信札》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玫瑰信札

    作者:康素爱萝·德·圣埃克苏佩里

    本书是圣埃克苏佩里在北非参战期间,他那美丽的萨尔瓦多妻子康素爱萝在每个周末给他写的信。信中充满了渴望、等待和美丽的回忆,字时行间渗透着浓浓爱意。但是二人的爱情并非是甜蜜的幸福,而是充满了痛苦。圣艾克苏佩里的不忠、反复无常、不确定的离别,飞行事故以及最后的消失让康素爱萝陷入无尽的等待。正如圣埃克里苏佩里在《小王子》中所说:“我太年轻了,不知道怎么去爱。”
  • 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美] 海莲·汉芙

    纪念作者诞辰一百周年(1916.4.15-2016.4.15) 中文世界首次推出精装珍藏版 译者陈建铭修订数十处译文,精益求精 读库御用设计师艾莉女士担纲设计 内文一百克玉龙纯质纸双色印刷 世界最大圣经印刷厂南京爱德,为爱书人印制圣经 2016中文精装珍藏版将会是最美的版本! --------------------------------------------------------------------------- 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一间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凭着一股莽撞劲,她开始给这个伦敦地址写信。这一写,就写了二十年。 很多年后,她和这家书店的通信集,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不断演绎。而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三十多年来,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亲爱的提奥 梵高信件选集

    作者:[荷] 文森特·梵高

    本书收录了1872至1890年间,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600多封信件,按照时间顺序编号排列,同时依据梵高居住地的变化分列出章节,更加准确明晰地展现梵高的人生历程。 在梵高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最常提到的主题是钱、画画。他只能用提奥寄给他的钱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梵高在现实生活面前是无力的,现实的环境使得他对自己异于常人的人生选择的思索越加深重。 然而,如果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条通向自身的道路,那梵高是这条路上的勇者。无论现实生活如何不堪和落魄,他没停止过对绘画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也可以说,正是对绘画的不断追求让他免于艰辛生活所蒙上的忧郁和沉闷。 当他在信中谈论起绘画,言语中总是热情洋溢的。他很擅长用文字来表现色彩,信件中饱含有关自然、绘画与艺术颇具价值的观点。 每当信件中谈论到他生活中的人,以及这些人同他的关系时,他完全判若两人,变得充满攻击性,变得不可理喻。 这些信件是关于梵高的生活、艺术探索和自我追求最细枝末节的展示。梵高不仅善于运用视觉表现,同时也是一个精通多门语言的文字表达高手,他对所画东西的理解、绘画的方法、表现的方式、艺术的热情、或者对其他艺术家的见解,毫无掩饰地呈现在这些书信中。这些信件不仅是了解梵高本人的最好的资料,同时也能为热爱绘画艺术或者其他艺术创作的人带来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