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上海外滩源历史建筑

    作者: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

    外滩源,顾名思义,是上海外滩的源头,其地理位置之优越,不仅证明了百余年前西方人的战略眼光,也是百佘年上海经济腾飞、文化欣欣向荣的见证。在今天经济更加繁荣的年代,这个地块需要一个推动力来引发其更深沉的爆发力,让世人为之瞩目,让世界为之惊叹。 综观外滩源地块,尤其是外滩源一期地块,我们可以发现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无可比拟的多元性,这种多元不仅仅体现在表象的建筑外观,更在深层次体现在不同的历史使用功能外现于 建筑类型的多元,体现在各种文化资源集中于这片南北狭长地块,不断衍生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之花。而这百余年的发展不但可以代表整个上海滨水地区的发展特点,同时也展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 诚然,在短短的篇幅中要将所有牵涉这个地块的历史渊源和变迁故事详加叙述是不可能的,何况随着对建筑单体的逐步深入了解能够更进一步获得更加真切确凿的信息,我们在这一阶段希望能够形成的成果,不是流水账式的叙述,而是通过历史的挖掘,发现活生生与现存建筑紧密相关的各种事实,以期形成对地块内所有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基础性背景资料。 所有的这些资料来源于对大量上海史料和图册,对所有信息不可能一一列举其出处,作为一本基础性资料,也许隐没了很多确切的资料来源,但我们希望通过针对一个地块历史信息的挖掘,能真正有效地对整个项目有所推进,对整个地块的历史能有所把握,虽然这种把握还是浅层次的。如果一个地块的地域位置不很重要,也许其历史价值不高,同时相关的有用的历史信息也会相对少很多,而外滩源一期这样一个有着纷繁历史信息的地块,让我们甚至很难着手理清头绪。结合文本叙述的需要,我们设想从宏观、中观再到微观的不同层次进行叙述,即从上海开埠这一重要时间点开始,结合外滩源作为英国领事馆的基地所在,从外滩本身的形成与发展,切入外滩源地块本身的变迁,而由于针对地块本身的历史照片相当缺乏,这一变迁首先从对历史地图的分析展开,令我们对地块道路和重要建筑有总体的了解;其次,我们将重要的、有意义的人文历史事件与重要建筑互相关联,以期让读者对地块的文化多元性有总体的了解;最后,通过对每一幢历史建筑曾经的使用者的挖掘和分析,对重要建筑从建筑学角度进行形态、风格乃至历史变动的初步分析,让读者对整体风貌有个大致的了解。当然,对建筑本身的分析,由于时间的局限,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许这部分工作需要随着对各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的展开来逐步深入了。
  • 寻访东洋人

    作者:陈祖恩

    近代上海租界的辟设,曾为日侨进入东亚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处重要的居留区和经营基地。这一历史的机缘在一定程度上给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增添了一支重要的外来助力。虹口日侨居住区是和谐融入租界近代都市文化环境的一部分,也为近代上海保留了一个有鲜明异族风采的侨民文化展示区。 本书以平实流畅的文字,以精心挑选、珍贵贴切的图像进行组合,系统梳理近代在沪日侨群体从移居、发展到离去的全过程,以简驭繁,图文并茂,为读者生动描述近代在沪日侨群体不寻常的百年往事,重现日侨群体在经济、文化、社会诸多侧面的主要经历及场景,为读者了解一个侨民群体与近代上海都市共同成长的情意之缘,了解日本民族的近代之路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相信有兴趣的读者自会从阅读这本书中轻松获得丰富有趣的知识信息和有益的启示。
  • 良友忆旧

    作者:马国亮

    《良友》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负盛名的画报,这本《良友忆旧》的作者马国亮是画报的总编,他在92岁高龄时写下了这部书。他以清新的笔触,平实的叙述,娓娓道出他所亲历的《良友》创办始末,披露鲜为人知的众多文坛故事,生动地再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文化风貌。
  • 老建筑的趣闻

    作者:黄国新 编

    本书通过上海近代公共建筑的侧面,反映了上海近代优秀建筑的设计特色以及艺术风格。同时透过这些建筑的变迁,业主的趣闻轶事,来折射上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导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上海,贴近上海,更加热爱上海。
  • 民国上海帮会

    作者:陆其国

    《民国上海帮会》内容为:其实帮会一开始是单纯的,是帮会中人为自己建立的乐园,而不是为他人创造的天堂。这应该是他们最初的理念。我给这个理念找到另一个相对应的具象物,那就是在《民国上海帮会》中多次提及的城堡。城堡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据点。然而人心吊诡,帮会后来渐渐演变成黑社会。这个过程是我颇感兴趣的。
  • Shanghai's Dancing World

