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四明别墅对照记

    作者:张伟群

    上海曾经是一个拥有海量弄堂的城市,上海的城市历史离不开对上海弄堂的记录与研究。本书通过对四明别墅的人文世情、民生样态记录与描述,试图还原出一条真实的弄堂,开辟一条描述研究上海老弄堂的新路径。作者多方面多途径地收集了与四明别墅密切相关的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包括大量民间文献、户籍档案、口述材料、自传文字和七百多幅历史图片,并依据这些实证资料对这条弄堂的建造历史、建筑格局,居民的分类、身世、生活及其变迁,弄堂的日常生活样态与其中的名人佚事趣闻,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描述和探究,从一条弄堂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貌似学术、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使得这本书可读耐读,意味深长。
  • 上海市民考古手册

    作者:上海博物馆编,陈燮君主编

  • 永远的异乡客

    作者:瑞娜·克拉斯诺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战火纷飞的那段时间里,除了中国人,还有这样一群人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就是避难于此的犹太人。本书是一位为躲避民族灾难漂泊到上海的年轻漂亮女性的心路历程。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视角,窥探出那段动荡岁月中大上海的世情百态和人生千状,以及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 舒缓的文字节奏,亲切动人的叙述口吻,真实的历史细节,让人难以忘怀,沉醉其中。
  • 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

    作者:(日)小浜正子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社团”为中心,以上海的城市社会为舞台,对中国近代地区社会的结构及其公共性的特点,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考察。认为从帝政后期开始,“社团”便根植于中国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相互进行结合的基础。在近代上海,“社团”除了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作用之外,还成为民族运动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且担负着都市社会的公共职能,支持了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便在“社团”的活动中培育、发展起来。本书作者在详细占有资料探究这些团体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如何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作用,来阐述上海社会公共性与公领域的特点,读来让人感到实在、可信。
  • 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

    作者:(美)裴斐(Nathaniel Peff

    该书是根据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教授裴斐(Nathaniel Peffer)和韦慕庭(Martin Wilbur)1960年11月1日至11日采访吴国桢的英文稿翻译而成。虽然它是口头访谈,文字较松散,也不乏累赘,而且问答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与我们不尽相同,我仍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所谓好书似乎就应该如此,要么让我们读到些什么,要么让我们想到些什么。 从读到的内容方面看,这本书内容是丰富的。首先,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吴国桢口述回忆》从吴国桢自己的立场记述了1945年-1953年七年间的重大事件的幕后原因及其结果,很多史实鲜为人知,如吴国桢与周恩来的交往、吴国桢处理学潮的经过、发行金元券的决策过程、毛泽东通过颜惠庆策反吴国桢的经过、蒋介石企图暗杀吴国桢的细节等。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国民党政权和蒋介石许多做法的强烈不满,从当政者的角度揭露了国民党政界病入膏肓的腐败,生动地展现了他与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间惊心动魄的争斗场面。局中人讲幕后事,内容独特,鲜为人知,使得该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又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对于学术界研究民国史、上海史、台湾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它展示给我们一个经历丰富的人的内心世界。关注和研究人物,往往不止限于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与个人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要走进那个人的精神世界,去理解他对待问题的看法、心态及其对策,要有理解、有学习、有批判地去读。也就是说,读一个人,要做到真正有收获,有一个自我的提升与感悟。在读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经历越复杂、越耐读,我们的收获也会越多。吴国桢曾是周恩来的同窗好友,留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先后担任过汉口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宣传部长、重庆市长、上海市 长、台湾省政府主席等重要职务,是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中炙手可热的大员、毛泽东宣布通缉的15名主要战犯中的第10名,此外他还与美国政界、新闻界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作为20世纪40、50年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人,他亲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有时甚至是在政治漩涡的中心。这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丰富而复杂的,而了解这样一个人的复杂心态也必然是有意义的。以吴国桢为例,想在政治上实现其抱负无疑是他成为“市长专才”的重要动因,他所追求的民主政治与蒋介石的政治体制的必不可免的冲突也恰恰是他难有作为的根源所在, 他对国共两党及二者之间斗争的看法也是决定他历史命运的主要因素。毫无疑问,吴国桢是一个干才,但其心路决定了他的结局。
  •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

