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上海品牌生活

    作者:袁念琪

    《上海品牌生活》那时节,几乎每户上海人家里都是备有空啤酒瓶的,少的四五个,多的十来个,因为买啤酒是要以瓶换瓶。有的店是可以押瓶的,付了一角钱的押瓶费,给你一张凭证,敲着店家红图章的黄中显黑的硬板纸牌。纸牌牌的四边,磨得起了毛,目睹了啤酒人生。 …… 从童年到中年,一个个熟悉的牌子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勾起多少往事,翻出多少感慨;尤其是为此书配图拍照,游走上海街头;发现原先熟悉的场景、地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搬迁他处,有的改换门庭,有的是连所在的建筑一同消失,有的则在两年前为另一拙作拍摄配文照片时还亭亭玉立…… 影响我们生活的品牌,正是道不尽,写不完。每每新的一天开始,又有新的品牌问世,又有新的影响力在悄然形成。
  • 别拿上海人说事儿

    作者:王谦

    对于书中提到的这个城市,摩登、前卫、情感、张扬、柔媚、清晰、老成、持重……所有能想得出的诸如此类的名词、形容词,你都可以尽情地赋予它。它因包容着一切予盾,而终于成为和谐的一个所在。而上海人,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长起来与众不同的中华一族。 书中写了不少对上海人苛刻以至不敬的话,我不想做什么说明或辩解,那样显得画蛇添足…… 我只是这样一本小书的作者,当然不敢心存让上海人给立块石碑之类的奢望…… 我的意思是:自己的写作的态度是真诚的。
  • 上海的性格

    作者:赵东华

    除了经济活力,本丛书还对所选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素描勾画,总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有活力的城市才是最美最健康的.它也最能映射出一座城市非凡的发展潜力。 2.优雅的城市环境特色:城市环境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名片。 3.独特的民俗风情魅力;民俗风情是最具有地域色彩的元素,也是展示城市个性的重要环节。 4.悠久的历史文化风彩: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脊梁。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会让一座城市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 本丛书站在城市的发展前沿,从城市的历史风貌,人文背景、消费市场、经济行为方式等多点出发,反映每个城市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心态,发展每个城市的跳动节奏,发展方向,从而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里既有对城市宏观经济的整体性分析,也有对微观经济的生动描写,还有消费市场的分类解读,既有建筑街道的外貌素描,也有历史风俗的生动剖析,还有文性格的深刻透视。
  • 栖居之重

    作者:杨之懿,蜗牛工作室

    《栖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现代佳宅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上海近现代住宅建筑。上海住宅虽然没有公共建筑那样闪耀,但是因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紧密,其空间特征最直接地见证了他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理解,属于乔治·贝尔德(GeorgeBaird)描述的“历史中那些厚重流淌的部分”,可以找寻和反映的内涵反而比公共建筑更为丰富细腻。
  • 墙·呼啸

    作者:王唯铭

    庞大体量的建筑崛起于上海四方,它们无一例外地被水平与垂直这两个向度所表述。水平向度上,我们看到许多精彩的新空间形式联接了老上海精妙的水平向度建筑;垂直向度上,超高层这种新空间形式的生成,成了164年以来“海派建筑”变迁的主流,这由超高层新空间在物理意义上的不断攀登——从1933年的国际饭店到1984年的上海宾馆到1998年的金茂大厦到2007年的环球大厦——得到确证,不断上升、不断成长、不断冲刺,这是164年以来“海派建筑”呈现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本现实,这也是164年以来发自这座城市内心深处的一种隐秘而强烈的欲望。
  • 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

    作者:洪煜

    近代上海小报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书从社会史的角度,系统梳理了1897年至1937年间,上海小报的历史由来、生存环境、小报特殊的产权经营发行销售状态、从事该报业的文人群体特征、小报的各类品位及其所反是非曲直的社会文化内涵等。全文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文元窒碍,述有已见,并且注重实证方面的叙述,论证非常明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手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 上海话大词典

    作者: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

    上海话是中国三大重要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上海话在上海开埠以来的160年中积累了异常丰富的农业、手工业、现代商业文明和外来文明各种词语,尤其是语词中承载了江南文化的精华。 本词典是长期研究上海方言的语言学专家、吴方言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三位教授积聚了十多年的收集和研究成果,精心编纂而成。它不仅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和查考,尤其可供研究上海风俗民情的学者作为权威的参考书;那些年轻的、来自外国及外地的“新上海人”在学习上海话时,也将会更多地使用本书;从本词典收集的上海话新词新语中,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改革开放后上海社会的新鲜气象。 本词典共收录了具有上海方言特色的词语14000余条,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正文所收词目按义类编排,分“天文气象”、“地理方位”、“节令时间”、“饮食”、“房舍”、“器具”、 “娱乐体育”、“动作变化”等二十七个大类,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便于查阅;词目用国际音标标注上海话的声母、韵母,用五度制数字符号标注声调,并依照实际读音标注连读变调。释义后引出例句,采用当今通行的上海话口语实例。对确有本字可考的难字,引用《广韵》、《集韵》、《玉篇》等说明该字的古音和古义。 词典书前有《分类目录》,书后附有《词目笔画索引》,使不那么熟悉上海话的外地人、外国读者在学习和查检时将特别感到方便。 备上一本《上海话词典》,更方便地深入了解上海!
  • 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

