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律
-
五位首席大法官
他是二战海军老战士,击毙山本五十六的功臣 他是最高法院大法官,捍卫民权和自由的勇士 阅读斯蒂文斯大法官回忆录 共同见证司法群星闪耀时 在美国,首席大法官是多大的“官”?要不要听命于总统?宪法赋予他的权限有多大?九位大法官出现意见分歧时,能否由他一锤定音?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都可在教科书中找到。可是,近代史上的著名首席大法官们究竟有何人格魅力?他们的个性对司法审判、法院地位有多大影响?这些人与同僚关系如何?管理能力是否够格?只有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观察首席大法官的内部人士方能提供答案。 退休大法官约翰·保罗·斯蒂文斯在最高法院工作35年,与五任首席大法官皆有私下接触。他新近推出的《五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杂忆》,为广大读者认识历任首席大法官,了解最高法院运转程序和决策内幕,提供了一个罕见的视角。追随这位93岁老人的精彩叙述,我们在丰富新知的同时,还可一窥近半个世纪以来,沃伦、伦奎斯特、罗伯茨、布伦南、布莱克门、斯卡利亚等司法群星的闪耀风采。 -
淡泊从容莅海牙
倪征噢,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生于1906年,现在已年近百岁。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倪征噢,中国当代德高望重的国际法学家。他在92岁高龄之际,完成了回忆录《淡泊从容莅海牙》(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版)一书的写作。书中,倪老以翔实的材料,简练的文笔,叙述了自己早年蓄志学法,留学深造,回国后当律师,任法官,四十年代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参加对二次大战的日本主要战犯的审判,及至1984年以87岁的高龄当选为新中国第一任国际法庭大法官等的不凡经历。由东洋而西洋,由司法而外交,倪老的书,堪称是中国百年风云变幻的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从无到有的法制史的见证。 -
最高法院的“独行侠”
他曾是“富二代”,后来家道中落,父亲蒙冤入狱。参军第二天,“珍珠港事件”爆发,作为密码专家,他是击毙山本五十六的功臣之一。凭借不懈努力,他先后成为知名律师、上诉法院法官、最高法院大法官。2010年退休时,他已是联邦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异议者”。在最高法院30多年间,斯蒂文斯一直是撰写异议意见书最多的大法官。他以身作则,践行了司法独立的伟大理念。《最高法院的“独行侠”:约翰·保罗·斯蒂文斯大法官传》作者比尔·巴恩哈特和吉恩·施力克曼通过翔实采访、深入分析,生动展示了斯蒂文斯大法官的戏剧人生和深邃智慧,揭示了最高法院“伟大的一代”的司法理念和心路历程。 了不起的杰作!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 人们很难给约翰-保罗·斯蒂文斯的司法理念贴上标签,但他的正直却是毋庸置疑的。他精彩的法律生涯和敢作敢当的过人胆识,使他成为最高法院最珍贵的财富。 ——理查德·德宾,联邦参议员 本书以翔实笔触,讲述了一位海军老兵、资深律师和杰出法官的故事,他出任大法官30多年来,对美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是了解斯蒂文斯大法官本人及其理念的最佳途径。 ——约翰·波德斯塔,比尔·克林顿总统前幕僚长 -
扳倒巨人
大卫?博伊斯,何许人? 他是整条华尔街都在追逐的律师,“给我找博伊斯!”在商界大佬中一语风行! 他令比尔?盖茨恼羞成怒,被媒体称为“微软杀手”! 他为IBM征战近10年,维护蓝色巨人的霸业,IBM时任总裁赠与其一顶巴顿将军的钢盔,以示敬意! 2000年《时代》(Time)“年度人物”第二名(仅次于同年当选美国总统的小布什)! …… 这位华尔街首屈一指的王牌律师,辉煌还在继续;曾经缔造的传奇,我们先来通过《扳倒巨人(华尔街王牌律师大卫?博伊斯)》一书领略。 《扳倒巨人(华尔街王牌律师大卫?博伊斯)》由美国知名财经与法律记者凯伦?多诺万编写。 -
誓言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J.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作品奖、美国律师协会“银法槌奖”得主杰弗里•图宾最新力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年度最值得关注作品 一个法律与政治的故事,一场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对峙 2008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上,联 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搞砸了宣誓仪式,这可谓是最高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但更富戏剧性的一幕是,2012年,罗伯茨在医保案中改变立场,转而投票支持奥巴马的计划。 作者图宾深谙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和法律幽微,又对大法官及其助理们进行了第一手的访谈,通过对重要判决的描绘,写出罗伯茨法院扣人心弦的故事。他对最高法院的解剖技艺娴熟、发人深思。此外,他还凭借丰富的细节,着力展现了罗伯茨、金斯伯格、索托马约尔、卡根、阿利托、布雷耶、托马斯、肯尼迪和斯卡利亚这九位现任大法官的个性和司法哲学。《誓言》是读者们无比期待的一本书。 继《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之后,图宾给我们带来现在这部写实、睿智的佳作。 ——《里士满时讯报》(Richmond Times-Dispatch) 《誓言》好看,因为它描述了大法官们的许多人性细节,以及他们与白宫的博弈。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那些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内部运作感兴趣的人,必将被这本书吸引。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 在报道美国法方面,图宾是天赋最高的记者。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