    作者:Andrew David Field

    This book looks into a relatively ignored yet interesting aspect of Shanghai's social history. Drawing upon a unique and untapped reservoir of newspapers, magazines, novels, government documents, photographs and illustrations, this book traces the origin, pinnacle, and ultimate demise of a commercial dance industry in Shanghai between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lving deep into the world of cabarets, nightclubs, and elite ballrooms that arose in the city in the 1920s and peaked in the 1930s, the book assesses how and why Chinese society incorporated and transformed this westernized world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to suit their own tastes and interests. Focusing on the jazz-age nightlife of the city in its "golden age," the book examines issues of colonialism and modernity, jazz and African-American culture, urban space, sociability and sexuality, and latter-day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in a tumultuous era of war and revolution.
  • 上海罢工

    作者:(美)裴宜理

    《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从下述三个层面揭示了近代上海王人运动与中国政治的关系。第一层面“地缘政治,1839—1919”,追溯了上海工人力量在地理上与文化上的源流。裴宜理认为早期上海工人的反抗因籍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二层面“党派政治,1919—1949”,描述了20世纪20-40年代上海工人运动的基本状况,作者指出了外来的组织者是如何被迫接受在他们到来之前即已存在于工人中的传统观念——有时甚至与其思想信仰相抵触(例如有些共产党人开展工人运动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帮会)。第三层面“产业政治”,对烟草、纺织和运输行业作了颇为详尽的个案研究,从而揭示出不同行业的工人在不同时期针对当时政治形势作出了何等的反应。《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工人丰富多彩的画像,它的成功立足于大量原始资料:工人访谈录、工厂与政府档案、警方报告、干部回忆录以及其他迄今尚未公开的数据。作者驾驭资料之娴熟、高明,令人称道。
  • 晚清上海史

    作者:(葡)裘昔司

    本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上海开埠;外国租界兴起;小刀会阴影下的上海;税制改革和市政弊端;太平军在上海等。
  • 上海生活

    作者:吴健熙,田一平 编

    生活在今日上海的读者诸君,很少有人知道60多年前曾存活过一份反映这座城市生活的杂志,且长达5年之久。打开这本杂志,如同翻开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社会生活史。感谢当年的作家和漫画家们,他们用文字和图画将处于那个时代的大众的生活惟妙惟肖地呈现给我们。
  • Shanghai Splendor

    作者:Wen-hsin Yeh

  • 开埠:中国南京路150年

    作者:程童一

    描述上海近现代历史来龙去脉最精彩的一本书
  • 上海报人社会生活

    作者:王敏

    《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对这一群体的社会生活的描述和剖析,不仅对了解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上海报业的历史有重大意义,对研究同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等,也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新闻事业,是新闻工作者即所谓报人们的事业。要很好地了解新闻事业的历史,就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报人这一社会群体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等。没有对报人这一群体的以上的方方面面的了解,就不可能正确全面地诠释和解读一个时期新闻事业的历史。而这一点恰恰是建国以来许多新闻史专著和教材的缺失。
  • 舞厅·市政

    作者:马军

    《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追溯了交际舞在西方的源流,及其传人上海的脉络,并且纵观了从“两界三方”时期,经日伪时期、战后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直至改革开放时期,这近百年来交际舞及其营业性舞厅,与市政当局乃至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就“如何理解营业性舞厅与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等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
  • 南京路

    作者:李天纲

    《南京路: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以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流畅简洁的文笔描述了中国上海南京路的历史文化变迁。南京路作为上海的一条主要商业街,号称“中华第一街”,近代以降,五口通商,从开埠到改革开放,从清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南京路无论从文化,还是从商业,都是百年来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剧烈变迁的见证。《南京路: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分十一部分:一,“到上海去”;二,从江南来;三,维多利亚风;四,“中国问题”;五,都市传奇:哈同的例子;六,尘世浮华:“消费主义”之蛊;七,“新生活——新文化”;八,市民社会;九,战争;十,“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再全球化”。全书并有一百多幅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南京路的发展变化。 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西面的纽约”。南京路号称“中华第一街”,它出现在上海,从属中国,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在地方、民族和全球三个层面上,都有着重要意义。作者以“全球主义”的眼光,深入浅出,精彩讲述上海南京路从近代开埠到改革开放,从清末民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发展变迁,生动展示南京路的辛酸和荣光,地狱和天堂,失落与理想……南京路,是上海社会的独特经验,具有“本土色彩”,同时也代表了“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
  • 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

