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张承志

  • 清洁的精神

    作者:张承志

    《清洁的精神》收录了初逢钢嘎·哈拉、又是春天、雪中六盘、北方女人的印象、圣山难色、木石守密、美文的沙漠、禁锢的火焰色、冬日平静等众多文章。张承志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影响,以笔为旗,特立独行,他从国家、民族、历史大处着眼,从一人一事一曲着笔,追究人性、拷问心灵,讲究文辞,在国内拥有大批忠实读者,此次选本由作者亲自认定,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陶冶灵魂的高品位作品集。
  • 张承志中篇小说选

    作者:张承志

    中篇小说的发展与鼎盛是新时期文学的一条线索。当众多作家青睐创作长篇小说而怠慢短篇小说时,认识中篇小说这一文体在小说中的独特价值是件有意义的事。编辑“新经典文库”之中篇小说系列,便是试图做这样的工作。
    小说的长度也许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长、中、短本身并无固定的尺码,只要适度,小说文体当是长短不论的。如果一概而论地说“愈短愈好”,或者一概而论地说“代表作家创作水平的是长篇小说”,恐怕都不妥当。任何一种文体都需要尊重和倾心。
    夹在长和短之间的中篇小说在新时期文学史上别开生面。有趣的是,近二十年来一些重要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痕迹常常与他(她)的中篇小说有关。比如,《棋王》之于阿城,《透明的红萝卜》之于莫言,《爸爸爸》之于韩少功,《小鲍庄》之于王安忆,《商州初录》之于贾平凹,《北方的河》之于张承志,《冈底斯的诱惑》之于马原,《苍老的浮云》之于残雪,《妻妾成群》之于苏童,《枣树的故事》之于叶兆言,等等。翻阅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你可以发现学者作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是小说家们的中篇。这样一个事实,似科说明了新时期小说艺术成熟在中篇小说之中,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成熟的小说家写作长篇小说与他们由此获得的自信与锻炼不无关系。
  • 敬重与惜别

    作者:张承志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 正午的喀什-张承志新疆题材作品选

    作者:张承志

    绿荫遮映的曲径小巷里,幽静深沉的气息不仅抑止了可怕的曝晒,而且平息了人心中的躁戾之气;热闹的世俗生活的开始紧紧衔接上肃穆的宗教礼仪的结束。是的,的确如此—“宗教成熟了,变成了和谐的文化。简洁的圣行,化入了每天的生计和日常的习惯,渗进了音乐和体质,变成了姑娘和男子头上的花帽,演化成饭前的洗手和饭后的感恩。”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关于新疆题材的散文和小说精品若干篇。
  • 金牧场

    作者:张承志

    小说穿插叙述几条线索的故事:红卫兵重走长征路、牧民重返家园的大迁徒、主人公在日本做学术交流等。
  • 无援的思想——张承志《心灵史》

    作者:张承志,萧夏林主编

    迄今为止唯一一本非专业严重不完全研究论文集/论争集。 非常有用,但还远远不够有用。 请勿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承志文集》之思想随笔卷《无援的思想》混淆。
  • 牧人张承志

    作者:张承志

    我在熙来攘往人声鼎沸的夏日北京大街上走着。人流如潮水,我如分水石,我注视着万物众生涌涌而来又喧嚣而过。毒水如焚,阳光如烙,混凝土楼群像排山倒海的浪头。我迎着这一切睁大眼睛。渐渐地眼睛朦胧了,视野中幻出了一片绿一片蓝。渐渐地,绿草在眼前摇曳起来,可以辨清草茎和沾着露水的草瓣。 草原漾动着,绿波托浮着我。
  • 清洁的精神