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
在法律人的存在模式中,法学和法治才能够得到很有效的主观描写和精神分析。陈夏红君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谋略把法学回归于法律人的生命之流中,去观察法律人在现代中国的主体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群体的几代人几乎都经历过相似的自主性放弃的屈辱,然而也有着在社会流放状态中不甘沉沦的悲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龙卫球 -
出没风波里
内容简介: 本书系2010年重磅好书《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姊妹篇,由《沉浮与枯荣》整理者陈夏红依据对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等的采访及其他文献资料,四易其稿而成。 两书相比,《沉浮与枯荣》重在“述”江平的人生经历,而《出没风波里》则重在“评”江平的认识与追求。倘若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出没风波里》更能全面地给读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时代”的轨迹,向读者展示江平“出没风波里”的一生。 本书亦收录了大量以往未曾面世的珍贵照片以飨读者。 -
卡多佐
《卡多佐》内容简介:本杰明·内森·卡多佐无疑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法官之一,直至今天,他依旧声名显赫,对法律的贡献仍然意义重大。他长期担任纽约上诉法院法官并且当过首席法官,又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动荡年代同任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作为这位主人公的第一部全传,《卡多佐》是一位杰出的宪法解释者的不朽名篇。 卡多佐属于进步派法官。他理解并且捍卫这一主张:法律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条件。他也宣传并贯彻这一原则:尊重先例与历史;政府各部门均可限制法官能做和应做的事情。因此,他并不是一味地更新法律。 在这部著作中,考夫曼把这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与事业交织在一起。从而多方位展示传记主人的全貌。正如卡多佐的父亲作为律师与法官的丑闻——以罢职告终一一影响了他的一生,他的家庭与犹太人群体的联系。也是他一生的重要因素。然而,考夫曼把重点放在卡多佐本人非凡的事业上,包括他作为注重实际、技艺娴熟的23年执业律师生涯及他关于司法过程的经典演讲和著述。本传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他强调义务与责任。但也不无弱点与偏见。 -
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
2位首席大法官、16位最高法院大法官、12位下级法院法官,以讲演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法治的观察、对公正的理解。他们的名字,您一定耳熟能详:霍姆斯、卡多佐、布伦南、鲍威尔、伦奎斯特、斯卡利亚、金斯伯格、苏特、布雷耶、波斯纳……这些著名法官的作品,首次完整收录到一本书中。透过 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美国法官对司法功能的认识,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司法政治的洞察,知晓美国式“案多人少”的困境和信息化时代庭审逐渐消失的缘由,而更加重要的,则是对于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的思考。 -
中伦的秘密
《中伦的秘密:中国顶级律所20年风云录》内容简介:1993年,27岁的张学兵从司法部中国法律事务所中心辞职,和他的四位伙伴创办了中伦律师事务所。创所之初,5位合伙人,不到200万元收入。到2012年,中伦已经跃升到拥有上千名人员,年收入将近十亿,排名中国前三位的顶级大所。20年中,中伦帮助SOHO中国、万达集团等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其客户几乎覆盖这个时代实力最为雄厚的商业机构、跨国巨头。20年中,中伦以涉外法律业务为抓手,参与全球法律服务市场竞争,并屡屡代表中国政府(如商务部)应诉WTO,地提升了中国法治话语权。从1993年到2012年,有怎样一种力量,促成中伦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脱颖而出?《中伦的秘密:中国顶级律所20年风云录》将为你揭开这个秘密。 -
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
