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萨特
-
想象
这是一部有关想象的哲学史,也是影像的现象学的再现。萨特研究并创建了“影像存在的真正理论”,他的分析穿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重要体系,使之与现象学和胡塞尔的思想相契合。 萨特的想象理论,为他的现象学存在论的重要依据打下了基础。因此,要了解和研究萨特及其思想不可绕过这本书。 本书萨特主要对心理学、形而上学直至现象学的有关想象意识的研究进行分析。萨特的想象理论为他的现象学存在论的重要依据——受胡塞尔现象学感召的意识论——打下了基础,和其他同期作品一样,预示和涉及了他的现象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中的诸多论题。也因如此,要了解和研究萨特及其思想,不可绕过这本书。 萨特的《想象》从哲学史上有关想象的“影像”(image)的各种理论的比较和分析出发,希望在克服各种偏见和定论的基础上打开一条通向想象意识的现象学的解放之路。 -
存在主义简论
《存在主义简论》与众多研究存在主义的著作相比,作者别具匠心地把存在主义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力图全面展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间情怀,深入诠释存在主义思想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血肉联系。不仅梳理了存在主义的缘起、发展和式微的演变历程,还细述了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艺术、文学和政治活动的影响,重申了存在主义运动将继续在21世纪的哲学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不可不看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
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
二十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ISBN:9787214029720,作者:(法)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Jean-Francois Sirinelli)著;陈伟译 -
为什么要萨特
曾与当时流行的蛤蟆镜、喇叭裤并列为“三大精神污染”;有人说“萨特热”是“80年代新一辈人的精神初恋”,也有人将其视为一次“错爱”,称与萨特的哲学“结缘”,“只可一宿,不可久眠”。……2012年,萨特进入中国30年,萨特对于我们,是否已经过时?这位东渡的西方思想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末日恐慌”下的人心,究竟还要不要萨特?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知识界思想解放的春天,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柳鸣九与萨特“结缘”,为萨特在文化上进入中国代办了“签证”。30年后的今天,萨特在中国的影响依然巨大甚至无所不在。 一个作家真正进入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志应该是一定程度的本土化,一种哲理的广泛传播也还要靠通俗化、普及化,要靠有亲和力的诠释。本书是柳鸣九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萨特问题的重要论述的系统结集,他带我们一起沿着当年萨特东进中国的历史足印,近距离接触萨特,“撩开萨特那些抽象、艰深的概念在他的哲学体系上所组成的厚厚的、难以透视的帷幕”,重温那充满激情的诗意年代,和那场“现代西方哲学精神和中国新的觉醒时代的历史遇合”。 -
萨特自述
对任何一位文学传记者来说,最宝贝的材料莫过于传主本人所留下的自述文字,哪怕是只言片语。本书即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只言片语,1905年6月21日,一个男孩在巴黎诞生。没等睁开眼睛,他就大声啼哭起来,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健康。跟别的孩子不同,他的哭声还具有另一种意义:家门不幸。他的父亲正在病中,拖到他1岁3个月时,饱受发烧和肠炎的煎熬,一命呜呼,撒手归西。40年后,这个孩子开始名扬天下,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叫让-保尔·萨特。而年轻母亲安娜·玛丽则亲昵地唤他为“普卢”,让我们在精彩的文字中体味他的人生、历史…… -
寄语海狸
恰如萨特本人所说,书信是他“直接的生活实录”,是他“生活的一种见证”。这些写给其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及好友的信,真实且不加掩饰地记述了作者当时的日常生活和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展示了他特立独行的价值观、婚恋观和哲学世界观。虽说书信不是小说,萨特的书信却常常和小说一样引人入胜;他周围的诸色人等在其笔下亦如文学典型般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这所有的人物中,形象最饱满,色彩最丰富,思想最充实的,无疑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萨特本人。读者从这些秉笔直书的书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萨特如何度过他的每一天,乃至每一个小时,了解到他如何积累生活,如何读书、写作,如何面对世界的动荡和巨变。对那些有兴趣探究萨特其人、其思想的读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且无法替代的第一手资料。 -
自我选择至上
《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系著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萨特问题的重要论述的系统汇集,是一个精神进程的宝贵记录,是一个文化事件的真实反映,是一份难得的思想资料,颇有思辨价值、文学批评价值。 读书被杨绛喻为“隐身”的串门,读《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宛如随著者柳鸣九先生一同到萨特和波伏瓦家“串门”。谈20世纪的文史哲学,则不能不谈萨特;法国萨特研究专家、萨特同代人贝尔纳·列维说,萨特的影响依然巨大,甚至无所不在,他尸骨未寒,可是,“以他为焦点而发生冲突的政治和形而上学的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矛盾”(2000)。 谈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则不能不谈柳鸣九;改革开放伊始,脑有“反骨”的柳鸣九以萨特“自由选择”为武器,对斯大林的意识形态“总管”日丹诺夫发起彪悍挑战、凌厉攻势。在精神文化,文学批评领域点燃了一场“大火”,“燃烧”多年……。 萨特被当代中国接受与重视的过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化进程的一个侧影,也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一个成果。 -
存在与虚无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是根据Gallimard书店法文1981年版翻译的。 -
存在与虚无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
萨特
《萨特》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父亲早逝、第二章如戏童年、第三章与书本结缘、第四章两个世界、第五章开始写作、第六章神圣使命、第七章神童入学、第八章母亲改嫁、第九章巴黎高师、第十章西蒙娜·波伏娃、第十一章爱情契约、第十二章留学柏林、第十三章三重奏、第十四章崭露头角、第十五章滑稽战争等等。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他的思想浸透于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
萨特论艺术
萨特在本书中讨论了“威尼斯的流浪汉”丁托列托、追求绝对的贾珂梅悌、塑造活动雕塑的考尔德和“没有特权的画家”拉普加德、表明了他对艺术的性质和艺术家在人类处境中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态度。 丁托列托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他走投无路,必须用欺诈手段才能得到自我证明。贾珂梅悌迷恋与自己在万事万物中的孤独境遇,认为现实是绝对的实在,因而要去描绘这个虚无的世界,在默默沉寂的事物中,显示出发出语言的迹象。考尔德在自由和束缚之间从事创作,因而要去发现如何使静止的事物充满运动,靠自我运动而确证自身的存在。拉普加德努力于创造力和美的结合,给无限可分的外观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性。 -
萨特文学论文集
在文艺评论上,萨特著有《什么是文学》和三部著名的文学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等,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入其中15篇文章。 -
缓期执行(自由之路第二部)
《自由之路》是一部未完成的三部曲,包括《不惑之年》、《缓期执行》和《痛心疾首》。全书描写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法国乃至欧洲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萨特把自由观作为《自由之路》的哲学基础,改变了一般传统小说正面人物的设计,所有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异化,一般表现为真诚作弊,言不由衷,自欺欺人。《缓期执行》原名《九月》,内容是继续一九三八年九月慕尼黑会议期间的危机。 -
Huis Clos
No exit, unabridged. Edition of Sartre's well known existentialist novel.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ISBN:9787532758012,作者:(法)萨特 著,周煦良,汤永宽 译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