    作者:张承志

    本书是“金蔷薇丛书”的一种。 张承志是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他的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曾轰动一时,其散文充满激情,对物质至上的思潮毫无顾忌地批判,倡导一种精神上的自律与洁净,在这个拜金之风盛行的年代,张承志有他独特的价值。本书分五辑,收集了他最近的散文佳作30余篇。 第一辑 荒芜英雄路 夏台之恋 荒芜英雄路 感激沙沟 危险的生命 第二辑 大地散步 日出天山外 莫合烟与我 汉家寨 真正的人是X 撕了你的签证回家 日本留言 爱花说 失去公园的伊朗兄弟 沉重的金芦苇 饮虎池 第三只眼睛 江南一叶 如画的旅程 汗乌拉 大河家 不刺城 第三辑 心灵模式 师命序:时代的召唤与时代的限制 《热什哈尔》:拒绝现世学的术和艺术 心灵模式——序《热什哈尔》 三份没有印书上的序言 草原小说集自序 新诗集自序 马的颜色——英文版《黑骏马》序 第四辑 无援的思想 撕名片的方法 无援的思想 向往的旅途 自由世界的一天 致先生书 以笔为旗 第四辑 清洁的精神 离别西海固 清洁的精神 后记
  • 张承志作品精选

    作者:张承志

    《张承志作品精选》精选了张承志的四部小说和部分散文作品,其中有著名的《黑骏马》和《北方的河》。《黑骏马》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
  • 北方的河

    作者:张承志

    《北方的河》和《黑骏马》是张承志所有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 《北方的河》是一部青春的赞歌,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灼热与内涵。这部小说被称为“青年奋击者的壮美诗篇”和“时代的精灵”。《黑骏马》则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借助蒙古青年牧民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发掘了草原民族的社会奥深,歌颂了草原人民善良、淳朴的美德。
  • 草原

    作者:张承志

    《张承志自选集:草原》作者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张承志自选集:草原》是他的自选集第一卷,以北亚草原为题材,精选了一批获奖小说和影响甚巨的散文。作者以人民之子的一片赤诚,热血浓情地描绘了充满诗性的游牧生活和深远辽阔的草原历史,把握蒙古民族的心灵模式,展示他们未被认知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在1978年的获奖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和《黑骏马》、《牧人笔记》中,他率先以“长调”一语,对蒙古古歌进行了类型归类和汉语表述;在80年代初期,他又提出了“游牧文明最后一页”的说法。
  • 张承志精选集

    作者:张承志

    目录 张承志:鲁迅之后的又一个作家 牧人笔记 黑骏马 金牧场 创作要目 张承志是新时期文学中性格最鲜明、立场最坚定、风格最极端的作家。张承志自己曾经在《生命如流》中说:“别人创造的是一些作品,我创造的是一个作家。”他既不断地寻求突破,又始终坚定不移。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 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对20世纪华文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加以整理和出版,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的历史任务。而且,在当下过于强势的“市场化”使文学生产日见繁杂,过于“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使文学阅读日见低俗的情势之下,这样一个以积累优秀文化成果、传扬经典文学作品为旨归的历史任务,显得越发重要和愈为迫切了。 2005年春天,抱着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学文库”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核心的文学研究权威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由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出版家白烨、倪培耕,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陈骏涛、贺绍俊总策划,开始了这项以“世纪文学60家”命名的策划、评选活动。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创编与推出,旨在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进一步促进先进文化的积累与经典作品的传播,满足新一代文学爱好者的阅读需求。为使“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评选、出版活动,既体现文学专家的学术见识,又吸纳文学读者的有益意见,我们采取了专家评选与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秉承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力图综合各个方面的意愿与要求,反映20世纪华文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形,体现文学研究专家的普遍共识和读者对20世纪华文文学作品的阅读取向。 基于上述评选宗旨和评选原则,经专家推荐,我们依据20世纪华文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经过反复推敲和斟酌,确定了100位作家及其代表作作为候选名单。其后,又约请25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家组成 “世纪文学60家”评选委员会,在100位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记名投票,以得票多少为顺序,产生了“世纪文学60家”的专家评选结果。 为了吸纳广大读者对20世纪华文作家及作品的相关看法和阅读意向,我们得到了在国内最具人气的“新浪网·读书频道”的鼎力支持和全力合作,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华文‘世纪文学60家’全民网络大评选”活动。有数万名读者踊跃参加和热情介入这一评选,有些读者还在留言板上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评论性意见,表现了他们对这一评选活动的关心,表达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富于个性化的思考。2005年12月16日,读者评选结果在“新浪网·读书频道”正式公布。 上述两个评选表明,尽管在选优拔萃、推举经典这个根本问题上,读者与专家在很多方面的看法是相近的,但最终的评选结果,还是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某些歧异。为了使“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与编选,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专家和读者两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协商,我们决定综合以上两个评选结果,以各占50%的权重,得出了“世纪文学60家”的最终排名表(见下页评选结果)。 “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 专家的心血,寄托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 金牧场

