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研究

  •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作者:王铭铭

    编辑推荐:本书收入的五篇学术论文,表达了作者基于三个村落的实地考察素材而展开的理论思考,分别探讨了民族—国家与传统家庭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现代化过程中民间传统的地位,现代福利制度比较视野中的地方性互助制度,民间生活观念与现代幸福观的可比性,现代权威制度建设历程中民间权威的延续等问题。尽管这些论文探讨的主题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它们始终贯穿着通过理解民间文化来反思现代性的努力。力图把学术的视野延伸到民间去
  • Cultural Realism

    作者:Alastair Iain Johnst

    Cultural Realism is an in-depth study of premodern Chinese strategic thought tha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applying a Western theoretical debate to China, Iain Johnston advances rigorous procedures for testing for the existence and influence of "strategic culture." Johnston sets out to answer two empirical questions. Is there a substantively consistent and temporally persistent Chinese strategic culture? If so, to what extent has it influenced China's approaches to security? The focus of his study is the Ming dynasty's grand strategy against the Mongols (1368-1644). First Johnston examines ancient military texts as sources of Chinese strategic culture, using cognitive mapping, symbolic analysis and congruence tes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consistent grand strategic preference ranking across texts that constitutes a single strategic culture. Then he applies similar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strategic culture on the strategic preferences of the Ming decision makers. Finally, he assesses the effect of these preferences on Ming policies towards the Mongol "threat." The findings of this book challenge dominant interpret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rategic thought. They suggest also that the roots of realpolitik are ideational and not predominantly structural. The results lead to the surprising conclusion that there may be, in fact, fewer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strategic culture than proponents of the "strategic culture" approach think.
  • 中国社会学文选(上下)

    作者:应星,周飞舟,渠敬东

    本书精选了社会学传入中国近110年,特别是中国社会学重建30多年来,本土学者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形成、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农村与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等研究领域的经典力作,作者从严复、费孝通到李强、李培林等。 作为重新建构中国社会学学术传统的一种尝试,本文选既承接民国社会学家的地气,以中国本土学者最近30年来的社会学优秀研究成果为主体,又在本土学者的社会学想像力的相互融通、砥砺与碰撞中,梳理了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的脉络。本书可以作为当前高校社会学教学急需的辅助性教材。 《中国社会学文选(上下)》分为四编。第一编前两节主要展示民国社会学对中国社会传统及其现代转型的分析路向,后一节则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总体性分析。第二编主要是对30多年经济改革的社会学分析,是社会学努力面对经济改革这个总体性问题与经济学家潜在对话的成果。第三编主要是对政治治理的目标、机制、渊源及后果的社会学分析。第四编为“社会生活与社会阶层”。这部分是最具“社会”本身特色的分析。
  • 为了人的尊严

    作者:张千帆

    日前,著名宪法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最新力作《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一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新书倾注作者十年心血,是作者长期思考的结晶,主题是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格尊严的思想脉络。该书的出版将为读者重新认识和解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提供全新的思维视角。 作者张千帆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担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他还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曾任《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主要研究中外宪政,并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2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评论240多篇。 新书内容主要是作者在美国期间发表的文章结集,最早的一篇文章发表于2000年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主编的英文版《中国哲学杂志》。新书重在探讨中国古典哲学传统中的人格尊严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新的道德与政治理论。新书阐发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内在精髓,批判了儒家政治传统的先天不足,论证了礼治与宪政在形式上的共通之处,梳理并评价了墨家与道家思想对尊严理念的独到贡献。作为新的话语体系核心,尊严理念不仅是建构中国宪政大厦的起点,也是沟通中国与世界文明的桥梁。 作者认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共同主线是人格尊严这一永恒理念。通过展开讨论儒家、墨家、道家不同学派的诸多差异,得出三个思想流派只是体现了一个共同道德原则的不同方面的结论,那就是人是作为目的的自身,而不是仅仅作为其他目的的手段。这种内含人格尊严的道德愿景只有通过适当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才能得以实践。 新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衡量每一个政治体制和社会行为的合法性依据,也是重构之后的中国古典哲学流派所共同接受的宪政原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写作,曾经得到张岱年先生生前的指点与肯定。 阅读此书,反思社会与自我:和古代人相比,我们活的有尊严吗?
  • What Does China Think?

