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刘家和

  • 古代中国与世界

    作者:刘家和

    全书共收21篇论文,《谈学术工作的基础》一篇附在文末,是谈治学经历和体会。这21篇文章中前4篇是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作品,其余的论文是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写就的。从内容上说,有社会经济史、政治制度史研究,也有学术史的研究;从研究的角度说,很多是中外古史比较的探讨。除了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后期中间有一个断层外,21篇文章反映了他研究发展的逻辑,反映了论者在不同阶段研究的兴趣,认识的水平和认识的发展。如果说各个阶段有侧重面的话,那么,50、60年代是在社会史、经济史方面,也包括宗教史在内的文化史的内容;到了70年代以后,侧重研究的方面是包括史学、经学在内的文化史,同时也有社会史的研究;思考的重心,从对历史的客体的发掘,向历史的主体、史学主体的研究方面转移。这是兴趣的变化,也是研究领域的拓展,意蕴、内涵的深化,思维力度的增强。学者研究的重心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随着岁月的推移会有演变,还可能有变化,但重要的是一个史学家不满意已有的成就,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重复自己,而是在思考,在求索。
  • 史学经学与思想

    作者:刘家和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关于“史学”、“经学”、“思想”这三方面所作的文章。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在理论问题的探讨,如比较研究与世界势力、中国传统史学等。第二部分重在经学极其与史学的关系的探讨。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与思想史背景有关的文章,如殷周关系研究、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等。 序 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一、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三、关于历史比较研究的限度问题 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问题 三、关于史学的致用问题 四、关于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问题 先秦史学传统中的致用与求真 一、关于史学的致用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 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 一、司马迁对于历史上的变的论述 二、司马迁对历史上的常的论述 三、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 二、以人心为背景的历史理性的曙光(正) 三、与人心疏离的历史理性的无情化(反) 四、天人合一的历史理性的有情有理化(合) 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 一、史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分合中所显现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史学与经学的关系 三、史学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学术中处于不同地位之原因 关于通史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些可能与“通史”有关的西方词语和中文里的“通史”之异同 三、“普世史”与“通史”两种史学传统试析 四、通史体例与通史精神 理雅各英译《书经》及《竹书纪年》 一、引言 二、关于理氏译注《书经》的思想 三、对理氏《书经》和《竹书纪年》的翻译之讨论 四、结语 引用书目 理雅各英译《书经》《竹书纪年》的文献考证 引言 一、关于《古文尚书》真伪及有关文献的问题 二、关于《竹书纪年》流传与真伪的问题 结语 理雅各英译《春秋》及《左传》 一、理雅各译《春秋》经兼收《左传》 二、理氏依照中国传统以《春秋》为经,但又对之深致怀疑与不满 三、理氏否定《春秋》、同时却肯定《左传》 四、论理氏关于《春秋》和《左传》的见解 五、理氏对于《春秋》《左传》的译文 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一、理雅各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二、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三、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春秋三传》与其底本《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三、关于《春秋三传》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异同 孟子和儒家经传 一、孟子称引《诗》《书》、述孔子之意的时代特点 二、孟子对构成儒家经典系统的贡献 三、孟子对以“传”传“经”传统的贡献 四、孟子的述经与~_ 从清儒的臧否中看《左传》杜注 一、清儒对于杜注的批评 二、杜注优点非清儒批评可掩 关于殷周的关系 一、周人对殷周关系的转变所作的解释 二、春秋时代末叶至清代学者对殷周关系的研究 三、20世纪以来关于殷周关系的研究 四、关于二重证据研究法的几点个人体会 引用书目 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 二、问题的提出 二、商周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 三、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成长 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 一、儒家孝道的渊源 二、儒家的孝学说 三、《孝经》和孝道在汉代的盛行 关于战国时期的性恶说 一、战国早、中期人性恶的思想的萌生 二、关于荀子的性恶说 三、韩非子的性恶说 《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 一、“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释义 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 三、《左传》中的民本思想 四、《左传》中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的关系 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 二、董仲舒天人合一体系中的“大一统”思想 三、何休的“三科九旨”与“大一统” 史学的悖论与历史的悖论 一、关于世愈乱而文愈治的问题 二、关于实与而名不与的问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