    作者:张晓春

    近代上海,开埠和西方租界的设立,颠覆了原有传统的城市格局和社会秩序,上海由一个传统市镇向近代化大都市迅速转型,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都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的中心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转移。城市中心的转移,反映出了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华、洋双方对上海城市空间主导权的竞夺。上海解放后,行政统一的上海,城市空间的竞争演变为不同文化主题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以及不同辖区之间的发展竞争。   本书试从都市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把上海的城市空间视为被不同文化分割和竞争的对象,将规划和建筑视作都市中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关注城市空间转换的过程,及其所折射的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   本书可供建筑、规划、城市建设等人员阅读,也可供城市文化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从第1章到第5章是本书的主体论述部分,其中,在第l章导论中,阐述了选取上海的都市空间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目的,在现有上海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都市人类学视角,指出上海近现代都市空间的变迁所隐含的是多种不同文化的竞争和角力过程,并分析、确定了上海都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重要节点:豫园、城隍庙,外滩,江湾五角场以及人民广场。 第2章,华界中心——老城厢:豫园、城隍庙地段演化的历史场景分析。将豫园、城隍庙地段作为第一个华界中心。开埠前,“上海”即上海县城,豫园、城隍庙地段是县城的中心和重要的庙园节场;而开埠和租界的设立打破了这种平衡,昔日的上海县城成为扩大了的“上海”的老城厢,这一地段也随之发生了由县城中心到“海派”市井场所的地位转换。对转换过程的论述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3章,租界中心——外滩地段:都市空间竞夺的历史场景分析。租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上海的都市空间结构,上海形成了“三界四方”的城市格局——扩大为既包括华界(即上海县城,后为老城厢和闸北)也包括租界(即公共租界、法租界)的集合。上海终于成为被分割的城市(华洋分割)和被竞争的城市(主要是华洋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外滩地段逐渐发展为租界的中心,乃至上海的中心。分析外滩地段建筑形式和城市景观的变化,及其反映的租界内外、华洋之间乃至多种文化和政权对上海空间主导权的争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4章,华界新中心——江湾五角场:市政空间转移与中国文化复兴。围绕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政府抗战前制定的《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大上海计划》和抗战后制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以及对选定为新市政中心的江湾五角场的市政建设,对五角场地区这一“夭折”的中心的历史及其反映的市政空间转移与中国文化复兴展开分析,是这一章的论述中心。 第5章,回返上海近代历史中心:当代语境中的都市空间遗产与文化竞争。1949年以后,人民广场逐渐成为新的市政、文化、商业中心:外滩的空间意涵也几经转换,并与对岸的陆家嘴一起构成上海的金融商务区:代表着传统文化的豫园、城隍庙在今天的都市空间中同样面临着文化窘境:江湾五角场地区也开始努力发展力求成为上海的城市副中心。本章将主要讨论1949年后上述上海城市空间的主导景观及其反映的城市文化主题的变迁。 通过上述5章的论述,本书在第6章结语部分再次指出上海近现代城市中心的转移、都市空间格局的流变,反映出的是文化竞争对都市空间上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在后殖民语境的今天,如何客观、清醒地面对上海的近现代历史以及都市空间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
  • Planet Shanghai

    作者:Justin Guariglia

    Shanghai the legendary Pearl of the East, architectural powerhouse, and home to the World Expo 2010 continues to fascinate people from around the globe. Photographer Justin Guariglia, whose work has appeared in National Geographic and Smithsonian magazines, frequently trains his lens on the old town and waterfront which have retained their cultural character amid mega-booming development. Shanghai's open-air lifestyle, bustling markets, and curious fashion sense are all seen here, granting us a multifaceted and intimate portrait of day-to-day life in one of the 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 And with the forthcoming Olympic Games drawing ever more attention to China, there has never been a better time to discover the astonishing city that is Shanghai.
  • 上海的N种表情