    作者:叶中强

    越晚清至民国,上海曾连续不断、日臻规模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先自周边终及全国的文人。文人迁徙的历史图绘,不仅呈示出近代中国文化要素的一种地域流向,复亦见证了传统士人,从“仕途经济”走向职业空间,从庙堂依附者,蜕变为一个以近代知识生产体系为存身空间,拥有文化权力的社会阶层的历史过程。而近代上海——一个处于不断建构中的市民社会,在体现其文化包容性的同时,为中国文人转型,提供了从物质、制度、知识到观念的支持。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聚焦于构成在沪文人生活的“内环境”,即由文人通常行走的那部分城市空间(实体空间),以及相关的文学机制、职业空间、交往领域、经济背景、衣食住行等,兼及文人的心理空问和文本生产。这些“内环境”,不仅印证着文人的城市实践,亦构成了文人的“上海社会”。但有“内”必有“外”,《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亦试图连接城市社会的大背景,并沟通文学史研究关心的话题。
  • 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作者:瞿骏

    《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内容简介:本文主要围绕清末民国上海的开放私园、街头、店铺、茶馆、戏园、车站、码头、会馆等城市公共空间而展开,在辛亥革命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如何互动碰撞的主线贯穿下,研究范围将包括舆论中的“革命”、形塑革命中的舆论变迁、新革命英雄谱系、革命烈士的生成、追悼会的现实情境、伟人将帅在生意中的呈现、上海商家与革命、消费大众与革命、上海在武昌起事后的城市乱象,革命后上海城市的控制;民变、兵变的产生;革命经费的筹措等方面的内容。
  • 上海史

    作者:唐振常

  • 沪游杂记

    作者:葛元煦

    是较早的系统反映近代上海现状的著作,文字简明、严谨,内容丰富而切近于实际。为后人提供了近代上海的重要史料,在当时来说,它为在上海和到上海的人们充当了良好的文字导游。在本书重新标点刊印时,由徐景村先生从与《沪游杂记》同时代的各种晚清写实画报中,爬梳搜罗出大量含有相关内容,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图画,使成一题一画,图文对应。它们在为读者增添阅读情趣的同时,也能给上海史研究者、爱好者对形象史料的采辑,提供一定的方便。
  • 家乡、城市和国家

    作者:(美)顾德曼

  • 海外上海学

    作者:周武,熊月之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分“现状和趋势”、“名著解读”和“名家剪影”三编,分别就海外上海学的研究概况、主要名著和重要名家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和评析,并且还附有海外上海学著作目录、论文目录、英文博士论文目录,可以说是一本翔实、权威,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个案分析的书。
  • 重新发现上海 1843-1949

    作者:王千马

    如果说上海是一座见证了中国近代跌宕沉浮的城市,那么天平社区,则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标本,这个面积仅仅2.68平方公里的社区,因为它独特而辉煌的历史,注定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之地。 天平之独特,不仅在于它是上海的一部分,更因为它与这些人的命运曾交错相连:盛宣怀、蒋介石、宋子文、陈毅、宋庆龄、汪精卫、马歇尔……一百多位历史名人,都曾聚集在此,他们与天平一起,亲身经历着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 今天的天平,依然保留着这些人的旧宅故居,留存为历史的见证。它们一座座矗立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仿佛在述说着曾经繁华与动荡。
  • 英国巡捕眼中的上海滩

    作者:[英]E.W.彼得斯(E. W. Pet

    本书首版于1937年,记录了作者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滩任巡捕的经历。这本独特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日常的警务工作经历,还讲述了他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和风俗习惯的理解和感受。 在1935年12月1日凌晨,彼得斯和他的一个下属发现了身患重病、穷困潦倒地躺在路边的中国人毛德彪,从这儿引发了后来的谋杀指控和轰动一时的法庭审判……
  • 上海租界志

    作者:史梅定

    上海租界,从1845年11月设立开始,至1943年8月结束,历时近百年。在近代中国出现的所有租界中,上海租界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近6万卷租界档案,特别是原上海公共租界档案,其数量之多和完整程度,为国内外所罕见。在这批租界档案中,有不少反映租界历史变化和制度演变的珍贵史料,例如时间跨度长达90余年的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系统的工部局、公董局年报、公报,以及大量章程法规,来往信函和公文等,这为《上海租界志》的编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承担撰稿的研究人员正是从这些原始租界档案中深入挖掘了大量珍贵史料,运用到志书的撰写中去,使这部志书在保存原始资料方面比较突出,因而更具有参考价值。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上有电子版: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3852/index.html
  • 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

