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研究
-
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
改革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出高度的多元化,这是社会活力的体现。但与此同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应迷失在价值观的多元化之中。本书即为探讨和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一场大讨论。参与讨论的四十佘位学者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分别对三十年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现状、原因、存在的问题、重建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见解纷呈,语言生动,充满现场感,从中让你看到巨变中国的一个重要侧面。 -
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
《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内容简介:对于想要透彻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关系以及劳工问题的中国读者来说,此书是必读的西方优秀文献。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以下问题成为西方知识界和政界强烈关注和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可以并存? 《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作者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改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切入,对此给予了极富启示性的深刻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对外资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用,是中国的改革有别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亚洲经济体的最重要的一点。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所发挥的三个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劳动关系,最终导致国家权力进一步增强、市民社会(尤其是劳工阶层)弱化和政治改革被延缓。 -
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
《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分为两个部分,共八章内容。第一部分作者根据在中国农村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讨论农村精英和农村社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则试图掌握整个中国的政治环境,并重新对夹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农村精英进行定位。 -
The Religion of China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riginal Free Press edition 1951) is one of a number of works by the German sociologist Max Weber (1864-1920) publish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nly long after his death, during a post-World-War II boom in Anglo-American interest in his writing. Such interest has recurred at irregular intervals since (one marked by this 1968 paperback reprinting), and Weber's major works, including techn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tudies, apparently have all been translated. Initially familiar to readers of English only for his theori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estant (mainly Calvinist) world-view and the capitalist "r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life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Weber gradually has been revealed as an explorer of the nature of human societies in many times and places. Sinologists have given his studies of China (here and in a few essays published elsewhere) a somewhat mixed reception. On the one hand, it was an important example of China being taken seriously as major civilization, illustrating basic trends in human social behavior, instead of an exotic footnote ("Oriental Despotism," "The Oriental Mode of Production"). A product of Bismarck's Germany, Weber was acutely aware of the effects of bureaucracy, 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 and economic rationalization on traditional societies, and used China as a test case for his general theories. The religious responses to China's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are a main, but not the only focus, and his treatment of both Confucianism and (mainly philosophical) Taoism as embodying genuine religious experiences was then unusual. Weber's mastery of the available translations and secondary literature is often mentioned as amounting to nearly a professional command of the field. On the other hand, Weber *was* unable to consult the primary sources directly. He was acutely aware that much of his information came from missionaries with ideological biases; according to some, however, he often chose the *wrong* missionary to