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文學
-
浮城後記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在 1992-1994 年間在專欄撰寫的系列散文。這些文章流露了作者在那數年間身處「浮城」的所思所感。在這個城市裏,作者想尋回回家的路,卻發現自己已消耗了那麼多,自己所能擁有的似乎只是零,似乎已甚麼也沒有了;也欲舉步踏上歸途,只是歸期無定。「浮城」也自有另一種時間簡史,是水族館式的、是圍困式的透明;時間在累積着、虛構着、倒數着、混沌着。身處如此的「浮城」,或許只能做一個(精神上的)安那其,只能身在括號之中。這本書是關於生命的強靭和軟弱,關於這個階段和那個階段的鬥爭、拗撬、冷戰和對談。關於人和城市的一段最紛亂消沉的存在。關於精神上的馬戲。關於日常生活的消耗。關於撫之猶覺體溫未散的消失和烏有。關於無限複製以至無法尋回原裝正版的愛或不愛、悲哀或超越悲哀。 -
遺恨傳奇
對死亡,鍾曉陽有著出奇的愛戀。在腐朽的期待中,她找到了詩的烏托邦。詩與屍、絕唱與絕滅,構成她死亡美學的基礎。寫作於鍾而言,成為點滴鏤刻死亡的儀式;也為飛揚跋扈的當代小說抹上鬼魅陰森的一筆,成為近年「女」「鬼」作家的重要聲音。 -
愔齋書話—香港文學札記
本書是陳智德在一九九六至二零零六年十年間的書評結集,大部分以書話形式寫作,有散文式的抒情,亦具評論性觀點,論新舊書刊,懷人、記事、憶舊、鉤沉,亦回應外在世界。作者十年前參與創辦文學雜誌,進而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本書紀錄了其間對香港文學的觀察。此書絕對是香港文學一個重要記錄。為了增加此書的可讀性,書首更附有作者部分藏書的六個彩頁。 -
停車暫借問
這次的修訂範圍主要集中於三方面。 一是把方言的部分收拾一遍 二是將文義含糊混亂處略為理清理順 三是例行的撿錯字別字,其他盡量不多手亂改。不為了省事,實在是怕改壞了,用我現時的求好求正確的尺度,煞風景破壞天真未鑿。除非直接影響閱讀理解,否則即便有幼稚或不通,我寧忠於作品的原貌。 -
泰晤士河畔
《泰晤士河畔》是陶傑旅居英倫多年的心影錄, 是徹底的一本「英國指南」, 內容由社會、政治、文化以至潮流, 無所不包。作者學識廣博、文筆優美, 《泰晤士河畔》更曾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獎。現將原書重新修訂, 加上精美的設計, 大大加強其珍藏價值。 -
剪貼冊
本書為西西所作小品散文進一步之結集,分五輯,以雋永明快的筆調抒寫思維、閱讀、觀察、感觸,文字之外,每篇附一插圖,寓意動人,美不勝收。作者深刻通達,對人生充滿好奇,於知識則誠意信仰,筆下新穎流利,而不失其一貫之古典節制,自成風格。 -
衣魚簡史
本書為作者最新短篇小說集結,共收錄七篇小說。因為女友的裸身像衣魚而無法射精的男子;明明愛著女孩卻只敢以暴虐的語言表達的男孩;在塵封的文件資料中追索過往最終迷失在虛幻與虛構之中的男子;試圖想像與青春期妻子相逢的可能而虛構出一場相遇的作家;反省自己作品而創作出與上一篇女主角相戀的故事的作者;百無聊賴的中產專業男士與堅持理想的游泳池女救生員若有似無的瞬間交錯;溜冰場上暗自上演的人生百態……。作者以創作反省創作,透過虛構與真實的辯證臻致形上思考的層次,演示生命中神秘幽微的交錯瞬間與不可逆料,值得深思細品。 -
書寫浮城
"書寫浮城"題記 vii 吳煦斌小說的一種讀法 3 文字與影像的對話--關於"小說家族" 24 細說崑南 43 複句結構,母性形象及其他--序也斯"三魚集" 58 尋找自己的房子--序陳寶珍小說集"找房子" 74 日子在門裏進進出出--序游靜的"裙拉褲甩" 86 文學創作,文化反思--一個研討會的幾個側面 99 關於"手卷"的幾段筆記 109 書與城市:在混沌中建立秩序 116 "水在瓶"後記--兼談專欄寫作 126 七〇年代的專欄和專欄文學 131 粤味的啟示 145 城市:詩意和反詩意 161 戴天的"岣嶁山論辯" 173 香港的滋味--余光中詩二十年細說從頭 186 兩種藝術取向的探討--從胡燕青,羅貴祥的詩談起 200 "東西"的若干種讀法 217 "游詩"的時空結構 231 深藏內斂 就地取材--細讀鄧阿藍的"一首低沉的民歌" 245 十種個性與二十多年的共同記憶--"十人詩選"緣起 261 詩與攝影 264 詩與女性 271 1997及其他 279 "羅盤"雜憶 298 三〇年代港滬現代詩的疾病隱喻 304 三四〇年代的華南新詩 327 鷗外鷗與香港 349 記詩人柳木下 362 找尋生命線的連續物--詩人易椿年逝世六十四周年 376 -