    作者:赵阳

    这是一本从不同角度描述、解读上海的图文书,回顾、再现了老上海的风情,记录了新上海的繁华、国际化,把外人关心的上海的方方面面基本做了介绍。 从“我是外乡人”、“外国人在上海”、“上海租房记”中外地、外国人在上海的打拼,到“上海人”、“上海的派对”、“从淮海路到徐家汇”等文章对上海多种面孔的描述,再有“弄堂:进入上海的钥匙”、“有趣的上海闲话”、“上海人的吃穿住行”对上海市井生活的再现,可以说本书尽可能地向读者展现了新旧上海的方方面面,从优美的文字中上海的优雅、开放、大度、从容、市井等城市性格多样性一一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对上海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实为了解上海的“敲门砖”,通过阅读,你可以有重点地了解到新上海的城市风景、城市文化、白领创业、商业休闲等内容,体味到老上海的怀旧、风情。本书图文并茂,配发了近300张高质量的彩色照片,文字可读性强,是一本最新的介绍上海的力作。
  • 旗袍

    作者:淳子

    《旗袍》是著名作家淳子关于上海历史文化的又一力作,与《口红》互为姐妹篇。淳子在这本新作中,以“旗袍”作为一种隐喻,隐喻穿旗袍的上海女人,或浓艳、或淡雅,身姿轻摇曼妙,透着浓郁的老上海味道。更为重要的是,淳子用灵动的笔把这种隐喻恰到好处地展示出来。无论是末代皇后婉容、民国名媛赵四小姐、出走的“娜拉”黄素琼还是张爱玲、三毛、萧红,这些女人有着让人永远言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她们传奇的生命痕迹和曲折的生命经历构成了她们超凡的人生底色。淳子笔下的上海民国女子大多另类且经历坎坷,因为她们的美丽和优秀、因为她们的胆识和勇敢,使得她们有了更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演绎出的或精彩、或决绝、或耀目的人生大戏,让我们看到了如许独特非凡的生命经历, 淳子在《旗袍》中着力的重点在于对名女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揭示,选择的场景没有一般人笔下大都市的繁华和嚣闹,而是小街小景、小楼小巷、小书房、小阳台……语调沉稳,慢节奏,遣词造句隽智而富有哲理,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思考空间和细细回味的余地。同时这些不紧不慢却时时给读者带来惊喜的叙述,可以其妙地牵引着读者追随着文字走,完全沉浸在那些遥远的年代。 全书除了淳子的正文外,还收录了一些著名作家、评论家对淳子文章的点评,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淳子写作的风格和特点。
  • 打死不做上海男人

    作者:秦林

    这本书洋洋十余万言的批判,虽算不上句句珠玑,却也难觅挖苦、嘲讽、漫骂、讥笑和诘难,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文化批判的力度。其中,“关于‘精明’刍议”一篇尤显个性。作者通过“精”不在“明”处、“精”于算计、“精”于细巧、“门槛精”有多精等四个论点,强有力支撑了“刍议”的主体,颠覆了多年来根植于人们概念中“上海男人最精明”的社会公论。本书是一本文化批判牟书。文中鲜见“好话”,这很正常。如果要求这本书像写八股文那样,先表扬几下,再抽几鞭子。那就不叫文化批判,叫总结报告。况且,作总结报告,向来不是搞文化批判的人的风骨。也不是秦林的风骨。
  • 呼吸上海

    作者:九野文化

    行走的精彩是互动构成的。构成的双方是一颗善感的心和一个易于被感知的目的地。而在当今中国的目的地城市中,哪一座城市是既能充分调动起行走者的感官神经,又能充分为行走者所感知的呢?答案大概只有一个:上海。 上海是近年来中国的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眼下正被各种入以各种方式在各种地方复述、重构着。它是时尚作家的宠儿、文化学者的骄子、普罗大众的梦想。而对于一个行走者来说,它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关心并试图回答的。虽然我们不敢比肩时贤,却也愿意不揣鄙陋。 所谓“我们”;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生长于这座城市,或者来到这座城市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己不算青春,但也绝未老迈。他们对这座城市所怀有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既非热力四射,也绝不沉静如水的情感。他们愿意将这份情感与走在城市的人分享,所以,他们在文本上重构了他们的上海——中间态的上海——没有时尚作家泛滥的温情,没有文化学者深邃的建构,也同样没有快餐文化的浅俗直白。优雅而不造作,高贵而不冷傲,温情而不甜腻,这是“他们”——其实就是我们——对于文本及文本中的上海的印象和期许。 从一开始我们就明白,上述的努力不是为最大多数人的,但我们乐此不疲。我们宁愿它因偏执而受人指责,也不愿它因泛情而受人追捧。因为真正的行走者总是特立独行的,因为上海在太多人的印象中己经“三十年代”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果你想知道上海的皮相,那么本书肯定不是你的佳选,因为它试图颠覆的正是关于上海的皮相。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想了解一座个性之城,那么,我们相信,至少当你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悠闲地喝下午茶时,你会捧起它,而此后,当你一次次地“进入”这座城市时,你的行囊里一定会有它。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一种“雅痞”的态度,在这里,“雅痞”可能更多只是作为一种个性的地标。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24小时,24小时可以了解上海吗?也许不很容易,但至少我们会让你看到时时不同的上海24小时。 纵然24小时对于行走上海来说过于短促,但24小时你却一定可以读完本书并收获我们关于上海的印象。顺便说一句,构建这种印象,我们所费去的绝不止一个24小时。 从来都把行走和读书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非常乐意把本书与那些行走在上海的人分享。
  • 记忆恍惚间的上海影像