    作者:张承志

    小说穿插叙述了三条线索的故事:红卫兵重走长征路、牧民重返家园的大迁徙,主人公在日本做学术交流。这是三个都以主人公或主人公所代表的群体的追求失败为结局的故事。金牧场是主人公所在的牧民大队的故乡,但是当他们在一场生死拼搏的大迁徙之后回到故乡时,这个故乡却永远不属于他们了,金牧场成了一个不能再返回的家园,一个只能追忆的梦。   小说结构独特,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创作激情,不可不读。
  • 张承志散文

    作者:张承志

    张承志的散文写得纵横、恣肆,因为这是他战斗的檄文,所以他不对文字着颜色,完全靠一腔热血的铺散来支撑,所以他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声呐喊都灼人。这样的文字,如在厚实的木板上钉粗长的铁钉,穿透力凝聚在每一次对心灵的捶击之中。   读张承志的文字所受到的痛彻灵魂的震撼,是一种惊心动魄的体验。他的散文,尤其是独行者的夜语或独白,更直接地触及到生命的本质,触及到灵魂的骨头,而不是温柔地抚摸一下皮肉所获得的舒服和愉悦的感受。   读张承志,心不易平静,人不易昏噩,所以要读!   张承志的文字,一篇篇地怀想着草原里短暂的一天又一天。也许可以说,他的每一篇散文就是草原的每一天,而黑骏马浓缩了张承志的草原情感。   从内蒙古的草原到新疆的山水到他深爱的神示的民族,他表达的是对人民,对土地的爱。张承志的文章深入地平静地表达着,他的目光似乎只在关注着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实质上,张承志在一点点地关注着人内心无法表达的正义与良心。注意,他关注的是每个人,只是他借助了底层人的符号。   几十年的努力,他试图想正确表达:底层人实质上就是我们的中心。现在我读到的感觉是:没有中心。如果有,那就是大自然、宇宙、无限中存在的那颗良知之心。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让人以痛苦作为代价的。   真正的歌唱不能够在舞台,真正留自内心的话语不能广而告知。在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假话,大家都在写和说,并以此作为面具,真话隐入戈壁沙漠之中。我们从那里经过,那里似乎只有沙石和荒凉,而当我们走下车道,开始徒步在雪峰山下,在祁连山脉的群山中,我们会轻易的发现那里有山有水,那里流动着绿意和天人合一的生活。 丰满美好的文明,把力量输入了我单薄的身体。从陷入污泥的脚踵,到视野迷茫的内心。我知道,这种学问及其规范不仅是税利的矛,而且是可靠的盾。在放浪于学术界之处很多年后,我初次体味了对学问的热爱,以及求学心切的感觉。只不过日渐一日,教室早已更换场所为山野边疆;同学和师长的阵营里,不觉间也挤满了农民牧民。
  • 辉煌的波马

    作者:张承志

    本书作者张承志,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中短篇小说集有《老桥》、《张承志集》等,文集《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张承志文集》等。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张承志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十余篇,包括其成名作《黑骏马》,史诗般的作品《北方的河》,还收入了获北京文学奖的《春天》等优秀短篇小说。
  • 常识的求知

    作者:张承志

    本书是近几年张承志不断问学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竭力突破已有的书本学问,挑战个人情感体验与文字表述的极限,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毫无做作、不追逐潮流、贴近人类进步的脉搏、探索艰难时刻的人类良知的道路。所收文章涉及蒙古史、游牧文化、伊斯兰文明、中亚研究以及建筑、考古、植物、方法论与思想史等领域,每一篇文章都针对一个学科问题。尽管写作笔法是诗化和散文化的,但却是基于严格的实证态度,结合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各相关语种的历史文献查阅,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摸索着用文学的形式,去完成学者的题目”。 读《元朝秘史》时,作者感到,“一道战争即是生产、强夺残杀即是壮举的道德思想的光,贯穿于对历史事件的平静叙述之中”。在《一册山河》中,作者以学者兼勘探者的眼光来讲述关于地图的故事,地图在他看来,“实现旅行依靠的是人的热情和能力。一点不错,是在人生中实现有意味的长旅的痴迷热烈,以及在人间世界交往结识判断决定的种种能力。缺少了这一切,拥有再好的地图也不过是一张废纸;但是,在这种热情和能力的支撑下,地图确实会提供巨大的灵感”。于是,作者带着地图给他的灵感,发现了阿勒泰崇山峻岭中那条石头铺就的古道。
  • 五色的异端

