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改革开放

  • 《日志中国》第二卷

    作者:新京报社

    《日志中国:回望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第2卷)》主要内容:《新京报》创刊于2003年11月11日。作为《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型时政类城市日报,根植北京,面向全国,放眼全球。 《新京报》办报理念为“品质源于责任”,将媒体责任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以敏锐的视角、快速的反应、客观的报道、深厚的功力,持续推出重磅新闻和独立评论,彰显法治与人文精神,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 《新京报》日均88版。报纸内容丰富多元,览尽时政、社会、国际、体育、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创刊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多次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中国最具成长潜力的媒体”、“中国最新锐报纸”、“中国最具新闻影响力的报纸”等,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 呼喊

    作者:凌志军,马立诚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是一部评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作品。该书高度概括又生动形象,其中历史叙事和理论探讨十分严谨简洁。作者正在把枯燥的社科类政论文体变得引久入胜,在图书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独树一帜。书中将二十年来中国的思潮概括为五种,作者并没有试图给予解释,只是要求自己如实地描述一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一个不能产生新思想的民族,是生机衰竭的民族。一个不能产生思想家的时代,是贫乏危机的时代。中国需要思想家和新思想,他们的涌现,使我们的精神天空星光灿烂。
  • 中国30年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描绘了一个西方人眼中发生巨变的中国。库恩博士是花旗集团全球投资银行的高级顾问;也是全球体育、传媒和娱乐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的高级合伙人,库恩基金会董事长;他还是克莱蒙大学研究生院理事,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自由和责任分会会员。 库恩博士长期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与国内金融、文化、教育、传媒等许多部门有过密切合作,出版了包括《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在内的一系列著作。库恩博士近几年走了中国20多个省份的40多个城市,采访了许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地方建设者,作了详细的访谈记录。他以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改革开放进程中相关的各类文献,撰写了《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 《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一书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程,考察了改革的运作机制,描述了金融、科技、军事、文化、出版、电影、医疗、宗教等各领域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也作了展望。 他敏锐地发掘了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巨大变迁的同时,他坚持将中国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中去审慎地比较,力图通过自己的写作讲述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故事。 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文化社会状况都有相当的了解,但是作为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与我们有一定差异,相信读者会理解,并从中获益。
  • 日志中国

    作者:新京报社

    《日志中国:1978-2008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1卷)讲述了人多主意多,一来三去,七嘴八舌,或说重采访或说重编辑或说重思想或说重趣味,几番讨论修补,拟定版面框架如下:每天两个连版,主体部分由一篇主文和一个。“新观察”组成。主文或故事或人物或揭秘:或对话,体裁不限,鼓励创新,无论白描综述,浑然天成皆可;“新观寨”顾名思义,是从新的视角、缔合当下现实,解读、观照主文涉及的事件人物,由名家、大家、专家指点迷津,一抒高见,要求文、情、思相得益彰,给人启迪,亦可反思。此外版面还衬以“那时流行”、“温故知新”、“民间记忆”等短章。“那时流行”选择当时趋之若骛之话语、物件、现象等,发读者思古之幽情,怀过往峥嵘之岁月。“温故知新”通过摘录与当今观念迥异之报章富论,凸显思潮情调之流变,让人恍然隔世,顿生今是昨非之意;“民间记忆”则以刊登日记、文献。手稿、图片为主,重现读者诸君的亲身经历,印证30年岁月的丰富多彩。还有一幅漫画,既为活跃版面,也增视觉元素,或幽默,或寓意,也让本报编辑、美编煞费苦心。难为这些80后出生的编辑记者,竟也很有大局观念责任意识,知道轻重缓急,孰深孰浅,几度出入图书馆搜集资料拾遗寻宝后,初步排定了一个月的版面选题,涉及时政经济文化生活一倒也五颜六色,蔚为大观,最后选定2008年2月19日为开栏日,因为.这天是小平逝世的日子,也是他二次南巡的日子。主稿“小平南巡改变中国”,从深圳一个渔村如今的富足生活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应这位伟人古稀之年奋勇南巡,疾呼思想解放,开创一个新时代的丰功伟绩。“薪观察”的标题是“思想解放永无穷期”,作者周瑞金即大名鼎鼎的“皇甫平”,文章既是点题,也是开栏声明。
  • 激荡人生

