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赵冈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作者:赵冈

    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作者:赵冈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市场与土地分配的专着。作者在书中强调提出了两个看法。 第一,秦汉以后出现的地主,不是皇帝所“封”或政府所建,因此“封建地主制”实在是个很不恰当的名称。绝大多数的地主是由土地市场定位的。主流派学者一向认为地权的转移都是不同方式的土地兼并,地权是越来越集中,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关于中国明清两代残存下来的地籍册档,不可完全否定其价值。黄仁宇先生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不懂得数字管理”,更有甚者说明清绘制的鱼鳞图册“根本不是史实而是传奇”。这些地籍册档自然不够齐备完整,但若加适当运用,还是很有价值的实证史料。 本书即利用了这些明清官方地籍资料,再加以民国期间的农村调查资料,利用正规统计方法,对明清以来之农村地权分配做了明确之计量研究,并对地权分配之长期及短期周期变动有具体之分析。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经济史研究上的一个误区 二 租税制度的影响 三 商业资金流向农村 四 人口增加 五 我们需要实证分析 第二章 士地丈量、登记与统计 一 沿革 二 从地籍到户籍 三 面积单位 四 垦田面积的可信度 第三章 分析工具 第四章 综合分析 一 从吉尼系数看 二 地区性的差异不显著 三 地权分配的变动 第五章 农村分化 一 垦荒运动之后续发展 二 朱学源户分家析产 三 包产到户 四 地主的置产簿一五 是福音还是罪恶 第六章 地权分散的机制 一 继承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 贫户与富户生育行为之差异 三 养子与嗣子 四 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地权分配之变动 五 土地分配的周期 第七章 地权分配的长期趋势 附 录 A.北宋主客户统计 B.明清土地分配 C.国民政府内政部之调查统计 D.满铁调查统计 E.其他调查统计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作者:赵冈,陈钟毅

    近人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有辉煌的成就,但也有两点可议的倾向。第一,断代研究的方式比较盛行,往往无法看出长时期发展的前后脉络。第二,有些人过分强调马克思经济史观在中国历史上的适用性,选择史料来迁就理论构架。 作者以普通经济学的观点,重新检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性质,认它是一个古代的市场经济,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以及相当自由的市场活动。以此理论基点出发,本书对这个市场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市场可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要素市场及成品市场。本书前6章,讨论生产要素的市场。后4章,则讨论成品市场。
  • 中国土地制度史

    作者:赵冈,陈钟毅

    本书摈弃断代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经济史上的几个专题,研讨其演变的过程。其中包括土地所有权制、耕地面积的变动、人口与耕地的比率、农业经营方式、租伽制度等,不但提供贯通历史的纵向观察,也澄清一些以西方经济史观为基础来研究中国土地问题的错误观念。书中有许多有关土地制度的一手资料,辅以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独特的诠释与看法。 目录: 序 第一章 土地所有权制 一 上古的井田制 二 秦以后的土地私有制 三 限田与均田 四 政府及皇室直接经营的公地 五 禄田、勋田及赐田 第二章 耕地面积之变动 一 度量衡之变动 二 土地清丈与地籍 三 鱼鳞图册之研究 四 土地丈量的方法 五 整理历代耕地统计 第三章 人口与耕地 一 历史上的人中统计 二 人口循环的成因 三 人口与耕地的比率 第四章 耕地的分配 一 影响耕地分配的因素 二 历代耕地分配实况 第五章 农业经营方式之比较 第六章 历史上的经营地主 一 经营地主的演变 二 奴婢、部曲、雇农的身份 第七章 历史上的租佃制度 一 租佃制度之发展 二 地租的形态 三 佃农的身分与生活 第八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