《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内容为:查尔斯·狄更斯,这位享有盛誉的文豪,原来与法律世界有着不解之缘。从《双城记》、《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到《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他的每部作品中都有法律与法律人的踪影,更不乏对法律机构与司法制度的生动描述。就连资深律师都惊叹于他对法律行当的熟稔,人们忍不住追问,难道狄更斯与海涅、席勒、歌德、泰戈尔一样,是“从法学院逃出来的文学家”吗? 在这《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里,英国法律史学大家威廉·S.霍尔兹沃思为人们解开了上述疑问。他围绕狄更斯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条分缕析,悉心梳理,为读者复原了狄更斯时代的法律图景,阐释当年的司法背景与庭审模式。无论是虚假保人、拘捕令、财产扣押令这些琐碎细节,还是贵族诱奸案、药店学徒过失杀人案、赌博诽谤案这些逸闻趣事,霍尔兹沃思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使得阅读《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成为一段在文学、法律与历史之间穿行的愉悦经历。 -
舌战大师丹诺辩护实录
丹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律师,一生出庭为死囚及刑事犯辩护近60载,办案无计其数。每次辩护完毕,法庭悄然无声,法官们都为他的辩护词感动得流泪,从他的舌尖上,救回了无数的死囚及冤者。该书在欧美为律师、法官、演说家的必读书。 -
质问希特勒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德国传奇律师的人生传记。汉斯•利滕的父亲是哥尼斯堡大学的校长,迫于父命,他放弃了自己深爱的文学,走上法律之路,成为一名律师。在他27岁时,纳粹已如日中天,为了揭穿纳粹的暴力本性,在冲锋队制造的一起刑事案件中,他申请法庭传唤希特勒作为证人出庭,并利用戈培尔鼓吹暴力革命的小册子,使希特勒当庭丑态百出。因此,希特勒上台后,他便成为首批被投入集中营的囚犯之一,并受尽了党卫军的折磨。此后,在他母亲的努力下,德英两国的多名政要曾试图为之说情,但他们却发现,利滕的名字已成为大独裁者的禁忌。利滕在集中营里去世时,年仅34岁,但如今,他已成为德国律师的代名词,德国律师协会以及德国律协所在的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编辑推荐】 ★一个社会的灾难往往是从蔑视人权开始的。当暴力和威权取代司法程序成为掌控人们生命、财产和自由的魔掌,人类的劫难就即将来临,这样的先例举不胜举。希特勒反人类的大屠杀,也许从四个纳粹冲锋队员打死两名工人的埃登舞蹈宫案就能找到发端。 ★1931年5月,埃登舞蹈宫案开审,年仅28岁的原告代理律师汉斯•利滕申请法院要求证人希特勒出庭接受交叉盘问。时年42岁的希特勒已是纳粹党魁,他以狂热的演讲能力和口才在德国政坛强势崛起,数百万人怀着热望或恐惧眼看他即将掌握政权,将摇摇欲坠的魏玛民主政体踩在脚下,开辟一个全新的“第三帝国”。 ★这是一场强弱悬殊的斗争,但汉斯•利滕做到了,他在法庭上通过3个小时的交叉盘问,不仅揭露了纳粹党的暴力行径,而且直指他们的领袖应为此负责,让希特勒在法庭上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也让希特勒记住了这个竟敢如此冒犯他的年轻人。 ★一年多以后,1933年1月,纳粹党攫取权力成为执政党,汉斯•利滕成为第一批被投入集中营的囚犯之一。在集中营里,汉斯•利滕继续勇敢地斗争,抗议监狱看守对犯人的虐待和毒打,并为狱友们讲授文学、朗诵诗歌,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但汉斯•利滕自己却没有坚持下去。他母亲曾请动多位德国政要为其说情,但最终发现汉斯•利滕的名字已经成为大独裁者的心头禁忌。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逃狱之后,汉斯•利滕选择了自杀,死时年仅34岁。这距离他发起那次向希特勒的“自杀式袭击”仅仅6年。 ★汉斯•利滕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两个主题:一,一个民主国家的法治是如何分崩离析并被独裁者掌控,最终制造出人类劫难;二,在面对不义之时,每一个个体的人该如何自处?汉斯•利滕给出了一个法律人的回答。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由历史故事构成的书。汉斯•利滕的故事沿着律师群体百年精神的优良传统,系统地阐释了律师“立身之本的职业伦理”,反映出律师应有的节操、风骨和智谋,光照着在极权制度下执自由律师业的道路。我会成为一个忠实的读者!——张思之 本雅明•黑特的汉斯•利滕传记研究细致,结构精妙,极富表现力地塑造了一个勇敢和复杂的人物。本书主题严肃,但充满故事性,引人入胜。《质问希特勒》从不为人知的角度描述了伴随纳粹攫取权力而发生的法治沉沦,以及失去生活的人们抵抗暴力的历程。——大卫•布莱克本,哈佛大学历史系柯立芝教授 本雅明•黑特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让汉斯•利滕和纳粹接管德国的那段故事从历史中苏醒过来。利滕对希特勒的交叉盘问直指纳粹通过暴力夺取权力的企图。利滕的故事是对危险的警示,也是社会丧失基本人权时付出的代价。这是一本启示录。——迈克尔•拉特纳,宪法权利中心名誉主席,2006年获汉斯•利滕奖 《质问希特勒》是我们这个时代令人叹服的著作。——大卫•克莱•拉奇,《纳粹游戏:193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者 一本让人入迷的自传,对纳粹时代的全新阐释。——赫尔穆特•瓦尔泽•史密斯,《屠夫的故事:德国小镇的谋杀和反犹太主义》作者 黑特书写的历史悲痛、细致、个人化。他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汉斯•利滕,一个在柏林最贫穷落后的地区执业的左翼改革派律师,即便在斗争与分裂中,他依然激发着那些为反对纳粹势力而集合起来的人们,而不顾斗争所带来的灾难结局。——彼得•弗里茨希,《第三帝国生死劫》作者 -
我在美国当律师