    作者:吴晓波

    内容简介 《激荡人生》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大败局》、《激荡三十年》之后的又一力作。《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描写了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三个不同历史阶段30位企业家的人生历程,出色地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激荡与繁华汇聚到了这些业界领袖最惊心动魄的人生片段上,生动地展示了个人在大时代变动中的复杂与魅力。 三十年商海沉浮,无数公司的兴亡、企业家的起落,编织成了这段独特的历史。他们在推动中国重新振兴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唐骏、史玉柱、柳传志、郭台铭……这些企业家个人历程中重要的转折时刻,汇聚成了我们这个国家前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当代中国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必将给无数后来者提供丰富的启示和教益。
  • 开放中国

    作者:经济观察报

    1977-2007——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年代。 30年,30段巨细混杂的记忆,试图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改革的智慧和勇气。 30年前中国到处都是废墟,人民愚昧而贫穷。那个时候和现在的真正差距,其实要比目前所能观察到的更大。尽管这个发展历程一般有很多硬数据来衡量,但是如果以人类的标准看,其间的变化甚至更加惊人。 ——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月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从经济增长的指标来衡量,中国这段时间里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史所少见。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话语的主题词。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月 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实践。短短30年间,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 ——香港《文汇报》2008年1月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俄罗斯《独立报》2008年1月 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来,中国经济便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如今的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取得如此硕果的动力就是改革开放。 ——韩国联合通讯社2008年1月 这是一本关于改革开放的书。 这是一本亲历者讲述历史的书。 这是一本唤醒记忆并且重新认识所走道路的书。 本书通过对30个人或口述历史,或还原现场,或记录结果等等的方式,来回溯中国改革开放的种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推动力。
  • 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

    作者:[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作者、美国作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最新力作《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 内容简介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本书以一个美国人的视野全面审视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变迁。 作者专程考察了中国20多个省份的40余座城市,独家采访了众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建设者,其中包括百余位省部级官员、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通过受访人尤其是党、政、商、学各部门与各地方主要负责人的权威讲述,本书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历史进程,分析了改革的运作机制,发掘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及普通百姓生活与观念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展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前景。 本书尤其关注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用一个西方人的眼光解读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与具体实践;作者坚持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作审慎的比较,力图以客观、友好、务实的态度和独特的视角向世界讲述真实的当代中国。 本书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同时也是中国读者思考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中国社会变迁的独特文本。 编辑推荐 历经20年,走访20多省份、40余城市,独家访问百余位省部级官员、学者、企业家。 本书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程,考察了改革的运作机制,描述了金融、科技、军事、文化、出版、电影、医疗、宗教等各领域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也作了展望。他敏锐地发掘了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巨大变迁的同时,他坚持将中国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中去审慎地比较,力图通过自己的写作讲述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故事。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文化社会状况都有相当的了解,但是作为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与我们有一定差异,相信读者会理解,并从中获益。 目录 序言 中国领导人的思考方式 第一编 改革的指导原则 第1章 自尊 第2章 稳定 第3章 责任 第4章 远见 第二编 改革的历史脉络 第5章 艰难的探索与“文革” 第6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7章 改革生根发芽 第8章 经济特区 第9章 改革闯关 第10章 “天安门事件” 第11章 邓小平的南方之旅 第1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13章 所有制问题 第14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15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三编 改革的运作机制 第16章 经济改革 第17章 地方改革 第18章 区域改革——浦东和滨海 第19章 国有企业改革 第20章 企业破产 第21章 民营经济 第22章 新社会契约 第23章 社会改革 第24章 保持社会平衡 第25章 农村改革 第26章 惩治腐败 第27章 个人思维的变化 第四编 各部门的改革 第28章 银行改革 第29章 科技改革 第30章 教育改革 第31章 医疗卫生改革 第32章 文化改革 第33章 媒体改革 第34章 出版改革 第35章 电影改革 第36章 互联网的发展 第37章 军事改革 第38章 宗教问题 第39章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第五编 改革的未来前景 第40章 中国的经济前景 第41章 中国的政治未来 第42章 “中国威胁”抑或“中国机遇”? 第43章 反思与展望 注释 致谢 作者简介 译者附记 该书英文版将由国际著名出版商约翰威立出版社于2009 年2 月在全球发行,中文版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将于2008 年12月中旬在全国发行。中文版同时印行精装版和平装版,以飨读者。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对库恩的专访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12/content_10644518.htm 《城市记者》对库恩的采访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9/01/17/003868289.shtml
  • 沉浮

