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逻辑学
-
哲学逻辑
《哲学逻辑》是《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导丛书》的哲学逻辑分册。《哲学逻辑》权威地介绍了哲学逻辑的20个核心领域,包括经典逻辑、模态逻辑、相干逻辑等其他一些逻辑,并且严密地考察了关键的逻辑概念。在《哲学逻辑》的各章节中,国际杰出的逻辑学家、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提供了广泛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各相关专题领域中的概念、研究动因、方法、形式系统、主要结果及其应用。 -
逻辑大全
奥卡姆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神学著作,这主要是他写的关于伦巴德(Peter Lombard)的《论辩集》的注释。一部分是政治神学著作,这主要是他逃离阿维农以后写的反对教皇的论著。还有一部分就是他的逻辑和哲学著作,在这部分著作当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著作就是《逻辑大全》。 在欧洲中世纪,逻辑是进入神学院前首先要学习的基础课,与语法和修辞并称为“三艺”。因此,逻辑在中世纪思想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世纪学者对逻辑的学习与研究不仅非常普遍,而且也十分深入。奥卡姆是中世纪晚期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中世纪晚于奥卡姆的最著名的逻辑学家大概只有布列丹[1300—1358]一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奥卡姆是中世纪逻辑思想和成就的集大成者。因此,作者们从他的逻辑著作中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中世纪逻辑。 根据作者的理解,中世纪逻辑有一些比较显著的特征。一个特征是:中世纪逻辑是在研究注释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它关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的讨论非常多,比如关于属和种等谓词的讨论、关于命题的讨论、关于三段论的讨论,等等。而且,由于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的拉丁文译本传人欧洲和流行起来的时间不同,早期(大约12世纪以前)是《范畴篇》和《解释篇》,后来(大约12世纪中叶以后)才有《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辩谬篇》,因此中世纪也有所谓“新逻辑”和“旧逻辑”之分。另一个特征是:中世纪逻辑非常注重语言分析,并且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比如关于助范畴词的讨论、关于词项的讨论、关于指代问题的讨论等等,特别是关于指代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中世纪独具特色的理论。不仅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没有这个理论,而且后来的传统逻辑也没有吸收它。第三个特征是,如同中世纪哲学一样,中世纪逻辑也受到神学的影响,所以它含有许多关于上帝的讨论。但是应该看到,一般来说,这样的内容并不是具体的神学讨论,充其量只能说是在逻辑讨论中使用了一些神学的例子,而且是一些所谓“自明”的例子,为的依然是更好地探讨逻辑问题。第四个特征是,中世纪逻辑学家一般也是哲学家。由于从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逻辑与哲学并没有分家,逻辑问题与哲学问题的讨论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中世纪逻辑的讨论也常常包括哲学问题,比如关于“是”的问题。这不仅是逻辑研究的问题,而且也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
是与真
“是什么?”——形而上学永恒的提问。“是真的。”——哲学不朽的追求。不管是对自然界或社会,还是上帝或人,都少不了这样的思考和求索,引申出无数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什么是人?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真?无论是在哲学孕育着众学科的古希腊,还是在各学科独立门庭的现代,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康德,直至海德格尔,哲学大师们不断重复着同样的主题。求是,求真,不仅是西方哲学史的主线,而且是理性与智慧的集中体现。研究西方哲学,理解“是”与“真”最是关键。 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中西比较而推陈出新,理解“是”与“真”无疑也是一个极佳的角度。 -
逻辑与语言
编辑一本分析哲学经典文选,有许多种不同的编法,例如按主题,如语言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等。经反复考虑之后,本书的编选按大致的年代进行,选择篇目所秉承的原则是:一是在分析哲学发展过程中造成某种重要的影响;二是其思想具有某种原创性。但实际编选过程中还有一个技术性考虑:有些经典性论文,例如罗素的《论指谓》,斯特劳森的《论指称》,蒯因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塔斯基的《真理的语义学概念和语义学的基础》,戴维森的《真理与意义》,在已经出版的多个中文选本或译本中都可以见到,由于篇幅有限,我们遂把它们略去了,而选择了其他先前尚未译成中文的重要文章。 -
悖论研究
悖论是逻辑学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也是最能激发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以及普通大众兴趣的话题,它指的是与公认的信念相左的“道理”,或是让人陷入两难、无所适从的命题。它虽然看似荒谬,违反常理,但却似乎论证缜密、无从反驳。 悖论起源很早,如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中国的“白马非马”之说。历史上,众多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对悖论进行了奇妙而艰苦的探索,带给他们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苦痛,并且不断推进了人类智慧的进展,引发哲学和数学的革命。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全面系统地介绍悖论问题的著作,作者将从古至今五花八门的悖论分成十二类,详细介绍每一类悖论的历史原型、各种变体、逻辑学家的解决方案、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等。作为国内著名的逻辑学家,作者展示了多年来在这一领域探索的成果,对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逻辑学的进展都将有很大的推动。 悖论之所以存在的深层原因,还在于人类思维深处的矛盾和裂隙,在对悖论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攀升人类智慧的高度,同时也意识到其局限和不足。 悖论示例: 万能的上帝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如果能,则世界上至少有一块石头是上帝无法举起来的,所以他不是万能的; 如果不能,则世界上至少有一件事是上帝做不到的,所以他也不是万能的。 -
世界的逻辑构造
《世界的逻辑构造》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二部分)
《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逻辑研究》的第二卷由六项研究组成。第六研究单独构成该卷的第二部分。胡塞尔本人以及后面的研究者都最为关注此项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此项研究(尤其是其中的第五、六章)已经切入了存在问题。同时它也从现象学上澄清逻辑明见性以及在价值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明见性开辟了道路。 -
逻辑学导论
