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时间
-
时间的全球史
时间是如此重要,人们须臾不可或缺,世界的运转都要依靠时间的度量。可时间又是如此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判断时间的流逝,以及确定具体时间的呢?而且,时间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身处非洲的人为什么会跟中国人有着同样的时间概念?我们怎么知道今晚从北京出发的航班明天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在伦敦机场?
铁路、轮船、航空和电报通信的新网络使相距遥远的地方变得前所未有的接近,人们相互联系的意识加深,而时间的约束因素使得这种相互联系性面临着实际挑战。为了消除这种妨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时间标准的努力。本书通过研究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标准化时间的追求,探讨了时间观念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发展,关于时间的意识如何在全球获得趋同的形态。同时,时间的标准化又如何对全球化进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本书同时指出,时间的标准化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未完成,统一的日历也未实现。这表明,全球化是一个缓慢而不平衡的采纳和变异的过程,这加强了国家间的差异。
本书荣获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总统奖”(“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President's Award”)。
-
漂流在时间里的人
♛诺奖热门作家科幻力作、《使女的故事》般的黑色预言!♛
♛珍惜你自由地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才不会被时间的虚无所吞噬。♛
◆两度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约翰·厄普代克的“文学女神”、多届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科幻新作。
◆对高科技助力强权的反思和批判触目惊心又发人深省。故事发生在美国,却又对当下的每一个人予以警醒。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2039年。
彼时,美国已把墨西哥和加拿大收归到自己的版图之下,摇身一变成了北美合众国,极权之风日盛。按照肤色、种姓等级和对国家的忠诚度,人们都被分为三六九等。平平无奇最好不过。过于聪明或是好奇,都不安全。一不小心,就会被标记、被流放甚至被“蒸发”。
17岁少女埃德莉安即将高中毕业,却在毕业演讲上因言获罪,被判处“流放四年,并便被秘密“输送”到80年前的一个无名小镇。表面上,这里的生活相比原来更加宁静而充满温情。换了身份的埃德莉安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甚至继续读起了大学。实际上,却要服从一套严苛非人的指令:不能挑战和质疑,不能生育,无条件服从实时监控。如有违抗,会被立即“蒸发”。但最让人压抑的,却是孑然一身的孤独,和时刻像乌云般笼罩在头顶的巨大恐惧。然而,就是在这个全然孤独之地,她恋爱了……
在这本书里,欧茨通过讲述17岁少女埃德莉安先后的遭遇,大胆无畏地反思和批判了当下的美国社会,尤其是极权和无孔不入的技术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珍惜你自由地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才不会被时间和权力的虚无所吞噬。
-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ISBN:9787508605180,作者:(美)齐格勒 著,曹爱菊 译;曹爱菊译 -
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 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 82 岁时死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 关键不是在数量上, 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 从表面上看, 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 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 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
Time Warped
Have you ever tried to spend a day without looking at a clock or checking your watch? It's almost impossible. Time rules our lives, but how much do we understand about it? And is it possible to retrain our brains and improve our relationship with it? Drawing on the latest research from the fields of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biology, and using original research on the way memory shap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ime, the acclaimed writer and broadcaster Claudia Hammond delves into the mysteries of time perception. Along the way, Claudia introduces us to an extraordinary array of characters willing to go to great lengths in the interests of research, such as the French speleologist Michel, who spends two months in an ice cave in complete darkness. We meet one group of volunteers who steer themselves towards the edge of a stairwell, blindfolded, and another who are strapped into a harness and dropped off the edge of tower block. Time Warped shows us how to manage our time more efficiently, speed time up and slow it down at will, plan for the future with more accuracy and, ultimately, use the warping of time to our own advantage. -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是一本由北京文通天下图书有限公司策划,轩雨幽冉写作的心灵励志书。 2014年,随着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登陆春晚,“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大家都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习主席也在感叹他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 岁月流逝,我们徜徉其中尚觉得慢,可一旦回首,却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那时陪伴我们的人如今在何方?我们曾经爱过的人现在是什么模样?