    作者:Mark Leonard

    'Just in case you thought there was no internal debate about China's future, here is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 --- Chris Patten Very few things that happen in our lifetime will be remembered after we are dead. But China's rise is different: like the rise and fall of Rome or the Soviet Empire, its after-effects will echo down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So why is it that we know almost nothing about the thinkers in China who are shaping their country's future? What kind of country are they dreaming of? How do they see their influence in the world? We might know that half of the world's clothes and footwear have a 'Made in China' label and that our economie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China's --- but what do we know about China's experiments with democracy; about its anti-globalisation movement; about its plans to deal with America as its own influence grows across the globe? Mark Leonard provides a fascinating and unexpected perspective on the debates raging within Chinese society today and shows us just how radically China's rise will change the nature of our world.
  • 理解农民中国

    作者:[美] 李丹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中国农业变迁作为主题。具体来说,他主要选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市场交易的等级体系和传统中国农业的停滞与发展等一些主题。围绕着中国农业和农民的主题,作者系统梳理以下理论问题:有关小农行为动机的斯科特—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史上的技术停滞与突破的科技论与分配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的争论。针对这些理论争论,作者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不但找出对立的理论之间的分歧,发掘其各自的理论逻辑,而且往往能跳出这些争论,看到对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 乡村江湖

    作者:陈柏峰

    此作我前后翻过三遍。初稿的一些浮躁、夸大的地方都已经过修改,结果是一本好书:题目新鲜、重要;材料比较难得而又相当丰富;分析比较平稳、多面。这是一本开创性的学术专著。 黄宗智(国际著名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这是一篇相当优秀的博士论文。选题就很出色,切入点很小,但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理论论题都颇大。作者有足够的学术训练,对相关理论和文献娴熟在心,关注理论,却不拘泥于图解理论。作者充分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贴着社会生活去分析,分析细致,也比较深入,思路灵活、流畅。论文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 苏力(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这是我近几年评审过的最优秀的一部博士论文。作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学术旨趣在于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而非单纯与西方“接轨”或“对话”。作者选取了一个重要但被人忽视的问题作为切入口,提供了一个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新视角,因而具有创新意义。该文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行文通畅,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 曹锦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以独特视角研究农村的著作。作者有深入的调研经验和足够的学术敏感,抓住了“乡村混混”这个被学界忽视却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其分析建立在对农村社会透彻把握的基础上。这本著作提出的“乡村混混”问题应当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 李昌平(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河北大学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 地缘大战略2

    作者:丁力

    《地缘大战略》上一本书的主题是“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其战略选择”,这一本书的主题是“中国的地缘文化和地缘经济”。 大致上,文化与经济的扩展遵循地缘政治扩张的路径,它们是支持一个国家影响力的背后力量。这些文化和经济力量首先在国内聚集,然后向外发展。与以前大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不同,地缘文化与地缘经济的扩张是柔性的、可持续的,因而也是决定性的。 地缘文化学的最基本前提是文化。一个国家首先要具备一些自由、传统文化、创造力和体面的制度,然后才能取得资格,加入到国家间的文化竞争中去。否则这个国家只能是一片洼地,或自我封闭,或接受外来影响,甚至污水横流,无论当权者怎么耗费国民的钱财,都只能收效甚微。 过去国家试图通过战争达到的目标,现在可以改用地缘经济的方式达到,比如获取别国的资源,等。地缘经济学的基本要素是民生。首先有国内繁荣,然后才有繁荣的向外扩展。地缘经济仍然是发达国家占据主动,但中国可以争取到优势。
  •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

    作者:涂肇庆,林益民

  •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作者:(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彼得森国际经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内容简介:一个经过重新调整的中国,更好地结合其天生具有的劳动力优势,不仅将会成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而且也会发展得更快,同时更加不可能发生崩溃,由此它会成为世界增长的一个更好的发动机。 虽然美国和中国不是盟国,虽然各种复杂问题使这两个国家具有分歧,但他们既不是敌人也不是命中注定会成为敌人。铭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在这两支军队在其他领域互为防范时,他们也可能会恰好发现彼此在某种情景下可以一起开展工作。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世界对中国的力量、对它在今天的国际重要性,以及对它的年复一年不断增长的影响的感受,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在通常会做出这种表述,即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那么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会得到有效应对。总之,中国的“崛起”比预期要来得更快。
  • 如何研究中国