    作者:凌志军

    1989年到1997年,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九年。本书用手记备忘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经济改革在这一历史时期沉浮曲折的艰难历程。全书以时间为序,用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九章记述了中国改革在这九年间的大局与大事,透析了若干特别人物和事件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背景意义,清晰地再现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脉络,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较强的可读性。同时,由于本书系作者当时当地对当事的真实记录,因而也具有较为特别的学术价值。
  • 交锋三十年

    作者:马立诚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记载了改革开放30年来,险峰凸起,激流回旋,发生了多少次起伏跌宕的交锋?每次交锋背后,又有多少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博弈?马立诚身处30年交锋前沿,亲身见证、参与了众多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亲身经历的现场感、扣人心弦的情节、高屋建瓴的视野,使《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产生了巨大的阅读期待。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直面30年来社会多方面的风风雨雨。它有如一幅行云流水的长卷,生动地描画出改革开放的进程。惊心动魄,振聋发聩,令人抚案叹息,掩卷深思。
  • 命运

    作者:陆天明

    如果以一个地方的巨变来讴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深圳无疑是不二之选。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深圳和拓荒牛形象的深圳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性符号。透视深圳,体味传奇,应该是作家、出版工作者关注的一件大事。 洋洋六十万言的《命运》,便是著名作家陆天明为改革开放30周年所撰写的长篇小说,通过广东口岸渔村蜕变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故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让我们不能不叹服当年的决策者们和先行者们的英明与勇气。它反映了深圳改革开放是党中央的英明举措,由此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观念的变革,进而推动全中国的经济。深圳所积累的创新发展的经验,所探索的改革开放的路子,所创建的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特别是深圳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实践。 《命运》是著名作家陆天明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高纬度战粟》后,费时两年的呕心沥血之作。陆天明擅长政治题材小说,他的大多数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几乎成为央视一套黄金档的“档主”,在读者心中,陆天明被称为“社会与时代的一面镜子”。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经济腾飞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文学巨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般的小说。本书以深圳的崛起为线索,集中描写了在这一场伟大的变革中,上下各层诸般人等的种种观念各种矛盾之间的激烈冲突。小说对深圳和他的开拓者们着墨最多,特别塑造了市委书记、市长宋梓南光彩照人的形象,作者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宋梓南崇高深邃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描写感人至深,为我们树立起一座丰碑,让全国人民通过小说永远铭记深圳艰难而又美好的开拓,永远铭记宋梓南这样伟大的特立独行的“拓荒牛”。作品以宋梓南的经历和生命体验,写深圳特区的创办和发展,从中央把深圳定为经济特区,到邓小同志1992年第二次南方视察,写出了深圳特区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为防止边民逃港,以一个团的部队进驻深圳开始,写了接受集体转业的两万多名基建工程兵、与香港大亚合作安装电话、全国选干部、组建罗湖区、吸引外资投资建厂、奖金的争论、深圳速度、外汇市场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等等,涉及一系列的观念制度创新,人才素质和思想管理问题,提出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的口号,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这是一部记录中国大战略转移的恢宏史诗,揭密深圳特区建立过程内幕的改革力作。 作为历史的再现与观照,全书悬念不断,高潮迭起;大气磅礴,恢弘壮丽。是一部雄浑大气的长篇巨制,是近年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收获,宏观的历史进程与个人命运的纵横交错,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本书的推出,是向改革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 本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湖南华文俪制传媒有限公司全程策划,将于2008年11月全面上市。该书已被列为深圳读书月的重点推荐图书,11月1日深圳读书节盛大开幕式上,作家将现场签名售书。 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命运》正在紧张拍摄中,实力派演员李雪健、高明、娟子、陈思成等组成强大阵营,演绎时代大戏。 《命运》,将在2008-2009年掀起一场强劲的阅读风暴!
  • 突围

    作者:李岚清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是李岚清同志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作者以自己的所知、所为、所见为素材,回顾了对外开放初期的有关重大事件,再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以故事叙事,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文献、档案、领导人手迹和照片,很多史料属首次披露。特别是对一些重要事件,作者都画龙点睛地加以评述,有的则用印章加以映衬,把历史还原得生动活泼。
  • 交锋