    作者:张承志

    第一辑:绿 真主之道——讲演河州城 辨误与解答的時代 逝者的合作 寺里的学术 旱海里的鱼 双联璧——读张治中序马良骏著《考证回教史》 第二辑:黃 公社的青史 一页的翻过 時光白驹 二十八年的额吉 第三辑:藍 鱼游小巷 面纱随笔 夏台之恋 拾起沙粒 嵌在门框裡的耀眼绿色 正午的喀什 文明的入門 相约来世 第四辑:红 红军渡 鲁迅路口 秋华与冬雪 四十年的卢沟桥 墨浓时惊无语 第五辑:黑 2002年3月25日的小报 真正的人是X 他人的尊严 无助异类的亲戚——评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 投石的诉说 自由的街巷 未转播的闭幕式 凝视黑夜 《聋子的耳朵》编后跋 雄鹰飞过 后记:怒向五彩觅炸弹 附 后记:怒向五彩觅炸弹 就好像跑马拉松的选手跑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过了转折点、终于在被拉成长长一大串的某个位置上,看清了自己究竟算老几一样;干了近30年职业作家之后,我也初次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换句话说,是看清了自己的姿势、形象、好像从四周外部看清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伙。 记得在日本爱知大学的一次集会上,一个日本人和我说着说着争起来。本来大概是我发表了几句对中国的批判,而那小子却以为他也恣意发挥。我最受不了当着我的面说中国的坏话,哪怕你说共产党的坏话。于是就和他抬起杠来。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之后,那小子败下阵来,临溜走给了我一句: 张,你可真是个纳雄纳里斯特(国家主义者)呀! 我蔑视地转过身去,不再答理他。但他使用的这一个词,惹起我多重的过敏,你究竟是骂我国家主义呢,还是民族主义?何况这个词加上一个前缀,又是国际歌里唱过的英特纳雄纳尔。 回到国内,话语变了。 由于我写作了一些关于中国穆斯林的作品,不知为什么惹得大方惊诧。您可以查一查,签名要当「一夜美国人」的诸位精英,大多均做过批我的论文。有一个小侏儒,他一路招摇混迹已成了美国巨无霸首席魔头的座上宾,宣称我是「中国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头目」。他的劣行不过是时代畸形教育的产物,大凡取媚帝国主义强权的行径,都需要凑全十字军意识形态认同的一面;使我不解和困惑的是,为什么如此有限的弱者诉说,居然在中国会招致那样极端的仇恨。忆起日本的体验,不觉哑然苦笑。 他们说我国家主义,无非是因为我拒绝对中国革命的否定态度,我不怕在世界规模的反共大合唱之中,放言无忌于我对革命的支持和喜爱。我不在乎贴上红色的标签。因为革命是一项人权;对中国革命的诋毁作业,乃是一项阴险而深远的帝国主义工程、是针对中国这一庞然存在——锲而不舍地进行的、长远的破坏工程的一部分。 既然命定承担,那么我也不畏惧被贴上原教旨主义甚至恐怖主义的标签。因为标签会由于它的不公正和不准确遭到唾弃。人类的良知正在进步,指鹿为马的变态就要结束,一切关于穆斯林的言说,将在和平、人道、关怀他者的伟大视野中,得到公正的阅读和审视。我要迎面的,那遥远的审视浩大而庄严,远非缩在美帝裤裆里喊叫的诽谤所能比拟。绿色伊斯兰的标签有什么可怕?它和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红花绿叶正好般配,它乃是第三世界受苦民众的心灵守护。从我懂得了血统论的可耻、决心摒弃革命的异化,甘受剔骨换肉的改造、决心与最卑贱者站在一起的时候开始,我就浸透了他们的颜色,只不过,今天染到了侏儒的鼻子试纸上而已。 谁知所谓颜色居然这么与自己有关! 于是乎,人生也短,我留意在这块调色板上,使劲地让色彩丰富。 在革命红和伊斯兰绿之外,本来难道不是20岁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我在马背上开始了这场小小的自我改造?难道蒙古文化不是不仅养育了我的文学和学术,还多次给我掩护,在敌人火力太凶时转战草原题材,给红绿以坚实的掩护?难道我的知识构成中不是只有蒙古的一部分稍显扎实、时而惠我心有灵犀的感悟?