输水管森林
《输水管森另》为“三城记小说系列”第一辑之香港卷,收14篇香港小说,包括西西的《浪子燕青》、关丽珊的《青鸟》、潘国灵的《我到底失去了什么》、陈洁心的《铁轨上的掠影》等。 -
親密距離
本書收錄潘國靈2005-2010創作的十四個短篇小說。每篇獨立生成,但它們始終又圍繞着幾個生命的漩渦:愛情、身體、城市空間,在回憶的浪花之中滾轉。小說多是二人角色,連綿對話聽來卻又像一個人的連禱,雙人舞也許是影子舞,到影子都不見了,就傾聽自己的沉默身體。然而人可以分裂個體與社會卻無從斷開,私密的情感每每聯繫上城市的變化,以細碎建築城堡,溜走了幾多時光。愛情、身體與城市一起衰微,作者化身悼念者,為「傾愛之城」栽種一束束盛放荼蘼。據說無限延擱的哀悼即為憂鬱,作者以此擷取創作力量,反覆演練乍離乍聚、消失與復現的遊戲,沉重中有時又突來戲謔,連最普通的兒時遊戲都變得詭異,詩意中滲着寒意。親密距離,無可告語,既是由親密滑入距離的必然軌跡,亦是親密與距離的弔詭共存。 -
有貓在歌唱
「陈丽娟的诗鲜艳、青春、奇妙、轻盈,永远在梦游。当世界老去、发皱、庸俗,陈丽娟则始终反其道而行,像一则不断离题的童话。」——邓小桦 「我听过猫歌唱的声音,彼时铁皮屋顶的城市如大海熠熠; 如果你不是一个怪小孩,你听不懂猫的诗在唱什么。」——廖伟棠 「这本诗集出版之前,陈丽娟可能是香港最好的unpublished 女诗人,这本诗集出版之后,她的命运将会改写。她的诗令我惊艳,语言之鲜活与混杂,多重声音跳跃就如森林派对,满园春光与才华关也关不住。可是,且慢,假若你给她鲜丽活泼甚至佻皮的文字外衣迷倒,你就中计了,她压根儿是假装成小红帽的大灰狼, 在你不为意时把你一口吃掉,吐出来的渣碎她只当是聊以装饰的前菜。」—陈宁 -
雙身(作品集珍藏經典版)
如果他和你,妳和她,但是妳,所以我 故事就從這一天說起…… 如果一個男人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個女人,那將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香港男子林山原,某天在日本起床後發現自己擁有女性的身體,卻失去記憶,他焦慮地想明白自己變成女身的真正原因。一路尋來,曲折細膩的情節,神祕而吸引人……於是「他」追尋到關鍵所在地,即貓眼咖啡店與一名神祕女子池淵真知子,回溯自身關於性別與愛欲的往事。 於是,一場關於性別、身分、認同、血緣的故事,開始說起…… -
灰鴿試飛:香港筆記
港最本土,也是最國際的聲音-- 2012年香港書展「年度作家」也斯,一生創作的初心與起點 絕版經典,夢幻逸品,《灰鴿早晨的話》全新增訂問世 我很喜歡法國電影,因為這些電影提供了一種理解自己生活的方法。1960年代的香港很壓抑,我正想用不同的方法去書寫香港;但也要調整,如何在喜歡那種電影美學的同時,又能觸及現實裡的生活。《灰鴿早晨的話》和我早期的詩,就是在類似的情況下寫成的。--本書作者也斯 本書特色 1.作者也斯(梁秉鈞)被公認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創作領域遍及詩歌、散文、小說、攝影、文學評論、文化研究與跨界藝術,並獲選為「2012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2.本書是也斯暌違多年後,再度於台灣印行的力作,且全書內容未收錄於簡體版或港版書中,值得愛書人蒐藏、擁有。 3.《灰鴿試飛:香港筆記》由絕版數十年的經典名著《灰鴿早晨的話》全新增訂而成,名作家□弦、廖偉棠全力推薦,葉輝、黃寶蓮專文導讀。 -
浮城述夢人
本書非要做解人,只想做一個催眠師,讓善夢者講出他們夢的源頭,讓愛夢者可以得知,甚至從中學習一些夢的技法,那就很好。如果還有小小隱秘野心,就是讓大家來一起反思這些作家長大的六、七十年代,反思他們製造或繼承的寶藏如何。 受访者包括:蔡炎培、小思、西西、古苍梧、也斯、北岛、黄灿然、饮江、颜纯钩、陶然、淮远等十多个香港作家。并附有这些作家的作品选和廖伟棠的点评。 -
推推推推推推推