    作者:凌志军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一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围绕思想解放的过程,把中国改革进程中复杂的交锋呈现在你面前。中国改革开放,台前幕后,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交锋。《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是一部震颤人心的改革开放史。它贯穿了一条防“左”反“右”的主线,《交锋》中描述的许多事实,是首次在国内披露。你想知道的轰动一时的“皇甫平事件”吗?你想知道令京师震惊的四份“万言书”吗?《交锋》将带你探寻那段历史。
  •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作者:于光远

    京西宾馆原定20天的会议何以延长到36天华国锋定框框,原定的三个议题何以被突破“只进不出”,人事调整,陈云进常委“宜粗不宜细”,指名道姓批评汪东兴华国锋作检讨,真理与“凡是”的正面交锋胡耀邦四次发言,极言“党内有党,法外有法”小平的手稿被“发现”,揭示转折时期的最大谜底二胡“胡耀邦、胡乔木”之争,农业文件的藏头藏尾 话,主张同西方打交道。二胡(胡耀邦与胡乔木)在农业问题上的争论。 第一节 分组讨论 第二节 关于着重点转移问题的讨论 附记:评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 第三节 第二次大会: 纪登奎对农业文件的说明 第四节 关于农业问题的议题 第五节 关于1979—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这个议题 第六节 关于国务院务虚会这个议题 第四章 对原定议题的重要突破 陈云提出“六点问题”,原定议题取得重大突破。叶剑英说有些人前怕狼后怕虎,就是不怕中国人民不答应贫穷落后的现状。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新华社长曾涛“胆大包天”,率先发快讯;华国锋在大会作表态发言使会议讨论更加深入。 第一节 陈云提出解决冤假错案问题 第二节 争取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第三节 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真相 附;《胡绩伟对此文的一点补充》 第四节 一件会外发生反映到会内的事情 第五节 华国锋在11月25日大会上的表态 第六节 应该对天安门事件进一步作科学分析 附记:确认天安门广场事件是伟大的革命事件 第五章 正面较量,点名批评汪东兴 吴德作检讨发言,康生问题成为发言“热点”。江一真指名道姓,第一个批评汪东兴。《会议简报》对激烈的语言未加修饰照登不误,“两个凡是”再次受到指责。因为是党的高级会议,各方面的问题都揭露得很彻底,而不再是藏头露尾、模棱两可。 第一节 指名道姓批评汪东兴 第二节 汪东兴与“两个凡是” 第三节 吴德的检讨发言 第四节 康生问题 第六章 真理标准问题的交锋 端正思想路线的大辩论从一个哲学常识开始,小平说,“常识不应该成为问题”,《红旗》“不卷入本身可能是卷入”。真理标准讨论与“两个凡是”的短兵相接。中央政治局委员也是这场讨论的积极参加者;三位秀才的三次联合发言。 第一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我与杨西光、王惠德的三次联合发言 第三节 一场端正思想路线的哲学辩论 第七章 胡耀邦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作为西北组的主要召集人,胡耀邦几次“请假”,那是他承担了会议的组织工作、中央常委和各组之间的联络工作。邓小平、叶剑英的闭幕讲话,他也参加了起草。那段时间,作者(于光远)与耀邦有四次长谈。耀邦在西北组的四次发言更是语出惊人,眼界不凡。 第一节 热烈的西北组 第二节 胡耀邦与中央工作会议 第三节 胡耀邦在西北组的四次发言 附记:我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 第八章 人事与机构调整 人事和机构问题是会议的“敏感区”,本着“只进不出”的精神,与会者提议陈云进入中央政治局的发言最普遍。汪东兴兼职过多的问题也相继提出,西北组的“十二点建议”,其中有七八条是针对他的。胡耀邦顶着巨大压力,就中央专案组问题,极言“党内有党,法外有法”。 第一节 中央人事问题 第二节 中央专案组等几个机构的问题 第三节 西北组的《十二点建议》和其他组类似的建议 第九章 邓小平和“宣言书”的起草 小平无疑是会议的核心和灵魂,他在同外国记者的谈话中肯定毛泽东的功绩,遏制并纠正了错误的倾向,对“文革”等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小平还为此专门找许世友等九人谈“过关”问题、大局问题。《主题报告》手稿的发现。以及小平与作者就讲话起草的四次谈话均属首次发表。邓小平在党内的领袖地位实际确立于此时。 第一节 邓小平和外国人的两次谈话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闭幕讲话起草的几次谈话 第三节 关于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附:韩钢《一份邓小平珍贵手稿的发现》 第十章 叶剑英再著功勋 第十一章 闭幕与散会 第十二章 命运之门向中国打开 第十三章 举行三中全会的那五天 再版序言
  • 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作者:邓小平