    作者:陆元敏

    在陆元敏的镜头里,没有奇观城市,没有新闻,没有尖锐性,没有焦虑、紧张、躁动的欲望,甚至没有时髦……一切都衰败了,黄昏的大街、弄巷深处、桥与河、厂房和烟囱、偶然的被摄者、后院、屋顶、窗和天空,全部凝崮在寂静中,时光已逝,那儿仿佛永远是一座停滞的旧城,仅有一点迷离的诗意、漂移、不确定以及梦般的恍惚。陆元敏的照片虽然记录了上海,却并非为了充当时代的见证。陆元敏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感是不可克服的,他从未真正融入进这座食利之城。上海复兴的勃勃野心、好大喜功和奢华亢奋,尽管和陆元敏一点关系也没有,但他似乎注定了要拿起相机来拍摄上海的“另一界面”,出于不可知晓的原因,哪怕是被一种神秘的无意识力量所驱使。陆元敏的摄影魅力在于,它如同弗瑞兰德(Friedlander)的作品那样,温和、迷失、自在、孤寂和无意义,进而触及了令我为之惊异的“在世的虚无”。
  • 老上海封面人物

    作者:张伟

    本书收录了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二十七个著名影星的光辉灿烂但不平坦的艺术人生。这二十七个影星都是当时沪上报刊出镜率最高的封面明星,由此可见他们所感知、所引领的时代风尚。这些“过时”的时尚,展示着近代中国社会审美意识的流变,以及对现代审美取向的影响。
  • 海上闺秀

    作者:包铭新

    本书以清新的笔法、较系统的介绍上海百年女画家的绘画史,它记录的并不是一般的掌故,而是以史为例的画集。也是表达对众多母亲画家的崇敬和敬仰。使以画艺为生、又想多明白一些经过文明洗礼的海上百年绘画史的中青年画家来说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那时期一些女性画家的概况。
  • 上海大班哈同外传

    作者:沈寂

    本书以犹太人哈同的人生历程为主线,描写了这位冒险家在印度穷困潦倒,流浪到我国开埠不久的上海滩淘金,然后靠其妻罗迦陵的2亩地起家,成为房地产第一大户、远东豪富……。
  • 上海制造

    作者:李翔宁,李丹锋,江嘉玮

    “上海制造”发掘这座城市最为人关注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都市基因:从城市地标建筑到违章建筑、从公共空间到建筑废墟,我们收集城市的名片和不为所知的废弃物。这些既典型又非典型的建筑和空间,彼此分离、并置、侵入、交叉、覆盖,共同组成了一个异质混合、重新呈现的上海。而最后通过抽取的基因再组合成的城市图景,经过了折射、过滤和变形,显得既熟悉又疏离,不同的观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上海记忆、欲望和想象,一个拼贴的异托邦。 如果说东京更像是一个将不同建筑体量和空间并置后而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区域,那么在上海,这些异质的空间类型则以一种更“像素化”的方式被打散后揉在一起。在东京清晰可辨的高层、多层、低层区和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地块,在上海几乎可以在每一个地块中找到,所以上海成为了一座绵延密布着异质混杂建筑类型的都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任选一张特定尺寸的城市街区的总平面图,根据其尺度、建筑高度和空间组合模式这些信息,你基本可以猜测出大致可能在东京哪几个地段。而这在上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混合了不同建筑类型的地块,彼此之间又是那么一致,几乎成为一种“通属”的地块。上海每一个地块上所容纳的基因都差不多。
  •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作者:(美)韩起澜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苏北人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原籍是如何逐渐成为汉族中界定族群身份的依据的,解释了籍贯怎样构筑社会等级和社会对立,揭示了中国城市居民面临的这一方面的问题。
  • 阅读上海万国建筑

    作者:钱宗灏

    《阅读上海万国建筑》全面解析上海万国建筑的所蕴涵的欧美建筑文化元素,对主要建筑的建筑风格,文化背景,历史人文掌故作了生动的叙述,既有专业知识,又不失大众读者的阅读情趣。普通读者通过阅读《阅读上海万国建筑》能有效地寻索到海派建筑文化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