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为了实现人生道路上的愿望去努力成长,奋斗,坚持,匆忙的日子里太容易忽略掉生命最重要最简单的“时间”也会随着年华而终将逝去的现实。 时间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我们太多的模样。曾经志在四方的我们,当年的愿望实现了吗?看到南飞的雁,想起了家乡的模样。这时才明白,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逃避、无法躲掉时间在身上所留下的岁月印记。 唯愿时光将我们温柔相待,许我们岁月安好。有一天当我们回首的时候,你会看到,时间它写进了奋斗的年轮中,它刻在了父母的皱纹里,它融入进了越来越丰盈的人生里。 曾经的岁月,已经悄悄流逝;现在的日子,要活出精彩;未来的时光,应该满怀希望。 -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讲述了为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不得不做出妥协,而这种妥协的前提通常都是牺牲自己的私人生活和身体健康。但是,生活中的每个部分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任何一方面的过度偏重都必然会使其他方面出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套完整的时间管理与生活管理体系,为自己生活的每个方面创造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继而获得长期的和谐生活。 不管你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领导;不管你是为房子、车子、孩子忙碌奔波的平凡人,还是拥有百万、千万家产的超级富翁,你都有必要学习如何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自我管理,成为真正的工作高手和生活专家,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 欧洲著名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大师赛韦特教授,告诉你只要设定既定目标,并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彻底执行,拒绝拖拉和懒惰,将注意力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事,你就能收获更多工作上的成就感和更多生活的乐趣。 -
时间
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的酝酿,对现阶段的时间概念、时间经验及时间冲突经验的变化做了一个梳理和诊断。在书中从未来到现在,从新时代的时间的创造力与破坏力之忧及工作与时间的分配等方面,阐述了时间知觉、时间感觉、社会的与个人的时间结构化的质性变化。本书为时空社会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引入了有关现代与后现代的讨论,在时间社会学与时间社会心理学的结合上也有重要意义。 -
时间、自我与社会存在
本书第一章探讨了各种时间观,并拓展了其中的一个——开放历史观——作为我的时间观的起点,同时讨论了我的时间观确指什么。第二章讨论了四种比较完善的社会学理论:实证论、功能主义、常人方法学及结构主义,展示了上述各种理论未能充分考虑时间性的程度,并总结了各种理论中我要继承的观点。第三章和第四章以米德的著述为依据,提出了时间化观点。第三章讨论了自我、反思性与认知力问题。第四章详细阐述并探讨了自我与时间性的关系。第五章试图把舒茨(Schutz)所说的时段中的更短时段(第三、四章中讨论过)与长时段联系起来,并且侧重于结构和非意图结果的概念。第六章理清所有脉络,总结全书内容,提供实际应用的情况和实例,最后进一步评述了历史在我的时间观中的作用。 -
社会时间的频谱
《社会时间的频谱》内容简介:美国当代社会理论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分析和批评19世纪社会科学范式的局限性时更以嘲讽的口吻说,在社会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方法论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分析过程中删除了时空概念。他认为,在以往的社会理论中,时空被看做一种自然的常态、一种外生变量,而并非连续性的社会创造。 -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这里的首要问题是一门感知、想象、时间、事物的现象学的问题。 这个“加工”的结果应当就是1928年在胡塞尔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9卷)中由马丁·海德格尔编辑、以《埃德蒙德·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为题发表的东西。这部1928年的著作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905年关于内时间意识的讲座”,“第二部分:1905—1910年对时间意识的分析的附加与增补”。关于这个由十三个附录组成的第二部分,可说的东西不多:一方面是因为,除了唯一的一个附录以外,所有其他附录的底本都无法找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里看起来的确放弃了任何方式的处理:这些文字似乎只是被誊写了下来,并且被不连贯地排列在一起。与此相反,对“第一部分”的内容则可以通过与全面保存下来的。 -
論時間
阿多諾獎(Theodor W. Adorno Award)得主經典著作 理解社會學大師愛里亞斯畢生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圖 本書從社會學觀點出發,探討「物理時間」與「社會時間」在人類文明進程當中,如何相互交織與調整;而人們又是如何通往越來越精細的時間計算,並依此規約自己的生活,例如要求守時與時間管理。 過往的時間研究多從物理學或哲學著手,這些研究幾乎都先假定時間是自然既與的事物,然後以高度抽象玄妙的方式解析時間;但這種取徑不但沒有讓人更理解時間,反而讓時間變成一種抽象思辨的學術主題,彷彿與日常生活並無關聯,忽略了時間與社會生活在實際上有著具體而重要的密切關聯。 愛里亞斯認為,人們必須跳脫物理學與哲學的窠臼,從更貼近社會生活的視角來重新思索時間。他並不急於追問「是否存在著時間?」這種跟社會生活幾乎沒有關聯的哲學本體論問題,而是直接指出一件時常為人所忽略的事實:人類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知曉「時間」,而是在共同生活的社會情境當中,因為必須與其他人相互協調,而被教導學習而得知。 除此之外,愛里亞斯也強調,時間作為一個象徵體系並非固定不變;相反地,時間會藉由人類世代長鏈的傳承而延續,因此它也會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而不斷變化。時間在當代社會的樣貌與所發揮的效用,跟過去或未來的社會不見得相同;時間本身也是時間性的,唯有從社會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才能真正洞察時間的內涵與問題。 本書不僅是時間社會學的重要經典,也是愛里亞斯知識社會學的重要著作,呈現了他的重要概念,包括「組構」、「過程」與「象徵」,是了解這位社會學大師畢生思想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
关于时间
大爆炸差不多已经逝去,我们还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会替代它。宇宙的“创生”业已结束。它和地球上的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生活行将因时钟、喷气引擎、铁路、无线电以及互联网的发明所带来的改变而再一次被剧烈地震颤。 在《关于时间》中,亚当•弗兰克(Adam Frank)解释了我们生活的特质是如何随着我们对宇宙起源的认识而改变的。自从5万年前我们的自我意识觉醒以来,我们对时间的体验——从狩猎和采集到农业发展,到工业革命,再到Outlook日历的发明——已转变并重建了许多次。但是宇宙学中最新的理论——无起点的时间、平行宇宙、永恒暴涨——即将把我们送入一个新的方向。 时间是我们最宏大同时也是最私密的宇宙概念。许多书籍讲述了更大的故事,详述了科学宇宙学的进展。而弗兰克则讲述了人类最深刻的问题——万物于何时并如何起源?——以及人类是如何感受时间的。他着眼于我们和这个世界间的交互——我们的发明和习惯等,已让我们探索宇宙的特性,以及这些发现反过来又是如何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这本令人惊骇的书将会改变我们思考时间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 -
