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黄进兴
-
十八世纪中国的哲学、考证和政治
《十八世纪中国的哲学、考证和政治:李绂与清代陆王学派》阐述了清朝早期的主要学术氛围以及当时清朝政府统治下的政治、文化特色。黄进兴教授生动描述了本书中心人物李绂与其侍奉过的三代帝王——康熙、雍正、乾隆的情况。李绂出身贫苦,考中状元,成为一名杰出的官方学者,并创作了数倍重要哲学论著。他还曾卷入朝廷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复杂政治纠纷中。李绂与中国历史上三位重要帝王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了他屡遭贬黜,甚至被判处死刑,在临刑前才得以幸免。 《十八世纪中国的哲学、考证和政治:李绂与清代陆王学派》的结尾部分探讨了英雄帝王康熙占用了文官的“道统”,剥夺了文官们作为评判皇帝行使职权的道德判官兼批判者所拥的传统职能。这些关于清朝禁锢思想界的描述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中国历史上文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理解。 -
從理學到倫理學
中國面對「兩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傳統文化杖黄鹆藰O大的變化。在物質方面,食衣住行顯而易見,不言而喻;但論到精神層面,則大費周章,難以說清楚、講明白。拙作特意選擇「道德意識」作為分析的焦點,盼能略窺一二。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旨在探索清末民初時期道德意識的轉化,前此所鋪陳思想的課題,均是為特殊脈絡所設計的對比背景,美其名則是「理念型態」(ideal type)的手法。職是之故,並非一部近世倫理學史。 本書的「下篇」,收入數篇延續性的文章,大多攸關孔廟文化的研究,尤其側重宗教性的議題。一方面,得以延伸之前實證研究的不足;另方面,則可萃取理論與方法的意涵,算是接續的工作。 「附錄」令收入兩篇訪問稿,均涉及儒教研究的議題,容可補充拙作未能盡意之處。 -
从理学到伦理学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共七章,通过对儒家经典文本如《大学》、朱熹《近思录》、王阳明《传习录》的分析,勾勒出传统中国士人的道德观念,进而将其与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刘师培、蔡元培等的伦理学意识相对照,展现出转型期的中国在面临西方的挑战时重新建构一套道德新理论的尝试。“下篇”收入四篇延伸性论文,主要围绕孔庙文化,阐释儒教的宗教、俗世双重性格。第五篇读书心得则试图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研究近百年的发展轨迹。 -
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
本书包括两个单元:“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历史主义”原是作者就读台大史研所的硕士论文经补充修改而成。“历史理论”主要涉及“分析式历史哲学”的讨论。 -
皇帝、儒生与孔庙
《皇帝儒生与孔庙(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是三联书店和复旦大学合作的“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丛书”之一,由该讲座的讲演稿整理加工而成。作者(黄进兴)在思想文化史的领域内,从以往的孔庙研究出发,从事对儒教及其他宗教的比较研究,并探讨儒家的宗教性质。 -
优入圣域
我不是儒家的,但对孔子有很高的敬意。我在孔子墓前三鞠躬,结果闹了个小风波。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围观,把带我去的那个教授搞得很窘。他说:“你鞠一个躬就够了。”很多人以为我在拍电影。 我们常讲一些很抽象的“道统”、“治统”,你把这些概念放到具体的祭祀制度里,轮廓就出来了。两千年中国怎么样变化,儒生集团跟统治集团怎么较劲,一目了然,都记录在孔庙发展史上。 它还写了统治集团所认同的思想是什么,因为能够进孔庙一定经过皇帝的批核。这样做出来的中国思想史,跟我们以前所想象的就有些不一致。每一次儒生推举哪个人可以进孔庙都有一连串的理由,从地方、社会到学术,你可以看到很丰富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研究孔庙,因为可以解答经济、政治的很多问题。 ——摘自《时代周报》第42期黄进兴访谈 目录 目次 新版序 原序:孔庙因缘 壹 个人观点 一、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 的例证 二、“道德自主性”与“责任伦理”:康德与韦伯的分歧点 三、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 四、十年之后:后记 五、韦伯论中国的宗教:一个“比较研究”的典范 六、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迷思或事实? 贰 皇帝、儒生与孔庙 七、清初政权意识型态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统观() 八、道统与治统之间:从明嘉靖九年(1530)孔庙改制论皇权与祭祀礼仪 九、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 十、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 十一、孔庙的解构与重组:转化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困境 叁 理学、考据学与政治 十二、“朱陆异同”:一个哲学诠释(池胜昌译) 十三、理学、考据学与政治:以《大学》改本的发展为例证 十四、“学案”体裁产生的思想背景:从李绂的《陆子学谱》谈起 十五、“学案”体裁补论 肆 附录 十六、荀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 十七、以序为书:评介《朱熹的历史世界》 新版序 从1981年初次造访台北孔庙,至2001年旁及武庙而收笔,自己摸索孔庙文化整整二十年。 