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弄堂风流记
【内容简介】 在上海,与弄堂有关的典故太多,与弄堂有关的人生太多。可以说,没有弄堂,也就没有上海。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什么?时间给出答案。《新闻晨报》星期日周刊团队近年来一直专注于上海本土题材的写作。他们写上海人,着力写的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在过去的几年里,周刊团队和许许多多这样的上海人交了朋友,贴近他们,观察他们。在他们风尘仆仆的日常生活里,你依然可以看到上海人独特的看待生活的角度和方式。这是智慧,是生活日常,是上海的城市之光。 【编辑推荐】 ★历时5年采访,新闻晨报周刊部编著,一部反映上海弄堂的纸上纪录片。身临其境感受弄堂文化,零距离接触“上海宁”,感受他们的家长里短与酸甜苦辣。通过他们风尘仆仆的日常生活,你能看到上海人独特的看待生活的角度和方式。这是智慧,是生活日常,是上海的城市之光。 ★轻松掌握上海话。本书编辑是北方人,为了读懂本书,专门请教了“上海宁”,为全书方言加了贴心脚注。 ★随书赠送弄堂特色手绘藏书票六枚!逼真呈现上海弄堂生活场景的手绘图,被精心设计为藏书票,值得收藏。" -
上海闲话交关
《上海闲话交关》主要内容有:上海•闲话交关;依;嗲和作;“叛ya摸摸”中的ya该怎么写;退有余,补不足日“找”;上海人称漂亮为“嬗”;“赵”侬没商量;山东qiang饼与“包脚布”;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卖洋三千等。 -
上海教堂建筑地图
本书是“城市行走”书系的一种,介绍上海的基督教教堂建筑,这是上海这一东方大都市独特的历史人文积淀之一。上海早在1609年就已建成第一所建堂,并在1840年开埠后一度掀起教堂建筑高峰,为现在的城市留下了几十所优秀的近现代教堂建筑,教堂的数量一度达到771所。目前上海的教堂建设仍在继续。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了上海教堂建筑在借鉴吸收西方教堂建筑样式的基础上呈现出的本土化特征,包括教堂代表形制图解,并选出48个具有历史、人文、建筑、艺术价值的教堂一一介绍。这48个教堂基本可以代表上海基督教教堂的整体面貌。书后并附有上海目前开放教堂名录(313所),供有心者查阅。 图书形式仍为中英文介绍+图片+地图的口袋装,便于读者随身阅读或携书行走。 书中所选48个上海教堂名录: 黄浦区 敬一堂、董家渡天主堂、圣三一堂、沐恩堂、圣若瑟堂 清心堂、新天安堂、诸圣堂、圣尼古拉斯教堂、圣伯多禄堂 徐汇区、静安区 徐家汇天主堂、怀恩堂、国际礼拜堂、大田路天主堂、圣母大堂、新恩堂 长宁区、普陀区 圣母圣心堂、沪西礼拜堂、曹家渡圣弥额尔天神堂、息焉堂、普安堂 虹口区、闸北区 鸿德堂、景灵堂、闸北堂、富吉堂、沪北会堂 杨浦区、浦东新区 大金家巷圣母无原罪堂、顾家楼天主堂、傅家天主堂、七灶天主堂、川沙天主堂 六墩天主堂、小七灶天主堂、唐镇天主堂、圣心教堂、张江感恩堂 闵行区、奉贤区、松江区 邱家湾天主堂、张朴桥天主堂、南桥天主堂、七宝天主堂、佘山天主堂、中泾天主堂、南张天主堂 青浦区 朱家角天主堂、青浦泰来天主堂、练塘天主堂 嘉定区 嘉定天主堂、娄塘天主堂 -
远去的都市
有人说上海史是历史学界的“宠儿”,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确实如此。魏斐德、李欧梵、叶文心等海外著名学者都有关于上海的、堪称经典的研究著述,国内学界,则有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本书特点表现在作者不是宏观叙事,而是从里弄、影院、报业、大学等社会文化微观层面探讨解放初期上海历史的断裂与延续。1950年代的上海,在经历天翻地覆大转折的时候,其文化、观念、习俗也延续着某些惯性的东西。由此也提示我们,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都市远去,摩登犹在”——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无踪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续?国家“入场”与都市“在场”怎样互动?……如同问题的发掘难以穷尽,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发新问题的余地。本书仅从“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 -
