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律
-
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
在本书中,作者反对联邦党人的思想和原则进行的精彩的介绍。尽管没有一种一致的反联邦党人思想,作者还是力图找出反联邦党人思想的根本之处,并揭示出反联邦党人的三个核心考虑。具体来说,它们分别是:人民对政府的自愿依赖,因此带来的人民对法律的自愿遵守;政府对人民的责任;以及何种类型的公民会坚持共和同政府。反联邦党人面临这样的困境:既要支持强大的美利坚共和国,又要维护较小的进行自我治理的共同体。在本书中,反联邦党人立场的矛盾之处第一次被系统地加以讨论,作者 全面阐述使我们得以重新理解反联邦党人在美国建国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对美国政治生活和主题和紧张所具有的持续影响。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一个惩罚与救赎的故事》内容来自于威尔伯特•里德欧,一个在路易斯安那监狱用44年时光对抗难以想象的艰难哭拯救自己的获奖记者,这个故事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犯罪,惩罚以及最终的胜利。里德欧在一个一团糟的银行抢劫案中慌乱地杀了一个白人妇女,由于下公正审判,19岁时他被以谋杀的罪名处以死刑。经过在死囚牢房长达十多年的等待,他的刑期被改判为终身监禁,并被送进了当时声名狼藉的安哥拉监狱。不久,里德欧成为监狱新闻杂志“安哥略特”的编辑,在他的带领下,这本杂志成为改茧监狱暴力和消除路易斯安那司法腐败的大胆而又具有战斗性的先锋。里德欧以他强有力的笔端,让我们得以看到安哥拉的独特文化:不仅包括对抗、性奴役、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日复一日灭绝人性的不公正待遇,还包括看守和犯人身上不曾泯灭的正直和善良;读者就如再一次经历里德欧非凡的沉冤昭雪经历一样——事实上,他比高墙外大部分人都经历了更为丰富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他对正义长期不屈不挠的争取。《向死而生》超越了一本监狱回忆录的藩篱,这个关于坚持、友谊和爱的故事传神而又感人至深,它告诉我们“善”在任何情形下都可能被锻造。 -
另面法律
这是一本有关法律、法治方面的随笔集。“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虽然作者想写人文随笔,远离法律、远离法治,但法律在今天还仍然是个热门话题,这也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情节与情结”。 -
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这是一部新颖翔实的美国历史文献汇编。初版于1997年,由美国兰登书屋梓行。从1620年五月花号靠岸到1996年微软公司年度报告,近二百篇著名而珍贵的历史文献尽入编者的珊瑚铁网之中。诸如《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纲领》、〈解放奴隶公告〉、《林肯连任总统演说》、《宅地法案》等等极其重要的文件均在编者搜求之列。然而,编者又绝不仅限于收录官方文件。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托克维尔、爱默生、梭罗等人的论述,都是编者寄予深沉的关注的。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编者为每一篇文献撰写了导言,勾画出特定的历史语境以及他们对于时代的影响。 译者说得好:“无庸置疑,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新兴民族和超级大国,我们目前还远远谈不上深刻而可靠的了解。这对中国普通大众是如此,对于各行专家、甚至对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教授,也大致是如此。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自有必要全面了解、认真学习、逐步深入地分析、思考和研究美国。”本书就是“全面了解、认真学习、逐步深入地分析、思考和研究”所必须的一个引得。 -
法律的训诫
在《法律的训诫》中,丹宁勋爵会告诉你,根据衡平法,被遗弃的妻子是怎样获得了被保护的权利的,而上议院又是怎样粗暴地剥夺了她的这种权利!他还会告诉你,根据基本犯罪的方法,他们怎样取消了一项不公正的豁免条款,而最高法院又是怎样恢复它的!他还会告诉你,报纸是怎样能够自由地评论与公共利益有关的问题,而这种权利又是怎样被“确实可靠的声音”所苛求!他还要告诉你,由于发现隐私特许财产和推定欺诈财产托管,有关不动产的法律是怎样得到改革的,而这种改革又是怎样到现在才不再受到权势者的指责…… -
與法有緣
<與法有緣>顧名思義是一本和法律有關的書,作者余叔韶,譯者胡紫棠。余叔韶大律師在香港法律界享負盛名,六十年代 促成香港大學設立首間法律學院,八十年代退休後,不再過問法律事務,一九九三年開始執筆,用英文寫成一本自傳式的<與法有緣>. 作者來自詩禮之家,其先翁余芸先生,是二次大戰前後本港備受尊崇的教育家。 本書分兩大部份,第一部份詳述作者於一九三八年考取政府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並因此在中國內地先後為英國海軍情報局及中國國民黨軍隊工作。戰後憑勝利獎學金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其後成為大律師。作者與其父於家族中俱排行第七,作者深信有此因緣,才蒙幸運之神如此眷顧,因此英文原著定名為《第七子與法律》。 書中第二部份縷述八宗性質截然不同的案件,案中被告均由作者代表辯護。這些案件包括了峰迴路轉的謀殺案、詐騙案,以及無辜警員險遭上司羅織罪名陷害的案件,內容精彩,耐人尋味。辯方採用的手法引人入勝,讀來趣味盎然。 -