关于时间
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作者把本书写成有关时间的系统性、综合性的专著。作者选择了一系列非常引人入胜,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题目,通过对这些趣味性极强的题目的逐一解读,来展示关于时间问题的基本原理。 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的时间史就是爱因斯坦的时间史话,因此,作者在本书写作中简略地记载了一些关于爱因斯坦传记的内容,但并非说明本书是为爱因斯坦作传记。 对时间的科学研究常常使人忐忑不安、迷惑不解和心惊肉跳,有时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作者写作本书并非为了给读者提供科学或数学的专业知识,书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少得不能再少;除非确实必不可少,否则,尽可能避免使用数字。不仅一般人对“时间”无比困惑,就连爱因斯坦对“时间”研究,读来也让人心惊肉跳。时间问题,几乎是世界所有宗教的核心问题。本书用浅显语言讲述深奥的科学道理,但你读完后,对时间的理解也许会比没有看它之前更加困惑。 -
The End of Time
Richard Feynman once quipped: "Time is what happens when nothing else does." But Julian Barbour disagrees: if nothing happened, if nothing changed, time would stop. For time is nothing but change. It is change that we perceive occurring all around us, not time. In fact, time doesn't exist. In this highly provocative volume, Barbour presents the basic evidence for the nonexistence of time, explaining what a timeless universe is like and showing how the world will nonetheless be experienced as intensely temporal. It is a book that strikes at the heart of modern physics, that casts doubt on Einstein's greatest contribution, the space-time continuum, but that also points to the solution of one of the great paradoxes of modern science: the chasm between classical and quantum physics. Indeed, Barbour argues that the unification of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may well spell the end of time--time will cease to have a role in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Barbour writes with remarkable clarity, as he ranges from ancient philosophers such as Heraclitus and Parmenides, to such giants of science as Galileo, Newton, and Einstein, to the work of contemporary physicists such as John Wheeler, Roger Penrose, and Steven Hawking. Along the way, the author treats us to an enticing look at some of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and presents intriguing ideas about multiple worlds, time travel, immortality, and, above all, the illusion of motion. Tur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inside-out, The End of Time is a vibrantly written and revolutionary book. -
视读时间
什么是时间?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话闻名遐迩,他说当没有人请教他时,他知道时间是何物。 《视读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探讨了一些圣·奥古斯丁没有涉及的方面。以及漫画的形式深层探究了时间的历史。从圣·奥古斯丁关于没有时间的断言发起,到牛顿的流动时间,再到庞加莱的传统时间、爱因斯坦的静止时间,最后返回到在量子力学中没有时间,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在整个过程中作者提出了许多困惑,例如,时间是否像空间一样是第四维?或者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流动”的?如果时间是流动的,那么说时间是否流动有多快具有意义么?未来是否存在?是否可能有时间旅行?为什么时间好象总以单维方向流动? 这些或其他一些问题都属于人们所能提出的最深刻、最微妙的问题中的一部分。《视读时间》配加了充满指挥色彩的图片,把问题展示出来,很多问题甚至是第一次摆在时间探索者的面前。本书讲解浅显易懂,谋篇条理清晰,图片严谨风趣,令人读后欲罢不能。 -
文化与时间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的“在文化的交叉点上”丛书中的一本。它通过对中国、印度、班图、希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也包括宗教观、历史观)的描述,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时间观念,提示了文化与时间的内在关系,不仅建立了一种时间经验的类型学,而且指出了当代各种文化所依赖的深层结构(语言和心理知觉)中所存在的基本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根源,从而为在各种文化之间建立一种深层的理解和交流架起了桥梁。 -
时间与永恒
《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内容简介:时间问题既是物理学里的核心问题,也是哲学里的基本问题,同时又是最艰难的问题之一。时间观的每一次变革,不管是在物理学里的变革,还是在哲学领域中的变革,都会给本学科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从时间这一艰深问题着手,对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行阐释的专著。这部专著最具特色与价值的是,它在哲学层面上深入刻画了传统物理学时间观的形成与实质,以及物理时间观对塑造西方哲学的根本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时间问题的全新理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全新解答。 -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内容简介: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04年已先后分十辑印行名著400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一辑。到2010年底出版至46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