……那么要加上亲爱的蒙古的颜色。用什么颜色表达蒙古?九月胡天,风疾草黄,成吉思汗的马是淡黄色(xaleg),我系袍子的腰带是黄缎子,那么就姑且用金黄表示蒙古。 30年来我逐渐给自己拓展了三块大陆的活动半径,也在自己的文学中提出了这样的理念。那么还有一块土地是美丽的新疆。 它太美,宛如天空,可触不可及,可想象不可穷究。它如一个波斯神秘主义诗歌里不歇吟咏的美人,折磨着追求者的筋骨心志。我从70年代阑入了它的土地起就陷入了对它的苦恋,当然比我写过的远为美好的,是我度过的堪称美丽的人生瞬间。后来到了它被外界曲解甚至诬蔑时,我心里涌起为它辩护的冲动。渐渐我决意 — 把解释它的文明,当作自己的一件天命。它自然是天蓝色的,美妙而遥远,纯洁而缥缈,被伊斯兰的信仰轻涂薄染,被天山牧草的绿、沙漠灼烁的黄,再掺进苦难的红,晕染加笔,成了一种深邃的蓝色。 —— 不消说上述的黄蓝两色,多是我对兄弟民族的喜爱和向往、是一种好意、是有幸学习了它们的文化后的回报;带着我个人的眼光、见识和气质,而不是完全的、他者内部的发言。无疑,我曾竭力靠近一种文明儿子的水平,但干得是好是坏,要仰仗未来的裁定。有时好似是单相思;纵然情歌唱得热烈,姑娘却没有觉察。但这正是文学和爱情的基本规律,情歌中不就是这样么?小伙子唱得流下泪来,但觉得心中感受丰满。 多有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和审视之下,我有不同的色彩。我猜众多的书记部长党工作者,会对我的红大大不以为然;正宗的原理主义者更早就觉得,我对绿的感悟远不够规格。日本的右派说,你是国家主义者。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帮凶说,你是原教旨主义者。还有些人没骂出来、我也引用不便的诅咒名目。 即便是颜色,我不追求任何一种颜色的体制。我宁愿对每一种乖顺的颜色都是异端。毛主席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也想看看自己的一生,究竟能获得多少恶谥。鲁迅诗云: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电视上日复一日散布着谎言,人们看厌了巴勒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的旧魂新鬼。但那是我的朋辈亲人,他们的呻吟呼唤,牵扯得我不能安宁。我不留退路,也不在意话语的封锁。怒向五彩觅炸弹,红绿黄蓝,调成的颜色是黑的。只要一息尚存,惟坚决反击而已,把我黑色的文章炸弹,投向这无无耻的世界! 谨为本书后记,并纪念染上红色的40周年。
  • 文明的入门

    作者:张承志

    这个文集的分辑及其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辑,地理学或交通史;第二辑,蒙古史与游牧文化;第三辑,伊斯兰及回族研究;第四辑,建筑、考古、植物;第五辑,西域文明;第六辑,方法论与思想史。每一辑都针对着一个学科的问题。
  • 求知

    作者:张承志

    《张承志自选集•求知》是张承志自选集第三卷,包括获奖小说和散文。这些作品是作者从学院而民间,寻师问学、建立自己知识体系、探寻人生真谛的见证。张承志敢于放弃薪俸等级,敢于以笔为旗的作为,否定了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方式,构筑了一片诗性的净土。为此他的作品成为众多读者寻找彼岸的精神引导。他的学术散文既体现学院的规范,又逸出学院的束缚,是一种异类的学术。《张承志自选集•求知》作品,每一篇都做到了有所提出,范围涉及建筑学、植物学、鲁迅研究、古代交通、蒙古学、中亚学、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方法论等领域。从求学问到求真知,张承志显示了自己罕见的质变和道路。 也许是过于执着理想,作品中怀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悲怆。他的作品冷峻、凝重、思辨深刻,既有浓烈的美学色彩,又有对世道人心的悲悯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