寻找法律的印迹
法律是什么?这是本书作者一直在追问的问题。他循着法律的印迹,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精神之旅:通过尼罗河俾格米人对于自己发现的食物香蕉的一种先占观念,证实了人类法律最原始的足迹———“权利”的足迹;通过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基于人性的审判,宣示了古希腊人天然的神学情怀和宗教感受;通过手持天平利剑、蒙眼闭目的正义女神,宣示了古罗马人对法律“成熟稳重”、“公平正义”的期求;通过贝卡利亚对“罪行法定”、“罪刑相适应”、“惩罚人道化”的论述,折射出了这位天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光芒和哲学的激情;通过让英王约翰低下尊贵头颅的《大宪章》和服从法官判决、依法赔偿平民的德王威廉一世以及现代的夏威夷椰子的民告官案宣示了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至高无上;通过轰动全球的纽伦堡纳粹战犯大审判,验证了“恶法非法”、实在法低于自然法所传达的社会正义观念;通过洛杉矶警察殴打黑人事件和人权斗士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宣示了“不分种族的正义和友爱”;通过美国“米兰达规则”和震惊全球的辛普森案宣示了公民拥有不自我归罪的权利、疑罪从无以及个案公正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价值冲突、选择;等等。 娓娓道来的法律故事配合多幅充满传统风情与伟大召唤的历史遗址、原始文件的油画和照片,全书勾画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正是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物和不平凡的事件孕育了当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则。其中,对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作者的考据是十分谨慎到位的。 -
寻找法律的印迹
从古埃及到美利坚,人类先贤们的法律思想如恒久不灭的灯塔,指导着我们在黑暗与无知中摸索、前进。人类也在经过了无数的灾难、迷失中逐步建立了多元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而对于我们,生活在拥有几千年文明史,却仍在为法治建立奋斗的中国人,西方文明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法律的背后是什么?本书的作者以优美、流畅的故事描述,精到、简约的法律分析,引领我们沿着法律的印迹去感悟发生在千年间人类法律的故事。 -
致年轻律师的信
本书是美国最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亚伦.德肖维茨(Alan Dershowitz)写给年轻律师关于职业的建议和忠告。这些忠告既包括关于律师职业的实用性建议,也包括对法律的哲理性反思,对职业理想、人生态度的忠告。这些忠告和反思是超越具体法律制度之上的,具有普遍性质,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年轻律师和法学院学生。是一本很实用的律师职场励志读物。 -
死刑的温度
十余年来,刘仁文教授持续关注死刑问题。本书收入了作者历年来死刑研究的心得与洞见,围绕世界死刑废除的趋势、中国死刑改革的历史与进展、死刑核准权、执行方式、相关制度的建设以及震撼人心的死刑案例,深入探讨了减少乃至废除死刑在中国的梦想与现实。 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主张,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学术的人文关怀,流露出朴素、厚重的情怀。 -
当法医遇上警察
本书作者左芷津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长期从事刑侦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助理,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警察,有着权威的专业背景以及大量刑侦实战经验。同时2000-2003年被公安部派往法国,有着国际视野以及与国际刑警合作的经验。 全书记录了作者当法医、当警察的经历和感悟,其中既有刚刚入行时的好奇和窘迫,又有破获大案的种种心路历程,既有在法国里昂国际刑警组织中的“国际行动”,也有本土侦破遇到的离奇案例。作者用案例和细节,以及穿插其中的知识和思考,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常人难以进入的世界——警察的世界。 -
法治是什么
贺卫方作序 《南方周末》推荐 一部兼具现实关怀与历史维度的慎思之作。 既突破了对“法治”概念的神圣化和简单西方式定义,提出了“贵族法治”、“官僚法治”和“帝制法治”等概念,亦改“法律儒家化”为“儒家思想法律化”,补充和发展了关于帝制中国“官僚法”的论 断。 内容简介: 该书将法治在中国的历史源流及发展演变作为一个核心议题,对中国自秦以前直至近代发生的社会结构变迁、政治形态与法治的转型进行了全面梳理,时间跨度涵盖了整个中国法律史。上篇对“法治”这一概念作出了类型学上的划分,认为法治经历了由“贵族法治”到“君主法治”再转向“民主法治”这样 一个历史演变,并把法治转型与中国历史上两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关联起来,意在打破固有的西方概念体系,力图重新描绘“历史上的中国法”,揭示中国法的内在机理和特质,寻求其发展之道。下篇选取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典型人物沈家本、章太炎和孙中山等人作专题研究,全面介绍了各位近代思想家的法治思想及实践,对于他们在中西方文明碰撞中寻求适合中国发展之路的努力做出了客观而公正的评述。 -
