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申报

  • 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

    作者:徐载平 徐瑞芳

  • A Newspaper for China?

    作者:Barbara Mittler

    In 1872 in the treaty port of Shanghai, British merchant Ernest Major founded one of the longest-lived and most successful of modern Chinese-language newspapers, the Shenbao. His publication quickly became a leading newspaper in China and won praise as a "department store of news," a "forum for intellectual discussion and moral challenge," and an "independent mouthpiece of the public voice." Loc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 it was fre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Paradoxically, in a country where the government monopolized the public sphere, it beca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dependent newspapers. As a private venture, the Shenbao was free of the ideologies that constrained missionary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ut it also lacked the subsidies that allowed these papers to survive without a large readership. As a purely commercial venture, the foreign-managed Shenbao depended on the acceptance of educated Chinese, who would write for it, read it, and buy it. This book sets out to analyze how the managers of the Shenbao made their alien product acceptable to Chinese readers and how foreign-style newspapers became alternativ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acknowledged as a powerful part of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 within a few years. In short, it describes how the foreign Shenbao became a "newspaper for China."
  • 《申报》影印本

    作者:本书编写组

    《申报》创刊于1872年(清同治11年)4月,终于1947年5月,出版时间长达78年,是中国近代出版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阿一部百科全书。它全面记录了自晚清(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民国(包括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民族风俗、重大历史时间追踪报道。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可替代的一座巨大的文献资料宝库。
  •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作者:唐小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由大众媒介和同人刊物等引导形成的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认同和建构自我的作用,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质疑传统文化、引入西方资源、批判现实政治、追索理想社会的重要媒介。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 “星期论文”和 “自由谈”为例》以1930年代前期《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依托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权力的交错、关注的基本议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细腻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历史面相和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 欲望的想像

    作者:王儒年

    近二十年来,知识分子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这一热点开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第二次“五四”新启蒙运动。在新启蒙运动中,启蒙知识分子们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转型。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在这种林毓生所说的“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思想模式的主导下,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被分外突出。因为思想文化的主体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着向大众启蒙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知识分子自身又同样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而伴随着“文化热”,同时出现了一波“知识分子热”。 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知识分子研究围绕着两个向度进行:一是按照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划分,分析知识分子在从传统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其文化选择以及内在的思想文化冲突;二是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社会角色,研究知识分子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的社会身份,重点考察知识分子在转型时代的政治命运,是如何丧失和重建独立人格的。这两个研究取向,这十多年来,无论从宏观分析,还是个案积累上,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虽然不能说不再有什么东西可以发掘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层面的研究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自身的极限。更重要的是,支撑其研究取向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预设,比如传统/现代二分模式、“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模式等,到199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了相当普遍的置疑。这表明,如果知识分子研究缺乏新的问题意识,还是继续停留在原先的论域中,这一热点课题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无法产生原创性突破。 在新世纪已经来临的今天,知识分子研究必须被纳入到一个重新问题化的框架之中,开辟新的研究论域。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开拓了新的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如从学术史的角度,更加细致地研究知识分子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传统,建构现代知识体系和进行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或者从社会史的领域,研究明清以来士绅阶级自身的内部变化。可以这样说,199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分子研究开始呈现出一种学科化、多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