上海老味道
《上海老味道(增订版)》作者以个人视角记录了行将消逝和已经消逝的上海风味美食,以平民生活的草根食物为叙述底本,以怀旧谐趣的文字和生动传神的插图展开对老上海市井生活的回忆。文字活色生香,如临其境,如品其味。戴郭邦先生欣然作画,海上风情,恍惚如昨。 -
红颜
本书收入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四篇,分别是《红颜》、《丽人公寓》、《随波逐流》、《理性之年》。 -
上海里弄民居
本书分析了上海里弄民居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条件,介绍了它的分布与规模、总平面布局和结构、用材、细部装修与施工方法等。 -
上海里弄文化地图
漫步石库门里弄民居 体验石库门市井生活 记录石库门建筑风貌 40个石库门里弄旅行指南 120张石库门里弄建筑和生活图片 400个石库门里弄名录 中英文双语+1940年代街区图示+最新街区图示 12x16cm -
上海B面
作者用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史料,以及旁征博引、涉笔成趣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上海不为人所熟知的另一面 这一次,让我们把上海翻转过来 -
上海才子
《上海才子》内容简介:近代大部分时间里,上海一市三治,存在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三个统治机构,制度各异,事权不一。租界与华界之间、租界与租界之间,存在明显的制度缝隙与权力薄弱地带,两租界又受治外法权保护,通常在中国战乱时期保持中立,别处硝烟弥漫,狼奔豕突,这里波恬风静,闾阎不惊。于是,这里的市政、经济、社会、文化便与别处大不一样,呈现三多,即有钱人多、有才人多、有闲人多。清末已有人道及这一现象,到民国则愈演愈烈。一些曾在上海任职或创业的达官贵人、财阀巨富,拖家带口移居这里,购地置房,投资实业,如李鸿章的子孙、曾国藩的女婿、盛宣怀的家族,这很自然。一些在别处为官经商、本来与上海没有太多关联的人,也来这里安家落户,就比较特别。比如,岑春煊原在两广、四川、山西等处为官,民国以后息隐于上海。严复在天津等地为官,但将家小安顿于上海。郑孝胥还在北京、汉口等地为官时,已捷足先登,移家至上海。陈三立、陈夔龙等人本来与上海没有多少关系,民国初年也移居这里。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国要员,在上海安家置业,如白崇禧、何应钦、孔祥熙、孙科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话说回来,说特别也不特别,动乱时代,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何况上海交通便捷,供应丰富,文化繁荣! -
现代变奏
阿默林(2008-2013)是浦江镇的原住民最为厌恶的噪音机构之一。 2008 年的季秋,他出生在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他的前世叫阿默灵, 是独立音乐人水默的化身。作为一支致力于当代音响冒险的乐队,阿默 林深受海派腔调熏染,兼容并蓄的他没有机会发表任何专辑或单曲,但 在上海的几家视觉艺术空间(画廊、美术馆)有过现场表演,获得了一 些零星掌声与尖利口哨。“上海无风格/ 无方向乐队‘阿默林’……”某 个艺术网站的一篇展览评论有这样一句。这也是阿默林在所有媒体上仅 有的一次亮相。他的一生无比平凡也无比动荡,总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 人员变动: 2008 - 2009 水 默 人声 吉他 合成器 噪音 林家淳 小号 中音萨克斯 打击乐 王莫之 经纪人 2009 - 2012 水 默 吉他 合成器 噪音 林家淳 小号 中音萨克斯 合成器 许澄明 贝司 潘 瑜 打击乐 王莫之 经纪人 2012 - 2013 水 默 吉他 键盘 噪音 林家淳 小号 中音萨克斯 葫芦丝 打击乐 -