杀戮的艰难
这是一本探讨死刑存废话题的书。作为台湾“废除死刑协会”积极推动者,张娟芬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不同死刑犯的犯罪成因,审判经过,以及执行经历,让人在杀戮与死神的边缘思考关于生命、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终极的命题。帮助读者对死刑制度及其残忍和不合理的地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本书对于台湾地区司法审判制度的一些探究对于中国大陆的司法审判制度建设也应能有所借镜。 -
非常说法
戏曲小说之类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着丰富的人生,即使是神魔荒诞的故事,仍然是人生的一种投影。而每个人在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时,也就是在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所处的生活场景解读文学艺术作品。 法律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基本规则,人的一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受着法律的规范。法律的理念,法律的规定,作者以及当时人们对于法律的普遍看法和态度,很自然地会反映到文艺作品中去。同时,文艺作品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观众对于法律的看法和态度。这种互动的发展演化,是各个民族特有法律文化体系的重要侧面。 本书就是对于中国戏曲小说中这种法律文化现象的解析。既包括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我们所不熟悉的时代的法律现象,也包括当时人们对于法律的普遍看法和态度,以及作品流传过程中读者对于这些法律现象、态度的解读。 -
波斯纳及其他
波斯纳及其他:译书之后,ISBN:9787503646232,作者:苏力著 -
千万别来念法律
本书为台湾的一名法学博士所撰写,通过他身处台湾地区大学法律圈,耳濡目染、亲身经历了现行律师考试制度对学生和对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介绍了台湾法学教育的荒腔走板,以及批判律师考试对其所造成的严重扭曲。本书可大概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述律师考试对台湾法律教育的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共同笔记文化、补习热潮、学习态度等等,并描述分析律师考试考甲说考乙说与考题设计独门暗器等各种不合理的设计。后半部分则是针对法律服务市场、法律学术等议题,加以分析与批判。这本书洋溢着作者满腔的正义感和对法律人悲哀的担忧。作者的初衷,是想要透过这本书让外人多了解一点法律系、多反省一下律师考试制度的合理性。虽然作者书名定为“千万别来学法律”,但实际上在批判.这些恶风习气的时候,也阐明了作者对律师考试制度的反思和建构,对法学教育的反省和回归,这些对我国大陆沾有类似习气的制度同样具有发人深省的检讨作用。本书值得一品。 -
法边馀墨(第三版)
《法边馀墨》(第三版)序 《法边馀墨》1998年在法律出版社初版,2003年出了增订版,之后就没有再加印,市面上早已脱销。一些读者朋友跟我说希望能够催促出版社重印或再出一个新的增补本。最奇特的是,2010年我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时,一位同学拿来他新近从北京邮购的一本让我签名纪念。我看到的居然是复印装订本,且索价不菲。有商人以这种简陋的侵权方式赚钱,让我惊愕不已。大约去年开始,法律社的编辑高山君也多次催促,就有了眼前这个第三版。 说是增订版,但这本小书更新出版的过程却如同一辆经过若干站的火车,到了一个站,旅客中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这次撤下了第二版中的24篇,其中原下编(即名为“切口”的第三编)整体移除了。增补了近年来的新作15篇。虽然篇数少了,不过篇幅却基本持平,因增补者有几篇长一些的文章,加上下编里辑录了我的微博言论的“微言集”,尽管每则微博篇幅不到两百字,但是聚沙成塔,加起来却有近三万言了。 将微博这样的极短篇文字收入书中,于我是一个新尝试。自从2011年初开始,在博客之外,我又有了微博这样的自媒体,三年多的时间里共发表三千馀则。虽说是方寸之地,只言片语,不过那还是特别值得好好经营的所在。对于文化史有一定理解的读者都会知道,文章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篇幅。钱锺书先生的话有点像是为“微博体”言论的辩护词:“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版,页34)是否有新知识,有真情趣,有启人心智的思想,是检验文章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自己在写作中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目标。这次筛选其中一些收入本书,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网络文字的不稳定性。朝露溘至,彩云易散,印成文字,或略胜于沙上作书。当然,也可能更便于在某些场合作为证据使用。 贺卫方 2014年6月20日 五道口 -
