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别了,上海
山姆·莫辛斯从出生到17岁都生活在上海,对上海这座“故乡城”充满深情。这本《别了上海(一个犹太少年的回忆)》将他在上海的17年故事写出来,让他的子孙后代领略上海的神韵。 一个犹太家庭,作为无国籍居民,一个政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在上海谋得一席之地。《别了上海(一个犹太少年的回忆)》通过山姆对童年的回忆,也由于他对历史的钻研,让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上海这座曾是成千上万犹太人家园与避难所的城市的一段独特历史。 -
上海珍档
《上海珍档》的出现,大致传递一些我们希望了解和传播半个世纪以前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的信息,尽管是局部的一鳞一爪,但显示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生活景象。本书以上海历史进程为主线,涉及近现代上海的日常生活。 -
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
近百年来,上海租界区凭借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文化强势,迅速地由上海县境的一个异文化寄生体,引领上海迈出从传统商埠走向近代都市转轨的第一步,形成近代上海都市的核心区,也成为国内展示近代都市社会与生活的先行区。中西文化的共处、融合、提升、创新是近代上海城市最有魅力之处。 近代上海塑造了一个开放而充满创造力的近代城市形象。它历史性地站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文化创新的宽阔视野,留下了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开启了一扇不可忽略的窗口。 -
消逝的上海老建筑
本书追忆了在上海历史上曾经建造过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而消失的建筑:寺庙、园林建筑,行政建筑,洋行、银行建筑,商业建筑,市政建筑,社团、俱乐部建筑,文化、医院建筑,礼堂、娱乐建筑,体育建筑,教育建筑,住宅建筑,纪念建筑。 -
上海鳞爪
掌故,八卦 -
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
在当前改革大潮中,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思想观念随之逐步改变,全国热气腾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举国公认,世界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而尚待完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在社会各个角落弥漫着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止的流蚀,因此出版了本书。 目录 第一章 上海犹太人社团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逃避纳粹暴政来到上海的犹太人 第三章 犹太人在旧上海的经济活动 第四章 上海犹太人的政治活动 第五章 上海犹太社团的文化活动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上海犹太人及其上海故乡情 第七章 犹太人在上海 -
老上海
当我们如此集中地览阅到这本《老上海》的照片时,“惊讶”将是我们的第一感觉。惊讶起因于无知,也起因于对我们熟知的上海的推翻。它让我们确认自己并不了解老上海,所以只是览阅,只能旁观,它的引人人胜之处将令我们产生无尽的想象。 -
透视上海近代建筑
这本书的主要切入点是文化而不纯粹是建筑史;但对历史和建筑历史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如前所说,应当重视文化史和建筑文化史。建筑是一种文化,例如电影院,也可以说是电影文化的“容器”、“显现”。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文化,它诞生于1895年,而十年后,中国也有了电影。后来又从无声变为有声(1927年),并从黑白变为彩色(1935年)等,这些电影文化的历史也都在电影院建筑形象上得到投影。上海的电影院不但诞生得早,而且在数量上也很惊人。从电影院建筑形态来说,更是多种多样,有西方古典式的、西方现代式的等等。上海的电影院,不但表现着上海近代文化,而且也表现着上海乃至全国的电影文化。 近代上海,如果从19世纪中叶开埠时算起,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正好是一百年左右。这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只能算是一瞬间;然而,走出古代,走向现代,正是这百年的历史。而建筑,也就通过实物形态把这个可贵的百年史记述下来,并真实地保存下去。正如本文开头时所说的,这才是一部最真实的上海近代史,甚至可以说中国近代史。 当然,要想在一本容量很有限的书里,包罗万象地记述上海近代的所有建筑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我们尽可能全面地记述各种类型的建筑,包括功能方面的和形式方面的,并通过这些典型的建筑,来分析上海近代文化。 本书不但记述上海近代的重要建筑,而且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对它们作分析,这对今天和明天的建筑乃至整个上海文化,无疑是有裨益的。当然,本书只能说是一种尝试,必然会有很多不足或不妥之处,所以也希望专家和广大读者多多提出各方面的宝贵意见,以臻完善。 -
人文上海
《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内容简介:上海市民在近代历史上曾经承受过最深刻、最痛苦的冲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频繁的成败得失中,他们的心态曾经充满了恐惧、忧患和绝望,但也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了一些追求进取、克勤克俭、尊重知识、长于谋略、精晓商品的现代市民素质。 -
驶向枢纽港
上海和宁波两港作为长三角的门户,历史上就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合关系,对长三角经济格局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首先考察近代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过程,接着以“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为切入点,分析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原因,最后对当前和今后两港及城市发展进行考察。文中无敏感的、政治的或宗教的等内容。 -
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
《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带你寻访之后,会让你觉得,上海,其实离你并不遥远。国际友人、海外旅游者来到上海,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渊源。了解上海,亲近上海,融入上海叫打开《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开始! -