本书是一本新型的逻辑教科书,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合于大学文理科的逻辑教学。它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讨论了数理逻辑、传统逻辑、归纳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全书正文由六章组成,分别是: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各章后面有思考题和练习题,书末附有“综合练习100题”、“附录:形式化方法和形式系统”,以及“推荐阅读书目”。 -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波兰著名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的目的是用现代数理逻辑的观点解释亚里士多德逻辑最重要的部分——三段论理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亚氏三段论理论,绘出了亚氏三段论理论的严格的形式系统。《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曾对逻辑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把数理逻辑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了解现代逻辑不可不读的参考书。 -
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一部分)
《逻辑研究》被公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突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学的思维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 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在总体上展示出胡塞尔在意识现象学领域两方面兴趣:在客体(意相关项)方向上的逻辑学以及在主体(意向活动)方向上的现象。前一个兴趣主要集中在第一卷中,后一个兴趣则要体现在第二卷中。因而真正的现象学描述分析可以在第二卷的各项研究找。“现象学的分析便超始于此”(胡塞尔) 第二卷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该卷第一部分。前四项研究为后面关键性的第五研究和第六研究(作为第二第二部分)的现象学分析及其结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
哲学 -
论道
《论道》是金岳霖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系统最完备、最富有创造性的本体论专著。书中以道、式、能为基本范畴,通过逻辑的推演建构出独特的本体论。这本书的问世使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方法论上的革命,在重感悟而轻逻辑的中国文化圈中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充分体现了金岳霖先生中西合璧的著述风格。 -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ISBN:9787300008509,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著;苗力田主编 -
当代知识论
本书的主要任务是勾画当代西方认识论的逻辑概貌并为直接实在论进行辩护。西方哲学界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一个信念只能通过另一个信念或另一部分信念才能得到辩护或证明。外部世界或知觉本身不能直接给一个信念提供辩护或证明,只有当外部世界或知觉转变为认识主体的信念之后才能为某个信念提供辩护或证明。这个看法被称为“信念假设”。凡承认这个假设的理论都被称为信念理论,如基础主义和连贯主义。凡否认这个假设的则称为非信念理论,如外在主义理论(包括概然主义和可靠主义)和部分内在主义理论。“直接实在论”否认信念假设,认为一个信念不仅可以通过另一部分信念得到辩护,而且也可以通过非信念的知觉印象或记忆状态直接得到辩护。由于这种理论主张从知觉印象到关于外部世界的信念的过渡是直接的,不需要以关于知觉印象的信念为中介,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直接”实在论。作者认为只有直接实在论才能为人类的合理认知提供最好的解释,其余的理论都有着各自难以克服的困难。 -
语词和对象
《语词和对象》是蒯因继《从逻辑的观点看》之后关于语言哲学的一部系统的论著。作者以语言的社会性为出发点,从主体与对象的刺激-反应关系和机制对语词、语句及其意义做了经验主义的发生学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儿童的语言习得、全然陌生语言的“彻底翻译”和翻译的不确定性、语词的刺激意义和刺激同义性等重要的概念和学说。书中对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多有批评,充分运用和发展了形式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义释”、“语义上溯”);对各种指称的语言手段的暗昧性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案做了细致的讨论。本书较以前的著作更明确、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在物理对象和心理对象问题上的物理主义观点及关于抽象对象(类、数学对象)的柏拉图主义观点。 -
从逻辑的观点看
《从逻辑的观点看》是W.V.O.蒯因的第一部哲学论著,由九篇论文结集而成。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和挑战性的观点,如关于何物存在的本体论许诺的学说,关于共相(抽象物)问题上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的折中解决方案(概念论),关于经验论“两个教条”(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分与还原论)的批评和整体主义的知识观,关于意义和指称的区别和对“意义”观念的否定,关于数理逻辑的新基础(NF)以及对内涵(模态)逻辑的批评等,都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争论,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逻辑与知识
本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一部主要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罗素1901—1950年发表的十篇文章所组成:(1)关系逻辑;(2)论指谓;(3)以类型论为基础的数理逻辑;(4)论共相与殊相的关系;(5)论亲知的性质;(6)逻辑原子主义哲学;(7)论命题:命题是什么和命题怎样产生意义;(8)逻辑原子主义;(9)论时序;(10)逻辑实证主义。这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哲学专著,对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当代分析哲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工具论(上下)
亚里士多德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形式逻辑学。《工具论》即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西方的思维形式奠定了基础。 -
逻辑与罪
本书研究的是维特根斯坦生活和思想中最富于魅力的一个侧面,即维特根斯坦本人最为专注,而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视的伦理和宗教问题。通过集中研究维氏思想的这一方面,作者分析指出了其关于逻辑与宗教关系的观点:对于维特根斯坦,道德上和智力上的双重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像其他行为与态度一样,语言的使用和逻辑推理所强加的责任既带来了回报,又带来了风险,罪由此产生。正如维特根斯坦回答罗素时所说,逻辑与罪,两者都是。本书是西方英语学界第一个正面处理维特根斯坦宗教意识的著作,分析细致,材料翔实,具有相当的原创性。 -
命名与必然性
《命名与必然性》讲述事物是怎样被命名的?这取决于名称的起源和历史,而不取决于被命名对象的偶然特性。丘吉尔之被命名为“丘吉尔”,不是因其本人的种种特性,而是因其父母的命名以及从此别人这样称呼他而建立的历史传递链条。这就是作者的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哲学史上向来认为,凡先验的都是必然的,凡后验的均为偶然的。作者却指出,先验之于必然一如认识论之于形而上学,不仅有后验必然的知识,还有先验偶然的知识。这就是作者向传统理论提出严重挑战的先验偶然和后验必然的理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