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记述了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张晓武自强不息,33岁即为美国大律师的真实经历,全书以张晓武自述及他的友人李忠效手记相互交替的形式,用平易简洁的文字,如娓娓谈话一般,描绘出庞大的美国社会的内在结构,使你对美国有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认识。 -
最高法院的掌舵人
二战时,他是在北非服役的一名小小气象兵,多年后,这个叫威廉·伦奎斯特的人成为美国首席大法官,他坚毅果断、个性低调,促成当代最高法院的保守主义转向,主持过对克林顿的弹劾审判和2000年的“布什诉戈尔案”,并最终将小布什成功送入白宫。但他最喜欢的事却是跟同事打赌,从天气情况、积雪厚度、球赛比分到大选结果,赌注是:1美元。这本传记是由伦奎斯特的老友、资深记者赫尔曼·奥博迈耶撰写。书中讲述了伦奎斯特众多逸闻趣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伦奎斯特丰富的“内心世界”。 -
丹诺自传
走在时代前沿的美国思想启蒙者克莱伦斯・丹诺,一生以律师为业,义务为无助的穷人对抗强权。他展现的勇气,堪称当今律师界的理想典范。他发人深省的犯罪观与辩护现,致使他说出流传后世的至理名言:“一个人在未被定罪之前,都是无辜的。” 在本书中,丹诺回忆了他60年为公司、劳工以及刑事案件担任辩护律师的过程中,处理的许多轰动一时、脍炙人口的案件,包括煤矿罢工事件、《洛杉矶时报》大楼爆炸案、娄伯和里波路谋杀案、著名的进化论法庭辩论等大案,从反对死刑的主张、争取公民权利,直至对于司法体制的批判,完整地勾勒出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其实,丹诺关心的不只是人道关怀的司法体系与公民权利,在本书的字里行间,还隐隐透露出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的精辟观点,以及生而为人的处世态度,对于身处新世纪开端的我们,依然值得借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出版过《丹诺自传》的中文译本,引起极大的震撼,可惜该译本多有删节,令读者无法窥其全貌。本书特别根据原文重新翻译,出版更为信实的中文全译本,以飨读者大众。 -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关于霍姆斯传记的译著。书中全面介绍了霍姆斯的生平、生活经历、主要学术经历及学术思想,尤其是其在美国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期间的实践。本传记资料翔实,写作严谨,不仅展现了霍姆斯丰富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深入探究了其法学理论的思想渊源,对于研究霍姆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盲人奥里翁
本书是龚祥瑞先生对其一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风云变幻的20世纪法、政、学界的回顾。龚先生以笔端带着感情的语言向读者追述了自己在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生经历:在教会学校青涩的苦读、青春时在清华的求学、留学英法的经历、回国后经历的战乱、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生活、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法委两个政权中经历的公务员生涯、解放军进城后留在北大迎接新政权的感受,以及他此后经历的新中国的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宪政研究和由此引发的论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个时段的真实记录,无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他的眼睛像一个历史长镜头,全程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他身边发生的历史和人文,生动再现了20世纪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和坎坷求真的人生体验。 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国家的文明、富强奋斗,也为自己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公法学家,他大半辈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国如何创建政治学和公法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科,探索如何对中国公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探索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如何建立宪政和法治。 龚祥瑞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们北大法学院77级的公法学任课老师,我们这一代北大公法学生对公权力和公权力失控的危害以及规范、控制公权力途径的认识主要是从听龚先生的课开始的。我个人被龚先生领进公法学这片广袤之地后,就一直在行政法(公法的主要部门法)领域耕耘,而且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注定是我终生的事业。 无论是对于公法学者,还是对于普通人、普通公民,《龚祥瑞自传》均值得一读。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朋友、对待国家?