    作者:曹锦清

    《如何研究中国》是曹锦清先生继《黄河边的中国》后,持续对中国观察、研究与思考的成果汇总。文集由22篇文章组成,其中的大部分都已发表,且讲演稿居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关注角度的不同,文集被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研究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部分“重新发现传统”,既是作者从历史中汲取资源分析当下中国,亦是作者从新的角度诠释历史;第三部分“中国转型转向何方”,是作者以学者身份对转型中国发表的看法。《如何研究中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曹先生浓厚的现实关切和人文关怀,而“三农”问题则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借助于走出书斋,深入群众、深入农村的研究方法,曹先生对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十分新颖和深刻,极具启发意义。
  • 中国模式

    作者:潘维

    这是一群优秀的中国学者从中国人的视角解读中国模式的学术尝试,从政治、经济体制到社会结构,从医疗、减贫到人力资本培养,他们提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立场和观点。他们所取得学术成果,对于在西方模式基础上形成的现有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了挑战,这不仅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也使整个人类的知识有了新丰富。在“中国模式”的总结,是对中国发展奥秘的探寻,是对中国未来成败的关注,是对中国重返世界强国舞台所做呼唤的一次回应。它标志着具有独立性、敢于向西方争取“话语权”的“中国学派”正在浮出水面。
  • 惩罚与法治

    作者:强世功

    《惩罚与法治:当代法治的兴起(1976-1981)》基于对犯罪与惩罚所产生的话语实践和非话语实践的分析,探讨当代中国的法治是如何从政治的母体中孕育起来并逐步分离出来的。作者在书中对“法治”的理解不是关注宏观历史叙事或“法治”的外部政治与社会环境,而是“法治”自身的秘密,即“法律的统治”(themle of law)是通过何种技术建构起来的,“法律”究竟包含了怎样的秘密使得它竟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占据了权威地位。
  •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決策機制

    作者:邵宗海,蘇厚宇

    本書首要探討中共黨政關係的問題,藉此了解中共「黨指揮一切」、「黨政協調」的本質,也深入討論其「黨政不分」的問題。中共中央領導小組兼具決策及執行雙重功能,成為中共干預政府事務,替代政府決策的制度化管道。對中央領導小組之結構及其功能的分析正是本研究之關鍵。現今中共決策過程中,各部會、黨組織架構,均非政策的決策者,僅是政策的執行者;層次更高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儘管決定重要決策,但是其中涉及到細節部分的原則,亦非由其全權負責,因為中共黨的高層中有一個分工與管理制度,主要領導人都有其專門的責任領域,而此責任就通過中央工作領導小組來進行。 因此,中央領導小組制度的定位、發展過程、現狀、內部制度安排、人員的來源與組成等,成為書研究的一項重點。眾之所知,政治改革的關鍵是黨政關係的釐清,而中共黨政關係的變化將取決中央領導小組制度的發展,中共是否能夠找到此一制度的替代品,或改造這個制度是觀察重點,因此中央領導小組未來的發展,是另一項研究目標。中央工作領導小組在本書中所賦予的定位,也必須從一些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切入,才能獲致一個比較接近完整的看法。所以,再度從歷史演變的資料尋求領導小組如何在黨內被賦予的定位,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分析手段,而這其中需從「政黨分開」的階段開始,探索更新重點。除此之外,如何在「協調」與「決策」的定位,能準確解讀出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角色扮演,應是本書的最精華的所在。
  • 强社会与弱国家

    作者:乔尔·S·米格代尔

    《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内容简介:为何即使拥有那么多资源和处置权,还是有那么多亚非拉国家在指导其国民行为时困难重重?为何同时又有为数甚少的几个国家成功地取得了这种控制能力?失效的法律和社会政策对国家本身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米格代尔采用了一个看待第三世界国家角色的新视角《强社会与弱国家》为研究国家社会关系及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改革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在亚非拉地区。国家机构在人群中——甚至是最偏远的山村——建立了其机构然而,近距离观察这些机构.却会发现它们往往按截然不同于其远在首都的创立者们设想的原则行事米格代尔对这个悖论提供的答案是一个强调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争夺社会控制的国家社会关系的模型,以及一个为何有的国家能成功战胜社会的理论。
  • 理解中国