繁花
《繁花》是一個特殊的文本,如果你要感受到其特殊性,就必須要用「上海話」去閱讀。為了真實再現這一特殊地域和人群的日常生活,他們的過去和現狀,他們的存在和交往,他們的情感和欲望,作者有意(也可能不得不)縮小接受者的範圍。換句話說就是,你如果不懂上海方言,想要體味其中特有的韻味是有困難的。 《繁花》的敘事時間為上海的一九六○年代至一九九○年,全書連首尾三十三章,每章又基本分為三節,阿寶、滬生和小毛則是貫串首尾的三個主要人物,可見三六九是其幸運數位。 小說開首的三段文字,看似和正文沒有關係,實則傳遞一種上海味道,閣樓、老虎窗、霓虹燈光、擁擠空間的鶯聲燕語……構成入場的語境。「引子」則以具體場景與談話讓人物悉數登場。 《繁花》整體結構分為兩條線索的交替穿插運行,一條線從一九六○年至文革尾聲,另一條線則自一九八○年到新世紀初。隨著時間推移最終合攏歸入「海上」。上海味不止是《繁花》的背景和點綴,而且還是文體的追求,「採用了上海話本方式,也避免外地讀者難懂的上海話擬音字,顯現江南語態的敘事氣質和味道,腳踏實地的語氣氛圍。小說從頭到尾,以上海話思考、寫作、最大程度體現了上海人講話的語言方式與角度,整部小說可以用上海話從頭讀到尾,不必夾帶普通話發音的書面語,但是文本的方言色彩,卻是輕度,非上海語言讀者群完全可以接受,可用普通話閱讀任何一個章節,不會有理解上的障礙。」作者金宇澄在介紹《繁花》時曾作如上闡釋,有些說法雖不嚴謹,但意圖是明確的。 【本書特色】 上海的清明上河圖。 有關上海最具質感,最極致明亮/怡然的長篇小說。 中國小說學會2012年度 中國小說排行榜榜首。 附作者金宇澄手繪插圖20幅,值得珍藏的全新版本。 * 我講你講他講 閒聊對聊神聊——《繁花》的上海敘事 /程德培 《繁花》中有著太多的記憶,因閱讀也喚起了我們無數的記憶。作為敘述交替出現的二條線,實則就是對兩個不同時代的記憶,它們互為鏡像,自成因果鏈,前半段是成長小說,後半段是生活小說。成長中的滬生、阿寶和小毛由於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自然讓記憶鏈條從昨天走向了更遙遠的昨天。作為往事的童趣、青少年的遊戲,嚮往與愛怨成就了一種緬懷的同時,也成了現時的參照。人性總是具體的,正如所有的語言都是特別的一樣。即使是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最被濫用的字詞,都是生活的圖畫,它們有歷史,有多重含義,也有多種用法。 蓓蒂的爸爸,從研究所裡帶回一隻兔子。蓓蒂高興,紹興阿婆不高興,因為供應緊張,小菜越來越難買。阿婆不許兔子進房間,只許小花園裡吃野草。星期天,蓓蒂抽出籃裡幾張菜葉,讓兔子吃。蓓蒂對兔子說,小兔子快點吃,快點吃,阿婆要來了。每次阿婆趕過來,已經吃光了。後來,兔子在泥裡挖了一個洞,蓓蒂捧了雞毛菜,擺到洞口說,小兔子快點吃,阿婆快來了。有一天,阿婆衝過來說,蓓蒂呀蓓蒂呀,每天小菜多少,阿婆有數的。阿婆拾起菜葉,拖蓓蒂進廚房。蓓蒂就哭。等到吃飯,蓓蒂不吃菜,撥到阿婆碗裡。阿婆說,小姑娘吃了菜,牙齒會白。蓓蒂乖,小牙齒要白。蓓蒂說,不要白。阿婆不響,吃了梗子,菜葉撳到蓓蒂飯碗裡。蓓蒂仍舊哭。 《繁花》的敘事自有一套,我們很難複述,所以這裡引一段。讀來有點像童話,但世俗的日常,舊生活的痕跡,時代的特徵像一種陰影落在它的字裡行間而不肯離去。童話故事將恐懼人性化,就像這個時代使人變得恐懼一樣,但它的簡化是如此驚人,以致被驅逐的世界的複雜性只能像影子一樣跟在後面。蓓蒂才六歲,儘管家住底樓三間房間,大間有鋼琴,還有幫傭的紹興阿婆。但對她來說,只有和十歲的鄰居阿寶,從假三層爬上屋頂,「小身體靠緊,頭髮飛舞。東南風一勁,黃浦江船鳴……」才會產生那彼岸世界的永恆記憶。 蓓蒂和阿婆的故事是《繁花》無數故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她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這類似主僕的關係又勝似一切關係,在階級論、血統論統領一切的時代,她們卻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阿婆的故事蓓蒂未必聽得懂,就像蓓蒂的琴聲阿婆也聽不懂一樣。阿婆最輝煌的故事就是自己的外婆在南京做天王府宮女及帶著黃金逃難,紹興家鄉的老墳則是她唯一的牽掛。但當阿婆一九六六年帶著蓓蒂和阿寶來到家鄉時,「老墳,真真一只不見了」,「五八年做豐收田,缺肥料,掘開一只一只老墳,挖出死人骨頭,燒灰做肥料。」 