believe. He seriously underestimated the antiquity of some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government. His examples are sometimes wrong, sometimes not especially pertinent; and better ones are missing because he had no access to them. He accepted the view of Confucius as a sort of learned academic with an interest in ethical government (popular among some modern Chinese as well as westerners), without seeming to notice that he has often been regarded as a supernatural figure, a prophet, or, in Weber's own terms, a "charismatic" leader. And the study of Buddhism in China was in its infancy, and its transformative impacts on Confucian and Taoist thought and practice only beginning to be grasped. The study of the very complex history of Taoism *as a religion* is also mostly a more recent development. Bearing these limits in mind, Weber's study remains fascinating. His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have set the terms for much research attempting to confirm or refute his ideas. He was sometimes wrong about bo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datings, but he recognized many important trends, and successfully framed them in larger contexts. As very much an amateur in Chinese studies (with greater limits than Weber, and not nearly as industrious, but able to benefit from modern scholarship), I have long found the book illuminating; I just try to check it against recent studies. For those who are familiar with Weber only fo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attendant controversy), this volume, and its companions on "Ancient Judaism" and "The Religions of India," may come as a considerable surprise.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sociology of Chinese religion (rather than beliefs and practices) will want to take a look at a book by C.K. Yang, the author of the Introduction to this translation. Yang's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original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Chinese religion in relation to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community and family structures, with documentation for specific regions. I consider it a complement, not a substitute, for Weber, because several chapters are probably too statistical to make it attractive to many readers. Yang also assumes familiarity with a body of professional sociological thought that Weber was still establishing. Of course, it too is beginning to show its age. -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How can the poor and weak “work”a political system to their advantage? Drawing mainly on interviews and surveys in rural China, Kevin O’Brien and Lianjiang Li show that popular action often hinges on locating and exploiting divisions within the state. Otherwise powerless people use the rhetoric and commitment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try to fight misconduct by local officials, open up clogged channels of participation, and push back the frontiers of the permissible. This “rightful resistance” ha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As O’Brien and Li explore the origins, dynamics, and consequences of rightful resistance, they highlight similarities between collective action in places as varied as China, the former East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suggesting how Chinese experiences speak to issues such as opportunities to protest, claims radicalization, tactical innovation, and the outcomes of contention. Although the focus of their rich, ground-level analysis is contemporary China, the authors make a compelling argument that wherever a gap between rights promised and rights delivered exists, there is room for rightful resistance to emerge. -
底层政治