    这本文选收收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六五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章、讲话,共三十九篇。多数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邓小平同声的这些著作,集中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主要言论,反映了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十七年这几个历史时期,对军事、政治、经济、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的这些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对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中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英雄时代

    作者:柳建伟

    《英雄时代》是柳建伟继《北方城郭》、《突出重围》之后,耗时三年写出的力作,为他的“时代三步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照柳建伟的说法, “时代三部曲”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他的作品大规模地描写巨变时代的社会风情画,在时间指向上力求与时代同步,提出并解答富有挑战性的现实难题,塑造具有新的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作者: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

    ★ 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马少骅、萨日娜、张嘉译、宋佳、印小天、何琳、于笑等众星加盟 ★ 全景呈现1976至1984年间,从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到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 如果你是知青,经历过上山下乡;如果你是“77级”“78级”,经历过恢复高考;如果你曾是“个体户”,经历过摆摊建工厂;如果你曾是“特区人”,经历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经历过的人该去回味,没经历过的人,去看看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体会一下父辈们的“致青春”。 ★ 48集电视剧全国震撼热播!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新中国接连失去三位领导人,“四人帮”继续为祸四方。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 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 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接纳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令读者屡屡落泪的作品。它从普通人的视角去看时代的变迁,它在写邓小平,更在写大时代。它是故事,却远远超越故事,它是历史,充满反思。它让经历过的人重返现场,回味当时;它让未曾经历的人走近真实的邓小平,走近那个特殊时代的真实生活。 欢迎关注“新华文轩”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0086/,获取更多《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资讯
  • 袁庚传

    作者:涂俏

    袁庚,改革开放的马前卒。1961年任中央调查部一局副局长,曾破获轰动世界的国民党谋划暗杀刘少奇的“湘江案”。1975年10月,他调任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长,受部长叶飞委派调查招商局经营状况。完成调查后,他写了一份请示报告,他在报告中所提的建议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1978年底,时任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在李先念划拨的宝安县蛇口半岛(现深圳市南山区辖内)2.14平方公里土地上,坚持破冰之旅,创建蛇口工业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运作第一人。在蛇口,他以“大不了回秦城监狱去”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冲破思想牢笼,在荆棘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响亮地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影响了全中国。他与蛇口广大创业者开创性地实施了工程承包、干部招聘、民主选举、同级报纸可以批评同级党委等举措,创建了24个全国首创或第一:一个进行民主选举;在全国率先实行人才公开招聘;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冻结原有级别、工资等级,实行聘用制;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第一个实现住房商品化、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一个企业自办的对外开放港、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创办第一个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中国改革开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他接手时,招商局只有1.3亿(人民币)资产,他离任时,招商局资产超过200亿。 “卧底女侠”涂俏穷三年之功,追访156人,翻阅大量内部档案及私人日记,进行了抢救式的记录,以重返当年改革现场的叙述文本,重现在历史的节点上起到关键作用人物的生命印记,从一个人的传记呈现一个时代,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必要性及艰巨性。 《袁庚传》共分三卷:《袁庚传.情报生涯》、《袁庚传.改革现场》、《袁庚传.蛇口试管》。现今推出的是《袁庚传.改革现场》,截取时间段为1978-1984年
  • 大江东去

    作者:阿耐

    《大江东去》是著名财经作家阿耐创作的一部全景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历史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经济改革为主线,全面、细致、深入地表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变化、政治领域的变革 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等方方面面;生动而真实地刻画了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代表人物,如国营企业的领导、农民企业家、个体户、政府官员、海归派、知识分子等等。人物典型深刻,故事跌宕磅礴。 从表现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这一题材里,这部作品具有很重的分量和特殊意义,被誉为“描写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小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大江东去(共三部)

    作者:阿耐

    《大江东去》是著名财经作家阿耐继《不得往生》畅销后创作的一部全景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变迁历史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经济改革为主线,全面、细致、深入地表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变化、政治领域的变革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等方方面面;生动而真实地刻画了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代表人物,如国营企业的领导,农民企业家,个体户,政府官员,海归派,知识分子等等。人物典型,故事精彩!从表现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这一题材里,这部作品具有很大的分量和特殊意义,是一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书”。应该书在部分网络选载后获得高度关注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