上海居,大不易
《上海居大不易:近代上海房荒研究》内容简介:自开埠以来,上海持续不断地吸引着国内外移民的到来。人口过多,住宅供不应求,形成房荒。清末,上海请减房租事务所的成立是重大创举;时至20世纪20年代,马路商会又推动了各里弄房客联合会的成立,有的直接替代房客联合会的作用,不只调解房租纠纷,成熟的房客联合会甚至推动了社区自治。30年代,马路商会、房客联合会等基层组织,均统一改组为市民联合会。但上海房租持续高涨的事实,又使得市民联合会的头面分子,不得不为了减租问题继续努力。这样,原有的马路商会及房客联合会的影子也若隐若现。八年抗战之事,上海的基层社区组织破坏殆尽,房客联合会的传统与需求仍然存在,但并未受到上海市地方政府的欢迎。 -
上海往事
《上海往事(1923-1949:犹太少女的中国岁月)》主要内容:1989年的春天,在美国加州,我第一次见到瑞娜。一听说我来自上海,她立刻激动起来,问了许许多多关于上海变迁和发展的问题。她对中国的感情和她的上海情结是那样的深厚,使我十分感动。她说:“我离开上海已经40年了,真想回去看看自己的故乡。” 1994年,我终于有了一个帮助瑞娜实现重返家乡之梦的机会。这一年的4月,我们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举办国内第一个专门研讨“犹太人在上海”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为会议筹备组的成员,我推荐瑞娜参加这次会议并作发言。 正像她在《上海往事(1923-1949犹太少女的中国岁月)》结尾时写的那样,收到邀请后,“很难用言语表达我当时的激动和喜悦”,“当飞机就要降落时,我激动得浑身发抖”,“双脚踏上上海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到家了”。在那次国际学术研究会上,她作了精彩的发言。她的一段话使所有与会者为之动容:“撇开国籍不谈,上海就是我的故乡,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是上海养育了我。” 那些天里,瑞娜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回忆和遐思之中。她沿着淮海路(当年的霞飞路)漫步,从这头一直走到那头,一点也没有累的感觉。她来到当年学习过的震旦大学(1994年时是上海第二医学院)和法国学堂(现科学会堂),回忆着学生时代经历的每一件小事。她在南市老城区一转就是大半天,寻找着熟悉的上海小吃“大饼油条”和“烘山芋”,如痴如醉地观察着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她来到当年住过的高塔公寓(淮海中路向阳南路口),走进自己那间“闺房”,又仿佛置身于父母的关爱之中。 从那以后,她“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青春的城市来”,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反正她每次来,我都要陪她转一转,看看日新月异的上海,并请她给我们犹太研究中心的研究生们讲她那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我每次去加州山景城,也一定要看她。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反正每次我们都要促膝长谈,往往会忘记时间。 瑞娜是一个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从历史上看,上海自开埠之日就是一座十分开放的城市。人们可以自由进出上海,有时甚至无需护照和签证。实业家们在上海发现了拓展事业的土壤,难民们在上海可以找到避难所,冒险家们也视上海为自己的“乐园”。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汇聚上海,他们互相对话,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使这座城市成为百花齐放的国际性大都市。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海派文化,具有浓厚的开放性和国际特色。瑞娜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又在海派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她身上体现了中犹文化的交融。她后来走向世界,先到以色列,随后为联合国工作多年,可以使用六种语言,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后定居美国。瑞娜的经历体现了多元文化竞争互补的发展特色:始终沿着多线型,而非单线型轨迹发展,像一条滚滚向前的江河有着许多支流一样,呈现五彩缤纷的多样性,但在入海时又汇成一体。这样的经历使她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而深深蕴含在其中的,则是海派文化的精髓。 -
洋商史
外国商人,晚清时称之为洋商。洋商在上海的贸易活动,远可追溯至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即使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算起,他们在上海的贸易活动也长达160余年;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由于解放后几十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导致对洋商研究很冷落,不但研究者寥寥,研究成果也不多。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之在经济、金融、贸易领域,与外商来往频繁,开始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并把对洋商的研究提升为重要课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系统、深入地研究上海开埠以来的涉外经济史,可以为推进上海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上海的外向型经济,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为此我们从2002年开始编写本书,历时六年,于2007年定稿付梓。全书约100万字,分9篇37章141节(另附录3篇),插图150幅,附表142份,较完整地勾画了上海洋商百年的发展轨迹。 《洋商史》系在我主持编写的《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志》过程中,积累3000余万字的资料,2100幅历史图照的基础上,又从外贸系统搜集了大量的中外文洋商史料,本书的编撰工作可谓集众人之智慧。《洋商史》所描述的从上海洋商企业的起源到上海解放后洋商企业的逐渐消失;从上海洋商开设进出口贸易洋行起始,发展到创办涵盖各行各业的工业、商业、航运业、公共事业、文化事业;其时间跨度之长,洋商企业行业之齐全,内容之系统、全面,资料之翔实,图片之稀有,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窗口,在与洋商的交往中,是中国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洋商史。它的问世,我想对中国对外贸易史、中国近代史,以及外交史的研究,都是有所裨益的。 -