自序 长期以来,政治被视为精英们的事情,困为它从来都是与权力、统治和管理这些公共领域的上层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著名政治学家加塔诺·莫斯卡在《统治阶级》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在所有的社会中,都会出现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被统治阶级。前一个阶级垄断权力并且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而另一个阶级,也就是人数更多的阶级,被第一个阶级以多少是合法的、又多少是专断和粗暴的方式所领导和控制。被统治阶级至少在表面上要供应给第一个阶级物质生活资料和维持政治组织必需的资金。”这个由精英构成的统治阶级被看成是政治的主体,因此是“政治阶级”,而被统治的底层大众只是政治的承受者,底层无政治--这种精英主义政治观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当今世界政治领域的分析和判断,也主宰着政治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视角。事实上,在精英政治之外,社会底层的政治主张和行为不仅存在,而且对社会政治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精英政治是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并通过有组织力量的国家政治而经常表现为制度或秩序,表现为强制性的手段,以及精英们无论是否掌握了国家权力,都试图塑造自己的合法性并使之意识形态化,那么,底层政治则更多的是底层民众的自发行为,其行为方式也许是隐性的、自发而零散的。“它们几乎不需要协调和计划,它们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体的自助形式,避免直接地、象征性地与官方或精英制定的规范相对抗。”底层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具有反应性或应对性,它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困苦或不满寻找解释的方式和解决的路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利益诉求都可以成为底层民众进行抗争的诱因。因为,“如果遭受压迫就足够引发民众抗争的话,那这个世界就会到处都是民众的抗争。就东南亚的经验而言,下列情形之一可能会发生:一种情况是,当农民被压迫到饿死的边缘,被迫背井离乡。比方每年都从农民的口粮里多拿走一杯大米,年复一年。也许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活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最终会达到一个临界点,那就是他们无法再养家糊口。这个临界点就是他们爆发的门槛。假如村里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时间达到这个门槛,爆发就是非常可能了。另一种可能是,农民爆发的时候,农民的境况没有那么严重,而是感觉到精英阶层存在分歧,有些精英支持农民,他们可能从城里下乡来帮助他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农民所受的剥削程度较低一些,也可能起而抗争”。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情况也许更为复杂,以社会公平和其他社群为参照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以法律规定和意识形态为依据而产生的利益受损感,往往是社会底层进行集体行动的主要原因。 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精英和大众都在追求政治权力,但他们在争取权力时的表现方式不一样。政治精英常常视主导国家政治为其政治权力,知识精英则视社会权利为其主要的政治诉求,而社会底层群体最为现实的诉求目标则是具体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诉求决定了底层政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场域,它一方面受国家政治和公民社会政治的掣肘,另一方面它又具备自身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底层政治的直接目标既不是为了夺取统治精英所把持的国家政权,也不是试图主导以知识精英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社会底层群体所进行的政治抗争表现为在国家政权主导下,利用公民社会的力量,试图谋求某些具体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关注真实的民生是底层政治真正的意义。但我并不是说以民生为首意的底层政治不会上升到公民政治、甚或国家政治的层面。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是很可能发生的,正如我调查发现的中国农民和工人的抗争那样。 有些政治学家认为,“对于政治过程而言,统治精英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履行所有重要的政治职能,主要是制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决策,并实施某些关键性的决策;第二,引导国家的政治生活,控制意识形态,协调利益集团的矛盾,并且充当象征性的行为者”。在一定的意义上,这样的表述是正确的。但我要指出的是,精英政治对政治过程的这些影响,也要受到底层群体行动的制约,正如底层政治受到精英政治的制约一样。底层政治所产生的制约可能是多方面的:一种可能是在国家政治动荡的时候,精英通过动员和组织社会底层群体的力量来达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动员和组织底层政治群体就成为精英的主要活动。对此,20世纪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史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说明。这有如詹姆斯·C. 斯科特所说,虽然“底层政治和抗争对一个社会并不总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但当局势非常不稳,并且精英内部分裂时,底层抗争通常会发生作用。当精英团结的时候,民众运动所造成的政治变化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时局动荡不稳和精英分裂的时候,底层政治和民众的抗争才会出现重大的突破,进而对社会变迁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另一种可能则是,在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时候,底层民众的反抗可能会制约到精英政治的选择空间。“农民发起的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反抗,最终会使自诩高明的大人物们在首都构想的政策陷入全然混乱之中。国家会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应对,它可能调整政策以符合更现实的期待,也可能通过积极鼓励自愿顺从为维持或强化既有政策,当然,国家还可以直接采取更为强制性的方式。无论国家如何应对,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农民的行动改变或缩小了国家可用的政策选项。”事实上,就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一些社会问题上政策的改变,包括一些大的农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出台,与底层人民的反抗是相联系的。比如,农业税的取消,就与农民的抗税相关;土地政策的调整,就与农民的土地维权相关联。 在这个意义上,底层政治实际上是公众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社会应该容许有底层政治的存在空间,因为任何制度安排都不可能有效解决大众参与的问题。事实上,“精英与大众之间政治参与的差异是民主的一个主要悖论。从理论、法律上说,政治是对民主政体中所有人开放的。但在实践中,一些人参与得比另一些人更多。