最高收視率的電視劇是什麽? 平均每集有一位角色哭得呼天搶地,有一位角色跌落樓梯, 有一位角色掌摑他人。 大家吃進口中的是什麽? 三文魚和海膽的顏色鮮豔得像Andy Warhol的作品, 燒賣上有一塊鮑魚,甜品是咖啡味豆腐花芝麻糊。 最高銷量的雜誌是什麽? 封面是一則最羞恥的故事,配以最醜惡的相片,最惡毒的標題。 不把一切推推推推推推推到最盡,誓不罷休。 已經沒有正常人了。 -
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
對董啟章而言: 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 這是他到現時為止,所能抱有的最大的寫下去的理由。 「我不想說寫作是一條孤單的道路。它是,也不是。 它是,因為就寫作的本質而言, 過程中只得作者自己一人面對,結果也只得一人負責。 它不是,因為無論環境條件如何惡劣, 我們身邊還存在一個寫作共同體,一群理念和實踐的同路人。 再者,寫作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 寫作必然在世界中發生,在世界中進行,在世界中結果,在世界中重生。 寫作為世界所塑造,但寫作也反過來塑造世界。」 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紅樓夢獎決審團獎、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得主 董啟章 從 安卓珍尼 到 雙身 到 天工開物 到 學習年代 20年有成,他堅持走自己的路,在平凡中寫出最不平凡的故事。 這是當代世界華文文學重要的發聲 在學習年代,與同代人對談,論寫作、論行動 致同代人,致後新人,我們是為世界而寫作的 寫出我們這一代! 出道近20年創作思考之集大成 看香港當代重要小說家董啟章如何談文學、論創作、說藝文、品大師 甚至通過文字的力量為弱勢者發聲,同時思考言說和行動、文學與世界的關係 打造華文世界「如何文學,怎樣寫作」的典範 在香港當代重要小說家董啟章的召集下,當代世界文學、文藝、文化創作等各路人馬齊聚一堂。累積豐富的小說創作經驗和舞台戲劇表演的董啟章,以不同於一般文評家的跨領域角度自剖寫作心得,點評各種文學概念和形式術語,與同代的知識分子、文藝創作者、愛好者、讀者、出版人隔空對話,追溯文學創作的本質、文學內蘊的歷史進程,一路談到當代的薩拉馬戈、村上春樹、黎紫書……董啟章精闢的個人見解,反映了新一代創作人的文藝觀念。全書文采飛揚、思路通達,展卷之間,有如親臨其身,親聽其聲,令讀者嘆服。 董啟章的小說素以結構巧妙著稱,每一出手都是重量級巨作,看董啟章如何親述自己的創作過程以及概念形成的每個關鍵,無論是董啟章迷、文學愛好者、研究者,還是有意投入寫作的人,都絕對不能錯過! 本書第一部分「同代人」中的短文,寫於1997年3月至12月,刊於《明報》世紀版專欄「七日心情」的雜論。第二部分「致同代人」是於《自由時報》發表的隔週專欄,時間是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第三部分「學習年代」是在寫作長篇小說《學習年代》期間的片段反思,從2009年5月至2010年3 月,分6期刊載於文學雜誌《字花》。第四部分「論寫作」,大體上總結了董啟章到目前為止對文學和寫作的看法。第五部分「論行動」是環繞著「行動」的觀念、因為時勢的需要而寫成的文章,幫助欠缺公共渠道的弱勢者發聲,同時思考言說和行動、文學與世界的關係。第六部分「對談」,除了是指狹義的對談形式,也指向文學的對話特質。第七部分「序言」,是董啟章近年給幾位年輕香港作家的作品集所寫的評介文章。最後一部分「自序」,收入的是幾篇較能代表董啟章不同時期的寫作觀念的自序。 -
斑駁日常
本書為鄧小樺於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期間,明報世紀版專欄「meanwhile.斑駁日常」之結集。專欄篇幅短小,每篇附有snap shot照片,傳達生活中的微妙瞬間,比起傳統專欄,更具清新氣息和時代感。本書中從作者個人日常獨居,寫到人際情感,再到城市的熱門話題;以用個人私己的顯微鏡,看到在地的城市面貌和世界的規律。本書題材在地(local),寫法則較接近西方的隨筆試寫(essays),細膩情感中有哲理閃光,在本地專欄中是異軍突起。 本書還包括中文大學教授樊善標先生和小說家謝曉虹小姐的序文,提供多元的角度,閱讀這位年輕而急速冒起的作者,還有她的城巿--香港。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