上海租界百年
说人话,写人事,有人味,给人看。 琢磨自己这么多年的阅读体验,能给我带来快感的史学叙事,大体都有这样一些特征: 研判史料,玄想问题,不再留筋骨而剔血肉,冷冰冰地见事不见人;思维更趋柔软,描述更多感性,落笔更重细节,拆析史实更添几分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人文关怀,情采与识见兼备;自觉秉承“通古今之变”的衣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尽可能打通两端,知会本末,温故的目的,是为了更明白地知新;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或重构)历史的现场感,有很强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现实观照——但愿《上海租界百年》能是这样一本书。 -
Shanghai 1949
This short biography is taken from: Shanghai. 1949: The end of an era, New York, New Amsterdam Books, NY, 1989, p. 9. Obituary on CBC Canada: "Of Indian descent but born in Shanghai in September 1911, Tata picked up photography after completing hi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the late 1930s. After purchasing a small format camera, he began capturing street scenes and everyday life in his hometown, eventually developing the observant style for which he would later be known. In the 1940s, Tata moved to India and met famed photographer Henri Cartier-Bresson, who became both an inspiration and a friend. From 1946-1948, the duo worked together to document the tumultuous final years of the Ind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the assassination of Mahatma Gandi. Tata then returned to Shanghai, where his ability to balance enthusiasm with discretion allowed him to record the events surround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of 1949 – producing a visual chronicle of the inception of communism in China. In 1956, Tata immigrated to Canada and established himself in Montreal as a talented magazine photojournalist and perceptive portraitist of artists, writers, poets and fellow photographers. The recipient of various awards and honourary degrees, Tata had exhibited his work across North America and in China and India. In 1983, he published the book A Certain Identity, mostly featuring his portraits of Canadian artists, and in 1989,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published The Tata Era, a catalogue accompanying its retrospective of his career. A celebration of Tata's life and work is planned for the end of the month in Montreal." -
袖珍上海里衖分区精图
该册汇集了民国时期的上海市32个行政区,从第一区“黄浦”到第三十二区“真如”,共分24幅精美彩图。举凡当年里弄老街,无不标著图上,人文历史和市井风情历历在目。把玩小图令人珍爱不已的诀要,缘于它图文并传的信息续著历史,圈圈点点中已然移情图上,心中的“老上海情结”被悄然勾起。触图生情,站在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前,对已经消逝的矮旧弄堂唏嘘不已,读之兴许会醉眠在这样一坛陈年老窖里。 该册从汉代的上海沿革说起,重点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共计50页的新旧(“新”指民国,“旧”指清代)里弄检查表及其方位图,是研究旧上海驿递铺和现代邮政投递站点的重要对比参考史料。而自晚清以来的那些官署、报馆、救火会、邮局、学校、医院、教堂、寺庙、商栈、旅栈、戏院、银楼、菜馆以及租界等标识,更让一代人有机会打量申城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图视资料。 “温故知新”,尽览本图集,对比大上海的拓展和新上海的突飞猛进,倍感都市亲、社会情。 -
上海弄堂元气
本书辟出了一条描述研究上海老弄堂的新路径。一是多方面多途径地收集了与四明别墅密切相关的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包括民间文献、户籍档案、口述材料、自传文字等一千多件,这不仅为描述研究“四明别墅”提供了据实的基础,也为研究上海弄堂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样本。长期以来,描述与研究上海弄堂的文字样式不少,但是都没有像作者那样聚焦一条弄堂,深入收集和开挖史料的。本书在史料方面的成功,说明上海史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上海史的史料是有待深度发掘加工的富矿。二是作者从亲历亲为实证调研的角度对“四明别墅”的历史进行了生动描述,全书读来亲切可信,栩栩如生;从一条弄堂的变迁,折射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让读者从中领悟很多道理。三是该书中的描述与探究,以主旨问题为中心,不拘泥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侧面,多学科并举,可以说是文史哲交融、知情意交汇,真善美交织,“貌似学术、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使得这本书可读耐读,意味深长。 “元气”一词,从《论衡》“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的释义,借以表示上海弄堂在初创阶段往往带有一种原始的粗豪与生气。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