对这样一个“封建制度”,人们不禁浮起一个疑问:耗费如许的时间是否值得?答案却是肯定的。就学术而言,确是丰富之旅。以今日的眼光回溯,重印《优入圣域》倘还有些许学术意义的话,大概是攸关“孔庙”的研究。它所彰显的“国家宗教”(state religion)的性格,别具意义。 过去数十年的宗教史与人类学都集中在“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民俗信仰”(folk beliefs)、或“原始宗教”(primitive religion)的研究,并且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反观“国家宗教”或“帝国祭典”却乏人闻问,其原因存于传统社会里,“国家宗教”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因此一旦帝制崩解,作为“国家宗教”的孔庙祭典遂无所依托;而后尤受政治情势的拖累,人们视之为专制政体的文化象征,喻为万恶的渊薮。民初“打倒孔家店”的激情,以及文革“批孔”的浪潮,便是此一心结的表征。 然而时过境迁,今日我们容可以较超然的观点(detached view),来审视儒教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文化意义。尤其在制度性的实践层次,孔庙祭典确是极佳的具体指标。 要之,在帝制中国,孔庙祭典概由人君与士人统治阶层所笼断。它不但为官方所主导,并且展现“公共宗教”(public religion)的特质。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缘浸淫于西式“私人宗教”(private religion)的范式,反而习焉不察,无从捉摸其独特的宗教性格;从而判定儒教非为宗教。针对此一盲点,重启孔庙的探讨适可发掘历史的原貌,进而厘清传统中国信仰的多元面相。 惟拙作主要聚焦于上层政治与文化力量的较劲,较少顾及地方的特色。其实,各处孔庙的状态均略有出入;譬如:南京孔庙,除了政教象征,环绕其间尚有商业聚落的现象;而台北孔庙,则由地方士绅集资兴建,成为民间修筑孔庙的特例。凡此,均难一概而论。 此外,孔庙的数据蕴藏有丰富的历史讯息,足可解答传统社会诸多的提问。举其例:山东曲阜档案已发表的文献,即载有清代的物价、文字狱,或者明代以降,中央政府与地方(曲阜一域)的互动、人君与自视“天下第一家”孔府的紧张性等等。 记得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孔庙研讨会,会场爆满,远远超过其所能容纳的人员,多数人竟只能席地而坐。与会学者从礼制、社会、思想、音乐、建筑各方面进行严肃的探讨,所有论文后来由哈佛大学出版社集结成册。近年,从历史、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各领域出发,探讨孔庙文化更不在少数。简之,孔庙经历多年的冷漠,今日能重获青睐,何其有幸。这与传统孔庙“门前车马稀”,恰成鲜明地对比。 另外尚值一提的,1994年拙作《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始揭孟子伦理与西方“道德感说”颇有相契之处。原初的做法只不过是项“思想的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拟举证西方18世纪的“道德感说”,较康德的伦理更契合儒家伦理,借此证明新儒家援康德入儒的局限。不意近日看到施若特教授(Michael Slote)也援引休谟(Hume)的“道德感说”(moral sentimentalism)疏通孟子伦理,图欲表彰“德性伦理”(virtue ethics)的特色。令人惊奇万分,盖“闭门造车,出则合辙”,委实不易。而我自己则全然同意儒家伦理较接近“德性伦理”的类型,而不类康德的伦理(Kantian ethics)或效益论(consequentialism)者。 末了,感谢北京中华书局愿意再次为拙作刊行较为理想的读本,这种严谨的出版态度,令人敬佩。此一改版删除了原繁体字版的“附录”部分,另增录《孔庙从祀的缺席者》和《以序为书》二文,希冀较贴近原书的意旨。 黄进兴 志于南港中研院史语所 2008年11月 -
圣贤与圣徒
本书之取名《圣贤与圣徒》显然和书中第五篇论文有关,该文点出近十年孔庙研究的理论意涵。而全书则考察了绵延长达二千余年的孔庙祭祀制度在传统中国的意义以及孔庙的社会、宗教实践在社会上的意义等。书中内容包括权力与信仰,学术与信仰(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作为宗教的儒教,武庙的崛起与衰微等。全书资料翔实,旁征博引,对广大研究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佳作。 -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
通过介绍后现代的名家经典著作,梳理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的关联,审视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冲击。作者首列主题,辅以学术源流,再举出代表性的人物,最后给予个人品评,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后现代史学的来龙去脉,并明了其得失。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