该书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启示,龚先生的人生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思考。对于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执政者来说,《龚祥瑞自传》也值得一读。领导一个国家,执掌一个政府,应如何对待人民,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慎用权力,是否也可以从本书,从龚先生一生的悲喜剧中悟出点什么和有所启示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姜明安(北京大学发学院教授 著名行政法学者) 《盲人奥利翁——龚祥瑞自传》书摘 我写本书始于1993年7月,我已82岁,却还没有把孩子的事丢弃。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半世纪前的往事,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自1930年起我离乡背井,远走各地。这本书将告诉读者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是怎样在思考和感受的。我将用半文半白的地方语言向他们追述这一点。我希望,这种体裁会使他们爱读这本书;使他们觉得,它不是一本用专业语言编写的法学及政治学教科书,而是在我家里听到的故事。 我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历史传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传统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的过客。所以我既不忽视传统而逃避现实,也不蹈常习故而故步自封。我是在追求中回顾,又是在回顾中追求的。你们可以举把火把我的书烧成灰,但我自信,它的浓烟烈火将化为下一代人的法学之光。 凡是真实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且直至今日,我还未能找到区分正确与谬误的界限,这显然是我的生活时代的悲剧。其实不拘什么时代,但凡有血有肉有灵的个体,不论其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美是丑,总是有限的、片面的,甚至是不伦不类、荒谬可笑的。一切事物,即使貌似真实,也未必正确,似应容得下任何性质的批判或扭曲。因为我承认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不完备性,否则吾人就将丧失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全部依据了。因此,我要感谢过去与我相遇的所有的人,包括帮助过我或批判过我的人在内。 这部回忆录记载了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处求学、工作、生活的体验。倘有幸终于落入您手中,并使您感到真实而亲切,那就足以表达我对您的忠诚了。正像1949年以来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组织和群众“交心”一样,在此书中,我不拘于任何被动或主动的形式,畅所欲言,因而可以希望从您那里得到宽容抑或公正的回应。 但我应该立刻接着声明: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贵的读者;也不想讨好官方——绝对的权威;更不想为所经历的表面不同、实质相似的社会妄加歌颂或诅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内心世界一鳞半爪的感受。 最后,我还想声明,本人并无在有生之年出版自传之意,却存“藏之名山传诸后世”之心,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确信它必有问世之日,并能为吾人赖以生存的慈悲世界增添一份信念、一缕希望、一片爱心。 -
最高法院的“喜剧之王”
立场保守,却文笔犀利;争强好胜,但逻辑严密;性格狂放,可魅力十足,这些貌似矛盾的特质,却集中在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一人之身,使他呈现出复杂面貌。两百多年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现过诸多富有个性的大法官,但像斯卡利亚这样将司法立场、人格魅力发挥到极致的,却独一无二。资深记者琼•比斯丘皮克通过扎实采访,以精彩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这位美国最具争议的大法官的成长之路、内心历程、多元个性,揭开了最高法院近20年来围绕死刑、持枪、堕胎、政教关系等重大议题的决策内幕。 -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
哈里•布莱克门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长大,与沃伦•伯格儿时即是好友。伯格成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推荐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两人亲密无间,被并称为“明尼苏达双胞胎”。然而,由于政见相异,布莱克门与伯格最终渐行渐远,直至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布莱克门也从一名保守派人士,成长为自由派大法官的领军人物。《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琳达•格林豪斯借助布莱克门去世后留下的50万份个人文献,翔实叙述了布莱克门与伯格的决裂经过,生动刻画了前者在堕胎、死刑、种族平权等案件中的内心挣扎与立场变化,揭示了最高法院重大判决的决策内幕。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