    作者:[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德] 弗朗克

    《理解中国》内容简介:1975年,施密特结识了毛泽东。1990年5月,他作为西方国家制裁中国后的第一个欧洲政治家访问了中国,并同邓小平进行了私下谈话。从毛泽东、邓小平,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0多年来,施密特同北京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见交换。没有第二个德国人像施密特那样兴致勃勃、持续不断地跟踪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 施密特在同另一位德国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弗朗克·西伦的交谈中,讲述了他为什么对中国如此神往,以及他在多次访问中国时有过怎样的经历。 施密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是怎样改变世界的。他的分析以清晰的思想和敏锐的判断力令人信服。
  • 中国的大转型

    作者:萧功秦

    核心介绍: 从八〇年代的新权威主义到九〇年代的进步的保守主义,这是关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路向寻求和思考。 所谓的新保守主义,就是在尊重现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重新肯定传统价值系统以及权威的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缓慢渐进地推进现代化变革。这种新保守主义具有民主与现代化的导向性,因而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不同。 评论: 讲到新权威主义,就不能不讲到一位历史学家萧功秦,他最重要的观点是,未来中国政治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并不会是一场革命。他认为现代化和最终的民主化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必须依靠政府的“看得见的手”。 —— Joseph Fewsmith,《亚洲观察》 萧功秦认为,变革过程会使旧的游戏规则瓦解,而新的游戏规则却一时无法建立,这种脱序状态,是改革的最大敌人。因此,中国需要一种新的过渡性的游戏规则,需要一种新的开放性的权威主义,这种新权威体制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自由与民主,但他认为,这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 —— Steven Mufson,《华盛顿邮报》 萧功秦批评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倡导者们相信,只要抛弃了专制制度,中国就能实现世上最先进的代议民主政治,他认为这种乐观主义观点是“浪漫主义”的,不切现实的,相反,他更赞同梁启超与严复在二十世纪初那种似乎更为悲观低调的观点,即中国尚没有为成熟的民主做好必要的准备,因而中国现代化初期还需要“强人”权威的督导,另一方面,萧又认为,中国的这种“浪漫主义”,对于促进国民公共意识的现代化,以及对于防止“强人”滑向传统专制权威主义泥潭上去,仍然有其积极的正面意义。 —— 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太平洋风云:当代中西政治理论之争》
  • 重建社会

    作者:孙立平

    在关于稳定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我们要准确地来判断中国发生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性质,准确地来判断社会发生大的危机的可能性。既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特别不要宁左勿右。在这个前提下,用充分的自信来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这个时代。 我们应当认识到,基于利益的冲突是理性的冲突,是可以用谈判、妥协、讨价还价的方式解决的。我们的任务不是消灭这种现象,而是要为这种现象的发生设立规则,要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化的方法。好的制度不是消灭冲突,而是能够容纳冲突和用制度化的方式解决冲突。 尽管我们目前的经济问题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与其说与美国今天的问题相近,不如说与历史上那些传统经济危机引发的问题更相近,或者说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所面对的问题更相近。
  • 中国的疼痛

    作者:摩罗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20世纪初期的部分中国精英与西方社会、西方国家有文化和价值认同上的联系,可是在血缘和社会组织上,他们又只能属于中国社会。这种文化认同与民族身份的矛盾,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分裂。 然而,正是这一代精英人物迅速成为引导中国文化前途的文化领袖,他们所提出的文化战略及其所选择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在时势与政治的促逼下,不断地被单一化并被推向极端,成为日后中国社会的正统和主流;同时,激烈的社会形态转换与不断革命则使中国基层社会及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扫荡。 中国基层人群由此而承受的被撕裂的疼痛,并不比精英人物少一些。 一部分精英人物率先体验到的精神分裂,外化为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分裂和社会分裂,中国社会因此而遭遇着广泛的撕裂与疼痛。 当今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和价值认同危机,就是这种疼痛的升级版。 摩罗所著的《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深切感受着民族之疼痛的中国人不能不读的一本书!认真思考着民族之未来的中国人不能不关注的问题。
  • 中國大陸流行文化與黨國意識

    作者:張裕亮

    本書的核心關懷集中於:在面對當前中國大陸流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具備在群眾間迅速傳播、強烈感染力的特質,成為民眾日常娛樂消費重心的情況下,中國官方是運用何種方式,持續對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劇、女性雜誌、舞劇等流行文化施展政治性的運用,從而在其文本中賦予黨國意識?這些蘊藏黨國意識的流行文化文本,是否呼應著中國國內外政治環境的變化,呈現出特定型態的意義?同時,中國官方是否藉由流行文化作為其收編群眾的新的統治技術,遂行過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的群眾路線?