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

    作者:(法)菲利波纳,(法)里耶纳尔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1942)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的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1929年,她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内米洛夫斯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然而,由于她的犹太身份,尽管她于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1942年8月17日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德尼斯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近年来,她的主要作品陆续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包括《法兰西组曲》、《大卫•格德尔》、《契诃夫的一生》和短篇集《星期天》等。 这部传记作品建立在对现存史料的发现和再发掘的基础上创作而成,两位作者的调研遍及俄罗斯和法国,收集了作家的工作笔记、书信以及从未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和手稿,这些关键材料促成了这位女作家的完整传记。本书获得2008年《观点》杂志传记文学奖,被誉为既是一位女性一生的概述,也是二战前欧洲知识界的一个缩影。继身后遗作《法兰西组曲》荣获2004年度雷诺多文学奖后,这些文字再现了这位女作家的天才,然而她本人却并不知自身的命运是多么富有戏剧性。 -------------------------------------------------------------------------------------------------------- 这部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生平传记读来如同一部小说,材料使人兴奋激动,凄美心碎而又扎实牢靠。 ——《快报》(L'Express) 一部详尽透彻、热烈又细致的传记……两位作者使传主那短暂的命运所有的弦都颤动着,绷紧直至断裂。 ——《观点》(Le Point) 这本书优雅地平衡了传主的生活与工作,描绘了一位朝气蓬勃却患哮喘的年轻作家同时又是女儿、妻子和母亲的画像。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秋之蝇;库里洛夫事件

    作者:(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法兰西组曲》作者惟一描写俄国革命的传世名作,深刻刻画人性与革命之间的挣扎,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沉浮与悲哀。 作为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亲历者和流亡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见证了这场革命所带给普通人的巨大影响。《秋之蝇:库里洛夫事件》就是这样一部将笔触对准革命中的普通人生活的伟大作品。《秋之蝇》描写一位纯朴、忠诚的老女佣在俄国革命来临之际,为老东家看守空房、并不远万里追随他们来到巴黎,最终投河自尽的悲惨故事,令人心碎。而《库里洛夫事件》则表现一位革命者为了刺杀革命的刽子手、教育大臣库里洛夫,而改名易姓打入敌人内部,接近库里洛夫,但在了解了库里洛夫其人之后,刺客在革命与人性之间摇摆不定…… 《库里洛夫事件》:莱昂·M接到了肃清克雷洛夫的命令,命他处决库里洛夫――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国民教育大臣。但是要完成这一卑劣的任务,这个二十二岁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必须耐心等待九个月:他的上司希望暗杀行动能够引发前所未有的反响,所以需要等到普鲁士大帝前来访问时采取行动。于是,莱昂·M施巧计变身为瑞士医生马塞尔·勒格朗,并成了教育大臣的医生。库里洛夫患有肝癌,受尽折磨。他未来的刽子手前来为他治疗,听他倾诉衷肠,却发现过去别人描述的、“残忍贪婪的抹香鲸”般的大臣并不存在。很快,仇恨让位给了同情。这个恐怖主义者会有足够的力量将行动进行到底吗?在良心的谴责下,他会有胆量投出炸弹吗?数十年过去了,莱昂·M在尼斯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在日记中,他开始回忆起来。 《秋之蝇》:和《樱桃园》中的老仆人福斯特一样忠心耿耿、从不懈怠,塔季扬娜·伊万诺夫娜同样也把自己整个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主人,她看着他们出生、长大的卡林纳一家。当十月革命把一家人从卡里诺夫卡的庄园赶走后,是她挽救了银器和值钱的餐具免遭洗劫。同样也是她埋葬了被一个日后成了人民警察的童年伙伴杀害了的尤里。之后,她穿越了俄罗斯,给避难在敖德萨的卡林纳一家送去了她缝在自己裙子卷边里的主人家传的钻石。她还跟随卡林纳一家去了巴黎,继续服侍他们,在泰尔纳街区逼仄的公寓里,在那里,流亡者就像秋天的苍蝇一样团团打转……
  • 狗与狼

    作者:[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最为鲜明的作品描述的都是犹太人和俄国人的世界。在《狗与狼》里,她描绘了早期的商人联合会里的资产阶级生活,这些商人享有在基辅居住的权利,而根据尼古拉一世颁布的条令,从原则上来说,这个城市不允许犹太人居住。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并不否定东欧的犹太文明,她的祖父母(雅各夫·马尔居里斯和贝拉·丘吉德洛维奇)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文明,尽管家族有了钱之后,他们远离了它。但是,在伊莱娜的眼里,对于金钱的操纵,积聚由金钱堆砌起来财产都是不名誉的行为,虽然在她的少年时代,包括她成年以后,过的都是大资产阶级的生活。 在描绘犹太人社会地位的上升时,伊莱娜拾起了所有反犹主义的偏见,将那个时代为犹太人所勾勒的种种偏见性的描述按在他们身上。犹太人的一幅幅画像就这样从她的笔下冒了出来,用的都是最残忍、最讽刺的语汇,而她则带着一种心醉神迷的恐惧欣赏着,尽管她承认自己与他们属于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点,正是她日后遭受一系列悲剧事件的根由。
  • 猎物