蓓蒂的父母則「參加社教運動,有人舉報收聽敵台回不來了。」唯一可以相伴的鋼琴在文革中被抄家抄走了。這一少一老的社會邊緣者轉眼間成了被遺棄者,無處安身的流浪者。她們只能生活在彼此不斷重複的夢中,蓓蒂做夢看到阿婆變成一條金魚,而阿婆做夢看見蓓蒂變成一根魚,直到最後她們都突然失蹤了。她們的故事就是一個「冬天裡的童話」。 蓓蒂成就了阿寶早期的情感記憶,如同姝華成就了滬生早期的閱讀記憶,如同銀鳳成就小毛的“戀姐式的異性情結”一樣。別小看青少年時期的小事和偶遇,一不小心都會影響和照射我們漫長的人生。 * 坐看時間的兩岸——讀《繁花》記 /西颺 時間 《繁花》有兩個時間,是六、七○年代與九○年代以降的上海生活。敘事在一舊一新之間穿梭延伸,最後合攏於結尾處。作者使用平行兩條線,雅俗相映的出發點,牽連出一系列的人物。對於尚未入戲的讀者,引子部分最終變成一場小市民的狂歡,緊接的第一章,遠離地面的屋頂,富含詩情畫意:少年阿寶和少女蓓蒂坐在微熱的瓦片上,眺望遠方,兩人的對話,短得不能再短的句子,即便是阿婆的絮叨,也有兒歌般的節奏。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永遠的回憶,回憶中套著的回憶。 地圖 在《繁花》中,反復出現上海的路名,看似普通的地名被逐一鑲嵌在敘述當中時,可以看出作者對它們的一份執著和不舍。以具體的地名為座標,來解釋一座城市,這好像只在過去海派通俗小說中出現過,即每個事件基本都有確鑿的地點場所。小說中文革爆發後,滬生和姝華剛在瑞金路的學校“瞻仰”三樓高的領袖塑像,便在街上目睹一位中年教師撞41路公車自殺,死者的眼珠竟滾到他們腳下。然後他們沿著淮海路思南路繼續走去時,不由議論起這些路在租界時期的舊名。他倆不斷地行走,對行走的過程,作者不惜筆墨。一張當年日常生活的地圖便在人物的腳步下被走了出來。 聲音 《繁花》中的現在部分,寫得最多的是一群人碰頭見面,見了面往往沒什麼事,無非是吃飯和說話和吵架。但這部小說的一大特點,就是讓我們重新認識到說話有得可寫,而且可以寫得精彩紛呈。可以說,《繁花》的路數的幾乎是現今小說潮流的相反方向,它的敘述部分被壓縮最低限度,對話量則無限放大,並承擔起許多原本敘述的功能。從技術上講,基本上是退到了話本小說的階段。 電影夢 《繁花》的結尾,阿寶和滬生見到了芮福安和安娜,他們與這對法國男女在蘇州河邊聊電影。延續人物的誇張效果,雙方的談話似乎雞同鴨講,頗有反諷的味道。蘇州河岸,已不是當年小毛跟著師傅練石鎖的地方,在高樓林立的背景前,討論“上海題材”的進出口,這一方是“懂上海”的阿寶和滬生,對方像是電影內行,在我看來,芮福安算不上真正的小說人物,倒像是從真實生活跑進虛構中去的,阿寶和滬生,則是興致盎然地來到了這部小說的邊界上,會談的結果,讓阿寶和滬生看到了一場美麗的誤會,他們返身回到小說中去,未免有些悻悻然。 * 【得獎紀錄】 ◎ 中國小說學會2012年度 中國小說排行榜榜首 ◎ 2012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年度小說家」獎 -
从前
《从前》内容简介:《我曾经在这里生活》是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这一个短篇小说在当时知青文学的宏大叙事里,以个人经验的视角呈现独特的面貌。它并不负起对这场运动的价值评定和社会批判,它关心只在其中的人,个别的渺小的人,在他们根本无法知情的历史中,微如草芥的欢喜悲哀,生活的严肃性并不因此放过他们,他们依然面临了爱、生存与死亡的大事情。这是对知青生活的审视中一双别样的目光,它着眼点不大,但是深邃。而长篇小说《从前》,看起来有些像是从《我曾经在这里生活》扩展出来的,无论是哪一种元素:故事,情节,细节,思想,观念,感情,都由小至大,由轻至重,由简至繁,体量的增加最终改变了存在的性质,它的面貌变得庄严和肃穆。 -
搜索上海
《搜索上海》主要内容包括有:1.怀旧记;2.时尚记;3.美食记;4.市民记;5.影像记;6.访古记;7.名人记等。 -
洋鬼子在中国
《洋鬼子在中国》是美国著名中国通卡尔·克劳(Carl Crow)的代表作,叙述的是一百年来外国人——无论好坏——在中国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作者有一个基本判断,即认为中国人始终是宽宏大量的。他以一种自己所说的“散漫随意”的方式谈论香港和上海如何偶然地成为外国租界,谈论签单的习惯以及热衷于签单的人,谈论他所认识的保姆和男仆,谈论他在中国度过的二十多年间所遇到的各色人等,那其中有骗子、传教士以及显贵。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会喜欢作者讲述的真实故事和奇闻异事,以触摸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 -
