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余欣

  • 中古异相

    作者:余欣

    本書的研究主旨,是以西陲出土寫本爲基礎探討中國中古時代的“學與術”和信仰、社會之間的關係,選擇的切入點爲構成中國文化本源的兩個互摄的“異相”:方術與博物之學。 上編“寫本時代的學與術”,試圖解明寫本時代的知識與技藝如何被製造、傳播和使用的問題。藉由敦煌、吐魯番、黑水城出土文獻,討論了“漢書學”、易學以及各種方術:物怪易占、人形解除、風角鳥情、擇吉推步等,將其重置於文本的成立與流通的歷史語境之中加以考察,探究經典知識、方伎雜術、政教禮俗、宗教觀念,如何進入士庶的生活場域和信仰實踐,成爲歷史記憶和文化傳統,並揭示不同文明間接觸、滲透、交融與再創新的史跡。 下編“中古博物的林中路”,是作者東亞博物學整體構築的部分結晶。從藥物、菜茹到寺院珍寶、沙州土貢、異域奇玩的這一組考證文字,不是僅僅關於物自身的研究,而是希望以此爲綫索,將它們在日常生活、宗教儀軌和東西文化交涉中的瑰麗景致,用寫實的手法重繪再現,致力於從知識體系的建構過程,重新思考博物學作爲一種認知世界的思維方式,在社會、思想和文明史上的意義。 本書尤爲注重出土文獻與傳統史志、域外典籍和考古文物的互相印證,並力圖溝通文字材料、圖像資料和相關學科工具,進行會通式的研究,建立起方術-博物-宗教-禮俗知識社會史-中外關係史相融合的研究範式。
  • 存思集

    作者:余欣 主编

    基于共通的治学理念与研究领域,2009年10月复旦大学"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成立。核心成员为来自历史学系、文史研究院、汉唐文献工作室、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文系五个单位的十二位"新生代学者",还有校外和海外学者作为"通讯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加盟。研究班致力于在互相砥砺中提升自我的学术境界,并探索共同研究模式在中国学术生态中生发的可能性,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的、国际性的学术共同体。研究班每两周组织一个工作坊,主要安排为论文发表、史料会读、学术信息交流与评论,迄今已举行五十余次。为了便于学界检阅我们的"行与思",从历次专题报告中选取"代表作"汇为一编,以见证寄托我们共同学术理想的研究班的"存在"与"思存"。
  • 博望鸣沙

    作者:余欣

    本书以敦煌吐鲁番文献、日本古钞本、考古文物以及相关民国档案、书札、诗词、题跋的整合性探讨,观照中国现代学术成立史之一侧面,追索其内在理路,进而构建中古写本研究及其现代镜像之“交错的文化史”,并藉此对写本文化之于中国学术研究之意义进行博观与省思,期望不仅拓展敦煌学史、写本学、知识社会史诸领域之疆界,亦有资于推进东亚世界学术思想史研究。 学术史的省思,是任何新学问生发的基点,代表的是对学术内在理路的把握和学科发展的自觉。真正的学术史研究,应该深入到学问的核心,为学术脉络中的实质性推进建立起清晰的坐标。本书尝试以丰富的个案,沟通中古写本学与现代学术史,展示“学术内史”研究的魅力。作者还提出“整体书写文化史”的概念,将“图书”视为文本记录(语言的和图像的)、物质媒材、历史原境、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的“统一场”,考察知识建构与文本形态、书写行为、使用实践之间的关系,关注的不仅仅是书籍史层面的作为记录形式的文本及其生产与接受的过程,而且是如何从社会和精神层面看知识以书写与阅读的方式所建构的各种意义。作者进而重新审视“图像证史”或“图文互证”的观点与方法,并对写本中“图”与“文”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主张不仅应当在历史研究中把图像作为另一种文本性证据使用,还应该从政治、艺术、宗教等多学科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视觉文化中的图的制作过程、功能及其蕴含的力量,理解图像在历史情境中的涵义。 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敦煌研究,而是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思考写本作为探察中古时代知识与信仰生成过程的媒介而存在的价值,追寻写本鉴藏作为现代中国学术确立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之一环而呈现的意义。
  • 神道人心

    作者:余欣

    本书仔细清理了宗教史、社会史研究的各种理论,提出“民生宗教”的概念,企图以此为主要线索,从社会生活实际的层面,来诠释唐宋之际郭煌民众的信仰世界,揭示其丰富的内涵。作者几乎穷尽了所有相关郭煌文献,并有机会走访牛津、剑桥、伦敦、巴黎、莱顿、柏林、京都、台北等学术中心,亲自校核原卷,且于欧美、日本、港台的研究成果多有吸纳,使理论思考更趋成熟,文献考证更加缜密,扩张了敦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开拓了敦煌学的新领域。
  • 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

    作者:余欣 主编

    本书是2010年11月6-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 “中古文史之学”,是亦古亦今、亦新亦旧、亦中亦西的学问。近百年来,在新材料和新理论的推动下,海内外学界运用文献、考古、艺术相结合的方法,融烁古今,会通中西,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然而在学术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重建解释性框架?如何开拓新疆域?如何寻求和实践新工具?国际共同研究和代际学术对话是否可能?活跃在中古史前锋线上的学者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思考?为了能更加深入地讨论这些国际学界共同关切的基本问题,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了这一学术会议。 会议旨在推动两个对话:中外对话,即促进大陆、港台、日本、欧美活跃在学术前沿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代际对话,即推动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坚学术力量与1940-50年代出生的著名学者之间的对话。会议有来自海内外中国中古史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提交了25篇报告,涉及出土文献辑考、仪式与制度析、宗教社会史、学术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史研究诸多领域,并邀请了8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评议人,以一种新的学术“生成模式”实现了中古史研究者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学术取向有所异同的两代学者间的代际对话,这些新求索和新风雷,将生成新的“大地之肖像”,汇入新世代历史学的学术脉络之中。 此次结集,将所提交的论文修订本辑为“中国中古文史之学研究的方法与前景”、“出土文献所见学术与信仰”、“国家祭祀、礼仪空间与礼制呈现”、“历史书写、祥瑞灾异与政治架构”四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