由于有着良好教育和经济境况的人更多地参与政治,他们即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而且,在许多理论家看来,这种政治参与上的不平等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甚至一些标榜客观公正的学者还指出:“低阶层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在比较穷的低教育水平国家,使这个阶层往往倾向于把政治看作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结果,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这个阶层比其他阶层更喜欢极端主义运动,因为极端主义容易迅速地对社会问题提出答案,并具有一贯不变的观点。”应该说,这样的评价也许有一定的根据。但如上所述,我要指出的是,底层政治所具有的这些极端主义倾向,它的意义在于扩大了精英政治选择的范围,但它如果不被政治精英们利用,其自身产生的社会危害应是十分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当社会的所有成员特别是底层群体都感到有利益表达的渠道时,并且这种表达是有效的,那么这个社会才是健康而和谐的。 本书收集了我近年来与师友的对话和在各地的演讲,主题是有关中国底层社会和政治的。在这些对话和演讲中,我一直在关注底层群体的社会抗争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变迁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多年来,底层群体的冲突性事件是我的关注点和研究重心。对这些“事件”和“底层小人物”的凝视并非出于我的好奇,也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正是在这些充满悖论与矛盾的冲突性事件中,我们才可能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种种微妙因素,它们就构成了我们所正在面对的“社会隐秘”。虽然科塞提出的冲突能导致重新制度化、规则化可能过于乐观,但至少从冲突性事件中我们能够透视现有的结构及其运作逻辑。那些出现在本文集中的小人物,他们本应该属于那些注定要匆匆一世,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的千千万万的存在者,本应活在所有话语不及的底层,只因偶然的因素与权力的纠葛而留下他们的身影。在当下,就是那些对边缘弱势群体问题的呼吁,也在一定程度上出于这样一种危机意识:底层生存状况的恶化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危险警示的精英思维的反应。显而易见,基于“危险”反应的对于底层的关注尚未离开统治的立场、精英的立场或者说是上层利益阶层的立场。底层所获得的关注眼光是自上而下的,是作为治理对象和防范对象而存在的。而真正来自底层的眼光是微乎其微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从底层群体的处境去理解他们的诉求和行为。事实上,中国社会底层群体维权抗争的基本目标具有十分明确的政治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对具体利益的抗争,另一方面它开始从资源性权益抗争向政治性权利抗争方向发展。就农民而言,后一种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抗争的内容具有公共性。无论是土地问题还是环境问题或村民自治问题,均是公共议题。其二,由于上述问题一般都是公共权力机关施政行为造成的,因此抗争对象主要是乡镇一级基层党政机关以及村级组织。在我看来,这种用国家法律来抵制国家最基层政权以求达到农民的维权目标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尽管这一观点被某些学者所质疑,但我仍然认为从底层政治的角度来理解当前工人和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正确的。“这也就是说,农民的集体行动同样也是政治性的,只是他们以一种与精英之为政治性方式不同的方式是政治性的。” 作为一位以政治学研究为职业的人,我认为,政治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政治学则是一门科学。对我而言,研究底层政治不仅仅是兴趣所在,也应有职业的要求,还应与政治信仰和政治关怀有关。事实上,无论身处何境,我均以“只议政,不参政,绝不从政”为立身原则。因为,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学家,只有具有独立的批评精神,而不依附任何政治势力,才能真正洞察到政治的真谛。然而,我却无法在政治学的研究中感到快乐。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如日本著名政治学家加藤节所说的那样:“应该从政治本身所具有的灰暗的特性中去寻找。说政治灰暗,是因为人作为人.总是希望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然而政治现象中却始终潜藏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对人的这种意志强加扭曲并且把它引向人们自己也始料来及的方向。”更为严重的是,自己曾是社会最底层的这一经历虽然使我有勇气将中国的底层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但童年所经受的苦难和亲人们现在还在困苦中挣扎,却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判断和研究。也许,这将决定我不可能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 我要感谢与我进行过对话的师友们,他们中有些是世界级的大学问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还要感谢邀请我作演讲的学术机构和个人及所有听众,没有他们提供的讲台和互动,我也许不会意识到我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2008年12月8日于京郊东书房 -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分三个单元——即国家建设与治理模式、国家建设与资源配置、国家建设与社会管理,对中国的近现代的国家治理与政府行为进行了探讨。全书的十一篇专题论文均在经验资料分析、理论思路开拓、概念工具形成方面做出努力,试图在积累学术知识方面做出贡献。每个单元还邀请了在学术上颇有见地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评论。《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的研究对关注中国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研究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者来说,将有所助益。 -
保卫社会
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综合国力显著上升。但由于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制度改革,使得社会越来越难以消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矛盾丛生,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紧张。为此,他高声倡导“保卫社会”——政府应建立基本的社会制度,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避免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演化成为社会危机,为中国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编者把反映这些观点的评论文章汇编成书,与广大读者共享。在编辑过程中,编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章的原貌,仅对个别文字作了纠正。此外,每篇文章均注明了发表日期和出处,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原文,另一方面也能客观地体现出作者对当时局势的看法。 -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