最后的避难地
《最后的避难地上海:索卡尔和杨珍珠的爱情故事》像小说,像回忆录,又像报告文学,但好像又都不是。它没有任何虚构,是作者在采访杨珍珠和索卡尔本人及其熟人基础上完成的。作者让两个主人公交替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灵历程,娓娓道来,如拉家常般亲切。作者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考察和历史资料糅进故事的背景之中,仿佛电影里的旁白者,始终隐居幕后。故事犹如两条铁轨平行地向前伸展,同时又像一根绳子的两股紧密地拧在一起。结构新颖,内容真实,令人回味。 一些幸存下来的珍贵照片使他们的故事显得更加厚重。 -
海上传奇
上海,风云际会的城市,人来人往的码头。这里曾经遍布革命者、资本家、工人、政客、军人、艺术家、黑帮,这里也曾经发生过革命、战争、暗杀、爱情……1949年,大量上海人去了香港和台湾。在上海,台北,香港找寻上海记忆,十八个人的亲身经历,像长篇小说的十八个章节,为我们讲述了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上海故事。 -
公家花园的迷宫
最“上海”的作家陈丹燕 外滩系列非虚构作品 一段扑朔迷离的公案 一座身世传奇的公园 公家花园的前世与今生 《公家花园的迷宫》,陈丹燕“外滩非虚构系列”之一。小说讲述了公家花园( the Public and Reserve Gardens),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著名公案而拥有了传奇身世的公园,从建造迄今150年中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传教士,满清民国遗少,中英混血儿,上海史专家,外滩市井居民,回沪知青子女……一个个与公园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其个人命运与公园历史纠缠在一起,互为见证,同时也成为百年来上海乃至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道缩影…… 全书配图近50幅,引用了关于“游园规则”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话题的一些珍贵资料,其图、其注、其引文成为小说内容的另一种延伸;它们与故事一起,生动再现了公家花园的前世今生。 1881年4月的一个上午,颜永京站在外滩公园门前。他像那些充满温暖感情的传教士,很容易激起人心中的爱慕。但他身上还有一种凛冽的道义,像出鞘的刀锋一样静静闪烁。自从被拒绝入园,他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什么是民主社会;又联合洋行买办和著名华商给工部局写信,要求向华人开放公园。这不是为了简单的平等,这一切,与新生的希望有关。 吉迪直到十九岁那年秋天,才知道父母有英文名字。那是个令人震惊的秋天,先是“四人帮”被粉碎,接着香港的亲戚从天而降,通知父亲去英国继承遗产。直到这时,他和姐姐才知道父母竟能说一口好英文;父亲家的祖上竟做过上海道台,这个道台在公园纷争时代,为租界华人争取到了一个公园。这个故事与吉迪在中学历史课上学的知识,正好相反。 秋阳照耀下的树丛和小花坛在阳光下渐渐松弛下来。旧日的公园,仿佛已永远留在那些粒子粗大的模糊旧照片里。十九世纪因为一条沉船而由淤泥堆积成的滩地,如今永远与陆地连在了一起。 公园开放那一年,年幼的劳伦斯•嘉道理爵士正在上海度过少年时代。回忆起那时的上海,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如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上海那样,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世界公民。”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