    作者:葛涛

    《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是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之一,葛涛著。是一部从唱片和留声机视角审视近代上海社会变迁的学术著作。分绪论,一、二、三、四、五章,结语七部分。述及选择“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这一命题的经纬和动机,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引入唱片和留声机以及逐渐发展为中国唱片业中心的情况,唱片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清末、民国政治发展对唱片的影响与制约,以百代公司为例探求唱片企业的生产、经营唱片机制等。
  • 上海1908

    作者:夏伯铭 编译

    《上海1908》根据劳埃德大不列颠出版有限公司1908年出版的《20世纪香港、上海和中国其他通商口岸印象》艺术与上海有关的部分编译。 1908年,距离上海开埠已半个多世纪之久,《上海1908》通过对各行各业的细致描写,展示了期间上海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尤其是原书中有美泰洋行拍摄的大量精美图片,为我们保存了20世纪初年有关上海的记忆。
  •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

    作者:魏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上海计划”可以称为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史的分水岭。《"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将上海城市规划体系的变迁放回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嵌入特定的制度脉络,将其视为都市计划在中国的移植转化,对“大上海计划”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技术特征、运作模式及延承与变异进行考察;最后,以史立论,对上海城市规划变迁和空间演进的历史意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展望。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可供城市研究人员、城市规划人员阅读,也可供社会学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
  • 提篮桥

    作者:张艳华

    《提篮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这样的书名,只有在熟知上海的人心中才会引起强烈的反差,“提篮桥”在相当长的年代里是上海监狱的代名词,这一次却和“诺亚方舟”并列。沿东大名路过外白渡桥就是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外滩;与上海新景观标志的陆家嘴建筑群隔江相望,却实实在在是繁华侧边陈旧的一隅。这里的“陈旧”“具有一种特殊的尺度,这种尺度是现代城市所缺乏的……而历史覆盖了一系列可憎或快乐的事件,无论如何,这些动人的故事使我们今天的观者动容。 以色列驻沪总领事Lan Maor在前言中引用了一句古老的犹太谚语:谁拯救了一个以色列人的灵魂,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他说:“那么,虹口以及上海其他地区的居民便相当于拯救了2万多个世界!”“……虹口,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温暖的地方。” 提篮桥保护规划项目入围了2006年以色列Dan David遗产保护奖。“对提篮桥地区而言,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城市记忆,即在这样一个摩天楼林立的大都市里还有这样一个默默存在的角落,它曾经支撑着数万人的生存信念……” 拂去历史的尘封,张艳华博士不加任何渲染地细细铺陈着这个地区的陈年往事:“今天在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许多人心目中,‘Hongkew Ghetto’(虹口犹太人居住区)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的名词”;“到著名的犹太人网站‘黄包车夫’进行浏览,你会震惊的发现当年幸存下来的犹太人今天虽然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就是依靠着‘Hongkew Ghetto’这个主题,仍然保持着最亲密的联系……”。 来上海避难的3万犹太难民中,除数千人后来去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5万人留在中国上海,这一个数字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所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从历史上看,当时的上海是除以色列本土外犹太人最大的聚居地。美国前财政部长、现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布鲁门塞尔,13岁时逃难到上海;92岁高龄故地重游,在曾经居住过的虹口区舟山路59号、曾经做礼拜的西摩会堂、曾经就读的小学旧址,他久久徘徊,他说:没有提篮桥,就没有今天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后裔。 摩西会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留言,以政府名义感谢“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 。 以色列摄影记者迪文历经数年,从路基、石阶、墙壁、洗衣板中收购了85块犹太人的墓碑,并邀请国际优秀设计师进行上海犹太人纪念地的概念设计…… 这本书以今昔对比的图片告诉人们:便利店装潢面砖和广告牌下面是昔日小维也纳咖啡馆的旧貌,违章搭建和杂乱的屋顶平台,曾是著名的露天聚会场“莫斯考特屋顶花园”……它还告诉人们:未来的提篮桥将保存它最宝贵的历史价值,它将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真实地记录着二战中同为战火罹难的土地却成为另一个民族的“诺亚方舟”,告诉世人: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友谊怎样温暖了千万个处于绝境的犹太人……这些史料的汇集并不仅是对地方史志的补缺,更是这些“历史遗产保护区”活着的灵魂。
  • 上海轶事大观

    作者:陈伯熙

    《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