    作者:内米洛夫斯基

    这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于社会上苦苦挣扎。渴望飞黄腾达,以及因为爱情的幻想破灭而自我毁灭的故事。作品以柔美的故事,冷峻的笔调,生动的细节和诙谐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在摇摇欲坠的世界里疯狂地向深渊奔跑的人物形象。
  • 大卫·格德尔 舞会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大卫·格德尔》这部出自一位女性之手的作品具有像巴尔扎克、陀斯妥夫斯基等大师那样的力量。 ——美国《纽约时报》(1930年) 内米洛夫斯基所有的才华在其第一部小说《大卫·格德尔》中已经展露无遗:她冷冷的注视和仁慈的心灵……《法兰西组曲》也许是她的桂冠,但是她的其他作品无疑证明,她不仅仅是一九四0年六月的时代记录者,也是一位具有宽广视野、并且终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作家。 ——法国《读书》 《舞会》足以使内米洛夫斯基跻身她那个时代最具天赋、最著名的作家之列。 ——英国《卫报》 《大卫·格德尔》是内米洛夫斯基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小说叙述了一个来自俄国的国际金融巨头大卫·格德尔史诗般的一生:他一步步走到事业的巅峰,但又一夜间破产,妻子离他而去,女儿又和小白脸私奔。但是这个老赌徒还有一口气。他迎来一次翻身的机会,出于冒险的习惯,出于对女儿的爱,格德尔投身于这最后一搏之中…… 《舞会》则描写了一个炒股而暴富的犹太人家庭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决定举办一次舞会。十四岁的女儿安托万娜梦想参加舞会,却遭母亲拒绝。出于反抗和绝望,安托万娜进行了报复,而这报复行为没有预谋,毫无征兆,一切只取决于她的一个手势……
  • 孤独之酒

    作者:[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埃莱娜一家十月革命后辗转来到巴黎定居,她父亲是个犹太商人,整天忙于生意:母亲贝拉是一位沙俄没落贵族小姐,与女儿感情疏远。埃莱娜从小生活在孤独之中,她对母亲从生疏到憎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要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 契诃夫的一生

    作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的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人,并没有因其不幸的身世而遭到贬低。穷困潦倒,拖家带口,体弱多病,安东·契诃夫的一生历尽坎坷。其中艰辛,被朴实的语言一一道来,没有华丽的词藻。他生于苦难,长于苦难。过去,我们只因他的作品而爱戴他,崇拜他。如今,我们对他的爱戴和崇拜将更进一步。这应归功于这本传记。它在世界文学史上铭刻下了动人的篇章。经由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契诃夫将令我们感到更加亲切,也更容易接近。 ——让-雅克·贝尔纳(法国剧作家) -------------------------------------------------------------------------------- 内容简介: 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一生历尽坎坷,他拖家带口,体弱多病,穷困潦倒。然而,他又是勇敢、顽强和勤奋的。他二十六岁业已成名,家喻户晓。但是他最初写小说只是“玩玩”,但他缺乏自信,甚至不敢署自己的名字。是一位年过六十五岁的老作家在偶然读到他的一篇小说并被他打动后,富有远见地与他通信,鼓励他,指导他…… 作为俄裔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从小深受契诃夫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契诃夫的文学精神。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传记作品中,内米洛夫斯基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契诃夫,并且超越了对其人生的呈现,令我们的阅读之旅愈加荡气回肠。
  • 伊莎贝尔

    作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伊莎贝尔》的主要内容是:在审判大厅里,一个不再年轻但十分美貌的女人正在接受庭审。她被指控谋杀了她二十岁的情人。这么一个优雅温柔、脆弱无助的弱女子怎么可能杀人,而且杀的是一个年轻的穷大学生?她真的有罪吗?受害者真的是她情人吗?
  • 法兰西组曲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〇年的巴黎大逃亡,当时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场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放过逃亡中呈现出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妇人,有大资产阶级显贵,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布西小镇不得不迎来德军的进驻,而占领军的出现引发出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 在读者几乎已经忘记古典小说家魅力的时代,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 星期天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星期天》是内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创作于1934年至1942年间的短篇小说,像《法兰西组曲》一样,探究法国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母女、夫妻间的紧张关系、法国资产阶级的行为习惯、宗教与个人身份的疑问;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内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暂人生的创作巅峰期写就的优美篇章。 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里洛夫斯基的风格就是攫住读者,让他困惑,让他置身危境,一边思忖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捕获,到底哪里才是极限。
  • 法兰西组曲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零年巴黎大逃亡,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放过逃亡中不计其数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所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情妇,有被粗俗平民恶心坏了的大资产阶级,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布西小镇不得不迎来德军的进驻。占领边的出现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 在这样一个读者几乎已经忘记古典小说家魅力的时代,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