法的中国性
1.宪政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表达的杰出著述。 2.探讨在近代中学与西学的激荡中,“法”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和制度的创新,使法的中国实践得到了历史和语言双重维度的解释,对于当下尤其具有启发性。 3.一个中国的宪政主义者并不是一个不懂西方的人,在很多方面他们是有意识地拒斥了西方某些东西,因而一个中国的宪政言者首先是一个通晓“西方原理”的人,哪怕只是一种肤浅的方式。一个手持长矛杀死传教士的“义和团”乡民不是中国的知识者,仅仅是个勇莽的战士,而一个中国知识者则意味着他知晓中国需要什么,如果这被看作浅薄,那也是一种必要的浅薄。 本书主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法律中使用的核心基础性概念(比如民权、民主、宪法等)以及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劳教制度、法家思想等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从跨语际实践及词源学的角度阐释和辨析了民权、民主、宪法、水、治、法等的起源及其流变,对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进行了现代阐释。 《法的中国性》旨在说明: 1.中国近代有关宪政的观念和表达与对西方的观看有关,与西方身在的那种“优越性”有关,或者说与西方“强”中国“弱”的事实以及中国对这个事实的体认有关。宪政的思想与语言被中国挪用,主要不是用以表达西方问题,而是中国问题,这是中国宪政思想之所以为“中国”的最直接的意思;同时,它也是喻指近代中国历史“非优越性”的一个政治性表征。西方的宪政是因为西方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的“非优越性”这样一种中国式体认被中国接纳的。 2.中国无论怎样挪用西方,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中国立场的存在,既包括对西方价值的取舍,也包括对自己古老智慧的化用。对西方宪政原理如何取舍,取决于中国对自身问题的体认以及体认的方式。而决定这种“体认方式”的,不是西方宪政原理,而是由中国自己的文化历史提供的智慧,以及对智慧的化用。当西方“宪政”剥脱了原有的语境被置于异域场景之后,其意义与价值必定会发生移转。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这种移转本身,而是移转的意义:“移转”并非是中国对西方的“误读”,而是一种主体性的主动选择。 3.晚清、民国期间西学的引进之于中国的意义不能被无限的夸大,中国人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吸纳别人的东西,但倾听和吸纳的方式是自己的;他们可以接受外部文化,但强加的不行。 -
法律人的城邦
本书是青年法学家强世功的法学随笔集。书中将“法律人”(lawyer)职业群体作为思考中国法制的重心,从“法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生活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这一基本常识出发,追寻法律人的精神追求与实践品格。作者认为,法律人的城邦是一个伦理生活的共同体,它意味着一种共同的价值选择,意味着一种共同的责任承担,意味着一个生活方式。法律人能否在这一精神城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从城邦意义上讲,法律人的自我认同必须从法律知识的认同转化为对城邦伦理生活的认同。强世功强调,将法律人凝聚在一起的不应当仅仅是法律知识,而应当是对理性真理的追求,对城邦责任的承担。这恰恰是当下的法律人所缺乏的。 强世功的《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一书中,有一篇针对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演说词,他直截了当地说:“法律吸引你们的不是真理,而是职业,与金钱、身份和地位联系在一起的职业。”的确如此,法律学科成为热门、法律职业吃香并不必然标志着法治的进步。如果不对法律人的功利化、市侩化的趋向加以警惕,法律人就会成为法治进程的敌人。在社会对法律产生强烈需求的情况下,法律人难免会陷入一种亢奋状态。媒体将镜头对准他们,官员对他们刮目相看,当事人更是视之为座上宾。这种热情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法治追求与法律信仰在现实功利面前大打折扣。随着腐败毒素的渗透,法律人呈现利益集团化。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金钱往来、利益往来越来越赤裸化 -
看得见的正义
陈瑞华,1967年生于山东聊城。1985年9月,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先后于1989年7月、1992年7月和1995年9月,在该校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进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后7月工作期满出站,并留校任教。从1997年8月起至今,任北京大学 法学院副教授。主要学术领域:刑事诉讼法学、程序理论、证据法学、司法制度。主要学术著作:《刑事审判原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