本书内容涉及乡村土地、人事、精英角色、集体行为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特别关切的主题是,有关乡村公共事务的组织、角色、行为、规则和冲突的性质。因为它们能够展示乡村社会关系的状况,对于研究者理解乡村制度变迁的社会结构条件、推进和限制它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它的发展能力和方向颇有帮助。上述讨论是放在多年来学界使用的一个分析框架——国家政权建设之下,并试图发现,与这一过程相关的公共关系、公共规则、公共权威角色、以及公务行为标准(这些方面,都是理想类型的现代公共政权建设)在乡村的存在基础。 -
转型期的社会公正
本书结集了二十多名来自不同领域、学科和部门的学者就社会公正议题所写的论文。作者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探讨和论及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中的平等、能力供应物的平等、医疗可及性的平等诸方面。可以说,他是学术讨论会的叙述论文集。 本书专门探讨了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 -
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在百余年间遭逢着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中的人们既为古今中西之争所苦,又在古今中西之争中为民族寻路。因之而有前后相继的思想潮流和社会变革。这个过程体现了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进化。 这种进化是在逼拶之下进行的;逼拶之下没有从容。每一代人都因自己的急迫、张惶留下了简约化和片面性,但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努力推进了近现代化——于是,我们听到了五千年历史在新陈代谢中激荡的回声… -
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
《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讲述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巨大变化之一是农民工从农村向全国各地城市的流动。农民工既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力量,也成为力图应对日益增长的不安定人口的城市政府的累赘。流动现象对城市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影响已成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们非常关切的领域。在《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中,作者对农民工返乡——这已开始改变中国农村地区——的影响作了领先的深入的研究。 墨菲在中国农村的深度田野调查为她探索农民流动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影响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基础。她的分析集中在促成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发生转变的农民工的经历和生存策略上,同时也考察了流动者、留守者和官员对变化的环境、障碍和机会所做出的反应。 这个前沿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分析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用的比较案例。 -
婚与丧
礼乐传统是中华文明的命脉所系。《礼记•昏义》中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婚礼为人伦之始,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基本结构和过日子的走向;丧礼为教化之重,关系着每个家庭的人情厚薄。在民间,红白喜事也被当作最重要的人生礼仪。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安排婚丧之礼,小而言之,关系到如何安顿每个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大而言之,关系到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文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丧祭与文明”研究中心在2011年6月份,于北京十三陵和昆明长松园召开了题为“婚与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哲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学科的学者,共同讨论婚丧问题的文化意义。我们从这次会议发表的论文选出一部分,结集出版,希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进一步的学术研究,也希望能够深化全社会对相关问题的思想,既不要停留在盲目浮泛的教条观念上,也不要徒然地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 -
抗争性政治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ISBN:9787010089263,作者:于建嵘 著 -
“气”与抗争政治
以气为研究视角,是为了克服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如前所述,理性论与情感论、权利论与道义论各有所偏,每一种视角都可以解释复杂的抗争政治的某一面向,但又难以将对方的视角排斥在外。究其实,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情感兼备、时而为利益所驱时而为道义所激的复杂动物,更何况,群体行动更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综合的视角。而在理性论、利益论独据中国当代农村抗争政治研究舞台的情况下,更亟待纠偏。气介乎两者之间,又偏情感和道义一维,是推进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恰切的概念。 -
守卫底线
《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讲述为了重建改革的共识与动力,应当对改革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进程进行建设性的反思,但这种反思不应当在过强的意识形态化氛围中进行,而应当将这种反思建立在建设性、负责任和理性的基础上。因为意识形态的僵硬对立,会妨碍我们对一些要害问题的准确判断,并缩小选择的弹性空间。而守护甚至重建社会生活的底线,无疑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
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
本卷收入的两本书是我在家庭社会学领域的一点探索心得。《生育与村落文化》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书以我国南方与北方各一个村庄中所搜集到的资料为依据,比较了生活在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在生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所具备的理论上的意义。 《一爷之孙》是通过对北京一个大家庭(六代百余人漂自同一位祖先)的研究资料写作而成的。书里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其模式变迁。由于这项研究采用的是深入访谈的方法,当然就得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的教诲,我始终念念不忘,并且引以为研究的真谛和乐趣之所在。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