    作者:熊月之,马学强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由国内上海史研究的专家精选海外学者研究开埠后百年间来沪外侨的最高水平的论文计15篇,内容英、美、法、日、葡、德、俄、印等各国侨民,关乎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涵盖了该研究领域的各重要方面,资料翔实,观点新颖,且不乏文学性较强的篇章。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且为上海的文化寻根另辟新境,著名学者熊月之先生特为本书撰写长篇序言,变为本书增色不少。
  • 上海往事

    作者:西坡

    豆浆是饮食店必备的常馔,只是它并不像大饼油条那样供应充足,记得要吃豆浆者必须趁早,一般在七点以前还能凑合,之后便告售罄。如果你不怕涩喉咙,也许还有一些高比例豆腐渣含在其中的豆浆,浅浅地覆在豆浆桶底上。   点心店的豆浆都是靠专门的豆浆制作供应商提供,点心店只负责兑成甜浆或成浆。甜的,在淡浆里加糖便成;成的较为复杂,里面有油条、虾皮、紫菜、辣油等。淡浆三分,甜浆四分,成浆五分,层次分明,一般不吝吃上成浆的,可看作是有钱一族。淡浆和成浆,只差两分钱,很多人就是喝不起。   怀旧,是一个人逃脱不了的人生过程,这和观念、品质、学识等等没有关系。如果说人家的怀旧还带着一点欣慰和快乐的话,作者的“怀旧”,则更多的是对过去的否定——对那些失去理性岁月的否定。但愿读者能够看得出来。
  • 1948年:上海舞潮案

    作者:马军

    本书是对发生于半个世纪前的一起政治事件——上海舞潮案的考察。事件的起因是,1947年9月国民政府为“戡乱建国”而“节约消费”颁布了在全国禁止营业性舞厅的法令,由此引发上海舞业空前震荡,社会反应强烈。1948年1月31日下午,鉴于市社会局提前抽签,并单方面完成禁舞部署,舞业从业人员集队前往请愿,局长吴开先拒不接见。愤怒之下,舞业方面群起捣毁了社会局办公大楼,事发后,约400名舞女被警局羁押,半年后数名舞女被叛徒刑,政府也被迫收回成命,轰动一时的舞潮案至此平息。   舞潮案在上海历史上留下了长期难解的疑惑,有关它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在诸多现成的叙述中往往找不到详尽的解释,与之相关的种种旧闻轶事留存于庞杂零散的文献资料里,也长期无人问津。但有一点始终是清楚的,它不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或许这正是它在国内史学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冷遇的原因。舞潮案似乎是一支与战后上海反内战主旋律不甚合拍的低调短曲,过早地被覆盖在老上海们对战后物价飞涨、工潮起伏、学运频繁、警车呼啸的散乱记忆深处,任岁月流逝而日渐淡忘、模糊,不再留有任何印痕。
  • 近代上海黑社会

    作者:苏智良

    《近代上海黑社会》讲述了:上海黑社会是在什么历史土壤里萌芽,又凭借何种社会风水而成长?它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犯罪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容的结构又是怎样?它的成员通过什么途径被选中并接受再教育?其信仰、文化水准、生活方式、家庭构成、联络方式,以及主要活动的类型与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还未曾有深刻而准确的历史回答。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探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更形象、更全面地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并为治理当今社会提供一面可资借鉴的镜子。敏感的人们不难观察到,处于急速变化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由于某些气候、土壤的因缘际会,黑社会的部分因子已悄悄地种下,并以决不缓慢的速度在破土萌芽。这些恶势力的萌芽如不得到及时的抑制,就有可能演化为如上海近代黑社会这样的都市之癌。这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拙作能引起人们从近代社会到当代社会的多方面思索,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书所据史料主要来自解放前出版的报纸、刊物、专录,帮会人物撰写的回忆录、著作,公安系统所存的犯罪档案,及笔者所进行的社会调查。
  • 市民底层笔记

    作者:张礼士

    历史是英雄伟人书写的;也是小人物书写的。阅读伟人传记,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理想;阅读小人物回忆录,可以从中见到自己的影子。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而坠入困顿的么,在这途路上,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作者的人生轨迹与此差相仿佛。作者出生在一个旧银行高级职员家庭,1949年7岁。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历经家庭波折、社会动荡,坎坷一生。以作者的眼光观察这六七十年,主色调的灰暗的。尽管灰色只是社会万花筒的一种色彩,但它绝对是真实的一种。阅读此书,或可引发一笑一叹。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特别是在上海生活过的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回放自己的人生历程;今天的年轻人,可以从中读到最亲近真实的父辈历史——比电影电视小说历史书要真实得多。
  •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作者:小科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